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游天都原文和翻译
游天都原文:初四日。
十五里,至汤口。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
扶杖望朱砂庵而登。十里,上黄泥冈。
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
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复北上,行石罅中。
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坡,灿若图绣。
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
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擥。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遇游僧澄源至,兴甚勇。
时已过午,奴辈适至。立庵前,指点两峰。
庵僧谓:“天都虽近而无路,莲花可登而路遥。祗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莲顶。”
余不从,决意游天都。游天都翻译:九月初四这天。
(动身行走)十五里到汤口。(又走)五里到汤寺,在汤池洗了澡。
拄着拐杖望着朱砂庵攀登。(走了)十里,上到黄泥冈。
(这时)先前云雾笼罩着的那些山峰,渐渐地露出来了,也渐渐地落到我的手杖底下。转身进入石门峰,经过天都峰的山腰下来,就(望见)天都、莲花两峰顶,都高高地耸出半天之外。
路旁有一条岔路向东直上,是前次(游山时)没有到过的,于是向前直往上走,差不多到了天都峰侧面了。再往北上,走在狭谷中的小道上。
石峰一片片地夹立高耸;路就在石峰间宛转延伸,石头堵塞的地方就把它凿开,陡峭的地方把它凿成石级,中断的地方就架上木头,使它畅通,高悬的地方就树起梯子连接。向下看,(只见)陡峻的山谷气象阴森,枫树、松树杂然相间,五色缤纷,灿烂得象图画,象锦绣。
因此想到黄山算得是我生平所看到的奇景,而有这样的奇景,前次游山却未来探访,这次游山真是既痛快而又惭愧呀!这时仆人们都因路险阴隔,落在后面,我也停下来不向上攀登;可是一路上奇丽的景色,不觉又吸引着我一人走上去了。已经登上山头,见一个小寺庙,檐角翘起,象小鸟张开翅膀似的立在那儿,这就是文殊院,也是我从前想登而没有登的地方。
(它)左边是天都峰,右边是莲花峰,背后倚的是玉屏风,两峰秀丽的景色,(好象)都可以伸手揽取。四周环顾,奇峰错落地排列,众多的山谷纵横交错,实在是黄山风景最美的地方!如果不是重来,怎么知道它如此奇丽呢?遇见云游的和尚澄源来了,(我们)游兴很浓。
时间已过正午,仆人们也刚刚赶到。(我们)站在寺庙前面,(望着)两峰指指点点。
庵中和尚说:“天都峰虽近,可是无路可通,莲花峰可登,路却又太远。(看来)只好就近处望望天都峰,明天再登莲花峰顶吧”。
我不同意,决意游天都峰。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徐霞客的游历大致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始自丁未年(1607年)泛舟太湖、登洞庭山,但因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虽然他的母亲也鼓励他,并为他制作远游冠,以壮行色,但直到天启五年(1625),他每次出游的时间都不会太长,甚至有些年整年家居未出。例如万历三十八年(1610)、三十九年(1611)、四十年(1612)、四十三年(1615)、四十五年(1617)、四十七年(1619)、天启元年(1621)、二年(1622)都未出游;泰昌元年(1620)出游63日;天启三年(1623)出游54日。
第二阶段则自天启五年(1625)他母亲王孺人逝世后直到崇祯十二年(1639),他的旅游“不计程亦不计年,旅泊岩栖,游行无碍”,这期间历游浙、闽、赣、楚、粤西、黔、滇等地。吴国华为徐霞客作《圹志铭》,说他的游历“最奇者,晚年流沙一行,登昆仑天柱,参西番法宝,往来鸡足山中,单装徒步,行十万余里,因得探江河发源,寻三大龙脉”。
