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庭洪水受灾怎么写
困难补助申请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和落款五部分组成。
(一)标题
这类申请书的标题一般也是写在第一行中间位置,以醒目的字体写出来。标题由文种和申请事由共同构成。如“困难补助申请”。也有的直接以“申请救济”作为标题的。
(二)称呼
称呼写在标题下一行,顶格,称呼后加冒号。所谓称呼即要写出所要申请的单位名称或领导的称呼。有的还要在名称前加上修饰语。如“尊敬的校学生处领导同志”等。
(三)正文
正文要求阐明自己申请的理由。写困难补助申请需将自己的生活情况、家庭负担、下岗情况等一些困难都写出来,该部分要有理有据地写。正文的最后还要写出自己的希望或写出“特此申请”字样。
(四)结尾
结尾即要写些表示敬意的话。如“此致——敬礼”等字样
2. 写洪水的作文
洪水像一个恶魔一样,为人们带来了痛苦,带来了不便,带来了灾难。
据电视报道:截止9月6日,渭南市一共有55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达48.85万人,86.9万亩农田被洪水无情的冲毁,渭南老城街被淹了一部分,妈妈单位的苗铺也被冲毁,人们迁来迁去,许多人无家可归。洪水冲走了牛羊,淹没了庄镓,灾民们没饭吃,没有衣服穿,寒冷逼迫着他们,适龄儿童上不了学。
水火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关系到渭南市人民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解放军叔叔、武警战士、机关 干部和人民群众从四面八方来到了抗洪第一线,他们风餐露宿,饿了吃点方便面,渴了喝的雨水,困了就地倒在河堤上,在风雨中露宿,日夜不停的扛沙袋,堵决口。
爸爸也去抗洪,不知不觉,感冒之神来到爸爸的身上,可是他还是带病去抗洪,每天吃住都在河堤上,不能回家,我很想他,只能靠电话联系。现在23万人已经得到妥善安置,剩下20多万人,政府也在采取措施,想方设法把灾民的生活安排好,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洪水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渭河、洛河、黄河三河的水,都在潼关交汇,三河的水遇在一起,不能及时往下游流,整个聚集在渭南的华阴、潼关等地,使渭河水开始倒流,形成洪水。
同时由于人们随意砍伐树木、花草,使大量水土流失,许多淤泥沉积在河床,使河床升高,造成洪水泛滥,这是人类破坏大自然,没有保护环境,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的恶果。 所以,我们从小应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同时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解放军战士、武警战士、全体干部、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战胜洪涝灾害。
3. 洪水前后的日记怎么写
从绰尔到拉海 庞壮国 二百年不遇的嫩江大洪水已经闹了五十天。
进入八月它更加汹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沿江地区大片农田、牧场、鱼池已成汤国,大庆油田面临威胁。
市委书记和市长到洪水跟前去了。萨尔图区许多小学的男老师都不在家休暑假,暑假挪到嫩江大堤上。
北国洪汛和南方大水遥相呼应,老天要把前些年大旱拖欠给中国人民的淡水,一下子补上。这个恶作剧价值好几百亿人民币。
八月十三日上午八点,东风新村我家楼前,我和张英说起洪水,说起想到前线看看。她是大庆民主促进会秘书长,我是大庆第一批民进会员。
当时并不知道第三次洪峰这晚到来。 上午九点,张英传呼我。
电话里说,去前线的事定下来了。她说,前线最缺吃的,上去要带食品。
十点,电话,张英说都行了,让我别动,随时准备走。还说大庆许多民主党派都去,统战部部长带队。
十一点,民进的六个人小聚饭桌边,决定大家先走打前站,老头于主委后撵,跟统战部的车队走。 十二点,从大庆采油九厂到杜蒙县胡吉吐莫的公路上,常见运送防洪人员和物资的车辆。
有一段,五六台推土机正推出长长的土堆。想到,没准那是防洪的最后防线吧。
两三个关键路口,有交警打手势,为防洪车辆指点道路和方向。 下午一点半,到达胡吉吐莫乡。
乡门口的公路旁,立一块黑板,上面画着防洪前线示意图,标明乡村名字和承当某段防区的大庆各区各单位的名字。它面前,由上到下(由北到南)我记住了拉海、江湾、马场、太和、绰尔。
碰见胡吉吐莫党委书记副书记白华(我大学同学),得知淹得挺狠。打听到前线指挥部在拉海,市长县委书记现在在绰尔大堤上。
于是我们折头向南,奔巴彦察干乡的绰尔村。 下午两点,车到王府(大概就是绰尔)。
看见大水了。村子西边汪洋浩瀚,嫩江膨胀为嫩湖。
村中房屋最密集的中心地段,公路呈弓形,其实象个盆。长长的盆里浑汤激荡,车辆排队作船舰状航行三百多米。
路边人家用沙袋围起小坝,院子房子暂时还没进水。当地人和散落路边的七八九十头奶牛眼巴巴地看着过往的车队。
三点钟之前,我们在绰尔大坝上。到处打听指挥部的人,到处是人,但都说不清楚。
高岗处停满车辆。远处军人正紧张地往编织袋里装土。
