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写日及内容
楼主,我想你说的应该是:如何写日记内容。
如何写日记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课前,老师委派课代表给每位同学发了一页题纲,同学们都收到了吗? 生:收到了。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手中的题纲,看看有没有不认识的字。 生:没有。
师:请同学来朗读文章,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孙婷,请你来读《简单的时候就简单》 生:读文 师:谁来回答老师刚才所提出的问题? 生: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妈妈让孩子去买酱油,但是她不放心,总是怕孩子买错了,所以就反复地叮嘱孩子,结果孩子真的买错了。
生:文章说了一件日常小事,妈妈让孩子买酱油,可是她怕孩子买成醋,所以就一遍又一遍地嘱咐孩子,一定要买酱油,千万别买醋。结果孩子弄晕了,买了一瓶醋回来。
„„ 师:几位同学把文章的内容已经说得很清楚,老师不再重复,谁能深入地说一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暑期,你写日记了吗?小学生暑期日记初中生暑期日记高中生暑期日记大学生暑期日记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该简单的时候就要简单一些,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弄得很麻烦,那样就会出乱子。 生: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把事情复杂化,简单的时候就简单! 师:同学们说得很正确,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道理出现在文章的哪里? 生:最后一段。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师:现在我们来看另一篇文章,谁来朗读《苹果里的星星》? 生:读文 师:问题和刚才一样。
谁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生:文章写一个上幼儿园的小孩儿。回家的时候告诉爸爸一个秘密,苹果里有一颗星星。
生:一个小孩子告诉爸爸苹果里有一颗星星,可是爸爸不信。孩子就把苹果切开给爸爸看,结果发现苹果里真的有一颗星星。
师:内容概括得很好,老师也不再重复。谁继续说一说,这则故事又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生:好多的时候,我们改变一个习惯就会有很大的收获。
生:换个角度,可能会看到完全不同的景象! 师:同学们说得很准确,我们再来确认一下,这个道理蕴含在哪个段落里? 生:最后一段 师:那我们就来齐读最后一段。 生:读最后一段 师:通过回答,老师知道两篇文章你们都读懂了。
我们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加以比较,看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结构相同,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生:文章都是先讲述一件小事,然后现说明一个道理。 生:文章都很短小 师:同学们的比较中我们发现,这两篇文章篇短小,而且都是两段式的。
前一个部分讲述了一个故事,后一个部分由这则故事总结了一个道理。这种文体和我们学过的哪类文章相似呢? 生:寓言 师:寓言有什么特点?我们回忆一下。
生:篇幅短小, 生:两段式,也是先讲一个故事,然后再说明一个道理„„ 师:我们把寓言中的故事和这两篇文章中的故事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生:寓言中的故事是虚构的。 生:这两篇文章里的事都是日常生活中寻常事。
师:相比之后我们发现,这种文体和寓言不一样。我们把这种篇幅短小,取材广泛,笔调灵活的文章称之为小品文。
它往往通过一件日常生活中的寻常事来反应一个耐人味的道理。说到道理,老师想知道,你知道哪些大道理。
不妨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生:与其修饰外表不如修饰心灵。
生:天道酬勤 „„ 师:同学们所知道的道理恐怕这一节课也说不完,我们来思考一下,生活中的哪些事正好诠释了这些道理呢?请同学们结合某一则道理,来讲述一件生活中的小事。 生:开学的时候,我和妈妈去德惠买衣服,在车上看见一个男的,烫头,还穿的挺帅的,车上挺挤的,有个人踩他脚了,他就骂人,骂可长时间了。
这件事说明修饰外表不如修饰心灵。 生:那天我去陈师傅那里交话费,发现他是一个残疾人。
我看他经营那么大一个店,还听说他是咱们天台的首富,他的事说明天道酬勤„„ 师:看来同学们是真的观察了生活、留心了生活,现在就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描绘我们的生活。在写作之前老师再次强调小品文的写作要求:篇幅短小,取材广泛,两段式,选材多为日常生活中的寻常事。
开始吧! 生:写作 师:老师发现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完成了这篇文章,我们请他们来展示自己的文章,同学们可以适当的简评。 略 师:时间很短,但是同学们完成的不错。
值得表扬。同学们坐好。
抬头看黑板,今天我们模仿两篇范文学习了写作小品文。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是因为自开学以来,老师发现同学们的日记常常无事可记。
好多同学都是三言两语应付了事,老师很担心你们因此失去写作的兴趣,所以上了这节课,期望你们能将这种文体引入到日记中来。让我们的日记丰富多彩,有信心吗? 生:有! 师: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天赐食于鸟,但不投食于巢!下课! 简单的时候就 星期天,妈妈对正在津津有味看动画片的儿子说:“你去帮我买瓶醋来!” 儿子往外走,妈妈想了想,又叫住他说:“千万记好了,一定要买醋,不要买成酱油。
我们家的酱油还很多呢。”过了一会,儿子回来了,妈妈看了气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原来,儿子真的买了一瓶酱油。
妈妈说:“我不是让你买醋吗,我还提醒你了,不要买成。
2. 年月日有多少种写法
关于年月日的书写方式有很多种,同时在使用,很容易造成混乱。例如:
在时下的中文里“2009年5月1日”的表述方法有:2009年5月1日、2009-5-1、2009.5.1、2009/5/1、2009/1/5、1/5/2009、5/1/2009、20090501、2009-05-01等等。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上述这些五花八门的年月日表述方法。在这些表述中,最准确的表述无疑是:“2009年5月1日”,但是书写起来有些麻烦,而且也不便于计算机识别。大家一般原因纯粹写一些数字来表示。由于书写方法缺乏规范,导致时间表述方法五花八门,非常混乱。例如一些医院的磁共振片子上,时间标记为“12/1/2001”,那究竟代表了什么时间呢?“2001年”应该没有问题,但到底是“1月12日”还是“12月1日”就很难判断了,而两者之间的时间相差接近一年!
现在很多比较正式的文本中,在年月日时间的书写上,都要特别标明日期的书写方式,如:年年/月月/日日,或者MM/DD/YY(月月/日日/年年)。这也凸现出了当前时间表述的混乱。在没有这些明确的标示时,大家就会很随意的用,结果造成时间上的混乱。
西方国家的书写习惯是“MM/DD/YY”(月月/日日/年年),其中的顺序比较混乱,而中国人的思维习惯通常是由大到小,一般写作“年年-月月-日日”或“年年.月月.日日”。因此写成“2009-05-01”或“2009.05.01”比较合适,“2009-5-1、2009.5.1”由于书写更简单,也是不错的选择。由于斜杠写法(“2009/05/01”)中的斜杠容易与“1”混淆,建议弃用。
为了避免时间上引起的混乱,国家应该出台统一标准,统一时间的表述方式。规定在无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时间表述方式为“年→月→日”顺序,如果因此引起的纠纷,以国家标准表述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