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写汉源的诗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唐·李贺《南园》)。”周围的山正孕育着一个绿色的梦想,汉源湖以她深遂的蓝荡开了春的涟漪,不信,你看,那追逐着清晨第一缕金波的游船已开始了清新的旅程,为之幻化的蓝天总是那么格外的蓝,只为将湖光山色共映。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怎知道,那位先知早就为汉源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漫山遍野,让人分不出是李花、杏花,还是樱花、梨花,是鲜花还是雪花……这花白得让人着迷,无论你是过往还是专程的来,这一来就真不想走。“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我就不信,异馥诱人,你就不如秦观这么痴情。
2. 关于夸汉源的作文
题目:汉源
汉源,中国甜樱桃之乡。历经30年发展,在县委、县政府发展“大农业”的指导下,汉源甜樱桃走规模化、生态化发展之路,打造万亩产业基地。截至目前,全县甜樱桃(又名车厘子)种植面积近5万亩,挂果面积2万余亩,预计2014年产量1万吨左右,产值突破2亿元。
从种植玉米、马铃薯等传统作物维持生计,到因地制宜发展甜樱桃增收致富,这颗小小的果子,让生活在海拔1400米至1800米的汉源中高山群众告别了贫穷。
5至6月,正是汉源甜樱桃火热上市的时节。在清溪、双溪、西溪、大田等主产乡镇,成片的甜樱桃林里,绿叶葱茏,枝头挂满一串串玛瑙般的果子,很是惹人喜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果香。
5月31日,在西溪乡松江村,通村公路旁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车辆,市场上人声鼎沸,讨价还价、称重装箱……商家和果农都忙得不亦乐乎。
据了解,西溪乡的甜樱桃已大量上市,每天出售30吨左右。“今年,西溪乡的甜樱桃种植面积7000余亩,挂果面积大约6000亩,预计产量在1200余吨。”西溪乡党委书记李俊平介绍说,“保守估计,全乡甜樱桃产值在6000万元以上,人均收入15000余元。”
据统计,2013年,在西溪乡松江、平河、新立三个村,仅种植甜樱桃一项,户均收入在5万元以上。
西溪乡陈河村2组村民任坤庆更是依靠种植甜樱桃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2012年,任坤庆种植甜樱桃收入仅仅1万余元;经过两年发展,今年的收入预计达到20余万元。
财富的迅速增长,让西溪人的生活也发生了大变化,村民们建起了小洋楼,购买了小汽车。“我家建新房一共花了30多万元,如果没有种植甜樱桃,我们哪里能住小洋楼,一家人肯定还住在泥墙房子里,过着紧巴巴的日子。”松江村7组村民杜仕文如是说。
┏ (^ω^)=☞
3. 舌尖上的汉源作文600字
有时候,一些美味佳肴可能会被我们记住,但有的时候,家中那平扑的食物可能会被我们铭记在心。
——题记
从前,我脚一踏进门,喊一声“我回来了”,迎接我的就是母亲那淳朴的笑容和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每当我看着那香气四溢的美味时,内心就油然生出一种异样的感觉,恨不得把它们一扫而光。吸饱了它的香气,然后美美地端起盘子。将他一股脑儿地吞下,美滋滋地摸着涨鼓鼓的肚子,怀着满心欢喜,到书桌旁开始做作业。每天,我就怀着这样喜悦的心情迎接每个晚上的作业。
但是,同样的东西,吃多总会腻的,我开始抱怨母亲做的菜、拒绝这些我从前认为的佳肴。
有一次,我去外地旅游。据朋友说,这个地方有很多有名的小吃,去此地游玩,不品尝此地的名小吃等于白来。于是我决定去看看朋友们所谓的名小吃。来到小吃一条街,看着琳琅满目的吃食,我不禁眼前一亮。快步跑到小吃摊前,果断买下了这个东西尝一口,那个东西品一品。第一天吃着这些所谓的名小吃,果然不错,第二天还能再品尝这些吃食,到了第三天这些美食再也勾不起我的兴趣了。突然很想吃母亲为我做的家乡菜,恨不能立刻放弃继续旅游,回家让母亲为我做一大桌子使我现在口水直流的家乡菜。终于,我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中,看着久违的家乡菜,心中不觉一震。闻着那浓郁的香味,眼中那浑浊的眼珠也突然明亮了起来,看着那鲜亮的菜肴,我禁不住迅速拿起筷子,风卷残云般把菜送往嘴里,隐藏在我心中的那份激动又被激发了出来。我忽然领悟到,原来我舌尖上碰撞的不仅仅是美食,而是对母亲的记忆,对家的思念呀!舌尖碰撞着美味的菜,我内心里那份对母亲的回忆也渐渐涨了出来,溢到了心头。