徐霞客的游历日记,在他自己有生之年并未加以整理编次。他于崇祯十三年(1640)从云南回到故家之后,将游历所记原稿托给他的家庭教师季梦良整理。
季梦良先是推辞,后来要接受这项任务之时,徐霞客就过世了,这些文稿被徐的友人王忠纫携去,但此时文稿已有部分遗失。不久,王前往福建任官,仅将原稿略加排序,即交徐霞客之子徐屺带回。
徐屺仍将文稿托给季梦良说:“非吾师不能成先君之志也。”于是季梦良“遍搜遗帙,补忠纫之所未补,因地分集,录成一篇”。
《徐霞客游记》形成一部完整著作形式,是季梦良的整理之功,这也是《徐霞客游记》的第一个抄本。文章简介:关于景物的描写不仅贴近现实,而且十分准确。
现代科技也印证了徐霞客对于地质地貌和岩石景观记载的准确性,据对比,徐霞客对华东地区和桂林许多岩石、溶洞的描述与科学工具的实际测量惊人地吻合。例如在《游桂林日记》中对伏波试剑石的描写:“一石柱下垂覆崖外,直抵下石,如莲萼倒挂,不属于下者,仅寸有余焉。
是名伏波试剑石。”准确说明了石柱的具体位置是“下垂覆崖外,直抵下石”,形态形貌“如莲萼倒挂”,尤其是“仅寸有余”的精确描述,比前人笼统地记载要科学得多。
徐霞客“欲尽绘。
2. 快乐的一天怎么写
匿名 童年里,有高兴的一天,有悲伤的一天,有幸运的一天,有倒霉的一天,还有快乐的一天…… 那天是新年的第一天。
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和爸爸、妈妈,还有我表弟一同开车到九龙游乐园。
一路上,我觉得天好像比以前更蓝,云朵好像比以前更白,花儿草儿都在跟我点头微笑,一切都显得那么美丽。 大概开了一个小时,我们来到了九龙游乐园的大门口。
到了九龙游乐园,我们像只快乐的小鸟,又蹦 那个星期天,我们一家人一起乘车到了中南百草原。一到那边,眼前那就是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地是翠绿色的。
天是淡蓝色的,飘着几朵白云。草地上有几匹马在草上走来走去,仿佛在散步。
有几匹马头和头依偎在一起,正悠闲的吃着草。还有一二个人正在给马喂食,与马亲密的接触。
中南百草原虽然不像大草原一样那么广阔,有蒙古包,牛羊成群,但它也很热闹、美丽,具有自己的特色。 我们到处参观了一会草原上美丽的风景,就要在一块草地上举行了野餐。
坐在草地上,一边享受空气与美丽的风景,一边吃着可口的食物。真是一件享受的乐事。
吃着吃者,我发现了一个游乐园,跑了过去玩了起来。那里的游乐园跟城市里的游乐园是不一样的。
过了一会儿,我看了看地图,发现了一个更爽的地方-----赛马场。我们赶到了赛马场,一位叔叔选好了两匹好马给爸爸和另一位叔叔。
那个叔叔手细鞭,在马屁股上抽了一下,马就跑了起来,爸爸抓紧缰绳,威风凛凛的冲在前面,那位叔叔比较胆小,但也紧赶慢赶的追了上来,爸爸一加劲,冲上高坡到了终点。回来以后,爸爸笑着说:“骑马原来那么爽,那傻小子,脸色铁青,吓坏了!”我听了也想骑次马。
爸爸便找了一匹小一点的枣红马给我,叔叔抱我上马,我既紧张又激动,这可是我生平第一次骑马啊!我抓紧缰绳,再马场上走来走去,妈妈还给我照了相呢!趁我不注意,那位叔叔拍了一下马屁股,马发疯似跑了起来,拉紧绳子,嘴里叫到:“马大爷,马爷爷,求你停了吧! 那一天过的太 好 啦。
3. 松鼠跳天都写一遍作文
松鼠喜欢在树上蹦来蹦去。它浑身是棕色的,小小的耳朵,又大又圆的眼睛,两爪耷拉着放在胸前,鼻子两侧长着长长的胡须,毛茸茸的大尾巴向上微微翘起,显得有些调皮可爱。
松鼠动作非常灵敏,无论树木多高,松鼠都能口到食来。它先将果实从树上咬断再爬下来,用前肢扒开果实的壳取出种子,以松仁为食。
松鼠有一个很好的习惯。那就是:不管天气怎么寒冷,它都不在窝里吃食,而是坐在树枝上,面向朝阳前肢抱着食物送入口中,津津有味地咀嚼品尝,有时竖耳侧听,有时转动双眼环顾四周十分可爱。
我真想捉一只松鼠来饲养。妈妈对我说:“孩子,你知道松鼠的家在哪里吗?在松树的树洞里,那里面很深。逮它很不容易呀!再说,我们剥夺了它的自由,
它会快乐吗?”(我只好打消了这个想法。在松鼠玩耍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蓬松的大尾巴,希望它多在树上多停留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