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写观察(观测)报告
育豆芽菜为什么要加压又不能见光?
前几天,劳动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按照书本上的方法,自己动手育豆芽菜。奇怪的是,书本上要求在育豆芽菜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压上砖块,还强调整个过程都要避光。我十分纳闷:在豆芽上加压,不就把豆芽给压死了吗?豆芽没有叶子,可是为什么却见不得光呢?为了揭开这两个秘密,我准备做三组实验。
我精心挑选了粒大饱满的黄豆60粒,用清水浸泡。一天后,豆粒露出了白芽点。我将黄豆捞出,平均分成三份,分别放在三个底部 有筛孔的盒子里,盖上一层纱布。这三组实验分别标号是A、B、C。我将A组放在光下,B组、C组都放在黑暗中。我每天定时淋水,两天后,三组豆芽都长出了1厘米左右,我便在B组的豆子上放砖块,并且随着豆芽的生长逐渐增加压力。在这过程中,我认真观察并作好记录。五天后,我认真对比这三组豆芽,结果是:A组在光下,黄豆瓣变绿了,豆芽发紫;B组由于不断加压,豆芽长得短而肥壮,白白嫩嫩,弯曲度较大;而C组未加压,豆芽又细又长,不如B组那样白嫩。很显然,B组是人们餐桌上的首选豆芽菜。
新的问题又产生了,为什么在光下的豆瓣会变绿呢?我查了有关资料,原来,黄豆肥厚的子叶在阳光下会产生叶绿素,使豆芽变绿!
经过培育豆芽的过程,我受益匪浅。“纸上得来终觉浅,深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动手实践、认真观察、细心研究,才能对科学知识有更深一层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提高我们的动手、动脑能力。
2. 如何写天文观测笔记
看看此贴/f?kz=461297633
是讲如何起步的
还是建议先进行目视观测或用双筒辅助,目视观测是为熟悉星空,双筒是为熟悉一些星云星系的位置。
双筒建议10倍的,7倍有点小了,如博冠的旅行家10*50、猛禽10*50。总之先锻炼几个月吧,再上镜子。
初学者最好别用反射,大观折射镜Maxvision ED和Maxvision R,博冠马卡镜Bosma Ω,美德施卡镜Medea LX,等。每种型号有不同的口径,具体多少毫米LZ根据预算决定。赤道仪一定要好
最后建议楼主先把望远镜个参数物理意义和各光学系统的优缺点弄熟,一是知道自己要买什么,二是不会被骗。下面是推荐的书籍:
观测
《星座与希腊神话》
《美丽星空》
《星座世界》
《最新天文观测手册》
《剑桥天文爱好者指南》
《天文爱好者手册》
《恒星与行星》
基础知识
《简明天文学教程》
《大众天文学》
《基础天文学》
《通俗天文学》
《美丽月球》
《观天巨眼》
《通俗天文学》
《通过哈勃看宇宙——无尽星空》
《通过哈勃看宇宙——星之海洋》
《通过哈勃看宇宙——宇宙遗产》
《认星识历》
《宇宙掠影》
《天文知识基础》
《普通天文学》
专业
《恒星物理》
《星系天文学》
《望远镜的设计与原理》
杂志
《天文爱好者》
《中国国家天文》
3. 观察报告格式及范文
原发布者:zm15877923573
观察报告的构成要素标题:《关于……的观察》 摘要: 关键词:3-5个 正文: 一、导论:介绍观察的背景及观察所要达到的目标。 二、正文内容:包括观察的内容,观察的步骤,如何观察,以及观察的结果,经验体会,理性思考,问题和建议。重点写自己的认识,特别要写出自己的体会,思考后的理性认识。注意层次清楚。 三、结语:写出实践者对此次实践的意见或建议。 四、参考文献 五、附录:附录上自己的观察表格设计参考格式(1)文章标题:可以是公文式标题,即《关于……的调查》;也可以是观点式标题,例如:《社会需要怎样的医学生》,亦可根据活动具体情况自定。(2)中文摘要:不少于300字,关键词3-5个。(3)导论:介绍调查研究的背景及调查所要达到的目标。(4)文章主体:包括实践内容,调查资料,调查结果,经验体会,理性思考,问题和建议。重点写自己的认识,特别要写出自己的体会,思考后的理性认识。注意层次清楚。(5)结语:写出实践者对此次实践的意见或建议。(6)参考文献:列出报告中所直接提到或引用的资料来源,包括资料的时间、内容、作者、发表的刊物名称及页码或网站的网址等。课堂教学观察报告的撰写一、课堂教学观察报告及其特点 课堂教学观察简称课堂观察。是指观察者(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借助于自身感官或有关辅助工具,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表现进行观察,从而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教学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使用一整套课堂观
4. 天文观测日记的写法
14年一遇的小熊座流星雨标签: 小熊座 流星雨 2009-04-04 01:39 时间:2008.12.20 就如上个星期双子座流星雨临时失约一样,这一次的小熊座流星雨是临时决定要去的。
