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辛弃疾的论文怎么写啊
首先应该了解他的事迹。.在按照议论文的三要素去写。.祝你成功,望采纳
辛弃疾(1140.5.18-1207.10.3),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我个人觉得。.写他的个人成就比如说形成新风格。.豪放派的诗。
宋词在苏轼手中开创出一种豪放阔大、高旷开朗的风格,却一直没有得到强有力的继承发展。直至南渡之初张元干、张孝祥、叶梦得、朱敦儒等人以抗金雪耻为主题的词,才较多继承了苏轼的词风,起到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但他们的这一类词作,主要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为内心激情所支配的结果,而没有成为有意识的艺术追求,也没有更大幅度地向其他题材拓展,所以成就不是很高。到辛弃疾出现在词坛上,他不仅沿续了苏词的方向,写出许多具有雄放阔大的气势的作品,而且以其蔑视一切陈规的豪杰气概,和丰富的学养、过人的才华,在词的领域中进行极富于个人特色的创造,在推进苏词风格的同时也突破了苏词的范围,开拓了词的更为广阔的天地。
2.有关辛弃疾的500字论文
有的人,崇尚享乐之路,骄奢淫逸;有的人,向往悠闲之路,梅妻鹤子;有的人,钟情平凡之路,平平庸庸;而你,抛开了世俗之路,去体验戎场杀敌的悲壮,感受万民箭熬的苦痛,彰显自己气吞万里如虎的志向,另辟了一条辉煌之路。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年少的你,胸怀壮志。朝廷的腐败,金兵的入侵,百姓的痛苦激发了你的报国之心。你参了军,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气,保家卫国。你,一个文弱书生,却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救国救民的大任。
“易水潇潇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沙场征战,你勇往直前;前路漫漫,你一笑而过。你决心走一条忠君报国之路。
斜阳正在,烟雨断肠处
抗金归来,你进入了仕途。你鞠躬尽瘁,欲将满腔热血洒朝廷。你刚正不阿,不肯向官场的黑暗妥协,一股正气冲霄汉。或许你的光芒刺痛了他们黑暗的眼睛,或许你的脚步惊醒了他们繁华的美梦,你遭到了排挤。
在这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却偏要背道而驰,不甘沦落。你将满腔报国之心化成笔下灵动的字符,昭示着自己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泱泱大气。
3.求关于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论文,
刘克庄《辛稼轩词序》:“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儿雌声学语较工拙,然犹未至用经用史,牵雅郑入郑卫也。
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漫,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
辛弃疾的词成就在“以文为词”,“以文为词”使稼轩词具有以下艺术特色。(1)辛弃疾以散文句法入词,以经子诗赋入词,以词说理,带来了词体的大解放。
范开《稼轩词序》:辛“果何意于歌辞哉,直陶写之具耳。故其词之为体,如张乐洞庭之野,无首无尾,不主故常;又如春云浮空,卷舒起灭,随所变态,无非可观。
无它,意不在作词,而其气之所充,蓄之所发,词自不能不耳”。辛词在形式、格律、语言手法上大胆创新:第一,词换片一般要换景、换意,他不受分片约束,如《破阵子》前九句写军营生活,直贯而下,末句来一大转折,感慨现实。
第二,手法上,有时大量运用典故,有时又纯粹采取白描,不仅能抒情、写景,而且能叙事、议论。第三,语言上,取径甚广,将六经、楚辞、庄子以及古诗中语句,一齐融化在他的词中。
用韵绝不限制,不讲雕琢,随意抒写、行成一种散文化的歌辞。如《沁园春》:“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又喜欢用通俗的民间俗语。如“快斟呵,载诗未稳,得酒良佳。”
(2)无论作长调或小令,都体现出他的才情和人格,继苏轼之后极大地拓宽了词境,具有豪放而凄美的风格。稼轩词豪放之中蕴含着一种婉丽凄美情致,形成豪放而凄美的风格。
如《永遇乐》(千古江山)、《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摸鱼儿》(更能消)等,悲壮激烈之情,洋溢纸上。豪放之中,又能沈咽蕴藉,空灵缠绵,深得浑融深厚之妙。
(3)艺术成就最卓越的是以雄健之笔抒发沉郁情思的英雄词,提高了词的品位,极大地开拓了词境。写乡村景致的词作也较多,对词境也是一种开拓。
辛词的基调是英雄主义,坚定的抗战决心,炽热的爱国热情,顽强的斗争精神,豪迈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辛弃疾最有价值的优秀歌辞的基调。他善于创造多种生动的抒情艺术形象,是前代词家所没有的。
这些形象大都体现了上述基调。抒情主人公具有鲜明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的特色。
如:《破阵子》中“挑灯看剑”的将军、《水龙吟》中登赏心亭的江南游子。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廉颇、孙权,刘裕等,可以说也是词人奋发有为、雄姿英发思想性格的体现。
