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酱油”的英文写法,要怎么写
酱油的英文是sauce。
英 [sɔːs],美 [sɔːs]
n. 酱汁;调味汁;(口)无礼
vt. 给。。调味;使。。增加趣味;对。。无礼
过去式:sauced,过去分词:sauced,现在分词:saucing
短语:
1、apple sauce 苹果酱
2、brandy sauce 白兰地调味汁
3、tomato sauce 番茄酱
扩展资料:
同源词
1、saucepan
英 ['sɔːspən],美 ['sɔːspæn]
n. 长柄深锅
例句:The handle of the saucepan can be detached.
翻译:这种长柄锅的把手可以拆下。
2、saucebox
英 ['sɔːsbɒks],美 ['sɔːsˌbɒks]
n. 冒失鬼;莽撞的孩子
例句:You are always a saucebox, andbusy as a fly without head, so you are worthy for the name saucebox.
翻译:你总是很冒失,每天忙得像只无头苍蝇,所以冒失鬼的称号再适合你不过了。
2. 酱的笔画顺序怎么写
酱的笔画顺序: 基本释义: 1.用发酵后的豆、麦等做成的一种调味品:甜面~。
豆瓣~。 2.用酱或酱油腌制:~菜。
~瓜。 3.像酱的糊状食品:果~。
芝麻~。 详细释义: 〈名〉 (1) (会意。
从将,从酉,将省声。“将”本义为“涂抹了肉汁的木片”,引申义为“涂抹”;“酉”意为“腐败变质”。
“将”与“酉”联合起来表示“一种经腐败变质过程而制成的涂抹类辅助食品”。本义:一种调味性的半固体半液体食品,用于涂抹面点等主食) (2) 用麦、面、豆等发酵制成的调味品 酱用百有二十瓮。
——《周礼·膳夫》 不得其酱。——《论语》 濡鸡醢酱,濡鱼卵酱。
——《礼记·内则》 (3) 又如:黄酱;炸酱;甜酱;豆瓣酱;酱坊;酱豆(盛酱的食器);酱瓜(即越瓜);酱清(古代调味品。相当于今之酱油) (4) 将鱼、肉、蔬、果捣烂制成的糊状食品。
如:果子酱;花生酱 组词:麻酱 酱坊 酱菜 酱紫 辣酱 酱园 虾酱 果酱 酱油。
3. 辣酱文案怎么写
怎么写,个人理解为是这个辣酱文案的一个思路形成方式,具体如下:
1 搜集市面关于辣酱的各种文案,进行具体分析,每个文案突出的点,想要突出产品的哪个特点,好的和不好的等,做最后归纳总结(市场调查)
2 了解你要写的这款辣酱,具体产地,做法特点,用料特点,特别的和不好的,自己吃吃看,更有感觉。分析归纳,这是你要写文案很重要的信息源(目标产品了解)
3 定位你要如何突出你要写的这款辣酱,要用什么描述手法,要突出它的什么特点,是否有成功的案例借鉴(方向定位)
4 尽可能把你想到的都写出来,根据定位,最后做筛选,优化。(能图文并茂最好,也方便后期设计师的理解)
4. 炸酱面的酱怎么做,简单写
中式炸酱面 1。
先买一袋干黄酱(一小袋即可,如果是两个人的话) 2。回家把干黄酱倒出来(多少视你的食量而定)放在一个碗里。
然后用水(生水就可) 慢慢调匀 3。肉切成小丁(最好是有一点肥的,比较香)丁越小越好?nbsp;葱切成末,备用。
4。油锅烧热,倒油。
多少视你的喜好而定。当然不要太少了,否则粘锅 5。
待油烧热后,放入肉丁,煸一煸。 6。
待肉丁8成熟时,把调好的酱倒入锅内。这时的火要调成小火 7。
在小火上慢慢熬酱,用锅铲不断搅动,以免粘锅。同时视酱的稠稀添加适量的水。
8。将切好的葱末倒入锅内,并打两个鸡蛋(半袋干黄酱放两个鸡蛋比较合适)放入酱 内,用锅铲搅匀。
9。待酱出香味,色泽变成油亮的微黄色时关火,把酱出锅。
(熬酱的时间越长越好, 因为就可以把黄酱中的油逼出来了) 10。吃不了的酱(熬好的),放在碗里,上覆保鲜膜放入冰箱内保存,下次再吃。
