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堂教学情况怎么写
发生了什么具体问题,有什么教学问题没解决,要怎样解决。
1、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一名教师要真正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课堂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从而尽可能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把握课堂教学艺术,必须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2、自信,从某种角度上说是能力的一种体现。教师应当是在某专业、某领域学有所成的人。学识广博的人由于有深厚的知识学问 "垫底",因此当他面对学生时,自然会流露出一种自信来。这种自信,犹如催化剂,能将人的潜能调动起来,使人的智力、体力等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有人说:"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3、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具有一定的自信心,这样才能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状态去传授知识。但自信也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过于自信,以至于自负,容易引起接受者的逆反心理,令人反感,因而不利于知识的传播。自信与自负不仅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表现出来,举手投足,甚至表情、神态都可以透露出这种心理的轨迹。要把握好这个"度",非得练好"内功"不可。
2. 教学中落实情况怎么写
一、对“三维目标”的理解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语文教学的根基才不会产生动摇,“上层建筑”也才能发展得越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将使语文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
没有“过程和方法”的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目标也将难以落实。在兼顾其它二维的情况下,知识和能力的坚实牢固,是语文新课程追求的更高层次的目标。
二、“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经过教学,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获得进步与发展,使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实行有效教学,落实三维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主体参与的有效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成定论。作为教师,更重要的是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参与自主学习并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1.首先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情绪上的安全感。其次是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能彼此接纳和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让学生拥有安全的心灵港湾,能够在同伴的鼓励中,教师的期待下,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实现既定的学习任务,促进个人的进步和成长。
2.教师要学会赞赏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要乐于给予学生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3.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履行责任的能力。
学生有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能够胜任独立学习及合作学习中分配给自己的学习任务。4.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灵感。
(二)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三维教学目标必须具体,才便于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把三维教学目标具体化,应包括以下内容:1.教学对象。
2.学生的行为。3.确定行为的条件。
4、程度。(三)教学内容的问题化问题是思维的开始。
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提炼问题给学生,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把学习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四)教学过程的实践化语文实践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也包括情感的体验,兴趣的培养。
如阅读教学,我们可以课文的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思考、想象、接受文章的情感熏陶,同时完成对词句的感悟和阅读方法的学习。习作教学时,我们仍然可以情感为线索,引导学生在取材时联系生活世界,激活想象世界,在构思、表现时倾诉情感,表达情感,在评价时对情感的表达进行反思,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准确,更加具体,更加生动形象。
(五)教学指导的方法化1.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指导。 陈述性知识也称描述性知识或记忆性知识,教科书中大量的课文可看作是陈述性知识,从语言积累的角度来说,主要是熟读成诵。
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朗读方法和熟记方法掌握课文内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2.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指导。
程序性知识也叫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阅读教学中程序性知识的引导,要引导学生经历初读感知──精读感悟(体验)──复读升华和熟读成诵,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领悟重点词句的步骤方法,如重点语句先理解字面意思,再联系时代背景,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言外之意,体会思想感情,然后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
又如习作指导,要引导学生在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下功夫,学习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等方法。3.策略性知识的学习指导。
策略性知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情景中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它不同于圈画、批注、评点等具体的学习方法,而是由学习方法、学习调控和多元认知等要素构成的监控系统。随着年级的升高,老师要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明确每次要从教科书学到什么,要利用哪些资源和怎样利用这些资源,要采用怎样的学习策略才能达到学习目的等。
(六)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教学目标的“多维”决定了教学评价的“多元”,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还要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交流反馈时,老师既要关注学生答案的正确性,又要关注学生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运用,又要关注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对知识的兴趣的程度和对学习的专注程度,可用表示赞赏或用委婉的批评给予评价。
对学生流露出来的价值倾向,即使是错误的,老师也不要压制,应该耐心地问一问学生为什么这样想,然后给予疏导。实践证明,只有多元的教学评价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才有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维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是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它能否尽快取得成效,取决于我们对它的认识的深入程度,取决于对有效教学策略、方法的整合和运用。
3. 教学目标怎么写
第一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
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
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
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 怎样写小学课堂教学反馈
我觉的应该要条例清楚,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如果家长去听过课,这样写起来更会得心应手。
对老师的讲课情况,讲课的方法,老师的着装,语言,表情,更重要的是课堂气氛,及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性,是否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能否让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以及对老师提问是否得到学生的积极回应。在这里既要有对老师讲课的肯定,对老师的授课能提出比较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最好。
对于学生,也应该从课堂纪律,听课情况做一些反映。我觉的课间的纪录也很重要,好的课间纪律对学生上课时快速进入听课状态很关键。
还有就是对,孩子回家的表现,做一些反馈,回家的表现在一定侧面上也能反映老师的教课情况。教学相长,孩子离校的表现对老师的教学也会有一定的思考,比如:孩子写作业的情况,在家里,做为家长应该最了解,本来老师可能觉的布置的作业学生半个小时就能做完的,可孩子在家可能做了一个或更长的时间,把这些问题反映给老师、学校,对老师改进讲课方法,提高课堂质量等都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最后还是觉得能够站在家长的立场上对学校、老师提一些中肯的意见做好。漫天的褒奖或过火的批评都会让人觉得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