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文稿纸怎么填写
4.1眉首区
此区用于填写发文单位名称、文件密级和缓急时限。
4.1.1单位名称:本区预先印上发文单位名称,后缀“发文稿纸”四字;单位名称要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4.1.2密级和缓急时限:此栏用于填写文件的机密程度和文件要求处理的时间限度。机密程度可GB7156-87文献保密等级代码的规定用汉字填写;缓急可按规定用汉字填写。
4.2说明区
此区用于填写文件制作过程中的各种标识、各栏内容说明。
4.2 1签发:由承办单位的负责人签署核准意见及姓名与日期,表示同意该文件发出并生效。
4.2.2会签: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联合发文时,由各有关单位负责人签署核准意见及姓名与日期,表示同意该文件发出并生效。如联合发文单位较多,此栏位置不够时,可另附附页。主要承办单位的负责人应在签发栏中签署意见及姓名与日期。
4.2.3主送:此栏用于顺序填写主办与答复文件的主送单位的名称。
4.2.4抄送:此栏用于顺序填写需要了解文件内容,以便协助办理的抄送单位的名称。
4.2.5发文号:此栏用于填写发文单位统一编制的文件字号及文件生效日期。
4.2.6核稿:此栏由负责审核报上级签发文稿的人员签署姓名并填写日期。
注:如有些单位核稿层次多,或需增列项目则可在拟稿单位栏和印刷栏两行之间增列1-2行标记。
4.2.7拟稿单位:此栏用于填写起草文稿的单位或单位内文稿起草部门的名称。
4.2.8拟稿:此栏由文稿起草人签署姓名及日期。
4.2.9印刷:此栏由文稿印制人员签署姓名及日期。
4.2.10校对:此栏由文稿最后的校对人员签署姓名及日期。
4.2.11份数:此栏填写文件的印刷份数。
4.2.12附件:此栏用于顺序填写在正式文件之后所附材料的标题及其份数。
4.2.13主题词:此栏用于根据文件的中心内容填写文件主题词。
4.3 标题区
此区用于填写文件的标题。文件标题应当准确、简要概括文件的主要内容。
4.4正文区
此区用于按规定书写文件正文。书写时一律从左向右编排(少数民族文字除外),正文文字每行长度与图文区宽度相等。每段首行应空两个字位置起始书写。书写时,应采用符合档案保管要求的书写材料,字迹要求清晰、整齐。
2.公文写作格式怎么写
上行文亦即向**报送的请示或报告。其文头在眉首区要留出供**领导批示签署意见的空白区,因此眉首区比一般公文为大。这种格式要求在一般公文格式的眉首区整体往下移55mm,以保证发文机关名称与版心上边沿距离80mm。 由于上行文要由行文机关负责人签名,签名位置与发文字号在同一水平线上,为此发文机关的字号就不能放在正中位置,应左移至版心左边缘空一个字位置标识。负责人及其签名在版心右边缘空一个字位置标识。签发人姓名应用3#楷体。签发人与签发人姓名之间用冒号分隔。如上行文或下行文中有几个单位联合行文,则其格式与上、下行文格式相同,同是在发文机关名称栏应把多个机关名称顺序列上,后加文件二字,居中摆放。如联合行文单位过多,则要注意保证第一页有正文,如保证不了就只好缩小发文机关名称的字号。在联合行文时主办机关应列在第一位。单位领导人签名在联合行文时与机关名称排列一致。这时红色反线下移。 多个单位联合行文,其发文字号只有一个,也就是主办单位的发文字号。 下行文联合行文不需标识签发人和签发人姓名,因此其发文字号应列在中间。
平行文、下行文保证发文机关名称与版心上边沿距离25mm±1mm。
3.公文的格式
公文的基本格式
公文的格式一般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或机关用章)、发文时间、抄送单位、文件版头、公文编号、机密等级、紧急程度、阅读范围等项。
一、标题。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发文事由、公文种类三部分组成,称为公文标题“三要素”。如:《**集团董事局关于表彰1997年度先进工作者的通知》这一文件标题中,“延华集团董事局”是发文机关,“关于表彰1997年度先进工作者”是发文事由,“通知”是公文种类。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公文标题的位置在公文的开首,居于正文的上端中央。
