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边的科学写一篇日记怎么写
在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身边的科学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今天,我帮妈妈烧开水,并把水倒进开水壶里,把盖子盖上,这时,盖子掉到了地上,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盖子会自己跳出来呢?我带着问题去问妈妈,妈妈说:“我也不太懂。”后,空气被热水加热,温度就会升高,体积就会膨胀,就会顶开瓶盖。“我听了老师的话,这才恍然大悟。老师还告诉我解决的方法:盖瓶盖时,先别盖严,留一点空隙,同时把热水瓶晃一晃,让里面的空气
出来,顺势盖上瓶盖就好了。
啊!科学无处不在,只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有一颗勇于探索的心,就可以发现许多奥秘。
2.科学观察日记怎么写
绿豆发芽观察日记 日期 天气 绿豆发芽情况 11月1日 晴 绿豆浸在水杯里。
11月2日 晴 绿豆鼓鼓的,长大了一倍,中间裂开,露出白白的肉,像一颗胶囊。 11月4日 多云 绿豆抽出了一丁点儿嫩芽,细细的,弯弯的。
11月5日 晴 绿豆的嫩芽长高了,约有1厘米长。 11月6日 多云 嫩芽不断长高,而且出现了分枝。
11月8日 晴 嫩芽大约有3厘米长,分枝越来越多。 11月9日 阴 嫩芽上长出了绿色的叶片。
11月10日 小雨 叶片不断生长。 11月12日 晴 绿豆的嫩芽长到约7厘米高,而且叶片越来越多。
刚长出的叶片是淡黄色的,早长出的叶片是草绿色的。 11月14日 多云 由于嫩芽越来越长,叶片越来越多,绿豆芽都往下弯了。
种植绿豆苗的观察日记 播种 5月1日 天气:晴 今天,我拿了一个杯子,先往里面装些土,再拿几个绿豆的种子摆放在杯子里,然后再放上一厘米厚的土,浇上一些水,把杯子放在露台的向光处。 绿豆长根须了 5月2日 天气:雨 今天中午,我发现杯子里有些白色的根须,但种子的芽并未冒出来。
我有点着急。 绿豆发芽了 5月3日 天气:阴 今天,我看见绿豆芽破土而出,吐出了浅绿色的嫩芽,差不多有一厘米高,叶子还没有展开,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似的。
我看了真高兴。 绿豆长出叶子 5月4日 天气:雨 绿豆苗的茎又长高了二厘米,叶子微微张开,中间的小芽很小。
茎都朝阳光比较多的地方倾斜,有的小芽背着太阳,是因为小芽还没长成。 绿豆苗快速长高 5月5日 天气:雨 哇!长得可真快啊!绿豆苗像打了气似的,一下子猛长到九厘米左右,底部长着细细的白生生的根毛。
窄长的叶子完全展开,没有枝干。茎上有一些胚芽,而且有的茎上长了两个不是朝向一个方向的两颗胚芽。
5月6日 天气:多云 今天,绿豆苗一下子又长高了四厘米,绿葱葱的叶子,青翠欲滴。前几天倾斜的茎恢复了过来,笔直地朝上,叶子向两边叉开。
绿豆的胚芽枯萎掉落 5月7日 天气:多云 绿豆苗已经长到十六厘米高了,墨绿色的叶子舒展着。胚芽一天天消瘦了,有些枯萎。
3.小学四年级科学日记怎么写
一天晚上,我在帮妈妈做晚饭,妈妈叫我把新买的酱油瓶拧开,可我怎么拧也拧不开。
我就问妈妈:“妈妈,酱油瓶怎么拧不开?你能帮我拧开吗?”
