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声的笔画顺序怎么写的
声的笔画顺序写法为:
声
读音:shēng。
释义:
1、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声音、声带。
2、消息,音讯:声息、不通声气。
3、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声明、声嘶力竭。
4、名誉:名声。
5、音乐歌舞:声伎、声色。
词类:名词、动词、量词。
词组:声辩、声波、声部、声场、声称、声带、声碟、声调。
例句:他们中的一些声名在外,但更多的人们却在自己的工作中默默无闻。
部首:士。
笔画数:7。
笔顺:横、竖、横、横折、竖、横、撇。
2.单韵母笔顺怎么写
ɑ:第一笔左半圆,第二笔竖右弯
o:左上起笔,一笔写成
e:中间起笔,从左至右一笔写成
i:第一笔竖,第二笔点
u:第一笔竖右弯,第二笔竖
ü:先写u,后从左至右写两点
3.声笔画顺序怎么写的
声的笔顺:名称 : 横、竖、横、横折、竖、横、撇。
shēng 部 首: 士 笔 画: 7 五 行: 金 部首: 士 繁 体: 声 五 笔: FNR组词男声、叫声、回声、大声、声音 、高声、声明、和声、风声、声乐、笑声、喊声、声波、响声 。基本释义:1.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
~带。2.消息,音讯:~息。
不通~气。3.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明。
~辩(公开辩白)。~泪俱下。
~嘶力竭。4.名誉:名~。
5.音乐歌舞:~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
详细释义:〈名〉(形声。从耳,殸( qìng)声。
“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同本义声,音也。
——《说文》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礼记·乐记》声依永律和声。
——《虞书》凡声阳也。——《礼记·郊特牲》苍蝇之声。
——《诗·齐风·鸡鸣》有闻无声。——《诗·小雅·车攻》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柳宗元《永州八记》。
4.汉语拼音的笔顺W怎么写
w:先写斜下斜上,再写斜下斜上,两笔写成。
笔顺为先向下划然后上提,再向下划然后上提,相当于2个V。
W字母的起源:W起初用来表示两个V的连写。拉丁语中的 /w/ 发展成为罗曼语中的/v/,因此V不再完全表示日耳曼语系中的/w/。就像在罗曼语系中一样,德语中W丢失了,这就是为什么德语的W表示/v/而不是/w/。
扩展资料
汉语拼音书写规则
四线三格各部位名称:
声调、圆点写上格,胳膊长了住上格, 尾巴长了住下格,其它部分在中格。中格一定要饱满,上格、下格空一点儿,书写规则记心间,拼音才能写规范。
音节的书写:音节的几个字母要靠紧,写得紧凑、匀称;按顺序写完一个音节的所有字母后再标调号;不要看一个字母写一个字母,要看一个音节写一个音节。
容易出错字母的书写: b-d p-q t-f ei-ie ui-iu。
5.念的笔画顺序怎么写的
上的拼音:shàng shǎng
笔顺、笔画:
竖、横、横、
基本释义:
[shàng]:
1.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
2.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
3.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
5.去,到:~街。
6.向前进:冲~去。
7.增加:~水。
8.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
9.涂:~药。
10.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
11.拧紧发条:~弦。
12.登载,记:~账。
13.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
14.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
15.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的拼音:shàng shǎng
笔顺、笔画:
竖、横、横、
基本释义:
[shàng]:
1.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
2.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
3.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
5.去,到:~街。
6.向前进:冲~去。
7.增加:~水。
8.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
9.涂:~药。
10.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
11.拧紧发条:~弦。
12.登载,记:~账。
13.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
14.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
15.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
16.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shǎng]:〔~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