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跨年夜怎么过作文700字
这是一个不平常的夜,一个彩色的夜,更是一个满溢友情的夜。这个夜的主角有两个人:我的朋友宋怡箫和我。
这个夜,正是她的生日,她现在正在我家玩。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不过,有件事令我非常诧异:她总是目不转睛的盯着一个地方。是什么呢?不知道。问吧?不好意思。 吃饭了,她又盯着那个地方——其实就是一个大书架。可是,如此大的书架,她看好了的是什么呢?这个念头一次又一次地在我脑海里闪现:她喜欢什么,我就一定会送给她,只要这个东西属于我。
吃饭了,她的眼神、表情里还透着那种希望,盯着书架。为了让她能过一个快乐的生日,我急中生智,哈哈大笑起来,这一笑可不要紧,可把她吓了一跳。她那不知所措的样子,左顾右盼,然后也跟着稀里糊涂地大笑起来,然后,基本能快乐起来了。 我说:“你喜欢的话就说出来,什么呀?” “嗯——这个”她支吾了半天,“八—音—盒—”她吞吞吐吐挤出了三个字。 “噢,那好说,”我爽快的回答,“我送给你怎么样?”那个东西很贵的,不过我发誓过,是我的东西,只要她喜欢,我就有义务送给她。 “不,不,不!”她不好意思了。她停了一会儿,接着说:“我不是那个意思,只要让爸爸给我买一个好了。” 我无言以对,我想一定要让她收到我给她的生日礼物。
我利用她去厨房的时间,用最快的速度,完美地把八音盒包上了。 送她到家门口,我将它轻轻地放在她手上。交送的这一瞬,夜变成了彩色的、充满光和友谊的夜。虽是寒冬腊月,但这个冬不再寒冷。 她接过这沉重的友谊,我想她心里一定装满了问号。拆开封,一个玻璃八音盒让她目瞪口呆。她轻轻转动发条,那优美的声音,带着友谊,飞向深蓝的天空。
她轻轻包好八音盒,看着我。突然,她呼起我的姓:“朱—朱—” 我应声:“宋—” 我们俩紧紧抱在一起,友谊也拧在一起,永远,永远。
2. 作文 翻过那一夜 怎么写帮帮我
翻过那一页
过去的那页,扑满灰尘,也藏有真谛。鄱开它,你也许会被灰尘迷了双眼,也许能获得其中的经验。
像一把双刃剑,过去能为我们所用,亦能刺伤我们,一位哲人说:“成功和失败只代表过去,忘记过去,才可以走进新的天地”。但另一位哲人却说:“过去不能忘,因为历史是一个永远的存在”。是的,从古至今,是否该翻开那页的话题一直被人们争论不休。有的人翻开了它,浮尘障了他的眼,甚至毒了他的肺;有的人翻开了它,拂去灰尘,他享受了其中的真谛。
一部悠悠中华史,就很好地为我们诠释了怎样去翻开过去那一页。
狼烟四起的春秋,他——一位才华横溢的国君,沉迷于国泰民安的过去,忘记了前进的方向。当吴人的铁蹄踏入他的国土,他也曾抵抗,可实力的差距让他从国君沦为了奴隶。这时,他才猛然醒悟,他怎能忍受这屈辱的生活?他要复国!于是,每当他要懈怠,他就卧薪尝胆,翻开屈辱的那一页,铭记失败的苦涩。苦心人天不负,他东山再起,报仇雪耻。是过去的那页让他迷失,也是过去的那页将他唤起。
闭关自守的满清,他们——一群无知却又虚骄的国民,津津有味地品味着过去。他们的国家是“天朝上国”,我们物产丰盛,我们有“四大发明,我们是世界第一”。沉积了五千年的尘垢,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英国人用大炮打破了它。擦亮双眼,他们才猛然发现:他们引以为豪的火药早已被外国人制成了威力无比的枪炮!接踵而至的一个又一个条约彻底击垮了他们,他们只有感慨:枯渴的河床,并不感谢他的过去!