妈妈说:“你自己去动脑筋,我不帮你拧。”
我很生气地说:“妈妈,你为什么不帮我拧开?”妈妈说:“再动脑筋,就是不告诉你。”我就只能动脑筋想了。我想了想应该是属于科学一类。于是,我就不高兴地开始翻起我曾经学过的科学书。
突然,翻到了热胀冷缩这一课,我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比考了100分还要高兴。我自言自语地说:“我就试试这个热胀冷缩吧!平时,看你热胀冷缩没有什么用,今天就要试试你热胀冷缩有什么本领。”
说着,就到厨房里去试。先打点热水,将酱油瓶在热水里泡五分钟,然后又用凉水冲了一下,很容易就拧开了。我想:难道人类的生活当中隐藏着这么多科学知识吗?这些科学知识是不是就等我们来挖掘呢?
经过这次事儿,我从心里感谢科学,它帮我进步,也帮我成长。
我爱你,科学。
4.“科学观察日记”怎么写
科学观察日记是以日记的形式记载科学观察活动中比较有意义的事件和心得,形式比较随意(但不等于完全没有格式),不是正式的系统性的文档,可以包含情感、心理等非理性的因素。
写科学观察日记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确定观察对象,即写作内容
科学观察的对象千千万万,写之前一定要先确定一个具体的观察对象,比如绿豆的发芽过程等,然后再围绕对象进行描写叙述。
2. 注意观察细节及其影响
以绿豆的发芽过程为例,要注意期间的天气、温度、湿度等方面的变化,思考这些变化对于绿豆发芽的影响。
3. 持之以恒
观察日记要坚持写,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写几天之后就不写了,观察日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中间停了几天,遗漏了这几天的观察,会对最后的结果分析造成一定影响。而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养成的良好品质。
5.科学日记怎么写
例:
2011年1月20日 天气:晴
我的家里养了一株摇篮草。
摇篮草中心的叶子是嫰白色的,外面的叶子是半绿半黄的,后来,摇篮草的叶子逐渐长大,就伸出一根茎来,然后,茎的角尖上就长出五六片叶子,然后,茎上的叶子慢慢有长出一根茎,但是,长地太长,叶子就枯地越快,我外婆就用剪刀剪掉多余茎,每天我都要喂它一碗淘米水,这样就有维生素了。每天一早它就“吱吱吱吱”地响,就像闹钟一样,慢慢的它变老了就不响了,就像我们人一样。
摇篮草最高可以长到十厘米,最宽可以长到一指宽,它的茎有五厘米长,它的新叶有两厘米长。 摇篮草大多可以活十年,少数可以活九年。
摇篮草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它茎叶上的叶子,和为什么它的茎是垂下来的?有一天,我上网去察了一下,看见茎的里面的养分不够,所以它的茎立不起来了。
6.小学四年级科学日记怎么写
你对科学的理解与身边的科学
如:
探究是一切的基础,是生命的本质—我们应该善于探究身边的科学,科学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变化莫测:科学就像一个五彩的万花筒,千奇百怪:科学就是一位多艺的表演者,向我们展示着科学的火花……
小时候,我看见小鸟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自己也想像小鸟一样飞,可是怎么也飞不起来,姑姑家有一对鸟的翅膀,我想鸟儿是因为有翅膀才会飞,我用翅膀不就可以飞起来。可是,着、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便想知道鸟儿为什么会飞。
通过询问,观察、上网……我知道了鸟儿为什么会飞。
首先,鸟类的身体外面覆盖着轻而温暖的羽毛,羽毛不仅具有保温作用,而且使鸟类外型呈流线形,在空气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最小,有利于飞翔,飞行时,两只翅膀不断上下扇动,鼓动气流,就会发生巨大的下压抵抗力,使鸟体快速向前飞行。
其次,鸟类的骨骼坚薄而轻,骨头是空心的,里面充有空气,解剖鸟的身体骨骼还可以看出,鸟的头骨是一个完整的骨片,身体各部位的骨椎也相互愈合在一起,肋骨上有钩状突起,互相钩接,形成强固的胸廓,鸟类骨骼的这些独特的结构,减轻了重量,加强了支持飞翔的能力。
另外,我认为在鸟类身体中,骨骼,消化,排泄,生殖等器官机能的构造,都趋向于减轻体重,增强飞翔能力,使鸟能克服地球吸引力而展翅高飞。
探究身边的科学,更好的造福于人类,造福子孙后代,它无处不在。
象这样!!!!!!