二、主送机关。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发出的指示、通知、通报等公文,叫普发公文,凡下属机关都是受文机关,也就是发文的主送机关;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告或请示的公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报送另一机关,可彩抄报形式。主送机关一般写在正文之前、标题之下、顶行写。
三、正文。这是公文的主体,是叙述公文具体内容的,为公文最重要的部分。正文内容要求准确地传达发文机关的有关方针、政策精神,写法力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实事求是,合乎文法,切忌冗长杂乱。请示问题应当一文一事,不要一文数事。
四、发文机关。写在正文的下面偏右处,又称落款。发文机关一般要写全称。也可盖印,不写发文机关。机关印章盖在公文末尾年月日的中间,作为发文机关对公文生效的凭证。
五、发文日期。公文必须注明发文日期,以表明公文从何时开始生效。发文日期位于公文的末尾、发文机关的下面并稍向右错开。发文日期必须写明发文日期的全称,以免日后考察时间发生困难。发文日期一般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六、主题词。一般是将文件的核心内容概括成几个词组列在文尾发文日期下方,如“人事任免通知”,“财务管理规定”等,词组之间不使用标点符号,用醒目的黑体字标出,以便分类归档。
七、抄报、抄送单位,是指需要了解此公文内容的有关单位。送往单位是上级机关列为抄报,是平级或下级机关列为抄送。抄报、抄送单位名称列于文尾,即公文末页下端。为了整齐美观,文尾处的抄报抄送单位、印刷机关和印发时间,一般均用上下两条线隔开,主题词印在第一条线上,文件份数印在第二条线下。
八、文件版头。正式公文一般都有版头,标明是哪个机关的公文。版头以大红套字印上“******(机关)文件”,下面加一条红线(党的机关在红线中加一五角星)衬托。
九、公文编号。一般包括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如:“国发[1997]5号”,代表的是**一九九七年第五号发文。“国发”是**的代字,“[1997]”是年号,(年号要使用方括号“[]”),“5号”是发文顺序号。几个机关联合发文的,只注明主办机关的发文编号。编号的位置:凡有文件版头的,放在标题的上方红线与文头下面的正中位置;无文件版头的,放在标题下的右侧方。编号的作用:在于统计发文数量,便于公文的管理和查找;在引用公文时,可以作为公文的代号使用。
十、签发人。许多文件尤其是请示或报告,需要印有签发人名,以示对所发文件负责。签发人应排在文头部分,即在版头红线右上方,编号的右下方,字体较编号稍小。一般格式为“签发人:***”。
十一、机密等级。机密公文应根据机密程度划分机密等级,分别注明“绝密”、“机密”、“秘密”等字样。机密等级由发文机关根据公文内容所涉及的机密程度来划定,并据此确定其送递方式,以保证机密的安全。密级的位置:通常放在公文标题的左上方醒目处。机密公文还要按份数编上号码,印在文件版头的左上方,以便查对、清退。
十二、紧急程度。这是对公文送达和输时限的要求,分为“急件”、“紧急”、“特急”几种。标明紧急程度是为了引起特别注意,以保证公文的时效,确保紧急工作问题的及时处理。紧急程度的标明,通常也是放在标题左上方的明显处。
十三、阅读范围,根据工作需要和机密程度,有些公文还要明确其发送和阅读范围,通常写在发文日期之下,抄报抄送单位之上偏左的地方,并加上括号。如:“(此件发至县团级)”。行政性、事务性的非机密性公文,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的行文,都不需特别规定阅读范围。
十四、附件。这是指附属于正文的文字材料,它也是某些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附件不是每份公文都有,它是根据需要一般作为正文的补充说明或参考材料的。公文如有附件,应当在正文之后、发文机关之前,注明附件的名称和件数,不可只写“附件如文”或者只写“附件*件”。
十五、其他。公文文字一般从左至可横写、横排。拟写、誊写公文,一律用钢笔或毛笔,严禁使用圆珠笔和铅笔,也不要复写。公文纸一般用16开,在左侧装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