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文我喜欢【伊索寓言集】怎么写
《伊索寓言》是一本流传千百年的名著,作者用简洁明朗的文字,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却告诉我们一个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伊索寓言》真是智慧与艺术的结晶,他似乎有着无穷的魅力。
在每一个故事中,都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每一个有生命的或没生命的事物描绘得栩栩如生。狐狸永远是那么狡猾;狮子永远是那么凶猛;狼永远是那么凶残;羔羊永远是那么胆小;狗熊永远是那么愚笨。
《伊索寓言》中,有许多故事对我们有教育性。比如《金斧,银斧和铁斧》,讲述了一个穷樵夫的铁斧掉入深潭中,他很伤心,这时水中出来了一位仙人,两次分别那出金斧和银斧并问:“这是你的斧头,拿走吧。”他都说这不是我的斧头。 最后,仙人拿出他的斧头给了他。仙人又拿出金斧和银斧送给了他,说:“你真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一个贪心的樵夫看见了,学着穷樵夫的 做。当仙人拿出金斧的时候,贪心的樵夫说这就是我的斧头。不料仙人说:“你撒谎,这不是你的斧头。”说完就将金、银、铁斧都拿走了。贪心的农樵夫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不要太贪心。还有许多这样的故事比如:《公牛与野山羊》告诉我们要宽容;《驴子和小狗》告诉我们要老老实实干本职工作……他们 都是教育我们怎样做人的佳作。
《伊索寓言》不仅教育我们怎样做人,还告诉我们怎样教育别人。比如《小孩与画像》,讲述了一个孩子爱打猎,但他的父亲梦到孩子打猎时被狮子要死了,他怕梦成真,非常恐慌。便将孩子关在一个悬空的屋子里,在屋子里画上了许多动物,终于有一天儿子忍无可忍,挥拳向墙边打去,不料被墙上的刺刺中了,最后,伤口发炎,不久孩子死去了。可见父亲对孩子的安排是有害无益!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让孩子在自由的空间中自由生活,不要抑制她们的特点,将来对孩子是没好处的。如果将孩子当作手中的宝贝,生怕他磕着碰着,这样使孩子们无法独立。这样的危害不仅仅是对于自己的未来,如果大部分家庭都这样,那么社会怎会进步?国家怎能强大?真可谓:“少年强则国强”
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伊索寓言》为镜;可以明是非,它用简洁明朗语言来教育我们、改变我们,《伊索寓言》有着无穷的魅力吸引着我们。
2. 怎样写伊索寓言故事的文章
说谎的放羊娃
有个放羊赶着他的羊群到村外很远的地方去放牧。他老是喜欢说谎,开玩笑,时常大声向村里人呼救,谎称有狼来袭击他的羊群。开始两三回,村里人都惊慌得立刻跑来,被他嘲笑后,没趣地走了回去。后来,有一天,狼真的来了,窜入羊群,大肆咬杀。牧羊娃对着村里拼命呼喊救命,村里人却认为他又在像往常一样说谎,开玩笑,没有人再理他。结果,他的羊群全被狼吃掉了。 这故事说明,那些常常说谎话的人,即使再说真话也无人相信。
还有守株待兔、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狐狸和葡萄、狐狸和蝉 等……
3. 读伊索寓言有感300字日记
相信大家都看过或听过《伊索寓言》里的故事内容。它主要写一些富有哲理性、教育性的故事。其中《蛇与农夫》这个故事让我受益匪浅。这个故事是说:一位农夫发现一条快冻死的蛇,于是他就想救它。蛇在农夫的怀抱里苏醒后,反而把农夫咬死了。这个故事说明了: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由此记起曾经一次,我在公共汽车上看见一个人,他鬼鬼祟祟,在本不是很拥挤的过道上故意前推后挤。我心想:他一定是扒手。于是,我特意看了他一眼,示意他:绝不能胡作非为,不然我就报警了。谁知不一会儿工夫他就从我的视线里消失了。不久,到了一个站台,一些乘客匆匆下了车,另一些乘客又忙忙涌了上来之后车门又关上了。这时一个乘客大声喊道:“我的钱包不见了!我的钱包不见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小偷还是不怕我的警告,偷了别人的钱包。这件事和《蛇与农夫》一事是多么的相似、雷同啊!从这两件事里使我明白了:对恶人不能心慈手软,不能讲仁义,不然好人就会受到损失、伤害,正义就会受到威胁。
4. 伊索寓言的感悟怎么写
伊索寓言,来自民间,所以社会低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得到了较突出的反映。如对富人贪婪自私的揭露;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鞑;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肯定;对社会不平等的抨击;对懦弱、懒惰的讽刺;对勇敢斗争的赞美。还有许多寓言,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人,怎样辨别是非好坏,怎样变得聪明、智慧。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生活和斗争的概况、提炼和总结,是古希腊人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遗产。
