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舞蹈里面的含胸如何做
先吸气,提气,然后要有顿点,呼气,慢慢的含胸。
一定得注意呼气 吸气 和顿点。
含胸:指两肩内合,胸廓内收的动作。
/v?ct=301989888&rn=20&pn=0&db=0&s=19&rsp=1&word=%CE%E8%B5%B8%BF%BC%BC%B6%20%BA%AC%D0%D8%D5%B9%D0%D8
看看这个网址里的舞蹈视频。她们这是2级的含胸 还是做得不是很规范。
武功的“功”其,含胸拔背就是为了这个形状。就像普普通通的棍一样,一“弓”就会有力量。当然了,含胸拔背不是刘罗锅那么丑。含胸拔背和其它运动项目的挺胸相反。胸宜放松、浅含,如同人们深思入神的状态,不可做成驼背的样子,更不要损坏动作中正的姿势和形象。含胸的深浅度要按动作的需要有所不同,盘架子和推手不同,发劲与不发劲不同。杨式太架套发劲,只要把**放松就可以了,能配合扩大腰胯部转析的范围即可。在化劲和发劲时须加深含胸。这也是在刹那之间,随即又归于自然浅含。拔背仅用于个别动作,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动作应是扩背。扩背是在两肩松沉的条件下,背肌群向左右两侧延伸舒张。如:起势,两手徐徐向前向上平举时背部皮肤稍有一点绷紧的感觉。这样做形象比较中正,同时也与做好浅含胸的法则相一致。胸肌放松浅含,背肌稍向两侧扩展,能使横膈膜下降,肺活量增加,人体耐力也增加。因为背部布满了中枢神经干线,它和人体面部一样是十分敏感的,都容易出汗。因此,做好含胸和扩背这两个意识动作,还能使周身感觉灵敏,增加腰胯转动的灵活性。
2. 什么叫含胸
有不少人患有“含胸”(或者叫圆肩Round Shoulder)的不良身体姿势,成因有好几种:当中包括长久以错误坐姿伏案工作;或者经常锻炼胸大肌,缺少锻炼菱形肌和斜方肌中下束所造成的。
我们来做一个小测验:首先站立做“含胸”的姿势,然后双臂在顺着身体两侧向上抬起,当逐渐抬高时会不会开始感觉肩关节不舒服甚至有轻微的疼痛呢?然后换另外一种身体姿势,上身挺直(肩胛内收及下压),再把双臂抬起。这次所抬高的幅度是不是比刚才高一点呢?而且没有感觉到肩关节疼痛或不舒服。这是因为正确的身体姿势可以让关节以最佳的幅度活动,而且避免在运动的时候造成的关节疼痛。也就是说,在做“侧平举”动作时先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而且抬起的幅度不要高于肩。
那“含胸”到底是属于什么症状呢?在医学上称为“上交叉综合症”(Upper-CrossSyndrome),实际上是属于一种肌肉不平衡:胸大肌过紧及缩短;相对的肌肉是菱形肌和斜方肌中下束,它们是被拉长及软弱的。以这样的不良身体姿势来进行像“侧平举”动作,会直接增加肩关节的压力。而且肩关节的位置有两条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及冈上肌肌腱)如果长期这样进行的话,这两条肌腱很容易被磨损,造成发炎和疼痛,这种痛症叫“肩关节肌腱发炎”。另外,“含胸”也涉及到脊椎正常生理弯曲的偏离:胸椎的正常生理弯曲是后曲的,但“含胸”的身体姿势会造成胸椎向后屈曲更多,这样很容易牵涉到下背痛。
那如果患上“含胸”怎么样处理呢?首先要改正错误的姿势:尤其是坐姿,保持背部挺直,坐了一段时间后起来做一些肌肉的伸展运动。
动作主要是伸展胸大肌除了伸展运动外,我们还需要针对性锻炼菱形肌和斜方肌中下束。我们以类似“坐姿划船”的姿势来进行,动作进行时保持背挺直及收紧腹横肌,手臂微屈。首先肩胛内收(肩胛骨互相靠近),但不用把手柄向后拉,然后肩胛外展(肩胛骨打开),但背不能弯曲。重复进行12-15次,2到3组,锻炼重量可逐渐增加。
3. 含胸了怎么办
如果女孩含胸,会影响发育,身高,甚至是脊柱,当然男孩含胸也会有这些问题~~~建议一,每天坚持贴墙站立,抬头,肩膀向后拉伸,腿要并起来(我有一朋友每天站十五分钟,挺有成效,还能治疗o型腿)
二,平时注意锻炼身体,打篮球,排球,摸高,尽量拉伸身体
三,注意营养,主要是钙的摄取,蛋奶制品中含量较多
四,心理要有一种意识,亭亭玉立,玉树临风才最有气质,监督自己时刻挺胸抬头
五,市面上有一些矫姿产品,可以试一下总之,含胸要早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