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池上的古诗是怎么写
池上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写山僧对弈,也是自己心态的一种反映。深山里的和尚本来就是与世无争,他们又在竹阴下下棋,那种不染一丝尘埃般的清净,令作者神往。“山僧对棋坐”,起码有两个和尚;“时闻下子声”,有人在旁边听,那么至少是三个人了。这首诗人物全都隐藏不露,所以虽有三人活动,也觉得清幽无比。尤其最后的那句“时闻下子声”更如天籁音乐,烘托了真正的宁静。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2. 古诗池上看图写话一年级怎么写
一个仲夏的下午,太阳烧灼着大地。树梢上,蝉仍然不知疲倦地叫着。旁边的荷塘,也时不时传来几声稀疏的蛙鸣。还有几只蜻蜓,点缀在荷花上。干活的人,都已经不住烈日的暴晒,回家休息去了,几个路远的,也在树荫下沉沉地睡去。这个下午,一切都是那么安静。
突然,从半人高的草丛中冒出一个围着红肚兜,竖着两条朝天辫的七八岁的小顽童,他四下望了望,发现没人注意,就轻手轻脚地接近池边。只见他悄悄地爬上岸边的那只小木船,蹑手蹑脚地划向池子深处的一片碧绿的荷叶丛。
进入荷叶丛中,他摘了一片荷叶顶在头上慢慢地前进着,没有丝毫的痕迹,只有几只蜻蜓惊飞起来。在那儿,有一个莲蓬。他竖起耳朵听了听外面的动静,确定无人注意,便伸出手,轻轻一折,一个莲蓬就掉进了小船里。这儿,又有一个……他就这样摘着,渐渐的,小木船上已经到处都是莲蓬了。
他注意到远处传来狗叫,而且好像在往这个方向接近,便警觉起来,突然想到:可能有人开始活动了,再呆下去我可能就会被发现的。他又听了听外面的声音,觉得没事后,悄悄把船划回岸边了。他解下红肚兜,把莲蓬都装进去,回头一看,水里的浮萍已经被他划出了一条船驶过的痕迹。他看到痕迹,怕别人发现是他干的,又端起兜着莲蓬的红肚兜,偷偷溜回家去了
3. 池上 白居易古诗诗中写了怎样一件事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
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池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
原文: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扩展资料
此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平易。《池上二绝》就是这样一组描写一种平凡生活的小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两个小景写得可爱、可亲、可信。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池上二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