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恰怎么组词
恰怎么组词:
恰恰
恰如其分
恰好
恰到好处
恰当
恰似
恰巧
恰意
恰如
恰切
恰合
颗恰
恰限
恰则
恰才
恰便似
才恰
促恰
笑恰
恰方
恰贴
才恰
恰莫
颗恰
恰适
狎恰
半恰
不恰好
恰正
恰待
喜恰
恰来
恰才
尖恰恰
2. 怎么判断词语使用恰不恰当
答案为D
D项“鱼目混珠”意思是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网络歌曲只有水平高低之分,而没有真假之分,所以不能用“鱼目混珠”。这道题考虑的是成语使用对象的问题。
辨析成语使用正误的方法
1.看成语的意思是否与句意相符。导致成语的误用,大都是由于误解成语的语意。
例1.四名共同作案的盗窃分子,正在坐地分赃时,被及时赶到的警察擒获。
“坐地分赃”,如果望文生训,就会以为是“坐在地上分取赃物”,而实际上,它的意思是“不亲自偷窃抢劫而坐在家里分取赃物”,用在这个句子中是不合句意的。
例2.游客正乘车观看一路风景,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游客十分遗憾,个个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指“赞叹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此处误解为“因为不能继续观看风景(观看停止)而叹息”。
怎样准确地记住成语的意思呢?诀窍是记住成语中的关键词语的意思。
比如,“喻之以理”,记住“喻”是“告知”,“不言而喻”,记住“喻”是“了解”,这样也就记住它们的意思了。同样,揣摩成语的意思,也可从成语中的关键词语入手。比如,看下面这个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对美国来说,黑海石油储量多寡并不重要,该地区特殊的战略地位才是当务之急。“当务之急”是名词性的偏正短语,“急”应当是个名词,“急”通常是“紧急”的意思,作名词的时候,那就应当是“紧急的事情”。抽出句子的主干一一战略地位是紧急的事情,显然不通。
2.看成语与其它词语搭配是否得当。
例3.她想得天花乱坠,仿佛已经征服了砖塔胡同和四牌楼一带。
“天花乱坠”用来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的或不切实际的),它不能与“想”搭配。
例4.就在这些人迹罕至的崖壁上,爬满了绿阴阴的青苔。
“人迹罕至”意谓“很少有人去的地方”,爬满青苔的崖壁,是没有人去的,所以不能用“人迹罕至”来修饰。
3.看成语的适用对象、范围是否恰当。
例5.特别是铁路近旁的河堤,更是牢固严实,固若金汤,简直连个蚂蚁洞的孔隙也没留下。
“固若金汤”是用来形容城池或阵地坚固、不易攻破的,这里用来形容“河堤”,适用对象不对。
例6.刘大妈满心欢喜,又让座又倒水,她多么希望这反目成仇的兄弟能早日破镜重圆昵。
“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圆,用于兄弟之间不当。
4.看成语的感情色彩是否与语境相符。
例7.校长多次察看寝室,深入班级,对同学关怀无所不至。
“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多用于坏事。如:威胁利诱,无所不至。这句话是想说校长对待同学非常细心周到,应用“无微不至”才对。
例8.《天下第一楼》演出后,一时间观众趋之若鹜,报刊好评如潮。
“趋之若鹜”意谓像野鸭成群而往。比喻很多人争相趋附、前往。用在此句中,感情色彩不合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