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月半有人见过鬼吗
老家有一句话“七月半的鬼,六月二十四的水”,意思是到那一天,这两样东西是一定会日期而至的。
农历七月半,叫鬼节,接祖,送祖,就是接鬼,送鬼;农历六月二十四,是老家楚雄彝族传统盛大节日“火把节”,此时已是夏末,无论之前如何干旱,这一天,或者火把节期间,一定会下大雨。 明天又是七月半鬼节了。
我不相信有鬼。但是老人们,是相信或者说惟愿鬼是会来的,回来享受给他们的祭品,烧给他们的纸钱。
当然,老人们只迎送自己家祖先的鬼魂。 七月半,或者提前一天,黄昏,很多人家就会在院外、路边、河边送鬼。
一些老奶奶,蹒跚着缠过或者没缠过的小脚,提着或大或小一提箩东西,酒肉、水果、麦芽等祭品,领着个半大孙儿,或者小媳妇,到路边去送鬼。 忽明忽暗的火,照得他们的表情十分可怕。
其实,跟在老奶奶身后的半大孩子,或者年轻小媳妇,往往也现出害怕的样子。 一袋袋大大的包封里,包满金银定,金黄金黄的金银定,纸折的金子样子,现出一锭锭银子的模样,十分好看。
不过活人千万不能喜爱和眼红。 我高中政治老师的老伴,一位迷信的老奶奶,常年四季就是折这种金银定卖。
平时,买的人不多,清明节和七月半鬼节前买的人很多。她家住在古老的街道米市街,折好了金银定,和打好花印的纸钱,新式的冥币一起,一摞摞,一筛筛,摆在街边,和其他古老小店的锄头犁钯、炉子木桶、铲子火钳、锅碗瓢盆、草烟烟筒、篾帽草帽、竹箩筛子一起,作为商品卖。
其实送鬼,是要先迎鬼的。 小时候,常住外婆家,我记得每年七月初,就要把祖宗的鬼魂接回家来,叫做接祖。
外婆做得很认真。六月底,就买好各种纸,折金银定的金黄纸,打印冥币的土黄草纸,包封金银定的包封袋。
接祖时只摆酒饭水果等祭品,在门外插上香,在祭祀的供桌前,也要插上几把或者几柱香。贫穷农家,没有香炉,外婆一般都是把香插进一个矮点的酒瓶口,或者在一个大碗里盛满灶坑里的火灰,把香插在碗里,有时也把香插在一个大萝卜上。
外婆对祖宗很虔诚,怎样贫穷,七月接祖回来,都要给祖宗鬼魂吃肉喝酒,准备丰盛的饭菜。每天吃饭前,必定要恭恭敬敬地站在供桌前,擎着点燃的香,虔诚祭拜,有时她会让我跟她一起上香,祭拜。
我听见她很虔诚地呼唤着一个个我根本不认识的祖先的名字,叫他们回家来,来享用祭品。她还向有的祖先鬼魂道歉,表达感情,说是常去看他们的住房坟墓的,不过由于贫穷和忙碌,没有经常维修他们的住房坟墓,可能致使他们的坟墓阴宅漏雨漏风,并且给他们许愿说,一定会在什么时候帮他们培土、修缮一下。
然后外婆还会趁机委婉地埋怨他们,已经烧给他们足够的纸钱了,每个节气都祭拜他们,为什么还要来纠缠家里的活人,为什么不保佑家人无病无灾。我在一旁或者后面,听着外婆跟我根本看不见的鬼魂说话,她含糊阴森的声音,叫我心惊胆战,我以为她看见了一个个作古已久的鬼魂飘飘而来。
看着缭绕飘渺的青烟,乌黑低矮、阴暗阴森的农家瓦房,我经常全身毛骨悚然,甚至心惊胆战。 祖先鬼魂,当然不会真的来把祭品吃掉。
我观察过无数次,不敢问外婆。有一次,终于憋不住了,问外婆,祖先为什么没有把祭品吃掉。
外婆说不清楚。不过,祭祀完之后,她就会很快把水果拿一个给我。
外婆疼我,知道我想什么。那时贫穷得很,乡村里很少能吃到水果,祭祀的水果,一般是很好的红梨,有时还会有苹果和香蕉,乡村里更难见。
接祖前,要焐麦芽,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麦芽长在一个个大碗里,或者小盆子里,长得很高,撑住了碗边,甚至可以提着高高的嫩绿麦芽,把碗也提起来。
麦芽放在供桌上,不知道是不是象征子孙兴旺,酝酿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还是因为知道祖宗都是农民,忘记不了庄稼,因此摆几碗旺盛的麦芽在供桌上,让祖先鬼魂看了欢喜。 送祖,就是送自己家祖宗的鬼魂。