迷茫之中的新中国,他——一位睿智的设计师,翻开了过去的那一页。是闭关锁国毁灭了清朝,是太守教条使新中国处于迷茫。抚去浮尘,他看到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就要有中国特色,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在巨变。是过去的那一页向他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日新月异的新世纪,你——聪明的接班人,怎样去翻开那过去?拭去堆积于上的灰尘,品味蕰藏其中的真谛。借着过去,让我们一起去开创这个新世纪。
3. 我的跨年夜作文700字
回想起来2015其实也有许多共同的目标和原则,可是,2015年所剩无几。永别的时候到了,可是,2016,我们跨越了2015年来向你进发了。又一点不对劲,就是跨年了,我很舍不得那个让我热血沸腾的2015。
2015年,让我感觉难以忘记,因为,那是我们从那不懂事的四年级升到了现在这五年级,还有那敬爱的老师。在我们呀呀学语;在地上和泥巴捏鸡蛋时,我们现在这一届的老师都不知道教过多少届的学生了。不知道是从多少年前就在这里教书了。我们长这么大第一要感谢的是父母,而第二,就是我们的老师。老师常常会说:"在家里父母是你的亲人,照顾你。而在学校,老师就你的再生父母,有什么事在学校发生就给老师说。"
这个就是老师关心关爱你的一种方式,让我们以后要尊重老师,让老师继续开心的为我们讲课。
走过了2015,临来了2016。现在,我只想说一句:"永别了2015,你好2016。"因为没什么别的话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情感。
4. 谈迁写《国榷》的小故事
谈迁写《国榷》…………………………………………苑兴华 清顺治四年(1647年)八月的一天夜里,劳累了一天的人们都入睡了,只有钱塘江还在响着震耳的涛声。
老秀才谈迁觉得周身不适,只好一改平日夜读的习惯,倒在床上昏然入睡了。他哪里想到,此时小偷正躲在屋外枣林里,等待时机呢。
谈迁家徒四壁,小偷抱起床头的箱子。三步两步钻进枣林,无影无踪了。
小偷偷走的并不是金银财宝,而是老秀才二十几年的心血——《国榷》的手稿。 当谈迁发现他的书稿被窃,顿时觉得世界在他面前倒塌了,一下子跌坐在地上,老泪纵横地哭着:“噫!吾力殚矣!” 打击来得如此突然,如此惨重。
老秀才两眼死盯着放过书箱的地方,二十几年写书的甘苦,一齐涌上心头…… 谈迁二十七岁那年,母亲去世了。他守孝在家,对着孤灯伏案苦读。
为着他嗜书如命,人们都笑他有书癣。有时替人家办事,东家送他一部书,他会高兴得不得了。
他博览群书,那怕是坏书世要读上一遍。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历史,特别是有关明朝的史事。
守孝期间也读到一部陈建著的《皇明通纪》,觉得写的实在太差,史事错讹,见解肤浅,哪算得“通纪”?就是《明朝实录》,也颇多不实之处,多是几经删节,窜改,黑白颠例,是非混淆;隐去了历史真相,哪里是“实录”?所以他下定决心,自己动手,编出一部信实可靠的国史,留给后世。 一个家境清贫、仅靠为人作记室来维持生计的平民百姓,想编修一部明代编年史,又谈何容易!首先碰到的是史料的匮乏,当时象实录一类的书还是手抄本,多藏在豪门士绅之家。
谈迁必须托人情.走后门,才能借阅或允许抄录。有时事先讲好了的,可是早上去了等到晚上也见不到主人的面,只得扫兴而归。
偶尔借到了珍本,人家不让带走,他只好从袋子里掏出纸笔,就在人家书房里抄起来,东家的白眼也只能装作没有看见了。 除了借书、抄书,谈迁还到处寻访古迹轶闻,每有所得就记在纸上。
日积月累,案头上的稿子越积越厚,终于在1626年3月,经过他的精心编次,一部一百卷的《国榷》初稿完成了。他在自序中高兴地写道:“故予窃感明史而痛之,屡欲振笔,辄自惭怒臂,不敢称述。
间窥诸家编年,于伪陋肤冗者妄有所损益,阅数岁,裒然成性。”但是,谈迁并没有在成就面前止步,他以一个史家严肃的态度,不断对书稿进行反复修改增补。
听说哪里有新的材料,便背上行李、雨伞、干粮,去抄录,即便是步行百里也在所不辞。特别是明亡之后,他怀着对故国的思念,以一个爱国遗民的感情,来收集补述崇祯、弘光两朝的史实,终于求得了先朝历史的完整。
全书前后修改了六次。尽管谈迁没有钱将它刊刻问世,但是这部手稿凝聚了二十多年的血汗,得来是多么不易啊!万万没有料到一夜之间它竟然不 翼而飞,怎能不让他呼天喊地,痛不欲生呢? 谈迁是个坚强的人,他大哭一场之后,擦干了眼泪说:“吾手尚在,宁已乎!”这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从零开始,又千起来了。
