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图写话小鸟头饰怎样写
百灵鸟叽叽喳喳地、欢喜地告诉大家:今天晚上要开动物表演晚会!小朋友们连忙赶回家做动物头饰。
我决定当一回可爱的小白兔。我拿起笔,迫不及待地在硬纸壳上画起小兔子图案来。
我首先画小兔子的头,然后画它那长长的耳朵。再画上耳朵上的血管,最后画上眼睛、鼻子、嘴巴。
现在应该涂色了。我把耳朵上的血管和眼睛涂成红色,再涂上粉红的嘴。
我找来棉花,粘上灰白色的胡子。咦?怎么一点也不好看呀?原来不能用棉花。
我又找来白丝线,把它剪成六根,在脸上一边粘三根,这下比原来好看多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兔子的脑袋剪下来,头饰面就做成了。
然后,我按自己的头的尺寸,量好纸条的长度,画好纸条剪下来,贴在头饰面上,系好橡皮筋。一个漂亮的小兔头饰就做好了。
吃过晚饭,我戴上头饰,兴高采烈地走进教室。教室里热闹非凡,“小猫”、“小狗”、“小猴”等等都来了。
“你瞧,‘小兔子’也来了!” “好可爱的兔子呀——!”大会主席猴子宣布:“动物表演晚会现在开始!”。
2. 看图写话小鸟头饰怎样写
百灵鸟叽叽喳喳地、欢喜地告诉大家:今天晚上要开动物表演晚会!
小朋友们连忙赶回家做动物头饰。
我决定当一回可爱的小白兔。我拿起笔,迫不及待地在硬纸壳上画起小兔子图案来。我首先画小兔子的头,然后画它那长长的耳朵。再画上耳朵上的血管,最后画上眼睛、鼻子、嘴巴。
现在应该涂色了。我把耳朵上的血管和眼睛涂成红色,再涂上粉红的嘴。我找来棉花,粘上灰白色的胡子。咦?怎么一点也不好看呀?原来不能用棉花。我又找来白丝线,把它剪成六根,在脸上一边粘三根,这下比原来好看多了。
我小心翼翼地把兔子的脑袋剪下来,头饰面就做成了。
然后,我按自己的头的尺寸,量好纸条的长度,画好纸条剪下来,贴在头饰面上,系好橡皮筋。一个漂亮的小兔头饰就做好了。
吃过晚饭,我戴上头饰,兴高采烈地走进教室。教室里热闹非凡,“小猫”、“小狗”、“小猴”等等都来了。“你瞧,‘小兔子’也来了!” “好可爱的兔子呀——!”
大会主席猴子宣布:“动物表演晚会现在开始!”
3. 二年级作文我的小制作(头饰花环)怎样写
今天晚上,我要进行一个小制作。
我从厨房里取了只个鸡蛋,用针小心翼翼地把它扎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洞,赶快把碗放到了小洞下面,蛋清蛋黄都流了出来。用清水洗干净后,我又找来了水彩笔,在蛋壳上轻轻地画了一个“小男孩”的脸,画好后,我用蜡光纸给“小男孩”做了一顶小帽子,粘在了刚才那个不大不小的洞上。我拿给爸爸妈妈看,妈妈表扬我说:“你长大了。”可是爸爸说:“明天又要吃鸡蛋了。”说完我们全家都笑了。我回想起我第一次把鸡蛋娃娃做失败了,是因为我没有信心,我以后在学习方面要有信心和耐心才取得一个很好的成绩。我把那个“小男孩”放在了我的书桌上,我看着它又高兴,又可恨,高兴的是我又学会了一种本领。我高兴极了。
4. 古代美女的头饰(描写)
“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
我国古代的女子,即使再穷再贫寒,哪怕是陶瓷竹木做的荆钗陶簪,也得买上几支,清晨起来,绾起头发,对着朦胧不清的铜镜,灵巧地插上,算是一天伊始所做的第一件事情。我国古代女子,很会装扮自己,仅就头饰一项,精巧、华美、漂亮的饰品就数不胜数。
展开2005年9月发行的《洛神赋图》邮票细细欣赏,就可以看到,画面上的洛神和路间的女子们,都是“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干”,绰约漂亮,风采迷人。不说别的,仅就古代女子那一头闪着金光、摇晃珠色的钗簪步摇,就够让现代的人们好好看看的。
古代女子将头发绾成髻鬃,就要用簪钗固定,以免髻鬃松散坠落。这种办法既实用,也美观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36396538,久而久之,这些用来固定头发的东西,就渐渐演化成一种饰品,美化着古代女子。
在表现我国古代绘画、文学、民间传说、戏剧等题材的邮票上,这些形式繁多的头饰,尽管不可能一一细分出来,形成清晰的感性认识,但都可以窥斑见豹,有所认知和了解,如T69《红楼梦——金陵十二钗》、T82《西厢记》、T87《京剧旦角》、T89《簪花仕女图》、1995-8《虢国夫人游春图》等等。古代女子最常用的头饰就是簪和钗。
簪是由笄发展而来的,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用石、竹、玉、骨、金、银等多种材料制成。1984年发行的T89《簪花仕女图》邮票上,那些雍容华贵的古代女子头上的花饰,就是用这种簪固定的。
钗是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用来绾住头发,也有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的,其形制在T82《西厢记》小型张的边饰上可以较清晰地看到。此外,其它一些有古代女子出现的邮票画面上,如T82《西厢记》、T99《牡丹亭》以及《聊斋志异》等邮票上,钗也常常隐约可见。
