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的大写有几种写法
2的大写只有一种:贰 拼音:èr; 笔画数:9
财务方面金额的大写以“支票金额”的书写规范最为标准,可以适用于所有财务方面的金额书写。比如收据、合同……
人民币大写一到十写法: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其余数字大写为:佰、仟、万、亿、元(圆)、角、分、零、整。
“¥”是人民币的代表符号,我国从1948年12月1日就开始发行纸币人民币,是以“元”为单位,而“元”的汉语拼音为 YuAN,取元的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再添加两横,组成“¥”,规定为人民币的符号。
扩展资料:
关于“支票金额”的填写:
一、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应用正楷或行书填写,如壹(壹),伍(伍)….佰,仟,万,亿,元,角,分,零,整(正)等字样,不得用一,二(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念,毛,另或(0)填写,不得自造简化字.如果金额数字书写使用繁体字,如:贰,陆,亿,万,银行也受理。
二、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 “元”为止,在 “元”之后,应写 “整”或 “正”字,在 “角”之后的可以不写 “整”或 “正”字,但在 “分”后面的切记不写 “整”或 “正”字。
2. 大写的汉怎么写
拼音:hàn
笔划:14
五笔:IAKW
部首:氵
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汉
笔顺:点、点、提、横撇/横钩、捺
释义:
1.天河:银~。云~。气冲霄~。
2.成年男人:~子。老~。
3.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族。~人(a.汉族人;b.指汉代的人)。
4.中国朝代名:~代。~隶(a.汉代的隶书。b.具有东汉碑刻风格的隶书)。
〈名〉
(会意。从水难(省去隹)声。音熯。本义:水名。即汉水)
同本义,又叫汉江,长江的最大支流
汉,汉水也。上流曰漾。——《说文》
徐偃王处汉东。——《韩非子·五蠹》
达于汉阴。——《列子·汤问》
汉之阴。
收众汉南。——《资治通鉴》
又如:汉女(传说中的汉水女神);汉津(汉水);汉阴(汉水南岸。水南岸背太阳叫阴,水北岸面太阳叫阳);汉渚(汉水水边;汉水)
银河。也称云汉、银汉、天汉
星汉灿烂。——曹操《步出门夏门行》
又如:汉沂(银河边);汉清(即清汉,天河)
朝代名,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共历24帝,统治406年
匈奴留汉使。——《汉书·李广苏建传》
不知有汉。——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其实汉贼。——《资治通鉴》
废汉自立。
又如:汉宇(汉室。指汉朝。也称汉家);汉军(汉朝的军队;元、清时称以汉人编成的军队);汉风(汉代的威风或诗风);汉唐(汉代和唐代。因两代的文治武功都很盛,故常常并称)
民族名。汉族的简称。如:汉民族(即汉族);汉礼(汉族礼仪)
汉族人。如:汉军旗(汉族依照满洲兵制编入汉军各旗的人);汉旅(汉人军队);汉儿(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对汉人的称呼)
男子的俗称。如:醉汉(喝醉了的男子);单身汉(没有妻子的人);莽汉(粗鲁冒失的男子);老汉;壮汉
国名
(公元221—263)三国之一。史称季汉,又称蜀汉。刘备所建
(公元304—329)东晋十六国之一。西晋时刘渊称汉,后改为赵,史称前赵
(公元311—347)东晋十六国之一。西晋时李雄称帝,国号成,至李寿时,改号为汉,史称成汉,也称后蜀
(公元917—971)五代十国之一。刘隐称帝,国号汉,史称南汉
3. 汉繁体字怎么写
如图所示,为“汉”字的繁体字。
关于“汉”这个字:
一、拼音hàn
二、释义
1.天河:银汉。云汉。气冲霄汉。
2.成年男人:汉子。老汉。
3.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汉族。汉人(a.汉族人;b.指汉代的人)。
4。中国朝代名:汉代。汉隶(a.汉代的隶书。b.具有东汉碑刻风格的隶书)。
三、字形
1.笔画数:5;
2.部首:氵;
3.笔顺编号:44154
4.笔顺:捺捺横折捺
5.笔顺说明:提为横,点为捺,竖勾为竖,横折或竖提都为折。