他以《实录》为基础,找来不同的本子作参考。尽管年纪大了,已非当年那样精力充沛,但他仍然是不避酷暑严寒,风尘仆仆奔走于嘉善,归安、吴兴.钱塘之间,为夺回他失去的《国榷》奋斗着。
有志者,事竟成。又过了几年,在他六十岁那年,一部新的《国榷》又写成了。
使谈迁觉得不足的是崇祯一朝史事,没有实录,许多记载都是来自传闻,毕竟不失可靠。如果能到北京找些当事人核对一下就好了。
去北京,又谈何容易?光是路费和食宿之资就无从筹划,只能想想而已。也是天从人愿,恰好义乌朱之锡进京作弘文院编修,聘请谈迁作记室。
谈迁虽然年事已高,还是满口答应下来,带上书稿就同朱之锡北上进京了。 到了北京,谈迁除了替朱之锡作些文字工作之外,就是为他的《国榷》收集材料,一有时间,就去寻书访人、探寻遗迹,脚磨起了泡,走迷了路,依旧兴致勃勃,简直象中了魔,不知困难、疲劳为何物。
前朝的降臣、皇亲,宦官和公侯的门客,他几乎遍访无遣,就连当年祟祯邸报也借到了手,取得了核对书稿的第一手资料。 他的东家朱之锡说他“踵副其目,腕酬其踵”,谈迁真是充分调动了脚、眼、手的积极性。
脚顺着眼睛奔跑,手又忙着记录所见所闻,其辛苦可想而知。他这个南方人,在沙尘四起、人多如蚁的北京,生活很不习惯。
地位的卑微又加不善交际,给他带来无限的苦恼。致使他在精神上.身体上受到摧残,但是他真正做到了贫而无怨,泰然处之,并且最终从收集到的丰富史料中得到了欣慰的补偿。
《国榷》这部书稿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他在一首诗中写道:“往业倾颓尽,艰难涕泪余,残编催自发,犹事数行书。”
这便是他一生奋斗的写照。 1656年2月,六十多岁的谈迁,回到家乡。
大约第二年就去世了。《国榷》一书由于清初统治者压制民族反抗运动,大兴文字狱,一直不能公开刊印,很少有人知道。
直到解放后,1958年12月,才第一次排印出版。历史学家谈迁一生的治学艰辛才得到人民的尊敬。
《国榷》作为明代信史也才得以传世。
5. 吃年夜饺子的作文怎么写
大年三十,我国北方都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形状多种多样,有传统的弯月形,还有把面皮对折后,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沿半圆形边缘捏制而成,称之为“捏福”; 有呈“元宝”形的,象征着财富遍地;有的还将饺子捏上麦穗形花纹,象征着新的一年五谷丰登。无论饺子什么模样,都象征着老百姓对来年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期盼。 小荷作文网 ,你也可以投稿
饺子的馅心种类更是数不胜数,以前,有最基本的白菜馅儿、猪肉馅儿、韭菜馅儿等等。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饺子又增添了许多新品种,什么海鲜陷儿、冰淇淋陷儿……味道也越来越好了。
可你知道吗?饺子不但好看,好吃,还有许多关于它的习俗呢!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之时,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除夕夜的饺子,是伴随着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将饺子下入沸腾的锅内;过去,大年三十要下好几锅饺子,第一锅先敬各路神仙,敬祖宗,然而才轮到家中的长者和孩子吃,喻为尊老爱幼,其余家人吃第二锅饺子。在山东胶东半岛很多地方的人家煮饺子时,主人还要故意煮破几个,但盛出来时,却不能说破、碎、烂等忌语,而要说是饺子“涨”了,“挣”了。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饺子破了,包在里面的菜就会掉出来,而“菜”谐音“财”,合起来就是“涨财”或“挣财”
饺子的装盘码放也很有讲究,是不能随便摆放的,还有句俗语呢:千忙万忙,不让饺子乱行。在山东等地盘子要用圆形的,先在中间摆放几只元宝形饺子,然后绕着元宝一圈一圈地向外逐圈摆放整齐,称为“圈福”,又叫“聚财”;有的甚至规定,盘子无论大小,每只盘子只能摆放99个饺子,且要布满整盘,因为“九”谐音“久”,摆放九十九个,就象征着 “久久福不尽”。