最好不要放在露天,以免生毛。 注意:熬酱时千万别放盐!!!因为酱本身就是咸的。
以上是酱的方法。以下是菜码的做法: 1。
黄瓜洗净切丝,备用 2。黄花、木耳用水发好,备用。
鸡蛋、西红柿备用 3。绿豆芽、芹菜焯好备用 4。
锅放火上,放少许油烧热。把鸡蛋放入锅内(一个即可)炒鸡蛋 。
放入切成几瓣的西红柿,滑锅(这也是为了有汤,而且清口)再放入发好的黄花和 木耳。放少许盐。
因为酱会比较咸,所以所有的菜都要淡! 最后,下面条,面条煮好后,就可以拌酱和自由放喜欢的菜码了。一碗美味的 炸酱面出来了! 注意:你可以稍微的在碗里的面条里放少许面条汤。
因为手擀面盛出来后会比较 粘在一起,有一点汤就会比较滑,也会好拌一些。 北京炸酱面 做法:原料:面条250克,猪肉丁150克,黄酱40克,葱末、黄酒、麻油、猪油、白糖、酱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 ①炒锅烧热,油烧至八成热,放葱末,炸出香味,再放入猪肉丁煸炒片刻,加黄酱、黄酒煸炒,炒至猪肉熟,待肉与酱分离时,加白糖、清汤少许,再续炒片刻,加味精,淋上麻油即成; ②用开水锅下面条,面条熟后盛入大汤碗内,加炸酱即可。 炸酱面 主料:猪后臀尖肉300克,黄酱250克、面条; 辅料:青蒜、绿豆芽、黄瓜丝; 调料:食用油、精盐、白糖、鸡精、葱花、啤酒; 做法: 1、将猪肉洗净切成黄豆粒大小的丁,黄酱用啤酒调稀,青蒜切成末; 2、坐锅点火放入清水将面条煮熟捞出待用; 3、坐锅点火放入油,油热煸炒肉丁,稍微变色倒入调好的黄酱,反复翻炒,放入白糖、鸡精适口味放入 盐,待水气全部蒸发掉,放入葱花出锅后倒入装有面条的碗中撒入青蒜末即可。
特点:咸香。
5. 只写明酱油的是生抽还是老抽
辨别生抽和老抽的方法:
(1)看颜色:可以把酱油倒入一个白色瓷盘里晃动颜色,生抽是红褐色的,而老抽是棕褐色并且有光泽。
(2)尝味道:生抽吃起来味道比较咸;老抽吃到嘴里后,有一种鲜美的微甜。多消费者不清楚“生抽”和“老抽”酱油的区别,宴会酱油是不是最好的酱油。“生抽”和“老抽”是沿用广东地区的习惯性称呼而来,“抽”就是提取的意思,生抽和老抽都是酿造的酱油。
它们的区别在于生抽是以优质的黄豆和面粉为原料,经发酵成熟后提取而成;而老抽是在生抽中加入焦糖色,经特别工艺制成的浓色酱油,适合肉类增色之用。“宴会酱油”并不表明它的等级,而是指在酱油中加入了多种鲜味剂,鲜度非常高,适合宴会场合烹饪使用。
扩展资料
生抽颜色比较淡,呈红褐色。因为生抽是用来一般的烹调用的,吃起来味道较咸。生抽主要是用来调味的,因颜色淡,故做一般的炒菜或者凉菜的时候用得多。在生抽的制作上,生抽酱油是酱油中的一个品种,以大豆、面粉为主要原料,人工接入种曲,经天然露晒,发酵而成。其产品色泽红润,滋味鲜美协调,豉味浓郁,体态清澈透明,风味独特。
老抽的颜色是由于加入了焦糖色、颜色很深,呈棕褐色有光泽的。吃到嘴里后有种鲜美微甜的感觉。老抽一般用来给食品着色用。比如做红烧等需要上色的菜时使用比较好。老抽酱油的制作是在生抽酱油的基础上,把榨制的酱油再晒制2~3个月,经沉淀过滤即为老抽酱油。其产品质量比生抽酱油更加浓郁。
6. 酱油如何酿造,要具体详细的步骤,谢谢
酱油的由来
用豆、麦、麸皮酿造的液体调味品。色泽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是中国的传统调味品。
发展简况
酱油是从豆酱演变和发展而成的。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酱油”名称是在宋朝,林洪著《山家清供》中有“韭叶嫩者,用姜丝、酱油、滴醋拌食”的记述。此外,古代酱油还有其他名称,如清酱、豆酱清、酱汁、酱料、豉油、豉汁、淋油、柚油、晒油、座油、伏油、秋油、母油、套油、双套油等。公元755年后,酱油生产技术随鉴真大师传至日本。后又相继传入朝鲜、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
