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红河县的万亩梯田风景作文怎么样写
类于梯田此类独特风光,平原地区少有连绵的梯田,只有这多山区,爬坡上坎的,才能成个长梯。
初初在最低层时,向上望去,便像走天路一样漫漫无际,鬼斧神工,人类用砖块砌不出来的奇景。一排一排,像层叠了许多层的绿色翻糖蛋糕,艺术性可鉴赏。再往上,到中下段了,视野便开阔了一倍。可往下看,若是旱地,绿芽发得好,往下一层层尽是青绿,像一把巨型的园艺剪修出来似的。若是水田,可就更美些。像小湖重叠在了一起,试想水旺的时候,梯田会不会变成瀑布呢。到中段的时候,已经有些一览众山小的感受了,特别是在清风扑面而来时。脚下的田埂湿滑柔软,有绿草在其间挣扎。等登上最高处,便已经看得见整座山上的梯田了。落点小雨,整座山都晕开了涟漪,热闹得不可开交。视野更加开阔,似登上了九重天。
观梯田最好的角度,还数侧观了。若是这梯田恰好在盘山小路旁,就更美些。从侧看,梯田纵横交错,像些打乱的颜料盘模块。天蓝时,投进一片蓝入水里,映出一个天空,像堆积了许多块蓝宝石,塞进一片绿草地里。我觉得梯田最像勾绿边的画幅,粗线框入一块水,模仿这个世界的点点滴滴。水稻栽下去的时候,它便少了些味道。整整齐齐,规规矩矩,哪似在自然里肆意的模样啊。
少有人对这样朴素的景色欣赏,其实美在生活里,看多了大海的汹涌,不如看看梯田的静谧吧。
2. 楼梯的梯可以组什么词
楼梯、
电梯、
梯田、
梯队、
阶梯、
人梯、
旋梯、
梯己、
梯子、
云梯、
梯形、
绳梯、
滑梯、
盘梯、
扶梯、
梯次、
天梯、
软梯、
梯度、
梯级、
梯桥、
吊梯、
梯道、
梯径、
梯陛、
梯接、
鱼梯、
3. 描写梯田的话语
山有多高水长在
一句话说尽云南地理特征,内涵深,包容广,所指准,把云南绝岭绵亘、泉溪滴流图,"山有梯田坝有海,谷有红河岭有泉"画面一一包揽。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独特地理现象,说的是哈尼梯田。哀牢山泉涌汩汩,流水潺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水资源。
哈尼梯田之最壮观者,当属元阳县。秋收之后,早春之前,是观赏哈尼梯田的最佳时节。逆光下的层层梯田有如面面明镜,一层层亮得耀眼,大者如曲池,小者似碎镜,依山势而层层弯曲,顺坡度而块块递进。
间或有汉子牵牛犁耕,一牛在田,几无可转身的余地,或有更小者,只如同一个洗衣盆大小;间或有几个妇女头勒背篓自田埂上走过,远远望去,犹如在镜子阶梯上行走。走近看时,田埂宽仅1尺,绿草茂盛,根系发达,抓住田埂使其坚固。每块田埂边,均有往下淌水的出口,由上而下,层层涵养,而最高处的田块,却是从泥墙中渗出水来。此水何来?追根寻源,水自山里来,水自草中来,水自树下来,这是"山有多高水长在"的原由和根据。
"树能'扯'水,树能保水",这是云南民间的朴素说法。不论山再高、坡再陡,只要有树,有森林,庞大错综的根系便成了涵养水源的依靠,就能把水从低处"扯"上去,让水往高处流。尽管地表看不见水,而地下水位却提高了,当积蓄到一定的量,便自然而然泉涌水溢了。一个"扯"字,有扯上和扯住之意,道尽了"山高水长"的无限奥秘。
4. 词语接龙梯字开头的2字词语
梯田、
梯队、
梯己、
梯子、
梯级、
梯形、
梯度、
梯次、
梯道、
梯径、
梯桥、
梯飙、
梯桄、
梯荣、
梯陟、
梯希、
梯林、
梯城、
梯陛、
梯迳、
梯冲、
梯石、
梯土、
梯橙、
梯登、
梯山、
梯峤、
梯头、
梯苔、
梯乱、
梯杭、
梯河、
梯空、
梯栈、
梯崖、
梯天、
梯巘、
梯附、
梯路、
梯阶
5. 怎样修筑等高水平梯田
等高水平梯田的作用,即通过在坡面沿等高线开沟筑埂,修成水平梯台,用改变小地形的办法,截短坡长减缓坡度,并造成少量蓄水容积,起到蓄水保土的作用。根据实践认为,在25°以下开辟果园,比较合理经济。梯田建筑时,应自下而上按等高线逐级筑成,每级梯台外缘筑一个高起的土埂,以保持雨水在台面之上,不致流失。