四、以下是“汉”字的词语:
汉族、汉字、银汉、莽汉、神汉、星汉、醉汉、东汉、西汉、汉姓、铁汉、汉语、懒汉、老汉、汉学、霄汉、硬汉、汉民、汉文、汉子、汉人、两汉、汉奸、好汉、云汉、汉剧、汉律、层汉、汉道、清汉、汉赋、军汉、潢汉、村汉、汉简、
巴汉、汉武、汉火、湘汉。
五、以下是“汉”字的成语:
身在曹营心在汉、绿林好汉、汉人煮箦、气冲霄汉、饱汉不知饿汉饥、汉贼不两立、好汉不吃眼前亏、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楚界汉河、汉官威仪、江汉朝宗、铮铮铁汉、河汉江淮、气逾霄汉、胡言汉语、邈若河汉、河汉无极、骑牛读汉书、拔赵帜易汉帜、拔赵易汉、披霄决汉、气逾霄汉、山中无好汉猢狲称霸王、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六、以下是“汉”字的造句:
(1)只有学好偏旁部首,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汉字。
(2)我们要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对待汉族和少数民族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
(3)这位草原来的汉子,以一流的骑术征服了观众。
(4)醉汉有一条白痴的舌头和一个无赖的心灵。——托·富勒
(5)想不到你也是叱咤风云多年的绿林好汉啊。
4. 藏语怎么写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
分布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及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5个地区。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四个国家,也有人说藏语。
藏语主要分为三大方言:卫藏方言(即拉萨话)、康方言(德格话、昌多话)、安多方言。藏语是我国藏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
现代藏语有以下特点:1、浊辅音趋于清化,局部地区所保留的浊辅音都是来源于古复辅音中的浊基本辅音;2、复辅音趋于简化和消失,只在局部地区保留带前置辅音的二合复辅音;3、单元音增多,特别是鼻化元 音;4、元音有长短区别,并与声调有互补关系;5、有鼻化和非鼻化两类真性复元音;6、辅音韵尾趋于简化,从而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39663265引起带辅音韵尾元音的简化;7、有较完整而稳定的声调系统,而且数量有增多的趋势;8、谓语是后置表达系统(即谓语的语法意义由谓语之后的部分表示);9、构语和构形的语素之间有丰富的减缩变化;10、动词只保留简化的屈析变化,而且它已失去独立表达语法意义的功能;11、动词有丰富的体的范畴;12、判断动词和存在动词有两种表示不同人称的词汇形式;13、动词无人称和方位范畴;14、单一部分表示否定(即在所否定的词的前或后加否定成分表示);15、有丰富的助词,而且常常有减缩和独立两种形式;16、形容词和部分派生名词有构词后缀;17、有敬语和非敬语的区别。声调:藏文本是记录了7世纪的藏语语音,当时没有声调;当代藏语以拉萨方言为标准语,产生了四个声调:调值为55的高平调(标为´或˥˥)、调值为53的降调(标为^或˥˧)、调值为12的低平调(标为`或˩˨)、调值为14的升调(标为ˇ或˩˦)。
每个音节的声调和该音节在7世纪的声母和韵尾有严密的对应关系,以浊辅音字母为基字的音节在当代藏语里读做低平调,以清辅音字母为基字的音节在当代藏语里读做高平调,以-ག、-གས、-བ,-བས,-ད,-ས,-ངས和-མས为后加字的音节,原本高平调要变为降调,原本低平调要变为升调。辅音:藏文有30个基本单辅音字母,每个字母在7世纪的发音是辅音加元音a。