舌尖上与母亲做的菜的碰撞,并非只感受到美味,还有我对母亲那爱和宠的浓浓的思念。这种思念,就像梦寐以求的食物一样,在舌尖上回味无穷。
4.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民风民俗作文
我的家乡没有名胜古迹,也没有繁华热闹的都市,更没有惊涛骇浪的大海。
但是我依然深深地爱着我的家乡。这里有茂密的树林,也有争妍斗艳的野花,还有生命力顽强的小草。
随处可见的一排排房子高低不齐,像一条条蜿蜒起伏的波浪。 春季到来,家乡的风景格外美丽。
小草伸伸懒腰,打着哈欠,从泥土里钻了出来,树叶也冒出了新芽。这时候,可爱的燕子从远处飞了回来,在一间屋檐下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这儿是个好地方,我们在这里安个家吧!”花儿眨着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的一切。
孩子们脱下了厚厚的棉袄,尽情地在草地上嬉戏:唱着、跳着,快乐得像一群自由自在的小鸟。 当烈日炎炎的夏季来临时,绿油油的西瓜让人馋得直流口水。
这时孩子们便来到小溪边,脱掉凉鞋,把脚浸在河里,清澈的河水使我们忘掉了炎热。 金秋时节,石榴像一个个红灯笼挂在树梢上。
一阵阵秋风吹过,稻子泛起一层层金色的波浪,格外美丽。这个时节是大人们最忙的时候:收稻子、收棉花``````虽然他们已经累得喘不过气,但他们脸上依赖挂着丰收的喜悦。
冬天,大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小伙伴们在雪地里追逐、堆雪人、打雪仗``````真是其乐无穷! 我爱我的家乡,爱这个美丽、朴素的家乡。
5. 汉源县的历史文化
汉源建制于公元前97年,至今有二千多年的建制历史。县城所在地富林镇,是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古牦牛道记叙着南方丝绸之路的悠悠岁月;太平天国、辛亥革命、万里长征,曾在这里写下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富林文化、清溪文庙、九襄石牌坊古朴深邃;汉源春色、大渡晴波、鸡冠朝阳绚丽多姿,景色迷人,文化底蕴丰厚。
汉置沈黎郡、牦牛县,北周改称黎州,隋置汉源县,唐代曾先后设汉源、飞越、城阳、阳山(后改通望)县,元、明置黎州、大渡河守御千户所,清雍正七年(1729)置清溪县,1914年改清溪县为汉源县(县治清溪镇,今汉源县清溪镇),1935年属四川省第十七行政督察区,1939年属西康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6. 汉源花椒作文600字
我家花园里种着一棵高大的花椒树。它的枝叶十分茂密,向四面八方生长着,但它们互相把枝叶紧紧的靠在一起像是一家人一样很热闹。有时还会招来一只只蝴蝶和蜜蜂。每年秋天花椒成熟的时候就可以看见密密麻麻的花椒挂在枝头上。
此时,又是一个采花椒的时节。今天,和以前一样我和奶奶、三姨婆一起去采花椒。奶奶开始分工说:“大人在树上摘,佳佳在下面拾。”我想:上面火辣辣的,在下面应该凉快一些。想到这里,我忙说;“好。”于是大家开始做起了自己手头上的事情。当我正专心致志的捡掉在地上的花椒时,奶奶在树上给我摘了一串扔了下来,让我放在篮子里。我说;“喔”!可我的手刚刚碰到花椒就被刺给扎了一下,我开始报怨道说:“好痛啊!”奶奶说:“才摘了几个花椒就被扎到了啊,来你在树上摘,我在的地上捡,好吗?”我看了看树上的茂密的树枝相互交叉,要是我去摘的话肯定摘不到花椒。又看到奶奶和三姨婆手上都有一些刺划过的痕迹,心疼极了,便大声叫道:“婆婆,你们小心一点。”当我低下头,看着一颗颗刚摘下红通通的花椒,我心想:真是粒粒皆辛苦啊,以后千万不能浪费粮食了。
我们把花椒摘好了,奶奶叫我把花椒送到外婆那去卖。我提着沉甸甸的花椒篮,闻着带着清香的花椒味兴高采烈的向外婆那里走去。外婆还是和往常一样在市场上耐心的等待着客人的到来。我来到外婆身边说:“外婆,我帮你卖吧。”外婆高兴的说:“好啊,佳佳真是乖孩子。”第一位客人来了,是位阿姨,问:“花椒多少钱一斤?”我说:“20元一斤,2元一两。”阿姨问:“我买半斤多少钱?”我想:一斤等于十两,那把十两分开就是五两,所以,半斤等于五两.我回答到:“阿姨,半斤十元。”阿姨笑呵呵的说:“小姑娘,你真聪明,我买半斤。”
看着篮子里的花椒越来越少,包里的钱越来越多,心里乐滋滋的。真的是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