关于饺子,更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南洋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都被冻伤,冻烂了,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想:“我会医术,何不帮他们治治呢?”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起名曰:驱寒娇耳汤。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不知不觉中耳朵都好了。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娇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每到过年时便都要煮饺子吃,逐渐成了习俗。
6. 谈迁个人的资料
谈迁祖籍汴梁(今开封),是浙江海宁枣林人。随宋室南渡,定居于盐官玫瑰魅力村,后江沙坍落,迁至马桥麻泾港西(今海宁马桥玖瑰)。玫瑰国生活在这种国破之时,自己也是生活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马桥人。明诸生。明亡后改名为迁,字孺木,号观若。改名“迁”,寄托了对历史、对自己的一种境遇,当然也有可能是追寻大历史家司马迁的意思。自幼刻苦好学,家贫一生未曾做官,靠缮写、代笔或作记室(秘书)维持生活。用现在的话说,是真正献身学术的人,自学成才,然后私人写史。不计报酬,不慕虚名,虽然贫寒一生,但却是一个活的很有骨气、很有节气、很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史家。
南明弘光元年(1645)为阁臣高弘图的记室,出谋划策,力图恢复。颇受高弘图、张慎言等赏识。后拟荐为中书舍人及礼部司务。他感到"时事日非,不足与有为",坚辞不就,引退回家隐居。
谈迁博鉴群书,善诸子百家,精研历史,尤重明代典故。他立志编撰翔实可信的明史。从天启元年(1621)27岁开始,历时20余年,"六易其稿,汇至百卷",始完成这部编年体明史,全书400万言,取名《国榷》。清顺治四年(1647)手稿被窃,时已53岁,他发愤重写,经四年努力,完成新稿。顺治十年携稿北上,在北京走访降臣、皇室、宦官和公侯门客,搜集明朝逸闻,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十四年,去山西平阳(今临汾)祭奠先师张慎言,病逝于客地。谈迁祖籍汴梁(今开封),随宋室南渡,定剧场于盐官西南枣林村,后江沙坍落,迁至马桥麻泾港西。著作另有《枣林集》、《枣林诗集》、《枣林杂俎》、《北游录》、《西游录》、《史论》、《海昌外志》等。
7. 我的寒假生活是怎么度过的作文该怎么写
我选了两篇自己认为还可以的文章!你看看行么?祝你好运! 我的寒假生活 我的寒假生活过得十分充实,十分快乐。
寒假里,我一般先自己订一个学习计划:每天写一小时作业,读一个半小时的书,做两道奥数题,背一课《新概念英语》和做配套练习,其它时间由自己自由支配。 寒假里经常看书可以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扩大阅读面。
我通常是在网上看书的,网上可供阅读的电子书非常多,我最喜欢去亦凡书库、北极星书库和我爱e书网站,这里的电子书既可以在线阅读,也可以下载到电脑硬盘里让你慢慢欣赏,而且基本上上免费的,阅读起来非常方便。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果然不假,寒假20天里,我在电脑上读完了《华盛顿》、《林肯》和《拿破仑传》、《巴顿将军》,被他们的卓越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所折服,……我在浩瀚的书海中尽情地遨游着。
寒假里我把可自由支配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上bbs。我除了在成长论坛担任版主以外,还在加拿大中文网站申请了一个自己的免费论坛,取名“小荷才露尖尖角”。
为了让论坛显得有特色,我费劲心思在网上搜索各种网页特效,去了几十个别人的论坛学习,象怎么设置友情链接、论坛音乐、背景图案、鼠标光环、计数器等,我都试验了好多次才成功。我渐渐学会了用一些软件制作简单的动画,光做小荷才露尖尖角的logo图标,就花了我整整一天的时间呢!我的论坛终于焕然一新了,打开我的论坛,在“雪绒花”的音乐声中,落花缓缓向下飘落,点击鼠标时闪烁着“雪飘欢迎您的光临”(注:我的网名叫万里雪飘)的字样,令人心旷神怡……然后我在很多bbs上发帖邀请大家光临我的论坛,一些网友叔叔阿姨和朋友同学们纷纷前来向我祝贺,成长论坛的很多老师也来做客,许多远在他乡异国——加拿大的哥哥姐姐们也常来我的论坛发帖助阵,他们都夸我论坛设计得很有创意。
