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正面描写,什么是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也称直接描写,是对想要描写的对象本身而不是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进行的描写。
侧面描写,就是不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直接地描写,而是描写受到描写对象影响的其他事物,借此来表现描写对象的手法。也称间接描写,与正面描写(直接描写)相对。
简言之,正面描写,是直接描绘想要描写的对象,而侧面描写,是为表现正面描写中,所描绘的主体的某个特点,而服务的。
比如,写花儿,写花儿色泽、形状、香气等,这是正面描写。为了表现花儿的美,写吸引来了蝴蝶、蜻蜓,还有络绎不绝的游客,这些,就是侧面描写。
第一种,集中写好正面描写之后,再写侧面描写。
第二种,分阶段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注意层次分明,层层递进。
扩展资料
分阶段写正面描写,及侧面描写。层层递进。
比如,写运动会。表现运动会的激烈精彩,主人公为小明。
正面:小明做好了跑步姿势——侧面:同学们屏气凝神
正面:小明冲了出去——侧面:同学们摇旗呐喊
正面:小明体力不支——侧面:同学们焦急跟跑
正面:小明调整呼吸,紧要关头冲向终点夺冠——侧面:同学们尖叫失控,喜极而泣
这就是层层递进,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层次变化。详写正面描写,略写侧面描写。侧面描写虽可一笔带过,但能突出主体。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正面描写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侧面描写
2. 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写一个作文
今天早晨,我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久违的作文兴趣班。
我走到作文兴趣班门前,一推开门,就被眼前的狼狈影像惊呆了:桌椅杂乱无章地摆放着,地上到处是粉笔灰和白花花的小纸片,粉笔、塑料袋横七竖八地放着。我想:怎么就几个星期不见,教室就成这样了?同学们一进来见教室这样,都扭头溜了。
这么乱,怎么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写作环境呢?大家最后终于决定,要在上课之前把教室好好打扫一下。于是行动开始了…… 首先分工。
由于男同学力气大,就让那两个男同学担任摆桌子摆椅子的任务,还有整理桌子。由于女同学细心细致,因而负责扫地与擦桌子。
分工完毕,大家便忙开了。男同学费力地搬着桌子,桌子不停地发出吱吱的响声;女同学认真地扫着地板,很快“雪片”就打扫干净了。
正当大家要松一口气时,粗心的男同学竞竟不小心把粉笔灰弄到地上去了!女同学不停地责怪着他,怪他破坏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尽管男同学一直赔礼道歉。那位男同学只好自己把地上的“再生雪片”扫进了垃圾桶。
看到这样,女同学也不再计较,会心地笑了。 这时老师来了,她惊讶地发现我们正在勤奋地扫着地呢。
可老师没进来,她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们,不时插上几句表扬:“你们干得真专心呀!”“挺干净的嘛!”或是几个指点:“这儿不够干净。”“桌子放这儿不太好!”活像一个指挥官,在指挥我们劳动。
终于打扫干净了,这时的教室和打扫前的教室大不一样了:干干净净的地板,桌椅有条理地摆着,上面没有丝毫粉笔灰,和原先的教室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呀!看着自己辛勤的劳动成果,同学们都开心地笑了……。
3.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区别在那
正面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 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
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正面描写一般包括动静描写,虚实描写,色彩渲染描写,观察角度变化描写 ,点面结合描写五种描写方法;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方面进行的直接描写。
(也叫实写)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
但有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侧面描写很多几乎所有的作家都喜欢。 描写方法 (1)以旁面写正面,即通过对周围人物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例如《夜走灵官峡》,通过成渝的描述和介绍,表现了成渝的父母不畏艰险、忘我劳动的精神; (2)以对面写正面。如《社戏》中写“我”因看戏等得不耐烦而兴味全无,没有正面写“我”扫兴,而是写舞台上演员的脸在自己眼中变得模糊了来表现; (3)以反面写正面。
如用敌人的愚蠢来突出革命者的机智。
4. 正面描写的正面描写人物
我们重点来研究如何正面描写人物:所谓正面描写人物,就是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和行动和语言。
(1)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即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外貌描写的要求是:根据需要,抓住特征,绘形传神,刻画性格,显示灵魂。 外貌描写有两个关键:
第一,进行肖像描写,要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去写,不能每写到人就必写人的肖像。写肖像,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例如,在《一面》这一课中,作者三次描写到鲁迅的肖像,重点突出了“瘦”这一特点,把鲁迅先生为了革命忘我工作,积劳成疾的高尚品质表现出来了。
第二,外貌描写切忌公式化、脸谱化。一般情况下,“人如其面”。然而人的内心与外貌并不总是一致的,外表漂亮不一定心灵美,而且,“知人知面不知心”。优秀作品中写的好人外貌不一定都是漂亮、英俊;写的坏人也并不一定都是麻子、瞎子、跛脚。例如,在《巴黎圣母院》中,敲钟人很丑陋,但是,他的心底却无比善良。在《红楼梦》中,王熙凤长得很美,但是,却心如蛇蝎,笑里藏刀。这样说,并不是说一定要把人物的外貌描写和人物的品质弄成相反的,而是要根据人物的具体特点来写。 (2)心理描写:以语言文字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道德品质、个性性格特征所进行的描写。
进行心理描写应注意掌握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应写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必然产生的心理活动,而不能为心理描写而进行心理描写。
第二,写心理活动,要防止左一个心理活动,右一个心理活动。只有在关键的情节、动作、表情出现时,才伴之以心理描写。