《伊索寓言》,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其中《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牧童和狼》《农夫和他的孩子们》等已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故事。
这是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一本书,它对西方伦理道德、政治思想影响最大。东西方民间文学的精华,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影响人类文化的100本书之一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
《伊索寓言》这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篇幅短小,形式不拘,浅显的小故事中常常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爆发出机智的火花,一号着深刻的寓意。它不仅是向少年儿童灌输善恶美丑观念的启蒙教材,而且是一本生活的教科书,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欧洲文学史上,它为寓言创作奠定了基础。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甚至政治著作中,也常常引用《伊索寓言》,或作为说理论证时的比喻,或作为抨击与讽刺的武器。此书中的精华部分,至今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欧洲寓言发展史上,古希腊寓言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开创了欧洲寓言发展的先河,并且影响到其后欧洲寓言发展的全过程,寓言本是一种民间口头创作,反映的主要是人们的生活智慧,包括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现传的《伊索寓言》根据各种传世抄本编集而成,包括寓言300多则,其中有些寓言脍炙人口。《伊索寓言》中的动物除了有些动物外,一般尚无固定的性格特征,例如狐狸、狼等,有时被赋予反面性格,有时则受到肯定,通过把动物拟人化来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这些动物故事无疑是虚构的,然而又很自然、逼真。这与后代寓言形成的基本定型的性格特征是不一样的。
《伊索寓言》曾对其后的欧洲寓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寓言作家费德鲁斯直接继承了伊索寓言传统,借用了《伊索寓言》中的许多故事,并称自己的寓言是"伊索式寓言"。公元2世纪的希腊寓言作家巴布里乌斯则更多地采用了伊索的寓言故事。这种传统为晚期古希腊罗马寓言创作所继承。文艺复兴以后,对伊索寓言抄稿的重新整理和印行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寓言创作的发展,先后出现了不少出色的寓言作家,如法国的拉封丹、德国的莱辛、俄国的克雷洛夫等。
随着"西学东渐",《伊索寓言》在明朝传入我国。第一个来我国的西方传教士利马窦在中国生活期间撰《畸人十篇》,其中便介绍过伊索,对《伊索寓言》做过称引。他之后的传教士庞迪我也在《七克》中介绍、引用过《伊索寓言》。我国第一个《伊索寓言》译本是1625年西安刊印的《况义》。清代之后,出现了许多种《伊索寓言》译本。上述情况表明《伊索寓言》在我国流传之久,它至今仍令人喜闻乐见,爱不释手。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籍。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对后代影响很大。
《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个小故事,与抒情诗主要反映贵族奴隶主的思想感情不同,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与生活教训的总结。寓言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寓言作者谴责当时社会上人压迫人的现象,号召受欺凌的人团结起来与恶人进行斗争。例如,《农夫和蛇》的故事劝告人们不要对敌人仁慈;《狗和公鸡与狐狸》告诉人们要善于运用智慧,战胜敌人;在《狮子与鹿》、《捕鸟人与冠雀》、《两个锅》等故事里,作者揭露出当政权掌握在贪婪残暴的统治者手中时,贫苦的人是不可能平安地生活下去的
参考资料: 自己的大脑
5. 《伊索寓言》怎么写介绍文
《伊索寓言》传入中国很早, 在明末就有了中文译本.除了佛经以外, 这怕是最早的被译成中文的外国古典文学作品了.据日本新村出氏的研究, 明末印行的伊素寓言中译本, 从事这工作的是当时来中土传教的耶稣会教士.这是由比利时传教士金尼阁口述, 再由一位姓张的中国教友笔录的.当时取名《况义》, 况者比也譬也, 汉书有`以往况今'之语, 这书名虽然够典雅, 可是若不经说明, 我们今日实在很难知道它就是伊索寓言集.
据新村出氏的考证, 《况义》系于公元一六二五年, 即明天启五年在西安府出版, 至今仅有巴黎图书馆藏有两册抄本, 所以不仅见过此书的人极少, 就是知道有这回事的人也不多了.
