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生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2015年08月01日 13:19:16 来源: 北京晚报 张 勇 治病救人自古以来就是一项非常神圣的工作,对于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我们现在通用的称呼是医生、大夫。
其实,在古代,他们的称呼还有很多,那些称呼都用于哪个时期,又是怎么来的呢?《黄帝内经》以黄帝和岐伯二人问答的形式行文,后人遂以“岐黄”代指医生及其行业,如“岐黄术”、“岐黄家”等。兰台是汉代宫廷图书馆,《素问·灵兰秘典论》称黄帝将岐伯之言藏之“灵兰之室”,后世代指医生及其行业,《兰室秘藏》、《兰台轨范》等书名均含此意。
疾医是周代医官名,《周礼·天官》记载,周代分医学为四科,即“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疾医相当于后世的内科医生。
《本草备要》说“然经史百家靡不殚究,而于岐黄之书为尤嗜,盖以刀圭家鲜能探注,而养生者又不可以不知也。”“刀圭家”是古代医生的又一称谓。
汉代医生,通用的称呼是医工 古代以官职称呼医生是很常见的,不是因为这个人在医院有职务,而是因为这个人在官府里任职。过去很多知识分子,包括文学家、哲学家等多懂药学医理。
而这些科举出身的人又大都在官府任职,他们闲暇时间在民间救死扶伤、治病疗疾,与如今的医生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大家都以其官职相称了。秦代的医官称为奉常。
公元前2世纪中期,汉景帝改称太常。西汉时设太常、少府官职,属于太常的为百官治病,属于少府的在宫廷里治病。
东汉曹魏时设置太医令,隋唐改称太医署令。此系掌管医疗机构的职官。
北魏置太医博士以教弟子。唐代已设药医师(后称药师),负责采办诸药、调和制剂等。
汉代名医淳于意,以创写中医病志“诊籍”名传青史,因他曾做过齐国主管粮仓的“太仓长”,所以世人称他为“仓公”。司马迁就是这样称呼他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述的就是他和扁鹊的事迹;唐代医家王冰,用12年的时间,补充、整理、注释《素问》24卷,名扬天下,因他曾做过太仆令,人们称他为“王太仆”;宋代许叔微,是中医伤寒学派的代表人物,少时苦攻医学,颇有成就,他写的《伤寒九十论》、《普济本事方》,很受医学界欢迎,因他曾是集贤院的学士,故有“许学士”的别称;还有《南阳活人书》的作者朱肱,也在当时闻名遐迩,因宋徽宗时被授以“奉议郎医学博士”,所以病家都尊称他为“朱奉议”。
《后汉书·费长房传》记载东汉方士费长房见一市井老翁悬壶卖药,活人无数,市罢则入壶中,故高明的医生又称“壶公”。神医扁鹊相传为卢国人,后世以“卢医”称呼名医。
张仲景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医学界都以“张长沙”呼之;金元四大名医之一刘完素,因阐发火热病机而成为河间学派的开山,大家都叫他“刘河间”;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元代医家朱震亨,是中医阴阳学派的鼻祖,因他常居浙江义乌的丹溪行医,于是就有了“朱丹溪”或者“丹溪翁”的美称;名噪乡里的明代医家汪机,因为祖居安徽祁门的石山,所以人称“汪石山”。三国时董奉避居江西庐山,隐世为医,只求愈者植杏树以为答谢,数年积10万杏林,售杏以济贫民,深受时人爱戴,故医生又被尊称为“杏林翁”。
有些名中药,原来其实是人名 刘寄奴、使君子、何首乌等是我们熟知的中药,其实原来这些都是人名。金元时期的名医 “穆大黄”,就是因为善治火热症,巧用中药大黄而得名的;明代医家张景岳,长于温补法,善用中药熟地,他创制的29方“新方八阵”中,仅熟地就占了22方,故时人称之为“张熟地”;清代医家张锡纯,试图用现代药理探讨中药石膏生用和煅用的不同机制,被医林呼之“张石膏”;民国初年北京著名中医陆仲安,善用中药黄芪治疗疑难病症,胡适的所谓“糖尿病”,就是他用大剂量的黄芪,配伍党参、山药、黄精、石斛治愈的,所以大家都尊称他为“陆黄芪”。
医生之称始于唐代。《唐六典》载:“医生四十人”。
《辞源》释:“后周医正三百人,隋太医有生一百二十人,皇朝置四十人,因肄业官学习医,故称医生。” 这里的“医生”就是学医的生员。
后来就演变成从事医疗工作的人的通称。如宋代范成大《书事》诗就有:“门外虽无车辙,医生卜叟犹来。”
郎中最早是官名,起于战国时。宋代在医官中设有“郎”这一级,民间就开始称医生为郎中。
如宋代洪迈《夷坚志·刘师道医》:“伸手求脉……妇在旁,忽鼓掌笑曰:刘郎中细审此病,不可医也。”周密《武林旧事·诸色伎艺人·说药》有“杨郎中”、“徐郎中”。