第三,写心理活动,要努力写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3)行动描写:通过语言文字表现人物自身在矛盾斗争中的行动,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的描写。
孔子说:“听其言,观其行”,对于一个人来说,从他的行动中看他的品质,是最为准确的,因此,描写人物的行动是突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的好方法。所以,茅盾说:“人物的性格必须通过行动来表现。”又说:“既然人物的行动(作品的情节)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那么,人物性格是不是典型的,也就要取决于这些行动的有没有典型性。作者支使人物行动的时候,就要尽量剔除那些虽然生动,有趣,但并不能表现典型性格的情节。”
行动描写应掌握两个原则:
第一、人物性格应当从他自己的行动里流露出来;
第二、人物的行动 应当经过选择,足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因此描写人物行动的目的就应十分明确;
第三、要注意人物行动的生动性和典型性。所谓生动性,指的是作者不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写出他怎样做。所谓典型性,则指的是作者要写出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 (4)语言描写:即通过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描写方法。“闻其声,知其人”,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往往鲜明地体现着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变色龙》中对奥楚蔑洛夫的语言的描写,把这条变色龙”专横跋扈、欺压百姓,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对于语言的描写应该掌握这样两个原则:
第一: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物来”(鲁迅语)
所谓看出人物来,就是从人物的语言看出人物的性格来,看出人物的身分、地位、职业、年龄、文化层次等等。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表现。在《水浒传》中“招安!招安!招甚鸟安!”,这是李逵后来常说的话,从李逵这短短的几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粗鲁、耿直的性格和反抗精神。我们在写人物语言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努力写出这个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
(5)“只摘取各人有特色的话来”
鲁迅先生十分强调写人物语言时“要删除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取各人有特色的话来”。这就是说,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生活中人物的语言,而要将生活中的人物语言进行提炼和典型化。人物语言要力求简洁,与主题无关的话语不要写。
在描写人物时,要将这些方法综合起来, 灵活运用,这样才能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5. 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的作文怎么写啊
根据你的补充,我修改为: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 范文(Kaiser3344原创)
爱中秋的月亮
今天是中秋节我约上几个好朋友来到楼顶上赏月。
月亮并没有升得很高我们先开始看旁边的景物。朝北望去操场上的迎春花格外绿;向东扫去是座教学楼里面传出许多歌声、笑声;南边一栋栋房子拔地而起还有摩天大楼巍然耸立;举目西望一个个焰火开出了朵朵绚丽的花朵简直是瑰丽无比。
月亮升起来了。它告别了漆黑的青山走上了被焰火映得通红的夜幕。几颗星星眨着慵懒的眼睛簇拥着这轮对什么事都感到很新奇的明月。明月似乎想让自己更美披着天空这件深蓝的柔美光滑的绸缎深色的夜空并不能让她的美貌有所逊色反而更加衬托出她的美丽。因为今天是中秋节所以月亮特别亮特别圆。她像一个用圆规画出的玉盘将皎洁的光华撒向人间。我突然觉得她离我很近很近几乎可以伸手摸到她;又觉得她离我很远很远遥不可及。旁边的黑云浮在天空中慢慢地移动整个月亮如同飘渺的仙境云雾缭绕在旁边更增加了神秘的气息。
有时月亮躲进云里漆黑的云并不能掩饰她的光彩。月光透过云缝像千万把利箭穿过缝隙射向大地十分壮观。
中秋节逐渐进入高潮。焰火冲上云端在空中爆炸有的如同仙女散花有的好似条条银蛇有的犹如朵朵莲花有的宛如彩带纷纷。焰火声震耳欲聋、气壮山河焰火的气势更是势不可挡!
我爱中秋的月亮!
6. 怎么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文章
无论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为表现主要人物或主人公服务。形象一点说正面描写是正规军,侧面描写是地方武装和游击队,为了打击共同的敌人,正规军正面作战,地方游击队根据需要随时配合,多角度辅助,共同完成同一个作战任务。在写作过程中,通常以正面描写为主线,以侧面描写为陪衬。侧面描写的表达目的服从正面描写的表达目的,并始终与正面描写的表达目的保持高度一致。添加侧面描写的目的,是从更多的角度凸显正面描写要表达的内容,使之更突出,更精彩
具体方法
(一)整体安排:以正面描写为主线,侧面描写根据表达的需要和当时故事情节发展提供的客观便利,穿插在正面描写过程中,与正面描写相互配合,共同实现表达目的。
(二)通常顺序:一般情况下,侧面描写的内容是由正面描写的内容引发的,所以侧面描写一般放在正面描写之后。
(三)事件发生的环境、事件发生的条件位置处理。因为这是相对独立的部分。可以放在事件发生之前,或放在起因部分写作。先交代事件发生的环境,再具体描述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发生了一件怎样的小事,是很常见的一种写法。而事件发生的条件,既可以揉在环境中交代,也可以放在起因中交代,还可以以插叙的方式,在叙事过程中加以增补。
7. 什么是正面描写
在记叙文中,对描写对象(人物、事件等)直接进行描写的,就是正面描写,也称为直接描写。它是描写的主要方法。具体有: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细节等方面的描写。
如《听雨》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下雨,本是我讨厌的,因为会使我心情烦躁。而下雨,也成为她改变我的第一点。她拉着我的手,走到阳台,推开窗户,伸出我们小小的手。雨丝,一丝一丝落在手心里、指尖上。冰冰的,痒痒的,我咧开嘴笑了。这时候她说:“你原来很讨厌下雨吗?”我点了点头。她又说:“你可以想想它的好处啊,像现在这样不是很好吗?”我正惊讶她说话的老练,却又听她说:“嘘——听!雨落在树叶上的声音多好听啊!”她的手指竖在嘴边,而耳朵,已在聆听雨、叶和草的交融。我也静了下来,细细地注意着窗外。哦?真的!“唰唰——”、“悉悉唆唆——”叶与叶,草与草的磨擦配上了雨珠的伴奏,那么和谐,恍如梦中。打那以后,我又多了一种喜好——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