一般就叫送鬼,说自己家祖宗,当然不能这么说,得叫送祖。 不会填包封袋,外婆就请前面邻居家的一个老人填,他有文化,旧知识分子,熟悉民间文化习俗,毛笔字也写得很好。
他们家也是外婆的本家,我也叫他外公。 我曾经几次在他们家,看老人戴着黑黑的老花镜,为村里许多人家填包封袋。
外婆和我请请他填,他很高兴。他曾经教过我填包封,给这些作古的人写这种特殊的信封,当然得讲究古礼,得竖着写,由右向左,由上到下地写,还得讲究“先妣”“先考”等独特称谓。
这位很独特的,会给先人、已故祖先写信封的外公,死于我远在省城昆明上大学期间,我来不及在他面前改正自己犯下的一个知识错误,至今很遗憾。 记得在我读初中的时候,住在离学校很近的外婆家,也经常帮外婆做家务,牧牛,拔牛草,有时也会串门子,大多是到临近的这位会写包封袋的外公家去。
我很敬佩他,他戴着乡村里少见的眼镜,我那时觉得戴眼镜的老人肯定饱含学识,而且他还会写毛笔字,能给死人、祖先的鬼魂写竖排的信封。 一天,回到家,外婆家没人,我进不去,就到老人家去做作业。
老人就随手翻了翻我的书包,看了看我的书,翻阅到《中国古代史》“隋文帝惩子”一节时,他问我“隋”这个字怎么读。当时,。
2. 祭奠包袱怎么写
与写信封一样,正面由右至左竖排。
第一层:写寄钱的原因,如:中元寄钱
第二层:写收钱人的姓名,如:故显考某府讳某某老大人 魂下受用;故显考某公讳某某老大人 单魂收用。
“魂下受用”、“单魂受用”可接着姓名写,也可另启一行左下角书写。
第三层:写寄款人姓名。如:孝子某某某、媳某某某。
第四层:写邮寄(即焚烧)的时间。如:“天运戊子年正月十五日于火中化白”,其中“天运”也可写为“阴历”,而年份要用甲子纪年。
有些地方,在“包袱”背面,还要写一个字:“封”。草体,压着折纸的缝写,代表封口,寓意以保证半路不被别的鬼魂顺手牵羊。
3. 怎样才以看见鬼魂
招魂过程 白碗里装上快满的自来水,酱油,猪油漂浮在水面。
所有参与招魂的人(送魂的人不算)刺手放血。由领人先刺先放,每人皆三滴入碗。
后也由领人带头喝一口碗里的水(有血的水),其他人也按刚才的顺序喝。从喝下水的这一刻开始为招魂的开始,不参与招魂的那个人就站在旁边点燃白烛。
领人开始指挥大家坐下来。领人需面东而坐,即面向东(鬼出来时就是背对东方,东方为甚阳之地,鬼击)。
视参与的人数不同,围坐成的形状不同。领人坐下以后,三人招魂的话围坐成的三角形,五人和七人话围坐成圆形。
围坐以后,由领人用低哑的语气说,好吧,现在开始招魂,数一二三大家把手牵起来。 接着领人数一二三,所有人都用左右手抓住旁边两人的右左手。
切记,此拉手之刻为阴刻,寓为环阳抑阴,直至招魂结束之前都不可以把手放开。 领人开始用低哑的声音说,现在先感觉你牵着的人的心跳声。
一般来说这种感觉不是很明显,因为自己牵的是另外两个人的手,所以只要能感觉到除掉自己心跳以外的有节奏的跳动就可以了(主要是手的感觉)。其实这只是一种心理稳定的前奏,到大家都略微有这种感觉的时候就说出来。
等大家都说可以了,领人说下面我们开始感觉身旁的阴凉。此时开始,所有人的周围都有一种凉凉的感觉。
然后领人说用心感觉身旁的寒意,因为鬼从阴间来的时候都是带着下面的阴寒。由于鬼一出来的时候都是先看到领人的(先滴血先喝血水),因此,领人的感觉最真切。
在这时候不久,点燃在旁边的白烛火苗会忽然发抖(此为阴风,火苗应有大幅抖动,哪怕这个时候没有风)。烛火抖动是鬼出现前的征兆。
此时,领人就带领大家盯着地上的那碗水。看的时候要少眨眼,能睁多久就睁多久。
需要把整碗水先看模糊,又重新清晰起来。差不多四五分钟以后,会看到碗沿消失不见,只剩下一晚颜色深的水(酱油的缘故)凭空在地上。
领人领着大家继续看,可以说“我已经看到碗不见了”这一类话。但是尽量少说话,以免分心。