直到现在江西、湖南方言和吴方言中仍称中医医生为郎中。如《吴歌乙集》:“十字街口有高明郎中来一个,看好奴情郎,头上金钗拔一双。”
《吴组缃小说散文集》:“请郎中开了许多药方,吃了并不见效。”“郎中”之称多见于南方,北方则多称“大夫”。
如民谚:“交了九月九,省了大夫的手。家家吃萝卜,病从何处有。”
“大夫”以前是一种较高的官职,春秋时大夫有上、中、下之分,到了秦汉,又有谏议大夫,唐代有御史大夫。宋代在医官中设大夫、郎、医效、祗候等。
这就是说“大夫”是医官中最高的一级,后来民间把医生通称为大夫了。“先生”本意为父史。
2.我要写个玄幻小说,想写关于医生的内容,我把医生分了级
医术初级 望闻问切 依靠医疗器具来治疗病人
医术中级 对人体非常了解 对自己改造 修出初级“气”的感觉 用“气”来治疗病人 对“
毒”有初级了解
医术高级 百毒不侵 对“气”的用运有很深的了解 对自己的“|改造”基本完成 百人进不了身
如果想写向修真方向写 是修真入门 对毒的使用以很了解
医术大师 已经是高手了 所以病症都能诊断出 对“毒”基本没有不了解的 用毒杀人无形
医术宗师 传说中的境界
望 可以冲面向看出对方基本的疾病 或隐疾
闻 闻下可以基本判断是什么样的“毒” 通过气味来判断药材的作用和年份
问 通过对方的描述基本判断对方的疾病
切 来最终确定对方的疾病
不知道作者写的什么题材的小说 都市 比较平实的 还是比较玄幻的 还是异界的 还是==== 如果比较夸张的 练出的气和毒来杀伤敌人 和防御自己 如果想向修真发展 宗师可以练 “丹” 药
毕竟不是专业写手 可能有的地方表达不是很好 间量
3.古代"医"字有两种写法 医的本意是什么
一个下面是“酉”,一个下面是“巫”。
这个字本身就把中医里边的很多内容都涵盖进去了。 首先来看上半部“医”,这个医字外边的这个“匚”读音为“方”。
要弄懂医学的话,就一定要懂医理。“匚”是方,指医理要方正;里面的“矢”,是箭。
关于矢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就是中了外伤,还有一种认为这实际上是箭,就像是医疗手段里面的针灸“矢”指的是针灸。上面这个“殳”字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殳”是一种武器。
古代中医里就有一句话,叫做“用药如用兵”,用药就像用兵一样。 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殳”底下是个“又”,上面是古代水池的样子。
这个字看起来就像手在水下摸东西,所以有人就认为这代表按摩。按摩可以说是中医里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同时又是处于最高层面的治疗方法。
中医经常说的“手到病除”。最本质的意思是表层的病基本上是可以用按摩的方法解决的。
在体表的毛病,进入到深一层的经络以后就要用针刺;再深入到五脏后,就要用药了;如果再继续深的话,那就是病入膏肓,那时只有一个办法,就用“炙”法。所以,这个简单的“医”里,不仅涵盖了医理,还涵盖了按摩和针灸的治疗方法。
再来看看下半部分。“酉”就是成就的意思。
古代的酒字,就是水旁边加上这个酉,是把万物成就的东西放在水里面去沤、去发酵。所以,古代的酒就是最原始的药,就是前面曾讲过的醪糟。
与其现在喝那些烈酒,还不如去喝醪糟,因为它有养生的功效。 还有一种说法是医的下面是“巫”,在古代还有一种祝由的方法是巫术,这种方法现在基本上没有人用了。
“医”字匚、矢、殳、酉(巫)有机的结合,从文化的视角体现了古代医学手段的多样性和对疾病的态度,可谓独具匠心。 通过“医”的两种写法的解释,大家就清楚医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一个“医”字。实际上把古代的所有的治疗手段和医理全部都涵盖了。
有人开玩笑说,现在“医”字被简化得就剩开刀了。中国古代有些地区对医学有这样的说法:人体生病就好像是水变成了冰一样。
那么是把这个冰给拉掉呢,还是把它融化。让它重新变成水?这可以引导我们对医学的重新思考。
由于人体的正气、邪气都是从体内发出的,所以,中医主张把邪气去掉,也就是让它由冰再变成水。
4.医生的职称是怎么分类的
医生一般分为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是临床的职称评定级别,通过考试后每5年晋升一级。
医生的职称不以其所在医院级别相挂钩,不同级别医院相同级别的医师,资格是一样的。一位正规医学院本科毕业的学生,是这样走上职业之路的。首先来到医院实习一年,一年后,具备资格申报执业医师。在通过了全国统一考试之后,第二年获得执业医师证书。
