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颗”的拼音怎么写
“一颗”的拼音是:yī kē1、一颗的拼音是:yī kē2、解释:一颗一般用来形容细小的东西,比如一棵小草3、一的读音:yī解释: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心~意。
全;满:~生。~地水。
相同:~样。颜色不~。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常用词组:指一个人上台,下面的工作人员就另外换一批。
一尘不染 yī chén bù rǎn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
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一成不变 yī chéng bù biàn成:制定,形成。
一经形成,不再改变。一程子 yī chéng zǐ[a period of time]〈方〉∶一段时期;一些日子一筹莫展 yī chóu mò zhǎn筹:筹划、计谋;展:施展。
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4、颗的读音:kē解释:小而圆的东西:~粒。
量词,指圆形或粒状的东西:三~珠子。详细解释:(形声。
从页( xié),果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
( kě) 本义:小头) 引申指颗粒状物 [grain]颗,小头也。——《说文》翠叶轻拢豆颗匀。
——元好问《未开海棠》又如:颗盐(俗称“粒盐”。一种粗盐);颗子(方言。
指小米)。
2. 小学一年级的拼音怎么写
小学一年级的拼音在四线格里的写法如下:
拼音字母,有的占一格,有的占两格,有的占三格,注意各个字母在四线格里的位置。
例如a、o、e、u、ao、ou、er、an、en、un、m、n、x、r、z、c、s、w都是占一格的拼音;
i、ü、ai、ei、iu、ie、üe、iu、ün、ang、eng、ing、ong、b、p、f、d、t、l、g、k、h、q、zh、ch、sh、y、zhi、chi、ri、zi、ci、si、yi、yu、ye、yue、yuan、yin、yun、ying是占两格的拼音;
j是占三格的拼音
扩展资料: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
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这个草案共有31个字母,其中有5个新字母(无点的i;长脚的n;带尾的z,c,s),以便实现“一字一音”,不用变读和双字母。草案发表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热烈的讨论,甚至海外华侨和留学生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拼音
3. 一行的拼音怎么写
一行的拼音:
yī xíng
行的解释
[háng] 1. 行列:字里~间。罗列成~。
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
3. 步行的阵列。
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
5. 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
6. 行业:同~。各~各业。
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棉袄。~几针。
[xíng] 1. 走:~走。步~。旅~。~踪。~百里者半九十。~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远自迩。
2. 出外时用的:~装。~箧。~李。
3. 流通,传递:~销。风~一时。
4. 从事:进~。
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商。~营。
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径。品~。言~。操~。~成于思。
7. 实际地做:~礼。~医。~文。
8. 可以:不学习不~。
9. 能干:你真~。
10. 将要:~将毕业。
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五~(“金”、“木”、“水”、“火”、“土”)。
12. 古诗的一种体裁:长歌~。
13. 汉字字体的一种:~书。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