这个时候大家都必须用心盯着碗看,看的同时去感觉身旁的阴寒。不要胡思乱想,想什么泡个漂亮女生之类的。
要说明的是大家看到的景象是参差不同步的,并不是说一齐看到碗消失。所以领人必须等着大家都看到碗消失后才开始说大家继续看着地上的水,用心想。
差不多三分钟多一点,领人就可以看到整碗水变成了一团血。血仍然是刚才水的形状,只不过颜色很浓稠,而且是固体一样的血块。
我不好形容,总之是从一碗水到一碗血的差别,还是很容易分辨的。能否看到这个景象是关键。
需要看到一团静止浮在地上的血块才有可能看到鬼。同样,看到这个景象也是有先后的。
领人先看到,然后就可以说“我看到水变成了一团血”。其他人就可以在心里有这样一个引导,看的同时想水变成了血,这样的话很快大家都能看到水成了血。
所有人都看到这一步后[注:在圈外送魂的那个人其实也可以和大家一起看,如果有 阴阳眼的话同样可以看到鬼出现。而阴阳眼一般是由少数民族一些懂通灵的上了年纪的老人开的。
彝族,苗族,哈尼族等都有人懂此术]。在一分钟之内,大家都会有异样的感觉出现(如同儿时捉弄朋友,悄悄从他身后过去想吓他,但是任凭自己悄无声息,他也会有所察觉的忽然转身。
别人来吓自己也是这样,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叫自己扭头),此时领人可以模糊看到有东西从血沿向外滑出,(无声无息的滑)。这时候领人就把看到的小声说出来(一般来说看到的是白色的)。
其他人也跟着领人说的去想,很快就可以看到。而且滑出来的东西是滑向领人方向的。
在几分钟之内,就可以看到鬼了。如果选时选地都合适的话, 能清晰看到滑出来的是一个人,尤其是领人,基本上上半身都能看清楚。
我一共见过三次,一个是模糊的白影,一个是五十多岁的 染了黄色头发的老大妈,头上插了朵玫瑰。最后一个我只见到后脑勺,而啊永和其他两人都看到了一个中年妇女的脸先是白皙,几秒钟后腐烂掉蛆,原因是那一次我坐啊永对面。
至此,应该说招魂已经成功了。由于是从民间通灵术学来的,仅仅可以看,不可以交流或者附身。
有几点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每次都能看到,甚至连看到水变成血都不一定。由于各种因素,招魂成功的几率并不大,不超过百分之二十。
而且跟领人有很大关系。过程中要静下心来,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在把水看成血时要边看边感觉,这一点我无法用文字表达。
我可以肯定的说,没经验的话,头三次招魂顶多是熟悉步骤,找感觉,不可能看到任何有鬼的迹象。当然,有时候顶多是看到模糊的人影,有时候却又毫发清晰。
有必要再提一下,如果鬼不转身的话,只有领人能看到鬼的整张脸[注:据说领人不可以凝视鬼的双眼,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这也是为什么领人必须胆大的原因]。 招魂后一周要小心行事,不要到不干净的地方。
可以佩带银器,最好是旧银。 由于此术有危险性,所以我没把送魂的过程写出来。
所以,想招魂的请注意,这里只有招魂而没有送魂的过程。另外筷仙,烟仙,碟仙,笔仙的过程我也熟悉,但是对于没经验的人都是捕风捉影,在此不提。
而碟魔(尸油版)太过危险。
4. 描写鬼的诗句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译文:秋夜坟场上,诗鬼们诵读着鲍氏的诗句,他们的怨血在土中化作碧玉,千年难消。
出自:唐代李贺《秋来》
原文: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译文:
秋风惊人心,壮士辛苦著作急,有似昏灯里,纺织娘啼叫着催织寒衣。日后谁来读我用竹简写下的这编书,不使它被蠹虫蛀成粉屑和洞隙?
