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加减法用竖式计算怎么做
如:8时35分15秒加、减1时45分45秒
8:35′15″±1:45′45″
8: 35′ 15″ 8 : 35′ 15″
+ 1: 45′ 45″ - 1 : 45′ 45″
━━━━━━━━━━━━━━━━ ━━━━━━━━━━━━━━━━
10: 21′ 00″ 6: 49′ 30″
8:35′15″+1:45′15″=10:21′ 8:35′15″+1:45′45=6:49′30″
记住:分秒60进位。借一时等于60分,借一分等于60秒。
若:以小时为单位,同十进位竖式一样计算。再画成时、分秒。′
2.时间的数学周记能怎么写
给你几篇数学周记范文,你参考一下吧.处处都有数学 这几天,数学老师为了让我们更快一步算出一些题目的结果,教我们除、乘法的简便算法.我心想:竖式计算我也很快.难道还有别的方法可以让计算更快捷吗?我带着满脑子的疑问认真听钱老师讲课,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原来,要简便运算还要先弄懂乘除法的根据.乘法根据是: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后面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除法根据是: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这两个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我来举一个例子说吧:25*16=25*4*4,=100*4,=400.怎么样?这个算式如果用竖式计算还要花大约一分钟的时间,可这个算式如果用简便算法来做的话,很快就可以算出结果来了.在我简便计算刚学不久时,爸爸给我出了一道题,我一下子就回答出来了,我是这样计算的:35*12=35*2*6=70*6=420,爸爸听了我的回答,表扬了我.我告诉你们一个小知识:后面带有5的数,最好找一个和这个数相乘得整十或整百的数来相乘. 简便算法很容易吧! 点评:“学数学、用数学”是新课程所追求的.小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0的重要性 0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它像宇宙中的奥秘一样,让人捉摸不透.0也是一个重要的数字,如果你一不小心,多添了一个0或少加了一个0的话,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这次的数学考试,让我真正领略了0的重要性.当考卷发下来的时候,99分!我立即寻找错误点.结果令我目瞪口呆.原来是4500÷90这道题.“怎么可能这么简单的题我也会出错?”我心里嘀咕道.想起当时在口算45000÷90这道题时,我轻而易举地写下50,还十分自信,可到头来一计算原来得500,差了一个0.这是多少不应该的呀!不该错的也错了,想必0是多么重要呀! 如果我以后当了公司的财务总经理,别人来提钱,本来要提10000元,我却多加了一个0——100000,在帐单上仍然记了10000元.那这90000元我向谁来要呀!这一切后果都得我承担啊!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在工作上、学习上都要一丝不苟,要不然后果非常严重. 点评: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小作者能征对错题查找错误原因,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反省,从而领略到“0”的重要性,并由此引发今后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小小年纪能有如此见地,实属难能可贵.骄傲的“χ” “χ”这个数长得很有特别,它长得很像“X”. 有一天,“1”、“2”、“3”、“4”等几个数字好朋友在一起比大小. 突然“χ”出现在它们面前,说:“你们不要再比啦!你们谁也不是我的对手!”“1”说:“你怎么能和我们比呢?你连自己是几都不知道,还敢来这里和我们比赛.哼,真是自不量力的家伙!” “χ”非常不服气,就跳到“1”的面前,大声说“我才是最大的:“χ-1=9,χ=9+1,χ=10,看,我比9还大!” “0”在洞里听见了,就滚了出来,拉着数字“1”,跑到“χ”的旁边,说:“χ*1=0,χ=0÷1,χ=0,这不,比谁都小.” “χ”听了“0”的话,从此就不再骄傲了.(评:这是一篇很有趣的数学日记,充分发挥了同学的想象力,认识了“χ”这个特殊的数.)数学让我回味无穷 数学,数学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大家知道我为什么喜欢数学呢?因为数学它有魅力,我已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了. 今天,我又学会了一个新知识,那就是——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学了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我的计算速度快了许多,学习计算更加轻松.举个例子说说吧!比如:367+498=?我只要这样想:把498看作500来加,然后用367+500,发现多加了2,于是我便在和里减去2,结果得到865.而796+295呢?我这样想:796可以看作800来加,而295可以看作300,一个多加了4,另一个多加了5,于是算式就变成了800+300-4-5=1091,瞧,多方便呀! 学完了加法的简便算法,再来学习减法的简便算法就容易多了.如:483-299,嘿嘿,我脑袋瓜轻轻一动,就有方法了.我先把299看作300来减,因为多减了1,所以只要结果中加上1,就是用483-300+1=184,这样就好算多了.不过呢,我可警告你一句:计算减法最好别动被减数的主意,要不可就麻烦咯! 现在,我越来越喜欢数学了,因为它让我学会迅速的计算结果,数学真的是让我回味无穷! (点评:学数学就像“老鼠爱大米”一样如饥似渴,充分说明作者对数学学习的认识.) 预习是把金钥匙 今天,数学课后,老师布置我们预习除法估算. 预习是什么呢?老师为什么叫我们预习呢?我带着惊奇的心情回到家.查资料,问爸妈.原来预习就是在学习新课之前,自己先把书上的内容看一遍,(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做上记号,等上课时,再认真听.)这样,就能对新知识有了初步认识. 我好奇地预习着除法估算.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估算538÷62时,可以把538看作540,62看作60,那么,538÷62≈9.原来,预习可以帮助我扫除数学学习的障碍,我对估算有了初步的理解.听课时,我能很快地接受新知识.即使有疑问的地方,也能迎刃而解. 所以,课前预习很重要,我们一定要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因为成功的预习,可以使听课质量更高,学习的效率也跟着提高,所以,它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点评:预。
3.【小学二年级连加连减竖式要注意什么
