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雁荡山风景区的作文
雁荡山游记
十月,是金色的欢乐丰收,是蓝色的海阔天空,是红色的国旗飘扬,是翠色的挺立青松……我喜欢这个时节,尽管它很短暂。我喜欢它,不知是因为这个季节宜人的气候,还是那一颗火热的爱国心?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时间使者又带领我们走进了十月的大门,迎来了祖国母亲第六十四个生日,也迎来了国庆七天小长假。或许是爱国心驱使着我前进吧,我竟破天荒地在两天之内做完了作业,此时此刻,我的愿望,自然就是背上行李,走出家门,跟随旅游团,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啰!妈妈也想出去走一走,便带我来到了一个神奇的地方——雁荡山。
雁荡山风景秀丽,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它位于浙江省温州乐清市境内,背依峰峦绵绵的括苍山,面对波涛滚滚的乐清湾,山体构成多以流纹岩为主的火成岩,岩体裸露,形成众多的深谷峰林,冬暖夏凉,气候宜人。雁荡山因“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而得名。雁荡山东部的灵峰、灵岩、大龙湫三处景色秀丽,被称为“雁荡三绝”。
我们先来到的,是大龙湫景区。这里,最有趣的就是那移步换景之妙。导游带着大家进入景区,沿着锦溪,从入口处沿石级前往大龙湫的途中,这座巨岩从不同方位、不同视角,随步移变幻。先是如鳄鱼般叫“朝天鳄鱼”。然后巨石顶端一道裂隙从上贯下,有如巨斧劈开,形成两片,一片较粗,一片较细,如剪刀双刃,称为剪刀峰。再向前行抬头仰望,却又形如啄木鸟,正伸出巨嘴,啄咬树木。再一会儿又变成熊的形状,正憨态可掬地昂首向上爬行。及至走过后回望,熊不见了,变成了一根擎天石柱,所以她又有“玉杵峰”、“天柱峰”的别名。再过一会儿擎天一柱又变成了“海上风帆”……正所谓“直是山灵有意作游戏,教我亦复无处穷真铨”。
接着,我们看到的是灵峰景区。景区内层峦叠嶂、奇峰环拱、千形万状、美不胜收。两大奇洞——观音洞、北斗洞为游人所必至。合掌峰是雁荡山的代表景观之一。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合掌峰中的自然洞天——观音洞。这雁荡山算不得高,但是它胜在独特的火山地质地貌,变幻多端的险峰奇嶂,更在于这独一无二的观音洞。正殿供奉观音菩萨坐像,旁立十八罗汉塑像,岩壁上新增了三百应真,更显出一派佛门气象。洞顶有泉水三处,名洗心、漱玉、石釜。仰望洞顶,中开一小罅,阔尺余,长三四丈有一线天光泻下,名叫“一线天”。
灵岩景区位于雁荡中心,面积9平方公里,景点91处。峰峦雄壮浑庞,绝壁回环,古洞诡异,鬼工雕镌,形态万变。灵岩在雁荡山诸景中以岩石峥峰、环境清幽而著称。一下旅游巴士首先映入我们眼中的是“钟鼓齐鸣”四个大字。左边整座大的岩石犹如一口巨钟,右边山顶上便是一个圆鼓。天然的石钟与石鼓屹立在灵岩入口处的两侧。进入景区不久就可以看到—摩崖石刻,上书:“一夜黄梅雨后时。峰青云白更多姿。万条飞瀑千条涧,此是雁山第一奇。”
雁荡山,美得洒脱,美得自然,美得让人流连忘返。可是,时光的脚步总是那么轻快地走着,以至于使人没法发现它的流逝,直到太阳西斜,鸟儿即将归巢,指针偏向那个小小的“5”时,我们才意识到光阴的短暂。踏着夕阳,我们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绝对原创!