获得执业医师证书五年后,有资格申报医师资格,也就是中级职称,前提是必须通过严格的全国英语和计算机考试。评审通过后,可以获得主治医师资格。
在获得主治医师资格后,五年后,发表三篇省级论文,参加两项科技进步奖活动,并通过了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英语考试之后,可以申报副主任医师职称,也就是高级职称。评审通过后,可以获得副主任医师职称。
扩展资料:
医生职称晋升制度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的规定根据医疗机构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临床医学专业评审条件分为两个部分:
一、按二级学科分类的评审条件,用于按二级学科设置的临床医学专业岗位,共分为十四个专业:全科、家庭医学、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口腔、眼科、耳鼻咽喉科、皮肤病与性病、精神病、肿瘤、病理、医学影像、计划生育。
二、按三级学科分类的评审条件,适用于三级学科设置的临床医学专业岗位,共分为三十二个子专业: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血液病、结核病、传染病、风湿与临床免疫、老年医学、急诊医学、普通外科、骨外科、胸心外科、神经外科。
泌尿外科、小儿外科、烧伤外科、整形外科、麻醉、运动医学、康复医学、妇科、产科、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口腔整形、核医学、放射治疗、医学检验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卫生职称
5.临床医生分哪几种
临床的是特指西医的,中医的不属于临床医师,中西医结合的也不是。
到目前为止,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共有24种类别的考试,报考类别全称及代码详见表
医 师 资 格 考 试 报 考 类 别 代 码
临床执业医师 110;
口腔执业医师 120;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 130;
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 141;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142;
具有规定学历的蒙医执业医师 143;
具有规定学历的藏医执业医师 144;
具有规定学历的维医执业医师 145;
师承或确有专长的中医执业医师 341;
师承或确有专长的蒙医执业医师 343;
师承或确有专长的藏医执业医师 344;
师承或确有专长的维医执业医师 345;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210;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 220;
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 230;
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241;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242;
具有规定学历的蒙医执业助理医师 243;
具有规定学历的藏医执业助理医师 244;
具有规定学历的维医执业助理医师 245;
师承或确有专长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441;
师承或确有专长的蒙医执业助理医师 443;
师承或确有专长的藏医执业助理医师 444;
师承或确有专长的维医执业助理医师 445
6.医的繁体字(医)怎么解释
医的繁体字如上:
医的繁体字的解释:
“医”,会意。从“殹”( yī ),从酉( yǒu)。
“殹”,治病时的扣击声。“酉”,用以医疗的酒。
二字各有本义,今用“医”为简体字。本义:治病的人。
拓展资料:
医:[ yī ]
部首:匚 笔画:7 五行:土 五笔:ATDI
基本解释
1. 治病 :~疗。~术。~务。~道。
2. 治病的人 :~士。~生。~德。
3. 治病的科学 :西~。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医生的医的分是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