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写忧虑的诗句
失调名(海哥)海哥风措。
被渔人、下网打住。将在帝城中,每日教言语。
甚时节、放我归去。龙王传语。
这里思量你。千回万度。
螃蟹最恓惶,鲇鱼尤忧虑。访医(陆游)衰与病相乘,况复积忧虑,眩昏坐辄瞑,疲弱行欲仆。
今晨访之医,见语疾当去,脉来如泉源,未易测君数。盛衰当自察,信医固多误。
养气勿动心,生死良细故。董桃行(陆机)和风习习薄林。
柔条布叶垂阴。鸣鸠拂羽相寻。
仓庚喈喈弄音。感时悼逝伤心。
日月相追周旋。万里倐忽几年。
人皆冉冉西迁。盛时一往不还。
慷慨乖念凄然。昔为少年无忧。
常恡秉烛夜游。翩翩霄征何求。
于今知此有由。但为老去年遒。
盛固有衰不疑。长夜冥冥无期。
何不驱驰及时。聊乐永日自怡。
赍此遗情何之。人生居世为安。
岂若及时为欢。世道多故万端。
忧虑纷错交颜。老行及之长叹。
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刘商)汉室将衰兮四夷不宾,动干戈兮征战频。哀哀父母生育我,见离乱兮当此辰。
纱窗对镜未经事,将谓珠帘能蔽身。一朝虏骑入中国,苍黄处处逢胡人。
忽将薄命委锋镝,可惜红颜随虏尘。(第一拍)马上将余向绝域,厌生求死死不得。
戎羯腥膻岂是人,豺狼喜怒难姑息。行尽天山足霜霰,风土萧条近胡国。
万里重阴鸟不飞,寒沙莽莽无南北。(第二拍)如羁囚兮在缧绁,忧虑万端无处说。
使余力兮翦余发,食余肉兮饮余血。诚知杀身愿如此,以余为妻不如死。
早被蛾眉累此身,空悲弱质柔如水。(第三拍)山川路长谁记得,何处天涯是乡国。
自从惊怖少精神,不觉风霜损颜色。夜中归梦来又去,朦胧岂解传消息。
漫漫胡天叫不闻,明明汉月应相识。(第四拍)水头宿兮草头坐,风吹汉地衣裳破。
羊脂沐发长不梳,羔子皮裘领仍左。狐襟貉袖腥复膻,昼披行兮夜披卧。
毡帐时移无定居,日月长兮不可过。(第五拍)怪得春光不来久,胡中风土无花柳。
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姓名音信两不通,终日经年常闭口。
是非取与在指撝,言语传情不如手。(第六拍)男儿妇人带弓箭,塞马蕃羊卧霜霰。
寸步东西岂自由,偷生乞死非情愿。龟兹筚篥愁中听,碎叶琵琶夜深怨。
竟夕无云月上天,故乡应得重相见。(第七拍)忆昔私家恣娇小,远取珍禽学驯扰。
如今沦弃念故乡,悔不当初放林表。朔风萧萧寒日暮,星河寥落胡天晓。
旦夕思归不得归,愁心想似笼中鸟。(第八拍)当日苏武单于问,道是宾鸿解传信。
学他刺血写得书,书上千重万重恨。髯胡少年能走马,弯弓射飞无远近。
遂令边雁转怕人,绝域何由达方寸。(第九拍)恨凌辱兮恶腥膻,憎胡地兮怨胡天。