虽然我的论坛人气不是很好,但寒假20多天点击率超过了上千人次。通过寒假办个人论坛,我的电脑技术突飞猛进,学会了许多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还结识了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好朋友。
非常惋惜的是后来那个网站的空间出了问题,以至于进不去了。 寒假里玩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了,我最喜欢到“联众世界”、“边锋网络”里玩“四国大战”、“三英战吕布”和一些网上益智游戏,偶尔有打几盘“泡泡堂”……总之,适当的玩游戏也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和智力,给我带来了无限欢乐。
我喜欢寒假,喜欢寒假的生活,朋友们,你们觉得我的寒假生活精彩吗? 我的寒假生活 考试结束,收起卷子,放下书包,拿着满意的成绩单,站在蓝天白云之下像小朋友般的高呼一句:“我放假了。”紧张的一个学期结束了,抛开课业负担,丢掉考试压力,飞出笼子的鸟儿将要面对是一片蔚蓝的自由天空! 对于我来说,我更喜欢寒假,尽管它没有暑假的时间长,可它却有暑假所不具备的很多优点。
比如说,寒假没有暑假的酷热难耐,虽然冬天也有它强烈的季节特点,但能在寒冷的冬天尝到一觉饱睡到太阳升到你头顶的滋味是感觉非常不错的。又比如说,寒假的到来就意味着快过年了,过年对中国人来说是很重要的。
它象征着一切不美好的东西都会随旧的一年而去,我们即将迎来的是一个新的开始,一切都过去了,一切又都开始了,这种独特感觉也是在暑假中找不到的,它是寒假所独有的。 我的这个寒假不但比暑假过得有滋有味也与以往的寒假有所不同。
因为在我们小小的三口之家中有了新成员——一个可爱的小男孩。他是我的小弟弟,也是我们一大家子人的小宝贝,正是他给我的寒假生活添上不一样的色彩。
这次寒假我很少一睡睡到太阳老高,而总是在7点或8点钟很自然的就醒了,然后连鞋都顾不上穿就跑向妈妈的房间和弟弟“聊天”。因为我弟弟生来就不喜欢睡觉,他属于“精力旺盛”型的,从落生直到3个月大一直如此,为这我妈妈现在还很烦恼。
除上面所有“优点”(我认为那是优点,因为我小时侯也不爱睡觉)以外,我弟弟的“口才”也是一流的,还不到两个月的时候就会对人“哦,哦”的讲话了。在寒假期间经过我的训练,讲话已经会转弯儿了。
有时甚至会发出类似于“爸爸”、“哥哥”的字眼。除早上时间,我一有空都会和他聊,虽然我说的话自己听不懂,但我想他一定能听得懂,因为我们说的是同一国的语言。
总之他咿咿呀呀,我也咿咿呀呀,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仿佛有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 在这期间,我还主动帮小弟弟洗衣服。
要知道平时我连自己的衣服都不想洗。可帮他洗衣服时,我却是那样高兴,每一个地方都洗得那么认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也许在他长大后我能颇自豪地对他说:“你小时侯的衣服是我辛苦帮你洗得,你一定要听我的话懂了吗?”而他呢,则会乖乖的拉着我的手听我说每一件事。这些听起来也许很可笑,但在我看来并没有丝毫的可笑之处,而只是感到幸福和快乐。
当了14年的独生子女的我,突然有了个弟弟,那份喜悦是用言语形容不上来的。 就这样,在与弟弟的聊天中我度过了寒假,在认真帮他洗衣服时我度过了寒假。
这次的寒假生活虽然平淡,甚至是千篇一律,。
8. 课文讲的是谈迁遭遇了什么厄运
讲了谈迁先花了20多年的奋斗,六次修改,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书稿即将复印前,却被小偷偷走了。他日难安寝茶饭不思,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倒谈迁,他决定重新撰写这部史书。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经过他的种种努力,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那部更加翔实精彩,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在漫长的人生路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