1.
做包子
今天午后妈妈说要做包子,我一下就来了劲儿。包子可是我的最爱,它源起三国时期,历史悠久,最早的听说还是出自诸葛亮之手的呢!
要做包子,首先就是和面。倒在盆里的面粉又白又细,就像银滩上的沙子,洁白、细腻。周围荡起了阵阵“白烟”,有几分仙境的感觉。开始和面,爸爸先倒了一点水,然后将这些面往左压一下,往右压一下,再来一个“当头一棒”。。我也迫不及待的下了手。接着爸爸的,又来了第二轮“攻击”,继续加水,揉搓。可是这面还没和好,我就快成了“白人儿”了:胳膊上、脸上、手上落满面粉还不算,就连衣服也遭了秧,被撒上了一层厚厚的“白灰”,还有鼻子上的一“点”,令我简直是哭笑不得。经过我的一番努力,面粉明显“败下阵来”被“打”成了面团。不过我也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接着这个大面团就被“关”在了醒面的大锅里。与此同时,妈妈那边早已将卤好后晾凉的酱肉切成丁和香菇、荸荠拌在一起备好,韭菜馅儿的也已调好。现在就是万事具备,只欠面好了。
终于,面醒好了。开始做包子!还是老规矩,我负责揉面团,爸爸负责擀面皮,妈妈负责包。只见我熟练的拿起爸爸交给我的面团,开始“工作”。先是压,把它们的“皱纹”、“疤痕”什么的统统压掉,然后拱起手让它再转几个圈儿,一个怪模怪样的面团经过一番按压,就变成了小圆饼是。爸爸那边已经开擀了。我看着爸爸边用手托着面皮的一边,便把擀面杖在上面滚来滚去,觉得很简单,就也想试试看。爸爸先示范了一遍,然后又告诉我手的位置应该在哪,擀面杖应该怎么擀。哎,这可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呀!我擀了好多个,可都是歪七八扭的,不是这儿有一个豁口,就是哪儿有一个鼓包,只得让爸爸再翻工。干脆不给爸爸添乱了,去瞧瞧妈妈包的怎么样了吧。妈妈先向面皮里塞了一勺又一勺的馅儿,然后一手兜着些面皮,一手转着圈往里捏褶子,不一会儿,一个肚子圆溜溜的大包子就包好了。看的我手直痒痒。但妈妈说:“这种圆的比较难,我建议你还是先学那种像饺子包法的吧!”这种很简单,只用把面皮摊开,把里面塞满馅儿,两边对齐照着饺子的模样封好口,一个大号饺子就出炉了。没两下我就学会了。
包子包好了,可以上锅蒸了。20分钟后,就可以开餐了。卤肉馅儿的,肉不仅好吃,还浸透着浓浓的汤汁,时不时还能嚼到几粒爽脆的荸荠,简直美味的不得了。韭菜的,韭菜独特的味道和鸡蛋的香味相融合,再加上粉条和木耳带来的膨胀感,味道也是很好的。
2. 班级的午休时光的作文应该怎么写
当~当~当~午休时间的钟声响了,整个校园彷佛被施了催眠咒语一般,全校学生都像睡美人一样睡着了。而我却幸福的、贪婪的、尽情的享受着这惬意的午休时光。
一样的午休时间,一样要休息,但每个班级,每个人的方式却都不同。午休时间,有的班级视它是一段愉快的、可以协助放松心情的时间。要睡觉、要看书、要写作业都可以,由自己决定,前题是不能打扰到别人。而我通常到了这个时间都已累了、倦了,管不到周围的同学,钟声一响起,我迫不及待的沉浸到梦里见周公了呢!
午休时间校园里一片沉静,仔细聆听,同学的鼾声组成一首首催眠交响曲,声音忽高忽低,还有些走音的。此时,即使睡不着,催眠交响曲也会让我不知不觉跟着「呼~呼~呼」的睡着了。当~当~当~再一次钟声响起,咒语也跟着解除,所有的睡美人都醒了,午休时间也告一个段落,校园内又是一片生气蓬勃,我们也各个精神抖擞,准备迎接下午的课程。
午休时间可以让我的身体充足体力,也可以让我的心情得到放松,每天小睡个几十分钟,便可以让我整个下午充满活力,我最喜欢这样轻松自在的午休时间。
3.
小题1: 联系全文看,小葛的烧饼为何如此受欢迎?(4分)
传统手艺制作,从和面到入炉每一个步骤都是小葛手工完成(1分);小葛技艺高超:敢包着鼓鼓的馅料下火炉,钳上来不掉酥皮不破相(1分);炉火烤制,较之电炉烤制的有扑鼻的烟火气和立体而层次丰富的香气,诱人的金黄色,甘香绵柔(1分)或( 香气是立体的,这一面和那一面、外壳和内芯的香气完全不一样;火候恰到好处时,烧饼壳上的白芝麻都被燎成金黄色;做馅料的野葱和萝卜丝,辛辣劲全无。骨子里的甘香绵柔,一层层发散出来。) ;很好的保留了过去的老味道,让人怀念(1分)。
小题2:第①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5分)
写了小葛制作烧饼的过程和顾客的等待与担忧。(1分)内容上:表现了小葛忙碌,动作熟练,麻利,有条不紊,很勤劳,制作的烧饼工序复杂,遵循传统深受欢迎。(2分)结构上:设置悬念,让读者急于探知小葛烧饼为何如此受欢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为引出下文对小葛烧饼特点的介绍。(2分)
小题3:请品析第②段划线句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先把车停在老远的停车场,穿小巷、过窄桥,再穿小巷,到他这里来,老老实实排长队。
这是动作描写,(1分)写出了白领来买小葛烧饼的的周折费事(1分),从侧面突出了小葛烧饼的香气扑鼻,美味可口,(1分)从而表现了小葛手艺高超。(1分)
小题4: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文中的小葛是个怎样的人?(4分)
1、吃苦耐劳:每天早晨做烧饼,刻苦、用心学揉面。
2、技艺高超:烧饼深受欢迎,须限购,让台湾老兵找到原来的老味道。
3、遇事爱琢磨:对自己炉火和电炉烤制烧饼的特点的分析,让顾客高峰期限购。
4、对自己的手艺热爱、执著,见并决心传承:坚持用传统技艺打十年烧饼,还要继续坚持。(每点1分)
小题5:有人认为小葛很傻,像他这样做烧饼辛苦劳累,数量有限,远不及电动揉面,电炉烤制做烧饼的经济效益高,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不同意。文中小葛用心制作烧饼,真材实料,工艺传统,将岁月深处的老味道保留,深受大家喜爱,甚至让人一解乡愁,恍若回到儿时,成为当地的独特风景,带给人们快乐的同时,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给予自己尊严和幸福。这本身就是一笔不能简单的用金钱来衡量的巨大的财富。他传承的不仅是一种传统手艺,饮食文化的切片,更是一种朴素而深刻的价值观。当前社会人们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变得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丢弃了许多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良知、信义等,人们为此将付出越来越高昂的生活成本,越来越背离快乐和幸福。因此当代社会呼唤更多的小葛式的人和他们用心制作的“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