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鲁迅是怎样描写藤野先生的
这篇回忆录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学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有如下特点。
1、脉络分明,记叙有序:
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的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开头写东京(是作者往仙台见藤野先生的缘由),然后用设问句自然过渡。接着写初到仙台受优待(衬托藤野先生),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除回忆藤野先生这条明线外,本文还有一条内在的线索,就是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很多材料,如写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写仙台医专日本“爱国青年”寻衅和看电影事件,写作者弃医从文,都围绕这条内在的线索。因此,文章篇幅虽长却脉络分明,材料虽多却井然有序。
2、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品质:
文中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作者采用白描手法,写人抓特征,几笔勾勒,就甚为传神。如写藤野先生,写他的“黑瘦”“八字须”“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衣着“模胡”,冬天穿旧外套,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又如写“清国留学生”,抓住了盘辫子这个细节,很能反映他们的思想本质。在清末,不少仁人志士剪辫子,表示与清王朝决裂,而这些留洋学生既要学时髦,又要表示忠于腐朽的清王朝,于是只好盘起辫子。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揶揄的口吻,对他们的辫子进行形褒实贬的描写,揭示了这些留学生庸俗腐朽的思想本质,也反映了对他们的厌恶之情。
3、语言朴素含蓄,精练深刻,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这篇回忆文章写的是作者终生难忘的“伟大的”人,记的是震动作者灵魂的典型的事。因此,不管是抒情议论的语言,还是写人记事的语言都饱含感情。如怀念藤野先生,作者写道:“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直接抒发感激敬仰之情。再如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写赴仙台途中深刻的印象,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写弃医从文的举动,字里行间都充溢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深切感情。
文中充满着对藤野先生的尊敬、爱戴和怀念,但是没有溢美之辞,往往在那三言两语的叙说中,让你感受到出自作者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如:“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这是看似很平淡的叙述语言,但其中却反映出藤野先生对作者的热情与关怀,说明他是个没有民族偏见的兢兢业业工作的教师;另外,作者写这件事情,更是为了表明他对藤野先生的崇敬与感激。再如:“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这种“不安和感激”是深刻的,但是作者并没有接下去写些赞扬和抒发感情的话,而是平静地实实在在地叙述了“不安和感激”的原因:“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这段话中,我们注意一下作者刻意选择的几个词(句中加点的词),它们可以使我们体味到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情是多么强烈,也可看出他对藤野先生是多么崇敬。文中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
2. 藤野先生的主要内容概括回答能快点回答我最好
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学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对藤野先生写了六个典型事例: 1.藤野先生的第一节课——表现先生中规中矩,学究气,略有些古板; 2.上讲堂忘记带领结——对外表不拘小节; 3.添改“我”抄的讲义——表现先生对学生关心,认真负责; 4.先生纠正“我”绘的解剖图——表现他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循循善诱; 5.先生关心“我”的解剖实习——表现他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关心学生思想意识的进步; 6.先生想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情况——表现他严谨求实精神,对骨学的浓厚兴趣 .。
3. 藤野先生的写法是什么
1、写作手法简析
①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突出品质
文中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作者采用白描手法,写人抓特征,几笔勾勒,就甚为传神。
②语言朴素,精练深刻,有浓厚感情
这篇回忆文章写的是作者终生难忘的“伟大的”人,记的是震动作者灵魂的典型的事。因此,不管是抒情议论的语言,还是写人记事的语言都饱含感情。
2、原文简介
《藤野先生》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散文,记叙了作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断。其中有东京“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由东京到仙台的旅途回忆,有在仙台的食住情况,也有受到日本具有狭隘民族观念的学生的排斥,还有一次看电影受到的刺激,而重点却是记叙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藤野先生本名藤野严九郎,是作者的老师。
本文内容丰实,笔意纵横,形散神凝,错落有致,发人深省,一条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线索贯穿了全文,使每个看来似乎是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断闪耀着夺目的光华,从而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4. 藤野先生是谁写的
鲁迅
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先驱.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1898年5月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转入江南矿务铁路学堂.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门学医,思想产生了教大的变化,弃医从文,开始了文学创作.1918年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一发不可收拾,相继发表了<;孔乙己><;阿Q正传><;药>;,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和一系列杂文集.
藤野先生生平
藤野先生,姓藤野,名严,排行第九。1874年生于福井县一位医生家里,名古屋爱知县立医学专门学校毕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04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书。1915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改为东北医科大学,藤野先生因没有进过大学,不合“资格”要求而离职,到东京泉桥慈善医院工作,并学耳、鼻科,一年后回到家乡福井县木村自设诊所。1945年8月11日逝世,享年72岁。
5. 藤野先生主要写了什么和什么
《藤野先生》这篇文章记叙了藤野先生与我交往的四件事:
(1)添改讲义;表现了藤野先生工作认真负责。
(2)纠正解剖图;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学生严格要求。
(3)关心解剖实习;表现了藤野先生热情诚恳。
(4)了解女人裹脚;表现了藤野先生求实精神。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02年4月,鲁迅22岁,他怀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理想,去日本留学,在东京的弘文学院补习日文。1904年9月,转赴仙台,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毕业于爱知县立医学校(现名古屋大学)的藤野先生,在鲁迅入学的两个月前,升格为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解剖学教授。鲁迅在此认识了这位日本学者,并且同他建立了深厚的师生友谊。
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当时作者鲁迅正遭受北洋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从北京南下,来到厦门大学任教,作者作此文予以怀念藤野先生,此文最初发表于同年十二月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23期,后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
6. 鲁迅的藤野先生是写于什么时期
鲁迅于1926年10月22日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写下了《藤野先生》这篇回忆散文,当时鲁迅46岁,与藤野先生分别已20年。
1902年,鲁迅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救活一些像其父亲似的被庸医所误的病人,远渡重洋到日本留学,1904年8月入仙台医学院学医,从而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挚的情谊。
鲁迅写这篇散文时,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正是进入高潮的时候,北洋军阀政府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1925年鲁迅因反对教育总长章士钊非法解散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被章士钊违法免职。1926年1月,新任教育总长易培基取消过去对鲁迅的免职处分,2月,平政院开会作出裁决,正式取消章士钊对鲁迅的处分,判定鲁迅诉胜。8月底,离开北京赴厦门,任厦门大学文科教授。同年10月12日,写下了这篇回忆散文,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
7. 《藤野先生》写了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
作者在跟藤野先生的交往中,着重选写了他的四个典型事例。
从四个方面来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1)写藤野先生检查并从头到末地修改“我”抄的讲义。
表现了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2)写藤野先生指出“我”绘的解剖图中的错误。
表现了先生热情关心,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3)写藤野先生为“我”不信鬼神,敢于解剖尸体而感到高兴和放心。
表现了先生的正直无私,直挚诚恳的工作精神。(4)写先生向“我”询问,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
表现了先生的探索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这四件事,(1)(2)两件是详写,(3)(4)两件是略写。
通过这四个典型事例的记叙,赞颂了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从严治学、热情关怀、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这些也就是藤野先生为什么要满腔热情地教育鲁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