1 小数位数对齐2加减号写对 用简便方法给你一个教案1.教学例3. 教师出示例3,并提问:“谁能说一说整数三个数连加怎样列竖式?” 使学生明确整数连加列竖式时,要把相同数值上的数对齐. 然后让学生讨论例3怎样列连加竖式.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板书.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出前两个加数怎样写,教师先板书: 6.08 12.3 这时提问:“第三个加数9.72怎么写?”让学生说一说.引导学生结合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和整数连加列竖式的经验,说出小数连加列竖式也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才能进行计算.教师把板书写完整,并告诉学生运算符号与整数连加竖式的写法一样,也要写在最下面一个加数的左边. 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订正时,再把计算过程完整地说一遍. 验算之前,教师可以提问:“整数连加怎样验算?”再向学生说明,小数连加与整数连加的验算方法一样,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进行验算.然后让学生验算.教师巡视,检查学 生验算时,列的竖式对不对,最后集体订正. 2.做例3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先做第1小题,检查学生列的竖式是否正确.算完之后,指名说一说是怎佯算的.重点纠正出错的地方. 做第2小题时,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要分步列式计算.可以让学生先试着列式,教师巡视对学生进行指导.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二十六的第3—7题. 1.做第3题,做题之前,教师要了解学生是否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可以提问:“怎样 理解‘装订图书比修理桌椅少节约了3.7元’这句话?”然后再让学生分步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2.做第4题,向学生说明除了第l小题,其它小题都要分步列式计算.教师对个别问 题可直接纠正,对比较普遍的问题要在集体订正时重点说一说. 3.做第5题,让学生在草稿纸上列竖式计算,把每步计算的得数填在方框内: 4.做第6题,让学生把得数直接填在书上,先不要求速度.订正时,指名说一说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提醒学生以后在口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还可以再出下面一些题目,要求在 3分内完成. 4.6十2.7= 6.9—2.5= 0.38十0.45= 2—1.4= 3.5十0.6= 0.6—0.7= 0.48—0.29= 7.4十2= 0.05十0.39= 5.做第7题,做题之前,教师要说明题意,把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再计算.找两名学生到前面板演,教师行间巡视,检查学生复名数改写成小数是否正确.订正时,让计算有错的学生说一说自己错在哪里,提醒学生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四、小结 教师:“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小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时应该 注意什么?”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2.通过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及书写工整、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连减式题. 教学手段 投影片、有条件的可采用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式引入 1.(出示图片“连加 连减”)教师叙述例1的已知条件. 2.提问: (1)听完老师的叙述,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2)根据这些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呢? (3)待学生回答后,完整的出示例1: 同学们到西瓜园里摘西瓜,第一组摘了28个西瓜,第二组摘了34个,第三组摘了23个.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 (4)要求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你准备怎么列式? 二、新授 1.教学例1 (1)提问引导 ①观察,这道题有什么特点? ②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③这道题的数比较大,口算起来比较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2)分组讨论三种方法的优劣 要求: ①先分小组讨论这道题的计算方法(你们组准备怎么做). ②把本组讨论出的方法做在练习本上. ③如果一个组讨论后得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可以都记录下来. [讨论过程中,重点提示学生: ①首先,在别的同学发言时,要认真地倾听同学的发言,找出其他同学的优缺点. ②其次,在听完别人的发言后,要善于给同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③要善于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学习别人的好方法、好思路、好习惯等.] 方法一: 对比三种方法,选择最优方法 问:谁来说说,这三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方法一: 优点: 1、同学们比较熟悉这种竖式的书写方法. 2、在计算过程中,难度较小,不易出错. 缺点: 1、费时间. 2、这两个竖式不太好安排格式,如果写不好,容易显得很乱. 方法二: 优点: 1、写起来会比第一种方法省点时间,少写了一个62,竖式由两个减少到了一个. 2、这个竖式写起来会比较美观.(相对于第一个竖式而言) 缺点: 容易丢掉第二步的加号. 方法三: 优点: 1、更省时间. 2、计算时比较简单,只要一位一位的计算就可以了. 缺点: 1、在计算的过程中,容易丢掉进位. 2、对于一些计算不熟练的同学来说,计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师:这三种方法各有各的优缺点,在同学们自己做题时,可以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最省时的方法. (5)小结: 问:做完这道题,大家有什么收获? 2.教学例2 (1)直接出示例2 52-20-18= (2)对比 问:这道题与例1有什么不同? [ 例1:是一道连加的两步式题.能得到三种不同的算法. 例2:是一道连减的两步式题.只能用例1中的前两种方法.] (3)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