7.写一篇科学日记
植物观察日记(大蒜) 3月12日 今天,我拿了一块大蒜,把外表的一层白皮轻轻地剥去;然后找了一个空矿泉水瓶,把上边那一大块剪去,只剩下底下的一部分;接着倒了二分之一的水,再把大蒜放进去。
知道我在干什么吗?对了!我在种大蒜。 3月13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的头儿上,冒出一点点绿色。
大蒜要发芽了!我连忙换了一瓶水,发现的根长长了,我拿尺一量,根只长长了一点点,大约有1毫米。 3月15日 今天,我来看我的大蒜,啊,大蒜发的芽在前天才朦朦胧胧的一小点,看不太清楚,而今天绿芽已经钻出来了,一共有两根,长约7毫米。
我怕水中的养分不够,又把水换了。 3月17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的绿芽长长了,约有1厘米长,另外一根长的比较快,总共长1.3厘米。
我换水时,经过测量发现蒜根长了4毫米,共长了5毫米。 3月19日 今天,我给大蒜换了水。
发现大蒜的底部经过水的浸泡,薄薄的一层白皮已和大蒜紧紧地贴在一起,是肉色的,而大蒜的上部没有水的浸泡,还是那样的白。但是我发现白色的皮突出了一点,我猜想可能是又要发芽了吧。
3月22日 今天,我发现白皮突出的那一点点中,冒出了一根长约3毫米的小绿芽,我高兴极了,连忙换了水,生怕水中的养分不能满足大蒜的生长。我又发现那两根小绿芽又长长了1厘米,长得最高的有2.5厘米,长得有点矮的有2厘米长。
蒜根也成了盘旋状。 3月23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的绿芽长了3毫米,最高的有2.9厘米,中间的有2.3厘米,最矮的6毫米长。
蒜根我无法用尺量,因为根是旋起来的,我估计有6毫米长。 3月24日 今天,我发现这3根绿芽中又钻出了一根还不到1毫米的小绿芽,我又急忙换了水。
我拿尺一量,最长的已有3厘米长,我想:这蒜芽怎么突然长得这么快?一天一看也长长了,到底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 3月25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芽中最高的又长了5毫米,那根刚刚冒出头的小绿芽长长了2毫米,中间两根长了3毫米。
最后我又换了一次水。 或者 12月12日 今天下午,老师要让我们举行一场剥大蒜比赛,让我们每人带上两头大蒜,我们心里想:这回我们一定要拿第一,我们都挺有信心的,满怀着希望,盼望着大蒜比赛快些进行。
下午苦苦盼望的大蒜比赛终于让我们盼到了,我们真是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老师说:“先把大蒜用手掰开。”
我们组实在想拿第一,于是“不择手段”的把大蒜四分五裂后,我偷偷的拿了几个大蒜瓣来剥。看到那几个偷剥的白白胖胖的蒜瓣,心里觉得挺不是滋味的。
听到老师说了一声:开始!我顾不着想那么多,把先前偷剥的几个大蒜拿了过去。我们开始正式比赛,我同桌因病没来,所以缺人手。
过了一会儿,大蒜一个个不再穿着“衣服”,白白胖胖的身躯被我们看见。 “哎哟”!我的眼睛老兄对我提意见了:你真不小心!这大蒜可把我刺痛了!接着,我的眼睛老兄又把大蒜盯了一眼,好像在说:你也给我注意点! 今天的收获真不小,剥大蒜也有这么多学问。
12月13日 今天是种大蒜的第二天,蒜苗还没有发芽。老师说:“不要心急,先浇温水,可以快点发芽。”
我们看了看盘里的大蒜,才有几个发了芽。于是,赶紧照老师的话做。
心里想了想:这大蒜还真像个需要照料的小宝宝。现在我才知道做什么事都不容易。
管一盘大蒜都这么累,何况妈妈每日的悉心照料呢?妈妈一定更辛苦!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当个有用的人才能对得起她呀! 12月14日 我跨进教室,看见了那一盘大蒜。惊喜的说道:“天啊!我们辛劳的成果终于发芽了!”我端着我们组的那盘大蒜,来给它们测量身高。