因为下午的考试跟不上大队的车,结果是晚上8点自己一个人从2号线转4号线,然后在黄阁汽车站坐摩托进去十二涌。
3个小时后,终于回合大部队。
吹水,排排训,睇天空,
今晚的天空好多星,好难得广州这边也可以看到这么多星,
大三角和猎户座之间的暗星,多如尘埃,
M42和昴星团清晰可见。
可惜我这部普通的相机里只能留下天狼星璀璨的身影。
1点过后,高潮迭起,
最好看的一粒火流星,在东边留下一道耀眼的尾迹,
引起所有人的惊呼。
哈哈,可惜中哥拿着他那台单反,
镜头却全都对着相反的方向了。
整个晚上就是折腾不到一粒流星进镜头内。
1点50分,下弦月升起,
刚刚升起的月亮,有一种诡异的暗红,
但上升速度却是很快,
月影,云影,船影,远处的灯光,一副这样的画面就这样构成了。(曝光15秒,光圈3.5,ISO400)
3、4点后,本来应该是预计的高值时间,
但云也越来越厚,把整个天空的星星全部遮盖起来。
只能是去大望远镜里对着月亮拍了几张过过瘾。
大部队也相继入帐篷睡觉去了。
仅剩下我和不高留守。
老杨虽然也在旁边,却在3张凳子上睡着了。
看不过老杨睡得这么好,
5点半的时候,拍醒了他。
把拿来的烟花尽数点燃。
15秒的曝光时间,
留住了我们的欢乐轨迹。
总结:
1、虽然是冬至,但今晚的气温却没有上个月狮子座的那晚那么冷。
2、小熊座的流星,除了少数几粒速度较慢之外,大部分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3、今晚看到了11粒流星,上个月狮子座看到了5粒流星,今年我的流星量是16粒。因为失却了双子座的那次,这一年比上一年看得少了。
小熊座流星雨资料(转自广东天文科普网):
今年是小熊座流星雨8P塔特尔母体彗星过近日点的年份。观测表明,母体彗星回归,其流星雨的数量也会明显增加。8P彗星首次发现在1790年1月9日,回归周期为13.61年。最近三次8P彗星过近日点的日期分别是:2008年1月27日、1994年6月25日和1980年12月15日。如果错失这次观测良机,就要再等14年。
没什么格式,主要记录时间以及现象,最好有自己 的思考和感受
5. 日食观测报告怎么写
2007年3月19日 天气晴
课上
老师说今天上午10点左右有日食,好不容易才等到今天。
第一节课老师又讲了观察时注意事项。40分钟,第一节课可算熬过去了。第二节课是数学课,我此时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毕竟日偏食很少见,至少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看。我看了看其他同学,几乎和我差不多,一会儿看看表,一会儿看看窗外。而坐在窗边的同学已偷偷用“小孔成像法”观察了。
观察
终于下课了,同学们一个个都像疯了似的往外冲,一点儿也不顾数学老师的催交作业的喊声。当然,我也一样。
在x光片的保护下,我们的眼睛可以直视着太阳。今天的太阳虽然不是老师说的月牙儿形,但已不圆,缺了一小块。以贾屹坤的话来说就是今天的太阳像一块饼干被谁咬了一口。
老师,真好!
“铃······铃······”。课间总是如此短暂。在同学们唉声叹气下,大家又回到了课堂。 牛老师总爱带给我们惊喜。她说这节课可以让我们到外面观察。之后又在“老师真好”、“老师万岁”的吼声中大家奔出教室。
太阳恢复
这时,太阳的缺口已经没有刚刚那么大了。不过,这并没有减少我们的兴趣,大家站在人海中不停地举起x光片、胶片、熏黑的玻璃片等工具观察,又不时与身边的伙伴说些什么。快下课了,老师又让我们回到教室,可大家都意犹未尽。于是老师让我们对观察所得进行交流。
又一次下课时,大家又跑了出去。这时如果你不努力看是看不出太阳的缺口的。瞬间,太阳又恢复了以前的活泼可爱的,发出耀眼的金光。
太阳最先从左上方慢慢隐去一边,象月缺一样渐渐由圆变成月牙,然后天渐渐变暗,有点风,气温也下降了,很凉快。突然,天变黑了,但不是漆黑,象午夜12点的天空,不见的太阳附近还有两颗闪亮的星星,专家说可能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水星和金星。只一瞬间,隐去的太阳的右下角又出现一条细细的弧线,然后慢慢变宽,如月牙,天空也渐渐变的明亮。然后,太阳又渐渐复圆,变成火炉,气温再次升高,恢复日食前的状态。而那最壮观的一瞬
最震撼的是太阳完全消失的那一刻,象是午夜12点站在夜空下,微微的凉风,沉沉的夜色,美丽,壮观,奇特!一个字:酷!
听有人突然大喊一声:太阳有缺角了!公园里所有的人拿起自己带来的工具观看。记者用专门的眼镜观测,发现太阳的右下侧出现缺角,随后越来越大,成了半月形,接着“蛾眉日”越来越细,最终完全消失天暗了,起风了,此时,所有的人们都兴奋了,孩子们大声喊:太神奇了,大自然太神奇了!
太阳消失的样子真壮观啊!一个又园又亮的大红太阳渐渐被一点黑色的橄榄球的样子遮住了,慢慢地变成了一个半圆形,太阳也成了一个半圆形的发光物了,几十秒之后太阳已成了一条缝了,在这里我才眨了一下眼,在刚才的几十秒时我一直没有眨眼。
现在我看到的太阳,已经从中断开了,慢慢慢慢,两段都渐渐消失了,从两端开始往里缩,一分二十多秒时,太阳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