近处,马车上摆放十几个土袋,几个农民正在抽烟。我们后车厢里一百多箱火腿肠交给谁,一时成了小问题。
看见几位穿警服的,一问,其中有杜蒙公安局副局长王树岐,正是这里前线负责人之一。火腿肠一箱箱卸在土塄子上,底下铺了几个塑料编织袋袋儿。
一个小公安说,从早到午,就吃了四个包子,他手一比划,那包子没小孩拳头大。 这时候看水,连天接地灰朦朦,突然在我们脚下,水就站住了。
一条细细的土塄,给大水镶了一道艰难凶险的边儿。 王树岐指着水也指着坝,说这是日伪时期的老坝,十七华里长,它一开口,大水就直接灌向大庆、肇东、肇州、肇源了。
现在坝上有军警一千二百多,地方人员两千,马车六百台,日夜运土、装袋、堵险。他说,土坝已经浸泡五十一天,囔了。
往里四公里处最险,渗水成流,市长杨信就在那儿呢。这时一辆汽艇向里面急驰,大概是杨信叫它快去。
大庆电台、交通台的几个记者围了过来,他们膝盖以下的裤腿全是湿的。 我们顺坝往北走,迎面一队队疲惫的人往下撤。
谁说了句,一天一宿了,才吃上一顿饭。嫩水这时候假装温柔,没起浪涛。
堤上,迎水的那一面,打着一排排木桩,桩后是一个个沙包垒起的白墙。水平面跟老坝的平面是一个等高线上,挡水全靠新叠起的沙袋和土塄。
土塄上,排满了加土堵险的人。向北望,知道更远处是太和、马场和拉海,那里也有大片的冷冷的不怀好意的水,以及大水面前劳累饥饿焦急坚忍的人。
往回返,去迎统战部车队。奔往防洪前线的车辆越来越多,部队的军用卡车成队成队的流淌。
能在这时候把火腿肠直接送到前线,我们觉得还行。将近一万根,坝上的人分分,经饿啊。
可惜没带几箱白酒,半夜三更,水气阴冷,还有蚊子,人家怎么熬呢? 下午三点半,在胡吉吐莫。部长张士勇带队,三四辆车装着民主党派代表和面包、饼干、矿泉水、榨菜、盒饭、方便面。
大家拐弯再往绰尔大坝。在王府村“临时大水盆”面前,十几辆满载军人的卡车过去之后,堵车。
上百辆满载抗洪人的小面包车、大客车、轿车、吉普呼呼迎面而来,让大水掀起波涛。老有灭火的车趴窝在水中。
交警和车里人就趟水推车。一个小时过去。
张部长大概急了,带车硬闯,被交警截回。 车队调头,回胡吉吐莫。
途中遇军警岗卡,说新命令,防洪人员车辆一律重返前线,不论什么情况。稍微堵了一会儿车。
晚上六点。胡吉吐莫的二楼某房间,张士勇正向市委书记刘海生汇报。
门开着,我在走廊站着,看见灯光下刘海生银白的头发和黑黑的两脚泥。车队按市委书记的建议,向江湾乡拉海村驶去。
防洪前线总指挥部仍坚守在拉海。 晚上八点,到达江湾乡。
去拉海是土路,拉海村农民王凤江坐在车里当向导。前面是稀泥,王凤江说,没事,都是硬沙底。
他说,拉海村今年的庄稼最好,若能躲过这场水,就叨着了。他说,村子里五百户人家上千口人,所有男劳力都上坝,出义务,成天。
4. 描写洪水大的片段
洪水像一个恶魔一样,为人们带来了痛苦,带来了不便,带来了灾难。
据电视报道:截止9月6日,渭南市一共有55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达48.85万人,86.9万亩农田被洪水无情的冲毁,渭南老城街被淹了一部分,妈妈单位的苗铺也被冲毁,人们迁来迁去,许多人无家可归。洪水冲走了牛羊,淹没了庄镓,灾民们没饭吃,没有衣服穿,寒冷逼迫着他们,适龄儿童上不了学。
水火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关系到渭南市人民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解放军叔叔、武警战士、机关 干部和人民群众从四面八方来到了抗洪第一线,他们风餐露宿,饿了吃点方便面,渴了喝的雨水,困了就地倒在河堤上,在风雨中露宿,日夜不停的扛沙袋,堵决口。
爸爸也去抗洪,不知不觉,感冒之神来到爸爸的身上,可是他还是带病去抗洪,每天吃住都在河堤上,不能回家,我很想他,只能靠电话联系。现在23万人已经得到妥善安置,剩下20多万人,政府也在采取措施,想方设法把灾民的生活安排好,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洪水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渭河、洛河、黄河三河的水,都在潼关交汇,三河的水遇在一起,不能及时往下游流,整个聚集在渭南的华阴、潼关等地,使渭河水开始倒流,形成洪水。
同时由于人们随意砍伐树木、花草,使大量水土流失,许多淤泥沉积在河床,使河床升高,造成洪水泛滥,这是人类破坏大自然,没有保护环境,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的恶果。 所以,我们从小应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同时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解放军战士、武警战士、全体干部、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战胜洪涝灾害。
5. 划出文中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描写大雨的语句
一霎时,雨点连成了线,“哗”的一声,大雨就像天塌了似的铺天盖地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雷声响过,大雨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断地往下落.