到了一八三七年左右 (清道光十七年) , 广州的教会又出版过一种英汉对照的伊索寓言选译, 书名作《意拾蒙引》, 译者署名作`蒙昧先生'.`意拾'即`伊索'的异译.这书我未见过.虽然出版至今不过百余年, 据说也很难见到.据一八四○年广州出版的英文《中国文库》(第九卷二○一页) 所载这书的介绍、译文是由一位汤姆先生口述, 再由这位`蒙昧先生'用中文记录下来的.汤姆是当时广州渣甸商行的行员, 这位`蒙昧先生'就是他的中文教师.据《中国文库》的介绍文所载, 这部英汉对照的伊索寓言译本一共译了八十一篇寓言, 全书共一百零四页, 每页除了英汉对照以外, 还有罗马字的汉字音译, 中文居中, 译音居右, 英文居左.它是专供当时有志研究中国文字的外国人用的, 出版后很获好评, 所以在一八三七年在广州出版后, 一八四○年又再印了一次.可惜现在已经不易见得到了.
从这以后, `伊索寓言'就在中国生了根, 虽然我至今还不曾找出是谁首先将Aesop 这名字译成我们今日通用的`伊索'这两字的.在清末以至民初的蒙童读本和小学教科书里, 我们已经读到乌龟与兔子赛跑, 蝙蝠徘徊飞鸟与走兽之间受奚落, 插上孔雀毛的乌鸦被嘲笑的一类故事了.可惜除了儿童读物中偶有采录以外, 我们至今还没有象样一点的译本, 更谈不到将它当作古典文艺作品来读阅.因此我们虽然早在明朝就有了第一次的译本, 但是对于伊索的历史和他的寓言集的由来以及流传经过, 几乎至今仍是所知不多.有许多读过一面篇伊索寓言的人, 甚至不知道伊索是个人名, 以为是古代的国名或地名.
6. 伊索寓言故事
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
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论他如何挣扎仍没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公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这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暗喜,马上镇静下来,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他痛饮。一心只想喝水信以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当他咕咚咕咚痛饮完后,就不得不与狐狸一起共商上井的办法。狐狸早有准备,他狡猾地说:“我倒有一个方法。你用前脚扒在井墙上,再把角竖直了,我从你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来,我们就都得救了。”公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议,狐狸踩着他的后脚,跳到他背上,然后再从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狸上去以后,准备独自逃离。公山羊指责狐狸不信守诺言。狐狸回过头对公山羊说:“喂,朋友,你的头脑如果像你的胡须那样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没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山鹰与狐狸
山鹰与狐狸互相结为好友,为了彼此的友谊更加巩固,他们决定住在一起。于是鹰飞到一棵高树上面,筑起巢来孵育后代,狐狸则走进树下的灌木丛中间,生儿育女。
有一天,狐狸出去觅食,鹰也正好断了炊,他便飞入灌木丛中,把幼小的狐狸抢走,与雏鹰一起饱餐一顿。狐狸回来后,知道这事是鹰所做,他为儿女的死悲痛,而最令他悲痛的是一时无法报仇,因为他是走兽,只能在地上跑,不能去追逐会飞的鸟。因此他只好远远地站着诅咒敌人,这是力量弱小者唯一可以做到的事情。
不久,鹰的背信弃义的罪行也受到了严惩。有一次,一些人在野外杀羊祭神,鹰飞下去,从祭坛上抓起了带着火的羊肉,带回了自己的巢里。这时候一阵狂风吹了过来,巢里细小干枯的树枝马上燃起了猛烈的火焰。那些羽毛未丰的雏鹰都被烧死了,并从树上掉了下来。狐狸便跑了过去,在鹰的眼前,把那些小鹰全都吃了。
这故事是说,对于背信弃义的人,虽然受害者弱小,不能报复他,可神会惩治他。
7. 读伊索寓言有感300字日记
我在公共汽车上看见一个人,他鬼鬼祟祟,在本不是很拥挤的过道上故意前推后挤。
我心想:他一定是扒手、教育性的故事。其中《蛇与农夫》这个故事让我受益匪浅,不然我就报警了:绝不能胡作非为,示意他,偷了别人的钱包、伤害,正义就会受到威胁。
它主要写一些富有哲理性: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这件事和《蛇与农夫》一事是多么的相似、雷同啊!从这两件事里使我明白了:对恶人不能心慈手软,不能讲仁义,不然好人就会受到损失,一些乘客匆匆下了车 相信大家都看过或听过《伊索寓言》里的故事内容。
这个故事是说:一位农夫发现一条快冻死的蛇,于是他就想救它。蛇在农夫的怀抱里苏醒后,反而把农夫咬死了。
不久,到了一个站台。谁知不一会儿工夫他就从我的视线里消失了,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由此记起曾经一次。于是,我特意看了他一眼。
这个故事说明了:“我的钱包不见了!我的钱包不见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小偷还是不怕我的警告,另一些乘客又忙忙涌了上来之后车门又关上了。这时一个乘客大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