生产工艺
酱油用的原料是植物性蛋白质和淀粉质。植物性蛋白质遍取自大豆榨油后的豆饼,或溶剂浸出油脂后的豆粕,也有以花生饼、蚕豆代用,传统生产中以大豆为主;淀粉质原料普遍采用小麦及麸皮,也有以碎米和玉米代用,传统生产中以面粉为主。原料经蒸熟冷却,接入纯粹培养的米曲霉菌种制成酱曲,酱曲移入发酵池,加盐水发酵,待酱醅成熟后,以浸出法提取酱油。制曲的目的是使米曲霉在曲料上充分生长发育,并大量产生和积蓄所需要的酶,如蛋白酶、肽酶、淀粉酶、谷氨酰胺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等。在发酵过程中味的形成是利用这些酶的作用。如蛋白酶及肽酶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产生鲜味;谷氨酰胺酶把万分中无味的谷氨酰胺变成具有鲜味的俗谷氨酸;淀粉酶将淀份水解成糖,产生甜味;果胶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等能将细胞壁完全破裂,使蛋白酶和淀粉酶水解等更彻底。同时,在制曲及发酵过程中,从空气中落入的酵母和细菌也进行繁殖并分泌多种酶。也可添加纯粹培养的乳酸菌和酵母菌。由乳酸菌产生适量乳酸,由酵母菌发酵生产乙醇,以及由原料成分、曲霉的代谢产物等所生产的醇、酸、醛、酯、酚、缩醛和呋喃酮等多种成分,虽多属微量,但却能构成酱油复杂的香气。此外,由原料蛋白质中的酪氨酸经氧化生成黑色素及淀份经典霉淀粉酶水解为葡萄糖与氨基酸反应生成类黑素,使酱油产生鲜艳有光泽的红褐色。发酵期间的一系列极其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所产生的鲜味、甜味、酸味、酒香、酯香与盐水的咸味相混和,最后形成色香味和风味独特的酱油。
普遍采用的低盐固态发酵工艺流程如图。
原料处理 分为3步。①饼粕加水及润水:加水量以蒸熟后曲料水分达到47—50%为标准。②混和:饼粕润水后,与轧碎小麦及麸皮充分混和均匀。③蒸煮:用旋转式蒸锅加压(0.2MPa)蒸料,使蛋白质适度变性,淀粉蒸熟糊化,并杀灭附着在原料上的微生物。
制曲 分两步。①冷却接种:熟料快速冷却至45℃,接入米曲霉菌种经纯粹扩大培养后的种曲0.3—0.4%,充分拌匀。②厚层通风制曲:接种后的曲料送入曲室曲池内。先间歇通风,后连续通风。制曲温度在孢子发芽阶段控制在30—32℃,菌丝生长阶段控制在最高不超过35℃。这期间要进行翻曲及铲曲。孢子着生初期,产酶最为旺盛,品温以控制在30—32℃为宜。
发酵 成曲加12—13°Be'热盐水拌和入发酵池,品温42—45℃维持20天左右,酱醅基本成熟。
浸出淋油 将前次生产留下的三油加热至85℃,再送入成熟的酱醅内浸泡,使酱油万分溶于其中,然后从发酵池假底下部把生酱油(头油徐徐放出,通过食盐层补足浓度及盐分。淋油是把酱油与酱渣通过分离出来。一般采用多次浸泡,分别依序淋出头油、二油及三油,循环套用才能把酱油成分基本上全部提取出来。
后处理
酱油加热至80—85℃消毒灭,再配制(勾兑)、澄清及质量检验,得到符合质量标准的成品。
展望
酱油工业正在打破传统的方法而逐步采用新方法。如原料连续蒸煮处理,将加水的原料在0.16—0.18MPa压力下蒸煮3分钟,并快速冷却,可使原料全氮利用率由原来旋转蒸煮锅的75%提高到85%左右;制曲使用圆盘机后,成曲酶活性高,质量好,还减少劳动力和改善劳动条件。此外,诱变育种出优良突变新菌株及液体曲的应用,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以上,希望可以帮到你的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