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妆奁书是什么
妆奁(妆奁,妆匳)
(1).女子梳妆用的镜匣等物。 北周 庾信 《镜赋》:“暂设妆奁,还抽镜屉。” 唐 白行简 《李娃传》:“帏幙帘榻,焕然夺目;妆奁衾枕,亦皆侈丽。”
(2).嫁妆。《三国演义》第十六回:“[ 吕布 ]连夜具办妆奁,收拾宝马香车,令 宋宪 、魏续 一同 韩胤 送女前去。”《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我家是孤儿寡妇,没甚大妆奁嫁送,不过随常粗布衣裳。” 清 昭连 《啸亭杂录·满洲嫁娶礼仪》:“既定婚期,前一日,女家赠妆奁嫁赀视其家之贫富,新壻乘骑往谢。”
2. 赠予书怎么写
赠与合同
甲方(赠与人):***(写明姓名、住址)
乙方(受赠人):***(写明姓名、住址)
甲乙双方就赠送***(赠与的标的物,如其他物品,也应写明该赠与物是什么、在什么位置)事宜达成协议如下:
一、甲方将其所有的***(标的物)赠送给乙方,其所有权证明为:(写明证明甲方拥有所有权的证据名称,如赠与房屋,就应有房产所有权证,赠与微机应有购买该微机的发票等)
二、赠与物的交割
(写明交割的条件,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割,办理什么手续等等)。
三、乙方应在***期限内办理所有权转移的手续逾期不办的,视为拒绝赠与(也可以约定其他条件)。
四、本合同自**日起生效(可以写自公证之日起生效)。
五、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签字、盖章) 乙方:***(签字、盖章)
****年*月*日
3. 急 求 传统结婚的《请期书》怎么写 就是叫送日子
送日子,又称看日子、通日、下婆帖、下礼、查日子,即古代的“请期”。
请期,原只是男方选定举行婚礼的日期,请女方同意,在山东的一些地方,还要同时送聘礼。 谨遵坤命,选择嫁娶期 1、行嫁利月兹择于 *年*月*日,全吉。
2、娶送男女客人,忌 *相,大吉 3、上下车轿,面向*方 迎喜神,大吉。 4、安庐坐帐,宜用*屋*间。
5、冠戴面向*方迎贵神,大吉。 坐帐面向*方迎福神,大吉。
6、路逢井、石、庙宇,用花红遮之,大吉。 天地氤氲,咸恒庆会,金玉满堂,长命富贵。
*年*月*日。
4. 篆书的书字怎么写
如下图:
篆书,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
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临摹是学习书法艺术的必经阶段和入门途径,同时,更是书法家终生学习和掌握书法技法的唯一手段。
同时,临摹也是书法创作的必由之路。因为临摹的过程是对经典法帖审美价值的积累和修正原有书写习惯并使之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过程。
扩展资料
篆书的演变
大篆,从汉代以来,一般人都认为是周宣王(公元前827年)时太史籀所造。如汉书艺文志载史籀十五篇,班固注:“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许慎也说:“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
古文或异者,也就是太史籀就古文加以增损而成,故大篆又称为“籀文”。因此后人都认为大篆是古文之后的一种形体了。
大篆字体,在传世的石刻文字,当以石鼓文最具代表性。此种石器,无疑是中国最古而又最可信的石刻遗物。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
《石鼓文》在书法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石鼓文最古的拓本为世所知者,是浙江省宁波的范氏天一阁藏宋拓本。石鼓文的字体,大致介於周金文与秦小篆之间。可知确是秦始皇以前之物,应当是属于籀书的系统。相对小篆而言,可称为大篆,是大篆文字的代表作。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