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蓑的笔顺怎么写
蓑的笔顺:横、竖、竖、点、横、竖、横折、横、横、撇、竖提、撇、捺。
基本信息:拼音:suō部首:艹,四角码:44732,仓颉:tywv86五笔:ayke,98五笔:ayke,郑码:ESKR统一码:84D1,总笔画数:13基本字义:1、用草或棕毛做成的防雨器:蓑衣。蓑笠。
2、用草覆盖。扩展资料:相关组词:1、蓑笠纶竿[suō lì lún gān] 形容鱼翁钓鱼的样子。
也比喻不问世事的隐逸生活。2、雨笠烟蓑[yǔ lì yān suō] 防雨用的蓑衣笠帽,为渔夫的衣饰。
亦借指渔夫。3、笠冠蓑袂[lì guān suō mèi] 戴竹笠,穿蓑衣。
泛指渔家装束。4、绿蓑青笠[lǜ suō qīng lì] 绿草编的蓑衣,青竹编的斗笠。
形容渔翁的打扮。5、披蓑戴笠[pī suō dài lì] 蓑:雨具名。
即蓑衣。笠:斗笠。
披着蓑衣带着斗笠。
2. 牧和蓑和遮的拼音和组词
【拼音】:suō
【组词】:蓑衣、蓑草、披蓑、渔蓑、耕蓑、烟蓑、短蓑、苫蓑、牛蓑
【拼音】:zhē
【组词】:遮蔽、遮挡、遮拦、遮阳、遮没、遮阴、掩盖、掩蔽、遮丑、遮盖、遮瞒、遮掩
【拼音】:mù
【组词】:牧场、刍牧、牧草、放牧、牧工、牧犬、牧歌、牧主、牧畜、牧区
扩展资料:
牧: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牛,从攴( pū),表示手拿棍棒牧牛(羊)。本义:放牧牲畜。
蓑: 象形,从艹,衰声。古文上象笠,中象人面,下象衰形。字亦作“蓑”。“蓑”是后起字。蓑的本义是雨具名,即蓑衣。
遮:
1.一物体处在另一物体的某一方位,使后者不显露:山高~不住太阳。
2.拦住:横~竖拦。
3.掩盖:~丑。~人耳目。~不住内心的喜悦。
3. 青箬笠 绿蓑衣中的蓑字的读音是什么
”青箬笠,绿蓑衣“中的“蓑”字的读音是【suō】
此句出自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具体【原文】如下: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
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
赏析: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写的山水画。
作者:
张志和(730年(庚午年)~810年?),字子同,初名龟龄,汉族,婺州(今浙江金华)人,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十六岁参加科举,以明经擢第,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唐肃宗赐名为“志和”。因事获罪贬南浦尉,不久赦还。自此看破红尘,浪迹江湖,隐居祁门赤山镇。其兄张鹤龄担心他遁世不归,在越州(今绍兴市)城东筑茅屋让他居住。史载唐肃宗曾赐他奴婢各一人,张志和让他们结婚,取名渔童和樵青。著有《玄真子》集。
4. 诗歌《江雪》 拼音
jiāng xuě
江雪 柳宗元
qiān shān niǎo fēi jué
千 山 鸟 飞 绝 ,
wàn jìng rén zōng miè
万 径 人 踪 灭 。
gū zhōu suō lì wēng
孤 舟 蓑 笠 翁 ,
dú diào hán jiāng xuě
独 钓 寒 江 雪 。
翻译: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
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
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扩展资料: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于永州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诗中运用典型概括的手法,选择千山万径,人鸟绝迹这种最能表现山野严寒的典型景物,描绘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图景;接着勾画独钓寒江的渔翁形象,借以表达诗人在遭受打击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绪。全诗构思独特,语言简洁凝练,意蕴丰富。
《江雪》这首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805—815)。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发动的永贞革新运动,推行内抑宦官、外制藩镇、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措施。
但由于反动势力的联合反对,改革很快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流放十年,实际上过着被管制、软禁的“拘囚”生活。险恶的环境压迫,并没有把他压垮。在政治上不利,他就把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志趣,通过诗歌来加以展现。这首诗便是其中一首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