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书上写:“轻绳、轻杆上的力可以突变;橡皮绳、轻弹簧上的力
其实就是一个默认的问题,一类被默认为理想的刚体,不可变形伸缩,自然另一类就是可变形的了。
你的解释太过偏激,确实是从中间切断那么就没有力了,那这样的话也就没有出题的基础了,总不能放根绳在那儿,然后从中间剪断来考试吧。
它描述的意思是指力的作用点在两端,举个很直观的例子,刚体你无法对其进行拉或压,没有形变,不会涉及弹性势能等变化,你在拉或者压的时候感觉力没有变化。而变形体如弹簧,你拉或者压的过程中,可由胡克定律知道,也可以感觉到力的大小是变化的,当它被压缩或拉伸后释放,力不会瞬间消失,而要等到恢复原长度。
望采纳^O^
2. 轻杆(质量不计)一端固定一小球,另一端为转轴,杆长为R,让小球
由于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既可以向上推,可以向下拉也可以不推也不拉. 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时 轻杆对小球不推也不拉则杆所受弹力等于0这时重力提供向心力 A正确 轻杆对小球向上推并且推力等于重力,这时小球受到的合力为零,即向心力为零,则速度为零. B错误 轻杆对小球向上推力满足小于或等于重力,向下拉力可以等于任意值. 正确答案A 问题补充: 到底是什么力提供的向心力?或者说它是怎么变化 小球在最高点时, 由重力mg(竖直向下)和杆对球的作用力F提供向心力. F向心力=mg+F F方向向上时,其大小最大等于重力mg,这时小球受到的合力为零,其速度为零. F方向向下时,其大小任意. 所以小球在最高点受到的向心力为大于零的任意值.。
3. 有关机械能守恒的,请把步骤写出来
分析:这类模型,隐蔽的条件是,二小球的角速度始终保持相等。因此,二者的线速度之比为1:2,若设A的速度为v ,则B的速度就是2v.
轻杆对小球做的功,按照功能关系:重力之外的力对物体做的功=物体机械能变化,就能得到,因为每个小球除重力外,就受到杆的作用,所以求杆对小球做的功,就试确定小球机械能变化就够了。
解:从开始释放,到转到竖直,系统的机械能守恒:2小球减小的重力势能=mg(L/2)+mgL,转化为动能之和:
mg(L/2)+mgL=0.5mv^2+0.5m(2v)^2 <1>;==》mv^2=0.6mgL
若设最低点为势能零点,则,A的机械能变化dengyu杆对A做的功
W(A)=0.5mv^2+0.5mgL-mgL <2> ==>W(A)=-0.2mgL;
对B:
W(B)=0.5m(2v)^2-mgL <3> ==>W(B)=0.2mgL (事实上,按照系统机械能守恒,A机械能减小就等于B的机械能增加量,或者说,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条件,除重力外,其余外力做功代数和为零也能间接的推出这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