在当代拉萨音的发音出现了有规律的变化,基字声母为浊塞音、浊擦音和浊塞擦音的字母读成相对应的送气清辅音。藏语的7世纪复声母向现代拉萨音单声母的演变如下: 7世纪藏语发音的国际音标当代拉萨话发音的国际音标 spa, dpa, lpa-> pá rba, sba, dba, sbra-> pà lba, ɦba-> mpà ɦpʰa-> pʰá rma, sma, dma, smra-> má mra-> mà dba-> wá rta, lta, sta, twa, gta, bta, brta, blta, bsta, blda-> tá rda, sda, gda, bda, brda, bsda-> tà zla, bzla, lda, mda, ɦda-> ntà mtʰa, ɦtʰa-> tʰá dwa-> tʰà rna, sna, gna, brna, bsna, mna-> ná kla, gla, bla, rla, sla, brla, bsla-> lá lwa-> là rtsa, stsa, tswa, gtsa, btsa, brtsa, bstsa-> tsá rdza, gdza, brdza-> tsà mdza, ɦdza-> ntsà tsʰwa, mtsʰa, ɦtsʰa-> tsʰá sra, swa, gsa, bsa, bsra-> sá zwa, gza, bza-> sà kra, tra, pra, skra, dkra, dpra, bkra, bskra, bsra-> ʈʂá dgra, dbra, bgra, bsgra, sgra, sbra-> ʈʂà mgra, ɦgra, ɦdra, ɦbra-> ɳʈʂà kʰra, tʰra, pʰra, mkʰra, ɦkʰra, ɦpʰra-> ʈʂʰá gra, dra, bra, grwa-> ʈʂʰà hra-> ʂá rwa-> ʐà kja, rkja, skja, dkja, bkja, brkja, bskja-> cá rgja, sgja, dgja, bgja, brgja, bsgja-> cà mgja, ɦgja-> ɲcà kʰja, mkʰja, ɦkʰja-> cʰá gja-> cʰà gtɕa, btɕa, ltɕa, pja, dpja-> tɕá rdʑa, brdʑa, dbja-> tɕà ldʑa, mdʑa, ɦdʑa, ɦbja-> ɲtɕà mtɕʰa, ɦtɕʰa, pʰja, ɦpʰja-> tɕʰá bja-> tɕʰà ɕwa, gɕa, bɕa-> ɕá ʑwa, gʑa, bʑa-> ɕà rɲa, sɲa, gɲa, brɲa, bsɲa, mɲa-> ɲá ɲwa, mja-> ɲà g.ja-> já rka, lka, ska, kwa, dka, bka, brka, bska-> ká rga, sga, dga, bga, brga, bsga-> kà lga, mga, ɦga-> ŋkà kʰwa, mkʰa, ɦkʰa-> kʰá gwa-> kʰà rŋa, lŋa, sŋa, dŋa, brŋa, bsŋa, mŋa-> ŋá dba-> ʔá hwa-> há 元音 藏文有/a/、/i/、/u/、/e/、/o/五个基本元音,每个无附标的藏文字母表示元音为a的音节,在字母上方加附标ི表示元音为/i/的音节,在字母下方加附标ུ表示元音为/u/的音节,在字母上方加附标ེ表示元音为/e/的音节,在字母上方加附标ོ表示元音为/o/的音节。
在拉萨话中,如果一个音节以ས/s/、ད/d/、ན/n/、ལ/l/为第一后加字,元音要发生音变,/a/读成/ɛ/,ོ/o/读成/ø/,ུ/u/读成/y/,并且ས/s/、ད/d/两个后加字不发音,后加字ན/n/和前面的元音合成鼻化元音。藏文拉丁字母转写系统:藏文拉丁字母转写系统是指将藏文字母转换成拉丁字母,从而使藏文罗马化的一套文字转写系统。
现在通用的是威利(Wylie)转写方案。1959年,威利(TurrellWylie)精炼了原有的转写方案,只使用基本的26个拉丁字母,而不需添加字母和添加符号。
在此之后,这套方案成为藏学界尤其是美国藏学界的标准转写方案,并以威利的姓氏来命名。在以拼音文字为文字形式的语言中,藏语有其特殊的地方:文字系统与语音系统不一致。
现行藏文字母纪录的是11世纪的。
5. 古代的“汉”字怎么写
一、古代的“汉”字写法:二、汉的释义:1、汉水:江淮河~。
2、汉族:~语。3、天河;银河:银~。
三、组词:汉剧、铁汉、醉汉、汉学、汉文云汉、两汉、莽汉、前汉、汉姓扩展资料一、字源演化:二、说文解字:三、相关组词:1、东汉[dōng hàn] 朝代,公元25—220,自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起到献帝(刘协)延康元年止。建都洛阳。
也叫后汉。2、汉姓[hàn xìng] 汉族的姓。
3、莽汉[mǎng hàn] 粗鲁冒失的男子。4、醉汉[zuì hàn] 喝醉了酒的男人。
5、西汉[xī hàn] 朝代,公元前206—公元25,自刘邦称汉王起,到刘玄更始三年止,包括王莽称帝时期(公元9—23)。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也叫前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