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两不愁三保障”的内容是什么
“两不愁三保障”:抄“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抓好落实,一鼓作气,顽强作战,越战越勇,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扎实做袭好今明两年脱贫攻坚工作,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2113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抓好落实。要摸清底数,聚焦突出问题,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加大工作力度,拿出过硬举措和办法,确保如期完成5261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两不愁三保障”各项措施4102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要加强乡村两级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好发挥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党在基层的治理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党员干部要到脱贫攻坚的一线、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火热实践中历练,1653经受考验,磨练党性,增进群众感情,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
2.什么是“两不愁三保障”
“两不愁,三保障”是指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要求,,到2020年我国扶贫开发针对扶贫对象的总体目标是:“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简称“两不愁、三保障”。
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扩展资料:
我国脱贫攻坚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在脱贫目标上,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两不 愁”相对容易,实现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难度较大。
实现 从“两不愁”到“三保障”的跨越,难点和重点在于攻坚深度贫困地区。这些地方要开创脱贫攻坚新局面,必须打好组合拳:针对产业扶贫、交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建设扶贫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台针对性强的解决措施;
依照中央出台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扶贫管理体制,形成合力攻坚格局;资金投入方面,向社会保障方面倾斜,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
“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实现从“两不愁”到“三保障”的跨越,撑起社会保障之网,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脱贫总目标的关键之举。筑牢社会保障之底,提高扶贫质量和水平,才能扭转贫困人口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社会福利保障差距拉大的局面,切实巩固扶贫、脱贫成果。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新华时评:努力实现从“两不愁”到“三保障”
3.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党和政府应如何确保“两不愁、三保障”
要稳步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必须靠综合措施。
除了不断提高扶贫标准,增加扶贫开发投入外,还要进一步完善扶贫与低保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此外,对于扶贫资金的监管以及部分贫困县“脱贫不脱帽”的进退机制等都亟待完善。
多年来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扶贫开发奠定了一定物质基础,过去十年我国扶贫开发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相关数据表明,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
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从2000年底的10.2%下降到2010年底的2氦钉份固莓改逢爽抚鲸.8%;我国扶贫标准也经历过数次调整,而此次,从1274元调整为2300元,幅度空前。“提高扶贫标准一方面体现了中央对贫困问题的重视,另一方面加大对贫困人口的扶持,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新的扶贫标准与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的奋斗目标相一致,不仅考虑了吃饭、穿衣、住房等基本生存的需要,也考虑了部分发展的需要;其次,此标准与“低保维持生存,扶贫促进发展”的减贫工作定位相一致,考虑了扶贫对象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需要,有助于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第三,这个标准与各省份自定扶贫标准的情况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