拿起尺子一量,有些大蒜竟发出了三厘米长的蒜苗。 那些蒜苗嫩绿嫩绿的。
有的苗绿中透黄,黄中透白。美丽极了。
大蒜你快快长啊! 12月15日 今天已经是种蒜的第四天了,蒜苗已经全部发芽了。看着那些蒜苗,心里觉得很欣慰。
有的蒜苗最高长到了五厘米,最低的也长到了三厘米。 蒜苗的根是什么样的呢?我带着这个疑问,忍着心痛,小心的把一个大蒜提高了一点。
这些根像胡须一样。大蒜让我学会了许多知识。
12月26日 大蒜已经很高了,我们把蒜里的水换掉了。心里想:我们组的大蒜快快长呀!要喝饱才能长的高呀!蒜苗已经长到了15厘米。
我还要在收获的日子多拿几根蒜苗呢。 12月27日 我们组的忘了给蒜苗浇水,所以蒜苗的高度没什么变化。
看到我们组的那盘蒜,我心有些痛,就像妈妈没有给我吃饭一样。 于是,有些同学找借口说:“温水没了。”
然而这借口不能让老师心服口服。老师马上反驳道:“蒜苗没长的时候浇温水是为了快点发芽,长大了可心浇凉水。”
听了后,大家都哑口无言了。这大蒜中还有这么多学问,看来还真是学无止境。
我们给大蒜浇了水,心里不断的说:对不起! 12月28日 蒜苗今天还算过关,长到了二十一厘米。我吸取了昨天的教训给蒜苗浇冷水。
营养吸收的也不错。看着我们辛苦栽培的大蒜,我出了神,想到了农民伯伯。
我吃饭老爱东剩一点,西剩一点,爸爸对我说:“你剩的饭要是在以前,到非洲都可以救一口人了。” 我以为是爸爸哄着我玩的。
现在才知道我以前是多么的浪费啊。栽一盘大蒜不容易发生,农民伯伯们就更。
8.初中科学日记怎么写啊
下午,天下起了蒙蒙细雨,可是,勤劳的小蚂蚁还在寻找食物,我去给它们带点好吃的吧。
我把蛋糕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放在一只只小蚂蚁面前。只见一只小蚂蚁围着蛋糕转了一圈,头也不回地走了。
咦,它不爱吃吗? 我只好又去看别的小蚂蚁,这里正运得欢呢!只见它们自己能搬的用前足顶起蛋糕,匆匆往洞口走,好象生怕别人和它抢食物吃似的。正在这是,原来那只头也不回就走的小蚂蚁却回来了,只见它后面跟浩浩荡荡的一支队伍,它们的头互相轻轻地碰撞,告诉对方该去哪个方向,哪里有美味等着它们,看得我眼睛都花了。
噢,原来它是去找援兵了! 告诉你吧,蚂蚁们可不是一下子把食物全部都搬走的哦。面对那么大一块蛋糕,我正愁着它们怎么搬回家呢!聪明的蚂蚁自有办法。
瞧,老蚂蚁咬下一小块,放在边上,再由小蚂蚁搬走,搬到家后,又匆匆赶回去助同伴一臂之力,它们用“化整为零”的办法运走了美味。咦,那块蛋糕自己会走路吗?原来蛋糕底下有好几只小蚂蚁正齐心协力地拉着蛋糕,一点一点向洞口移去,我真正感到小蚂蚁的力气大无比! 我把最后两块蛋糕放在地上,发现蛋糕的小蚂蚁立刻又去报告了,呵呵,还有几个贪吃的躺在上面偷吃呢! 离开时,我仿佛听见蚂蚁洞里传来丰收的欢呼声,心里别提有多快乐了。
9.科学观察日记怎么写
写自然观察日记是新编自然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指导学生长期坚持观察、记录,获得自然方方面面的知识,既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又培养了实事求是、认真细致、追求新知、勇于创造、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同时,也解决了作文“无米下锅”的难题。
学写自然观察日记应掌握以下几点:
第一,确定内容,注意观察。自然观察日记内容广泛,动物植物、环境气象、天文地理,一切自然界存在的现象都是自然观察日记的内容。观察中,一定要注意季节的变化,时间的推移,生长的习性。动手实验从正面、侧面,比较、反复观察中,弄清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最后确定自己熟悉的了解的来写。
