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雅事一桩作文
小事一桩
四年级 | 800字 | 日记
刚吃过早饭,我匆忙背起书包,看看时间,7:30,对于普通的小学生来说,已经非常早了,而对于我这个正班长来说,却晚得几乎不能够再晚了。
我以“百米冲刺惊人的速度”冲下了楼。妈妈才刚刚打着发动机,我迅速拉开车门,急促得对妈妈喊到“老妈呀老妈,您快点儿呀,乌龟都跑到终点了!”“急什么呀,我现在就打电话给张老师,把你的“职位”取消掉!”老妈慢吞吞地回答道。我当场晕倒。
然而,令人懊恼的事接二连三的发生了。由于妈妈开车的技术略有不好,每次倒车都要由我亲自指挥,这不,妈妈又开始犯愁了,我懒得再下车指挥,只好凭着感觉不停地提醒妈妈:“倒、倒、再倒---”好不容易把车从车位里倒了出去,我心里的石头也总算落了下来,但再看看旁边的车超出了自己的车位,大半个车头已经进入了我们家的车位,我又替妈妈担心起来:妈妈能转过这个弯吗?果真不出我所料,妈妈开始自言自语起来:“哇,这个弯可不好转呀!”说着,便用期盼的目光望着我,“好了,好了,别磨时间了,我还急着上学呢!快点,我来帮你指挥!”我听出了话中的含义,只好无奈地答应道,不知怎么着,心里那块石头又缓缓升起来了,“走,继续走”,妈妈全神贯注地听着我的指挥,渐渐地,到了最后一步,也是最困难的一步。我们家的车逐渐逼近了旁边的车,我心跳加速,生怕我指挥失误了。“能不能过呀?”妈妈显得比我还紧张,我也很紧张,战战兢兢地回答道:“嗯,应该可以吧!”妈妈照着我说的去办,可她还是放松不下来:“喂,要不要我再打一把啊?”我踌躇了一下,考虑到时间的关系,便果断的回答了不用。妈妈开始回忆我:“你确定,万一碰上了,怎么办?”“哎呀,老妈,你再啰嗦---”我有点忍无可忍了,妈妈只好听我的话。二米,一点五米,一米,零点五米---,眼看就要碰上了,我和妈妈都心惊胆战。唉,终于转过去了。我和妈妈又同时吸了口气。本以为妈妈会第一时刻夸我,但妈妈诡秘的一笑,边开车边问我:“好宝贝,你怎么知道这个弯能转过去呀?”晕倒,又来这套,我不理她,可她就像个疯狂的记者,穷追不舍。我编了一条理由:就说我看咱家车头看久了,看惯了,自然就知道车头有多长了。我刚说出这话,就后悔了,我在心里默默祈祷:但愿妈妈不要以后每天紧盯着车头不放!
2.作文提纲:傻事一桩 怎么写
想写好作文,在我看来,无非有以下几点:
1.严谨的布局: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不过只要开了个好头,这篇作文就会很好写了。
凤头:是文章的首段,是阅卷老师首先入眼的地方,一定要做好整篇文章的中心把握,要做到下文与首段上下连贯,紧密结合,要通过开头使下文有可写之处,开头要达到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效果。例如,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且通过这些修辞手法,而统领全文主旨。
猪肚:在一篇上好的文章中,分段都会恰到好处,而当文章中只有一大段或两三段时,这篇文章即使文采再出众,也不会有太高的分数,因为阅卷老师在中考判卷时,每三分钟就要判出一份作文,工作量相当大,如果不善于分段,阅卷老师可能失去耐心,从而看不完,就会草草的给出分数。所以,在我看来,一篇文章至少要分 6-8个段,但不是一行或几行一段,而是要看起来像豆腐块,一块块整齐的排列在一起,使文章紧中有松,松弛有度。要看上去整篇文章是一个整体,而不是零散的。2014中考作文写作技巧及方法
豹尾:在文章的最后处,应当让主题更突出鲜明,升华主题思想,使豹尾抽起来!或让人感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或更进一步的特殊效果。在文章末尾,应当再次点题,紧扣中心思想,让贯穿始终的中心思想继续延伸,引人深思。特别是要在结尾处,与开头形成呼应,对比,递进等等,来引发阅读老师的共鸣!
2.细腻的文笔:不管是记叙,议论还是散文;不管是写人写事还是写景。都要用细腻的文笔呈现出来,使文章中点更突出,让阅卷老师在看试卷的过程中,有深思,放慢阅读速度和重复阅读的情况出现,让阅卷老师身临其境,从而使文章更具灵性。
3.贯穿始终的思想感情:在一篇布局格式上很得当,错落有致的文章上,还必须要有一条贯穿始终的思想路线,这条线就像鱼的脊椎一样重要,这条线一定要清晰,明确,千万不可含混不清。
把握好这几点,一篇好的中考作文已经大致成型,不过要想在中考中脱颖而出,这仅仅是开始。
3.树桩的桩怎么组词
木桩、
树桩、
打桩、
桥桩、
界桩、
马桩、
桩子、
符桩、
朽桩、
桩手、
上桩、
拿桩、
桩积、
桩家、
桩配、
桩科、
一桩、
该桩、
标桩、
板桩、
桩歌、
脚桩、
封桩、
暗桩、
摹桩、
志桩、
桩主、
桩橛、
顶桩、
摸桩、
伏桩、
桩管、
抵桩、
桩办、
赔桩、
星桩、
缆桩、
脑桩子、
旱孤桩、
鹤翔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