生得胡儿欲弃捐,及生母子情宛然。貌殊语异憎还爱,心中不觉常相牵。
朝朝暮暮在眼前,腹生手养宁不怜。(第十拍)日来月往相推迁,迢迢星岁欲周天。
无冬无夏卧霜霰,水冻草枯为一年。汉家甲子有正朔,绝域三光空自悬。
几回鸿雁来又去,肠断蟾蜍亏复圆。(第十一拍)破瓶落井空永沉,故乡望断无归心。
宁知远使问姓名,汉语泠泠传好音。梦魂几度到乡国,觉后翻成哀怨深。
如今果是梦中事,喜过悲来情不任。(第十二拍)胡笳十八拍·第三拍(刘商)如羁囚兮在缧绁,忧虑万端无处说。
使余刀兮剪余发,食余肉兮饮余血。诚知杀身愿如此,以余为妻不如死。
早被蛾眉累此身,空悲弱质柔如水。杂诗(十二首之第五首)(陶渊明)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汝瘿和王仲仪(王安石)汝水出山险,汝民多病瘿。
或如鸟粻满,或若猿嗛并。女惭高掩襟,男大阔裁领。
饮水疑注壶,吐词侔有梗。樗里既已闻,杜预亦不幸。
秦人号智囊,吴瓠挂狗颈。(左月右三个田)(左月右鬼)常柱颐,伶仃安及胫。
祗欲仰问天,无由俯窥井。挟带岁月深,冒犯风霜冷。
厌恶虽自知,剖割且谁肯。不惟羞把镜,仍亦愁吊影。
内疗烦羊靥,外砭废针颖。在木曰楠榴,刳之可曰皿。
此诚无所用,既有何能屏。膨脝厕元首,臃肿异胪顶。
难将面目施,可与胞胎逞。贤哉临汝守,世德调金鼎。
尝俗虽丑乖,教令日修整。风土恐随改,晨昏忧虑省。
傥欲觐慈颜,名城不难请。挂金索(无名氏)无忧虑。
孤云野鹤无拘束。草庵内、闲看金书。
窗外林泉,隈山傍水竹。明月清风,堪为伴侣。
宿慧山寺(王武陵)秋日游古寺,秋山正苍苍。泛舟次岩壑,稽首金仙堂。
下有寒泉流,上有珍禽翔。石门吐明月,竹木涵清光。
中夜河沈沈,但闻松桂香。旷然出尘境,忧虑澹已忘。
烛影摇红(王哲)烛影摇红,暗垂珠泪如言语。无情本不起斯因,转使余频悟。
劝汝何须忧虑。已当日、终南遭遇。
拂开眸目,剔正心神,东临琼路。
占真闲,水云游历成霞步。天涯海畔是前期,此处堪停住。
等候明明师父。阐玄纱、长生门户。
彩霞光里,现出蓬莱,相随归去。
2. 怎样消除忧虑
消除忧虑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永远怀着感恩的心情,现今的自己已经是何其的富有。
二:理性的生活,不要任凭自己的感觉泛滥。理性的生活应该是意志主导行动而不是感性主导行动,有计划有规划的做事,而不是任凭自己的感觉。
三:积极热情的去做做想做的事,更要积极热情的做必须要做的事。积极热情的做事,你会发现再枯燥的事你都可以找到一些乐趣与享受。每个人都希望生活的好,做感兴趣有意义的事,你可以为之筹划努力,可当你还为能改变现状之前,请投入的享受当下做的事,我们不能把快乐都寄托在未来
3. 忧伤郁结,忧虑烦闷.根据,意思写成语.