五代五镐《中华古今注·钗子》记载:“钗子,盖古笄之遗象也,至秦穆公以象牙为之,敬王以玳瑁为之,始皇又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曰凤钗。”钗与簪是有区别的,发簪作成一股,而发钗一般作成两股。
步摇是一种附在簪钗上的一种首饰。《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
《后汉书·舆服志下》:“步摇以黄金为题……”T82《西厢记》小型张的边饰上,坠于钗上之物,即为步摇。“汉之步摇黄金为凤,下有邸,前有笄,缀五彩玉,以垂下,行则动摇。”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用“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来形容杨贵妃,给人以无限遐想和神思。古代的簪、钗形式繁多,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簪钗也有变化,从历代遗留下的款式多样的簪钗中可以看出,其变化主要集中在簪首,常见的有:1.圆顶形,簪身为圆柱体,顶端作球体或半球体,少数刻有旋纹;2.花顶形,簪身与上相同,惟于顶端镂凿梅,莲,菊,桃等花纹;3.耳挖形,以金属或玉形成,簪身略扁,上端宽阔,至颈部明显收束,并朝正面弯转,形成耳挖,使一物具有两种功用;4.如意形,簪身作圆形或扁形,簪身朝前弯转,呈如意头状;5.动物形,簪首饰以飞禽走兽,常见的有龙、凤、麒麟、燕、雀及游鱼等。
除簪和钗之外,梳头用的梳和蓖也是古代女子常用的头上的饰品。梳、蓖是用竹木、玉石、象牙、金银等材料制成的梳头工具。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早在四干年前,我们的祖先便有了插梳的习惯。当时,虽不完全是为了装饰(有的和宗教,葬俗有关),但却是后世插梳习俗的源流。
中国自古便注重礼仪,人们对自己的仪容装饰非常重视,梳蓖在古时是人手必备之物。尤其是妇女,几乎梳不离身,蓖不离裹,时间一久,便形成插梳插蓖的风气,自魏晋至唐代尤盛。
对此,元稹《恨妆成》中的“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王建《宫词》中的“归来别施一头梳”,唐代诗人李贺《秦宫》中的“鸾蓖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等名句,均可谓最有力的佐证。古代女子十分讲究美容,钿花便是她们美化头部的时髦饰品。
“凡玉器琢余碎,取入钿花用。”钿通常用金、银、玉、贝等做成花朵开状,用时直接插入绾好的发髻就能起很好的美化装饰作用。
凤冠是最为华贵精美的古代女子头饰,以龙凤为主,龙用金丝堆累工艺焊接,呈镂空状,富有立体感。凤用翠鸟毛粘贴,色彩经久艳丽,其上一般都镶满珠宝、钻石,价值连城,非一般人家的女子所能用,大多为皇宫贵族的后、妃们佩戴。
凤冠的形制,我们可以从纪94《梅兰芳舞台艺术》邮票及小型张、T87《京剧旦角》等邮票有所了解。总之,古代女子头饰是我国古代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
现在,崇尚简洁的女子们虽然早已不再佩戴像古代那样华丽且形式复杂多样的头饰,但是簪、钗等头饰并没有消失,而是在文明传承过程中,扬弃地发展成现代简单、朴素、大方的“簪钗”发夹了。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女子头饰也将会不断发生新变化,将头饰文化继续繁荣发展与传承下去。
古代头饰精巧华美,本文简单的介绍了古代妇女头饰的种类,头饰的发展演变,以及古代妇女根据身份,出席的场合来佩戴不同的头饰。关键词:笄,簪,钗,华胜,擿,花钿,步摇,梳篦经常。
5. 数字头
1象铅笔会写字 2象鸭子水中游 3象耳朵会听话 4象飞机天上飞 5象秤钩称东西 6象口哨吹得响 7象拐杖住地走 8象哑铃炼身体 9象气球空中飘 10象油条加鸡蛋 1象铅笔细又长 2象鸭子水中游, 3象耳朵听声音, 4象红旗迎风飘, 5象秤勾能买菜, 6象哨子嘟嘟响, 7象镰刀割青草, 8象葫芦挂滕上, 9象勺子能盛饭, 10象铅笔加鸡蛋。
1象铅笔细又长 2象鸭子水上漂 3象耳朵听声音 4象小旗迎风摇 5象秤钩来卖菜 6象豆芽列嘴笑 7象镰刀割青草 8象麻花拧一遭 9象饭勺来盛饭 10象铅笔和鸡蛋。
6. 幼儿小班手工制作小鸡头饰教案怎么写
一、玩具名称:快乐拧拧拧二、适宜班级:小班(美工区)三、玩具功能: 1.锻炼幼儿小肌肉的动作2.培养幼儿进行配对的能力3.培养幼儿养成用完东西要放回原处的习惯四、制作材料及方法: 制作材料:软电线、纸盒、彩纸、塑料膜、小纸盒等方法:先将彩纸按照自己的意愿制成各种大图片(如图所示:小蘑菇、小树、小草等)和小图片(如图所示:小圆点、小苹果、小花等),并用塑料膜将其压膜。
然后,将大图片进行打眼。最后,小图片和软电线放在小纸盒里,将其和大图片放入大纸盒即可。
五、玩具玩法: 1.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进行活动。(如:可选择小蘑菇、小树、小草)然后,选择小的图片。
(如:小蘑菇选择小圆点;小树选择小苹果;小草选择小花)2.根据自己的意愿,开展拧一拧的游戏。 3.引导幼儿将小图片和软电线拆下,放在原先的小纸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