即使是客观景物,也具有活力激情。词人在描绘自然景物时赋予它们英雄的性格和思想精神,如《沁园春》写山:“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
我想应该从诗人的性格以及他所处的那个备受凌辱的时代切入比较好。皇帝的无能,大臣的贪污腐败及自己的忧国忧民却无能为力构成了辛弃疾词作的基本特色。
以下是生平简介 辛弃疾(1140-1207)享年67岁,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汉族。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词人和爱国者。 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历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
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
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耿京聚兵山东,节制忠义军马,留掌书记。
绍兴三十二年,令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宁宗朝累官至浙东安抚使,加龙图阁待制,进枢密都承旨卒。
曾寓居江西上饶、铅山达十余年。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
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又与宋志士陈亮及理学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谊,与之砥励气节,切磋学问。抗金复国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还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
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后人遂以“苏、辛”并称。其诗文亦有足称道者,特别是其文“笔势浩荡,智略辐凑,有权书衡论之风”。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是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也是一位能征善战、熟稔军事的民族英雄。他的词作“大声镗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所未见”,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而他作为南宋朝廷大臣而写的一篇文章《议练民兵守淮。
4.辛弃疾在议论文中都可以写什么
辛弃疾忧国忧民
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分析:“位卑未敢忘忧国”,为国分忧,是每一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义务。
话题:“责任”“爱国”
我比较欣赏辛弃疾的文武双全,他本是一名反抗外族入侵的起义军将领,曾有过带领50多人夜袭5万人的金兵军营追杀卖友求荣的叛徒的壮举,后来领兵归顺南宋,却一直没有得到重用。在豪放词的地位上他不亚于苏东坡,他的词多有驰骋沙场的豪迈,只是平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的无奈。
结论:合适的话题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等
建议:有时间的话你自己多读一下辛弃疾的作品和传记,这样文章效果更佳
5.有关辛弃疾的500字论文
有的人,崇尚享乐之路,骄奢淫逸;有的人,向往悠闲之路,梅妻鹤子;有的人,钟情平凡之路,平平庸庸;而你,抛开了世俗之路,去体验戎场杀敌的悲壮,感受万民箭熬的苦痛,彰显自己气吞万里如虎的志向,另辟了一条辉煌之路。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年少的你,胸怀壮志。朝廷的腐败,金兵的入侵,百姓的痛苦激发了你的报国之心。你参了军,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气,保家卫国。你,一个文弱书生,却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救国救民的大任。
“易水潇潇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沙场征战,你勇往直前;前路漫漫,你一笑而过。你决心走一条忠君报国之路。
斜阳正在,烟雨断肠处
抗金归来,你进入了仕途。你鞠躬尽瘁,欲将满腔热血洒朝廷。你刚正不阿,不肯向官场的黑暗妥协,一股正气冲霄汉。或许你的光芒刺痛了他们黑暗的眼睛,或许你的脚步惊醒了他们繁华的美梦,你遭到了排挤。
在这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却偏要背道而驰,不甘沦落。你将满腔报国之心化成笔下灵动的字符,昭示着自己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泱泱大气。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辛弃疾的证论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