【嗳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声。
【烦天恼地】:对天地都有所烦恼。形容心情极其烦闷苦恼。
【咳声叹气】:因忧伤、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眉头不伸】:形容忧愁烦闷的样子。
【眉头不展】:展:舒展。紧皱着眉头,愁闷不乐的样子。形容忧愁烦闷的样子。
【闷怀顿释】:心中的忧虑、烦闷一下子就消失了。
【闷闷不悦】:闷闷:心情不舒畅,心烦;悦:愉悦。形容心情烦闷不快活。
【消愁解闷】:消除忧愁,解除烦闷。
【消愁释愦】:指消除烦闷,愉快身心。
【移情遣意】:变易情志,消遣烦闷。
【昼慨宵悲】:慨:慨叹。白天慨叹,夜晚悲戚。形容心情十分烦闷。
【自寻烦恼】:自找的烦闷苦恼。意思是,本来不该有烦闷苦恼。
4. 写忧虑的眼睛的诗歌
顾城《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在纸角上/我还想画下自己/画下一个树熊/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发愣/他没有家/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他只有很多很多/浆果一样的梦/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得钱舍人书问眼疾
【唐】白居易
春来眼暗少心情,点尽黄连尚未平。
唯得君书胜得药,开缄未读眼先明。
病眼花
【唐】白居易
头风目眩乘衰老,只有增加岂有瘳。
花发眼中犹足怪,柳生肘上亦须休。
大窠罗绮看才辨,小字文书见便愁。
必若不能分黑白,却应无悔复无尤。
眼暗
【唐】白居易
早年勤倦看书苦,晚岁悲伤出泪多。
眼损不知都自取,病成方悟欲如何。
夜昏乍似灯将灭,朝暗长疑镜未磨。
千药万方治不得,唯应闭目学头陀。
患眼
【唐】张籍
三年患眼今年校,免与风光便隔生。
昨日韩家后园里,看花犹似未分明。
我徒劳的挽留
让雨水成为一种忧伤
让石头成为一种疼痛
这是我一直无法治愈的
心病
而我那潮湿的眼睛
你永远无法辨认
石头和雨水也无法辨认
泥土将辨认我
最后一滴忧伤的热泪
泪水行走或者隐藏
在泥土与泥土之间
我是忧伤的眼睛
活在空气中多余的水份
让感动成为一种我
最后的一点安慰
眉是山峰聚,眼是水波横,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硕人
【先秦】诗经
硕人其颀,衣锦褧[1]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
四牡有骄,朱幩[2]镳镳,翟茀[3]以朝。
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4]濊濊[5],鱣[6]鲔发发,葭菼[7]揭揭。
庶姜孽孽,庶士有朅[8]。
猗嗟
【先秦】诗经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
巧趋跄兮,射则臧兮。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
终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
猗嗟娈兮,清扬婉兮。舞则选兮,射则贯兮。
四矢反兮,以御乱。
古意
【唐】毕耀
璇闺绣户斜光入,千金女儿倚门立。横波美目虽往来,
罗袂遥遥不相及。闻道今年初避人,珊珊挂镜长随身。
5. 如何消除忧虑
1、只要背负一天的生活重担就够了,不要去担心明天会发生什么事,只要现在尽己所能,把事情做好就够了;2、找出事实的真像,深入了解那些事情,当你找出事情真像时,忧虑自然就消失了;3、忧愁克星:包含四个步骤A、假如你脑中有忧虑的事,将他明确写下来 B、了解事情最坏的状况,问你自己事情最糟糕的状况是什么?(当我们把这些状况说出来后,往往会发现问题都不见了)C、假如最坏情况发生,就接受这种状况,学习适应它;D、立刻开始改进这个最糟糕的状况,使损失降到最低; 忧虑的解药就是:有意义的行动!面对任何一件事情,当你采取有意义行动都会消除你的忧虑,利用替换定律,采取积极有益的行动;利用专精定律,不允许自己专注在忧虑的状况中;利用期望定律与吸引定律将所期待的事物吸引进入你的生活中。
要下定决心消除忧虑,放弃看为真实的幻想经验,接受事情最坏的结果,采取任何可能的步骤,以建设性的行为来取代忧虑的心情,这才是消除忧虑的钥匙。
6. 面临中考有什么忧虑的写一篇六百字作文
初三如何最大限度提高成绩 初三一年是冲刺的一年,要学习新内容、复习旧知识,要兼顾各科提高自己的能力,一年的时间显得十分的短暂而忙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提高自己的成绩?把最大部分的经历放在哪里能得到最高效的回报?大多数同学都会有自己的“强势科目”和“弱势科目”,相对来说,掌握偏弱的科目会有更大的提高空间,将同样的时间和经历花费在强、弱科目上,“弱势科目”提高的幅度和效果通常都会更大。
备考不能过分“聚焦” 竞争中经常是光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赢了。从求知出发看中考,就会少点浮躁,少点急功近利。