倾盆大雨下个不停,从房檐上流下来的雨水在街道上汇集成一条条小溪.
大雨疯狂地从天而降,黑沉沉的天就像要崩塌下来.
风追着雨,雨赶着风,风和雨联合起来追赶着天上的乌云,整个天地都处在雨水之中.
天际边滚来了团团乌云,一瞬间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描写洪水的句子
肆虐的洪水夹杂着折断的树枝和石块从山谷奔泻而下,不断冲入早已翻腾汹涌的河流中,那轰轰隆隆的声音在拍打着岸边.
洪水并不伏帖,一忽儿向上冒,一忽儿向下钻,就像一把利刃猛穿猛削,把淤积撕开了条条裂缝,土块扑达扑达地落下来.
洪水如猛兽,狂奔而下,吞噬了无数生灵.
洪水像恶魔似的从山谷中飞奔出来,还发出雷鸣般的响声,可怕极了!
6. 日记巜水灾》怎么写
暴雨说来就来,带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重创整个六安,几十万人受灾,道路被毁,房屋被淹,整片的村庄淹没在了滚滚洪水之中,7月1日晚,我和所有经侦大队的兄弟一共十二名人,第一时间奔赴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双河镇。
2日凌晨1点,当我们经侦大队集结所有警力,火速奔往灾区现场时,满目疮痍的景象让我震惊了,大家都没有说话,立刻投入到抗洪救灾中,其实,水真的很大,很凉,很脏!我看了看身边的兄弟,似乎大家都没有注意这些,一至往最深的水区里前进。,似乎,谁也不想落后,都想尽快解救出所有的受困群众,受困的群众看到我们,就是看到了希望。
在洪水深处,我看见队友姜冉,他马上就要成为一名父亲,妻子在家看到前方洪涝灾害的报道,潸然泪下,牵挂着正在一线抗洪救灾的丈夫,非常担心。姜冉说:“我没有那么伟大,看到汹涌的洪水,想到家中的怀孕的妻子,也会害怕,但是想想还有那么多群众,他们更加害怕,危险随时发生,我必须救他们出来。”在一天一夜里,他所在的营救小组,连续营救出26名受困群众,帮助近百户居民转移至临时安置点。
在洪水深处,我们看见了闪烁的警徽。在这最危险的地方,这似乎成为了群众守护的灯塔。每一次下水,总能听到群众温馨的提示“同志,千万注意安全”;每一次上岸,都能听到被解救的群众发自内心感谢。在百洋铺中心村六舒路边,我们解救出三位被困在一起的老人,其中有两位瘫痪在床,无法行动,当我们奋力解救出他们时,其中一位老人紧紧握着我的手不想松开,他说:“我儿子跟你一样大,但是他不在我身边,今天是你们救了我的命,你们是好样的”。那一瞬间,我似乎被戳中了泪点,脸上流淌着不知道是泪还是水。
在洪水深处,队友邹庆国突然接到家中的电话,他的老家也受灾严重,汹涌的洪水漫过了他家的屋顶,年迈的父母已经无家可归,大家都提出让他回家看看父母妻儿,但是,他只是只是犹豫了一下,说:“会有警察来救你们的!”默默挂断了电话,这一刻我似乎看见他眼角挂着泪,然而他再次走下了过腰深的洪水中,向着被困的群众中游去。
在洪水深处,我们始终在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