这思想牵扯着,今晚我的肚肠也要愁直了,雨滴冷飕飕,像有古诗人的灵魂来慰吊。秋夜坟场上,诗鬼们诵读着鲍氏的诗句,他们的怨血在土中化作碧玉,千年难消。
扩展资料:
李贺流传后世的二百多首诗中,“鬼”诗有十多首。此诗写秋天来临时诗人的愁苦情怀,从其阴森料峭、鬼魅飘飘的风格来看,就是一首“鬼”诗。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这原是古往今来有才智之士的共同感慨。诗人对于时光的流逝表现了特异的敏感,以致秋风吹落梧桐树叶子的声音也使他惊心动魄,无限悲苦。这时,残灯照壁,又听得墙脚边络纬哀鸣。
那鸣声,在诗人听来仿佛是在织着寒天的布,提醒人们秋深天寒,快到岁末了。诗开头一、二句点出“秋来”,抒发由此而引出的由“惊”转“苦”的感受,首句“惊心”说明诗人心里震动的强烈。第二句“啼寒素”,这个寒字,既指岁寒,更指听络纬啼声时的心寒。
在感情上直承上句的“惊”与“苦”。这一、二两句是全诗的引子。一个“苦”字给全诗定下了基调,笼罩以下六句。“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上句正面提问,下句反面补足。面对衰灯,耳听秋声,诗人感慨万端,他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自己写下的这些呕心呖血的诗篇,又有谁来赏识而不致让蠹虫白白地蛀蚀成粉末呢?”情调感伤,与首句的“苦”字相呼应。
五、六句紧接上面两句的意思。诗人辗转反侧,彻夜无眠,深深为世无知音、英雄无主的忧愤愁思所缠绕折磨,似乎九曲回肠都要拉成直的了。诗人痛苦地思索着,思索着,在衰灯明灭之中,仿佛看到赏识他的知音就在眼前。
在洒窗冷雨的淅沥声中,一位古代诗人的“香魂”前来吊问他这个“书客”来了。这两句,诗人的心情极其沉痛,用笔又极其诡谲多姿。习惯上以“肠回”、“肠断”表示悲痛欲绝的感情,李贺却自铸新词,采用“肠直”的说法,愁思萦绕心头,把纡曲百结的心肠牵直。
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愁思的深重、强烈,可见他用语的新奇。凭吊这种事情,一般只是生者对死者做,他却反过来说鬼魂前来凭吊他这个不幸的生者,更是石破天惊的诗中奇笔。
“雨冷香魂吊书客”,诗人画出了一幅十分凄清幽冷的画面,而且有画外音,在风雨淋涔之中,他仿佛隐隐约约听到秋坟中的鬼魂,在唱着鲍照当年抒发“长恨”的诗,他的遗恨就像苌弘的碧血那样永远难以消释。
诗人表面上是说鲍照,实际上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志士才人怀才不遇,这正是千古同恨的事情。此诗上半篇采用的是常见的由景入情的写法,下半篇则是全诗最有光彩的部分。“思牵今夜肠应直”,在牵肠情思的引发下,一个又一个恍惚迷离的幻象在眼前频频浮现。
创造出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以幻象写真情的独特境界。诗人深广的悲愤与瑰丽奇特的艺术形象之间达到了极其和谐的统一。在用韵上,后半篇也与前半篇不同。前半篇虽然悲苦、哀怨,但还能长歌当哭,痛痛快快地唱出。
因而所选用的韵字正好是e68a84e79fa5e9819331333431356566声调悠长、切合抒写哀怨之情的去声字“素”与“蠹”。到后半篇,与抒写伤痛已极的感情相适应,韵脚也由哀怨、悠长的去声字变为抑郁短促的入声字“客”与“碧”。
这是一首著名的“鬼”诗,其实,诗所要表现的并不是“鬼”,而是抒情诗人的自我形象。香魂来吊、鬼唱鲍诗、恨血化碧等等形象出现,主要是为了表现诗人抑郁未伸的情怀。诗人在人世间找不到知音,只能在阴冥世界寻求同调,感情十分悲凉。
5. 鬼字的来历
鬼,甲骨文(如图)是由“田”(古代表示面具)+”大“(古代表示巫)组合而成,像是一个戴着面具的人,表示祭祀仪式中头上戴着恐怖面具的巫师。
《说文解字》里表示:鬼,人到最后归宿就成了鬼。字形采用“人”作边旁,像鬼的头。鬼的阴寒之气会伤害人们,所以字形也用“厶”作边旁。所有与鬼相关的字,都采用“鬼”作边旁。
一、鬼的释义
1、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的灵魂叫鬼。
2、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当:捣~。~~祟祟。
3、称有不良嗜好或行为的人(含轻蔑意):酒~。烟~。
4、指小孩机灵:这孩子真~。小~。
5、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二、造字本义
名词,祭祀仪式上,巫师戴着恐怖面具所扮演的幽灵、魔怪。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如图)
组词:
一、搞鬼[gǎo guǐ]
暗中使用诡计或做手脚:不怕他~。你又搞什么鬼?
二、鬼才[guǐ cái]
指某种特殊的才能,也指有某种特殊才能的人:文坛~。
三、醉鬼[zuì guǐ]
喝醉了酒的人,多指经常喝醉酒的人(含厌恶意)。
四、鬼雄[guǐ xióng]
鬼中的雄杰,用于称颂壮烈死去的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
五、伥鬼[chāng guǐ]
传说中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的鬼,这个鬼不敢离开老虎,反而给老虎做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