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曹丕的丕怎么读
丕:读pī,一声;释义:大:~业。~变。
丕,大也。——《说文》未丕扬先帝之盛功。——《汉书·匡衡传》太医令吉丕。——《后汉书·耿秉传》昧旦丕显。——《左传·昭公三年》弼我丕丕基。——《书·大诰》
又如:丕变(大变);丕训(伟大而可为法则的言论);丕烈(伟大的功业);丕业(伟大的事业);丕绩(伟大的功绩);丕显(伟大而显明);丕丕基(极伟大的帝王家业,指帝王之位)。
拓展资料:
1、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曹操的次子,三国时期魏王朝的创建者,曹丕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
2、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
3、曹丕在位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 (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平定青州、徐州一带割据势力,完成北方的统一;
4、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与匈奴、氐、羌等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
2. 曹丕的丕读什么
丕
开放分类: 文化、汉字、语言、文字、字典
[本字]丕 [简体笔画]5 [部首]一
[繁体]丕 [繁体笔画]5 [五行]水
丕
五笔输入法为(GIGF丕)
1.pī
〈形〉
(1)
(形声。从一,不声。本义:大) 同本义[big;great]
丕,大也。――《说文》
未丕扬先帝之盛功。――《汉书·匡衡传》
太医令吉丕。――《后汉书·耿秉传》
昧旦丕显。――《左传·昭公三年》
弼我丕丕基。――《书·大诰》
(2)
又如:丕变(大变);丕训(伟大而可为法则的言论);丕烈(伟大的功业);丕业(伟大的事业);丕绩(伟大的功绩);丕显(伟大而显明);丕丕基(极伟大的帝王家业。指帝王之位)
丕
pī
〈动〉
尊奉 [follow]。如:丕崇(崇奉);丕然(敬奉的样子);丕承(很好地继承);丕应(很好地应和)
丕
pī
〈连〉
乃,于是 [then]。如:丕乃(于是);丕则(于是)
丕
pī ㄆㄧˉ
大:~业。~变。
郑码:GIA,U:4E15,GBK:D8A7
笔画数:5,部首:一,笔顺编号:13241
2 .pei二声
用作姓名中通常读pei,
3. 曹丕的丕读pei还是pi
曹丕(pi) 中原地区的发音,人名中使用,字辈排行,徐州李氏一支(十一世名人徐州状元李蟠、雍正时期李卫)中第二十四世有这个字辈。
《说文》:“丕,大也。从一,不声。”
按:金文丕不从一,不、丕原为一字,后分化。基本字义拼音:pī(一声)大:~业。
~变。常误读作péi(二声)拓展资料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 (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
曹丕在位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 (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
谥号文帝,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葬于首阳陵。曹丕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
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参考资料:曹丕--百度百科丕--百度百科。
4. 曹丕的丕到底读pi还是pei啊
[pī]
丕
曹丕 (魏文帝)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
曹丕在位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 (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曹丕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谥号文帝,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葬于首阳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