第二,掌握格式,真实具体。①题目。在第一行写。以往写日记不要求写题目,不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拟题要新颖,观点要明确。如连续观察可在每段日期前再加一小标题。②题目下写清楚所在省、市、县(区)学校及年级,空一格写作者姓名。如果在自己日记本上写,可省去,如果将日记整理投寄报刊编辑,就相当重要了。③第三行写明日记的时间:即:*年*月*日,星期*,最好把天气情况稍带说明,以备日后查考。④正文。如查正文要写的内容比较多,可以象写其它文章一样,分成几个小段来写。篇幅长短取决于所记内容,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正文的写法灵活多样,以二类见多,一是表格式和座标式记录,如天文气象、生长变化、分类比较、统计数据等,其形象直观;二是用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形式表达,如动物植物新现象新发现等。观察自然本身就是进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所记内容不能虚构,应依据观察的现象如实记录,其结论具有科学性,这对今后的查阅、参考才有作用。⑤有辅导教师,应在文末用括号注明教师姓名。
第三,养成习惯,持之以恒。写自然观察日记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写写停停,停停写写。只有坚持不懈地记,才会取得惊人的成绩。因为写日记本身是个学习、提高的过程,也是对自己坚持意志的培养。
10.关于身边的科学技术写篇日记
在平凡的事物中,也同样会隐藏着金子!其实所谓的科学有时就在我们的身边,靠着细致的观察力和强烈的求知欲就可以发现它们。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屋里津津有味地看着书。啪的一声,眼前一片黑。停电了,我只好扶着墙,走到客厅。看到蜡烛上跳动的火光,我淘气的性格又开始作怪了。我飞快地把一塑料盒盛上少量水,在火苗上烧着。大约过了两三分钟,奇迹出现了,水面上浮出了几个小泡泡,水开了!塑料盒呢?丝毫没有坏。这是为什么呢?
我在房间里思前想后也毫无头绪。于是,我便向《十万个为什么》请教。当我看到“水可以吸收热量,当水达到100℃时就会沸腾。”这句话时,我兴奋得手舞足蹈。
我准备再做一个实验来证明一下,我找来了一个小木盒。按照上个实验的方法来做,水一如既往地开了。
我终于恍然大悟,水把火的热量全部吸走了,纸怎么会坏呢?我连忙把想法告诉了妈妈,她赞赏地点了点头。让我顿时觉得原来我们身边就有科学,享受到身边科学的无穷魅力。
还有一次我看到一则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下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则谜语告诉我们:蜘蛛有一个很特别的本领,它用不着像其它的昆虫一样四处觅食,而是织好网,就可以坐等美味自己上门了。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蜘蛛网能粘住其它昆虫,但却不粘自己,这是为什么呢?
我为了这个问题做了实验,我先捉来两只小蜘蛛,把它们放进一个盒子里。
第二天,蜘蛛织出了网,为了更进一步观察,我又捉来了两只小虫子,分别放在蛛网上。不久,蜘蛛爬上了网,向着虫子挣扎的地方爬去,把虫子吸食了。
经过一个星期的观察记录,我发现:蜘蛛的爬行路线是相同的。在研究了蛛网的结构后,所有问题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