(1)修筑等高水平梯田要求标准梯壁:沿等高线大弯就势小弯取直办法修筑。通用为土埂梯壁,少数用石砌梯壁。土埂埂基基面的树根杂物必须挖净。清尽表土,深达心土,然后用心土逐层夯实,埂坡的外坡与内坡为60°~70°之间,埂面宽25厘米,埂高应高出台面20厘米(以平整台面为基准),禁用草皮块砌梯埂,草皮块砌埂既损失表土,又易使梯埂崩塌,水流冲垮梯台。
台面的宽度:一般要求台面的有效宽度为3~4米,要求台面整平,略向内倾斜。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挖壕沟代替挖定植穴的方法,挖壕沟的心土用来筑梯壁,用粗大枝叶杂草、垃圾肥与土壤分层铺垫,表土回放沟的上层,定植位置再施基肥,此方法是将修筑梯田与挖定植沟、施基肥改良土壤相结合一次性完成,它的好处能使大范围根际土壤水、肥、气、热得到改善,幼树根系快速舒展伸长,促进地上部速生快长,是建园工程的一项技术革新,但田间工程量大,用肥量多。
种植护埂植物:在土埂梯壁上种豆科绿肥或白喜草、南非马唐等牧草,可以固土护坡,减少水土流失。梯壁种植爬地兰历史很久,在南亚热带地区种植爬地兰可减少冲刷32.5%。20世纪80年代试种耐旱耐瘠的牧草作护壁植物获得成功,如在大梯壁上以选用快生快繁、生物产量高(每667米2产鲜草4000~5000千克)的杂交狼尾草、宽叶雀稗、百喜草、香根草、胡枝子、多花木兰等防止冲刷效果甚好;在短窄的梯壁上可选用宽叶雀稗较好,可减少水土流失量达78%。或在宽台面的梯壁边沿种2~3行(40~50厘米)多年生耐旱固氮牧草,也能起着固土护坡作用。
排灌系统: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利用集水面,着重以蓄为主,蓄引结合,通过各种渠道,拦截地表径流。
拦山沟:拦山沟是拦截山水以利蓄水,不致因山水径流冲击梯台。拦山沟设在果园最高机耕道内侧或离最上梯台后壁2~3米处,宽1.0~1.5米,深0.5~1.0米,底宽0.4~0.5米。沟的比降为千分之五。
台后沟:以排除台面多余的雨水,以免梯台崩塌,沟宽0.3米,深0.2米,从台后沟中间向两头排水,引水入排水沟。有的在沟中修小横埂,埂略高于台面,增加渗水量以防旱,俗称“竹节沟”。
排水沟(直沟):其作用是引水下山或引水入池,应随地形开排水沟,在陡坡处设几段跌水防冲设施(如跌水墙),以缓和流速,保证排水沟安全,排水坡的边坡,砌石壁或种草用以护坡。
主干道和机耕道的上侧,都应修排水沟,宽0.6~1.0米,深50~60厘米,底宽30~50厘米。在地形陡与排水量大的情况下,可建与其相适应的跌水工程或缓冲池等设施。
水池:根据果园面积,在不同生产管理区设置水池,其容积按需要而定。或在拦水沟、主干道和机耕道排水沟的内侧附近,设置水池,引水入池以蓄水。此外,大约每1.3公顷设置配药池1个,可设在水池附近,有条件的果场还可修建山塘、水库。
提灌站、喷灌和自流滴灌设施:根据地形、水源以及投资规模统筹安排。(2)果园道路系统如何设置为便于生产、经营管理,开园前必须先修好纵横道路,切忌修建直上直下的道路,以防止水土冲刷。
主干道:主要通行汽车与拖拉机,通向场部和各生产管理区,并连接国家公路的交通大道。主干道宽为6~8米,包括路林与路沟,路沟大小应按地形排水量而定。道路比降最大不超过7%。
以主干道为中心,连接贯彻各生产管理区,便于运送生产资料与产品,路宽为4~5米,比降在7%以下。坡度在15°以上,以斜道设置,坡度在25°以上,以“之”字形设置。
横向的步行道主要利用梯埂通行,而上下台间的纵向通道除利用机耕道外,大约每隔70~100米,修建一处踏阶,侧靠梯埂外坡,踏阶大小按梯埂高低而定,一般阶基的宽度应不小于0.5米。
防护林设置:根据各地经验,在山顶、路边或西北方向种植防护林。可选择杉木、意大利杨树、冬青、台湾相思、大叶相思、柠檬桉、马尾松等,如管理得当,头几年平均每年可增高1.2~1.4米,三年后对防风防冲刷有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