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一个提示语在中间的句子
一、为语言描写的句子加恰当提示语的训练
提示语变成细节描写,为此要进行了专项训练。即,老师给出语言描写的句子,让学生依据内容,加上恰当的提示语。如:
1、“妈,渴死我了!”
2、“天冷了,你必须戴上帽子!”
选取学生的答案如下:
1、“妈,渴死我了!”
我气喘吁吁地说。(神态描写)
我一边用手擦着汗一边说。(动作描写)
我有气无力地说。(神态描写)
我焦急地说。(神态描写)
说着我端起一大杯水咕咚、咕咚猛喝起来。(动作描写,拟声词)
我添着干燥的嘴唇,拉住妈妈的手。(动作描写)
我皱着眉头、跺着脚喊。(神态加动作)
我一脚踢开门,把书包扔在沙发上。(动作描写)
我有气无力地说:“妈,渴死我了!” 说完就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神态加动作) 总结加提示语的方法:
(1)加神态描写。(2)加动作描写(3)可以前面加(4)可以后面加(5)可以两面加
2、“天冷了,你戴上帽子,不然会感冒的。”
妈妈微笑着,摸着我的头,把帽子给我戴上。(神态、动作。态度温柔)
妈妈不厌其烦地嘱咐着。(神态,动作)
妈妈一把拉住要出门的我,把帽子塞到我手里。(动作,态度强硬)
妈妈关切地说。(神态)
说着,妈妈用帽子和围脖把我包得很严实。(动作)
话音刚落,一顶帽子就戴在我的头上。(动作,性子急)
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递个帽子给我。(神态,动作。耐心)
妈妈皱了皱眉,把帽子扔给我。(神态,烦躁)
妈妈用命令的语气说。(动作,生硬)
妈把我挡在了门口。(动作,怕我走)
妈妈怎么就不知道烦呢?(心理)
2. 1、提示语在前,后面用冒号:2、提示语在中,后面用逗号:3、提
一、提示语在前面:1.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哈哈!我就知道会这样.”2.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3.挑山工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一条道?”4.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是的,我是最大的.”二、提示语在中间:1.“什么?”她说,“你是说今天要就要出差了?为什么我事先不知道?” 2.““我们哪里有近道?”挑山工说,“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3.“不要了就烧掉.”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4.:“哈哈!”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我就知道会这样.”三、提示语在后面:1.“你怎么来了?”她睁大眼睛,一脸惊讶的问我.2.“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一条道?”挑山工问.3."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4.“哈哈!我就知道会这样.”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
3. 怎么写提示语在中间的句子
句子: 1、“哈哈!”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我就知道会这样。”
2、“啊!”大家都高兴地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 3、“ 回来!”他在身后喊道:“那马会踢伤你的!” 4、“对不起,我这样做可能伤害了你。”他拍着我的肩头,轻声说道:“我知道你希望真有那么一匹马,其实——没事的,你继续看书吧。”
5、“你的腿怎么多了一个伤疤,”妈妈焦急的问,“是不是摔了一跤?” 6、“你看得真仔细!”吴王夸奖说,“那黄雀要捉螳螂吗?” 7、“陶罐子!”铁罐傲慢的问,“你敢碰我吗?” 8、“爸爸!”我说“如果在下雪之前我们拿进来,也许它不会死。” 9、“宝宝!”妈妈温柔地叫了他一声,“乖乖睡觉,明天带你去游乐园。”
扩展资料: 1、提示语就是对人物说话时的表现进行记叙描写,提示一下当前的情况。提示语原本是用来提醒人们注意自己的语言、行为,但是如果用不文明的语言来提示,就有悖于提示语的作用。
2、采用对偶句式是编拟提示语,读来朗朗上口,听来和谐悦耳,给人以美感,便于记忆。 3、利用谐音、谐义赋予词句几层不同的意思,从而收到耐人寻味之效,能增加表现的层次性和丰富性,词浅意深.回味无穷,是—种行之有效的创作技巧。
4、运用对比手法拟写的提示语,给人深刻的印象和启示,句句富有教诲,发人深省;字字扣人心弦,叫人警惕。 5、拟人化可以使枯燥的道理变得生动有趣,因而能增添提示语的审美效果,由于采用了拟人化手法,使内容变得更为真实、具体、形象、感人,收到的效果是单纯陈述所达不到的。
6、运用经典短句、诗词、名言、歇后语、成语等作为提示语,让人感到亲切,作为提示语,有利于赢得人们的好感,也有利于迅速传播。 7、用日常通俗朴实的口语、俗语作为提示语,这种提示语给人随和亲切之感,看似没有修饰,实则独具匠心。
4. 提示语在前、在后、在中间的句子
一、提示语在前面:
1、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哈哈!我就知道会这样。”
2、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3、挑山工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一条道?”
4、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是的,我是最大的。”
二、提示语在中间:
1、“什么?”她说,“你是说今天要就要出差了?为什么我事先不知道?”
2、““我们哪里有近道?”挑山工说,“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3、“不要了就烧掉。”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三、提示语在后面:
1、“你怎么来了?”她睁大眼睛,一脸惊讶的问我。
2、“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一条道?”挑山工问。
3、"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
扩展资料
使用过程中有三点需要注意:
一、“说”字后面使用的标点符号因说话人位置不同而有区别。
说话人在话前的,“说”后面用冒号;说话人在话后的,“说”后用句号;说话人在话中的,“说”后面用逗号。
二、“话后”的标点符号必须标在引号内,引号外不能再用标点符号。
三、第三种格式中,“说”之前引号中的末尾句不能用句号,可用逗号、问号、叹号、省略号、破折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提示语在后面的句子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