一些同学,从初一起就把矛头对准中考,非中考科目不下工夫,非课本参考书不感兴趣,好像这样就能“聚焦”,就能赢得中考。这样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大。
从语篇中学外语。学英语,有的人专攻单词、语法和习题。
这种高效率的办法并不一定适合你,相信,也不易达到好效果。喜欢看“杂书”,这兴趣也可迁移到了学外语上,兴趣恰恰是学习外语的最大动力。
另外,对于课本:从语篇中学习一切知识点,这样既掌握了知识点,又能培养整体理解能力,还利于在写作中用上地道的句式和结构。 语文的复习,应分块归纳。
按基础知识、阅读、写作分块,采用不同方法。基础知识,按老师的要求从参考书上挑出的十几页知识点复习,强调在快速多次重复阅读中加深记忆痕。
对阅读,依靠自己较强的阅读功底,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熟悉技巧、适应题型上。 轻重分明,全力补弱 在初三复习中执行的方针是:轻重分明,全力补弱。
即:要对自己一向学得较好又学得轻松的课给予充分信任,少花时间,节省出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弱势科目上。例如语文、数学、外语基础较好,所以复习重点放在课堂上,自己不另外加班,只对其中自己较突出的弱点予以额外训练;对历史、政治则是课上努力,自己适当超前一点进度。
这样,强科中的弱点和弱科,就是复习重点。 数学重点应放在研究综合题上,但不必过滥;由于平常学习总是按章节进行,综合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就会不足,所以应重点弥补;外语,坚持语境中掌握知识的观点,熟读已陌生的课文,再做一定量习题,注意总结过去的错误;历史,应该“书必常看,题要精做”,不能扎到历史科学的汪洋中,而应安守课本。
看课本不要钻牛角尖,不要抠得过细,也不要见木不见林。所以千万要在记忆知识点的基础上,抓联系:课本段篇章之间的联系,人物之间、事件之间、人物与事件之间的联系,弄清这些联系之间的联系。
学习阶段虽长,却易被忽视。因为真正的直面中考,当属初三。
初三常常被人们认为是可能创造奇迹的一年。我要说的是,高三的奋斗确实能使你的知识产生质的变化,但任何妄想以前瞎混、仅初三苦拼的思想都是不现实的。
如果你以前瞎混过,那就要付出比别人多若干倍的努力 ! 跨入高三,也就意味着复习的开始。复习是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站在全局高度上的一种综合。
复习很讲究方法,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复习经验。 第一,复习要根据老师的进度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最好稍稍超前一点。
这样上复习课时重点、难点、弱点了然于胸,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了。要注意不光是对所学内容进行温习,还要对相近、相反、相关知识点进行比较和辨析。
第二,要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适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比如我在复习时,常使用“目录回忆法”,即根据目录来回忆章节的内容,遇到印象模糊或没有印象的,立刻翻到该页仔细阅读。对我来说,这个方法十分有效,既全面又省时,同学们不妨一试。
第三,复习阶段要进行查漏补缺工作。大家可以拿出以前的练习本、试卷,把不懂处、易错处、常错处、常考处一一归纳总结,使自己对自己的情况胸中有数,便于利用有限的时间弥补弱点。
记得当时语文中的名言名句很令我头疼,内容多,分值低,要花大力气才能拿到。于是我把一些常见的名言警句都抄在一个小本子上,一有空就拿出来看。
到后来就能倒背如流了,填空自然就不在话下了。我发现这个方法不错,就继续把一些自己常错的内容抄到了本子上,果然出错率就直线下降了。
第四,要注意锻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考场上水平能否正常发挥。
初三期间有许多模拟考试,一是为了检查同学们的复习情况,二是为了模拟高考情景,锻炼考生的心理素质。同学们平时就要有意培养自己认真仔细、顽强坚韧的品格。
有的同学题目难考不好,题目容易还是考不好,这就是心理素质不好的表现。面对难题,苦思真想,不得其解,心慌烦躁,知难而退;面对易题,得意忘形,粗心大意,白白丢分,这是同学们最易犯的毛病。
其实,若能想到我难人难,我易人易,沉着应战,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第五,要勤动手,避免纸上谈兵的情况出现。
复习的东西都是以前学过的,一般脑子里都是有印象的。我常常碰到有的同学在复习时,看到这个知识点,觉得真简单;看到那个知识点,认为已经掌握了。
于是飞快地 跳过去。殊不知许多东西,看似简单,真正运用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