2.关于雁荡山的名胜风景
雁荡山坐落于浙江省温州乐清境内。
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因“山顶有湖,芦苇丛生,秋雁宿之”故而山以鸟名。
雁荡山根植于东海,山水形胜,以峰、瀑、洞、嶂见长,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开山凿胜,发轫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文化底蕴丰厚。
雁荡山形成于1.2亿年前,是一座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全山总面积450平方公里,景点550多处,辟有八大景区,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精华荟萃,被称为“雁荡三绝”。 雁荡山有着独特的品格,“日景耐看、夜景消魂”。
“观山景、尝海鲜”,“一景多变,移步换形”。这是它区别于中国其他名山大川的三大特色。
※景观美学(山水)价值 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寰中绝胜”、“天下奇秀”的名山,雁荡山自有其自身的山水美学特色。雁荡山由于地形复杂、景象丰富、一景多象等景观特点,所以雁荡山最突出的形象美的特点还是奇。
雁荡山奇在什么地方?奇在流纹岩特有的造型上;奇在自然景观非同寻常、出人意料、变幻莫测之美上;奇在摩天劈地、拔自绝壑的峰;奇在倚大高地、气势磅礴的嶂上;奇在夺人心魄的大大小小的瀑布上。 雁荡景观,奇闻天下,但不只是在奇。
还有雁湖岗、龙湫背之雄伟;云洞栈道之险;仙溪、清江山水之秀。初月谷、鸣玉溪、灵岩及诸多洞穴景观之幽冥。
登上百岗尖,俯瞰百座山冈于脚下,领略“山登绝顶我为峰”的高旷,下至海滨、乐清湾,欣赏“海到尽头天作岸”的平旷景观,都是美的享受。 难怪画家潘天寿评雁荡山景观的“怪诞高华,令人不能想象”。
※历史文化价值 雁荡山大尺度的奇特景观形象,给诗人、画家、文人学士以强烈的美感和灵感。于此赋诗作画,留下大批作品,其中诗词5000多首,以及龙鼻洞等400多处摩崖石刻,还有南阁牌坊等历史古迹,都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雁荡山造型地貌,也对科学家产生了强烈的启智作用,如北宋科学家沈括游雁荡山后得出了流水对地形侵蚀作用的学说,这比欧洲学术界关于侵蚀学说的提出早600多年。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破火山。
它的科学价值具有世界突出的普遍的意义。清人施元孚游寝雁荡山十年后提出“游山说”,说的是中国古代游览山水活动中回归自然,与大自然精神往来的精神文化活动的经验总结,这与清末学者魏源提出的“游山学”是一致的,也是值得总结的山水文化遗产。
※自然科学价值 雁荡山是大自然解剖的一座白垩纪破火山立体型模型,是流纹质火山岩自然博物馆。雁荡山破火山全球性突变事件具有时间与空间的独特性,在西太平洋亚洲大陆边缘巨型火山(岩)带中具普遍性与代表性,是研究大陆边缘岩浆作用深部地质过程的天然深钻。
雁荡山民间故事·因造玉清宫伐木雁荡山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此时尚未有名。”
说雁荡山直到宋初尚未有名那不符合事实,但如果换一个角度去理解,沈括这段话又有一定的合理性。 雁荡山在唐以前叫芙蓉山。
南朝大诗人谢灵运曾到过此山的外缘也有诗可证。中唐以后,雁荡之名已立,并出现摩崖题刻和诗文歌咏。
但五代的分裂和战乱,使雁荡山的开发停滞下来,雁荡山被湮没近两个世纪。直到宋太宗时代,太平兴国年间,才有全了、神昭、行亮诸僧来雁荡草创佛寺。
元代诗人李孝光《游雁荡山》诗“兴国年间路始通,前朝碑墨半苍苔”即可印证,从宋代诗人写雁荡山的诗文中也可看出(宋代最早一首写雁荡山的诗是太平兴国八年中进士的李建中写的)。自贯休以后至李建中,漫长的近两个世纪里,没有一篇文字写雁荡山。
直到宋仁宗时代,雁荡山其实还未广为人知,无怪沈括会误以为宋真宗以前无雁荡山之名,错把因造玉清宫伐木雁荡当成发现雁荡山的开端。 不过,因造玉清宫伐木雁荡山,这在雁荡山的开发史上仍是一件大事。
可以说,这标志着外界对雁荡山的重新发现。沈括说:“此山南有芙蓉峰,下芙蓉驿,前瞰大海。
然未知雁荡(指雁湖)、龙湫所在。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以前是“未知雁荡、龙湫所在”,现在终于知道了,这等于说重新发现了雁荡山。 但此事到底是真是假?雁荡山远离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那时交通条件差,运输不易,干嘛到这么远的地方来采木材?这就要看看当时造玉清宫的情形了。
宋初立国,本是佛道并奉。到宋真宗时,因澶渊之盟(宋辽之战,宋在打胜仗后却和辽签署了屈辱性条约),真宗怏怏不乐,为了在臣民中挽回他的“天威”,就和佞臣王钦若定计,装神弄鬼,制造“天书”的神话:一忽儿说在左承天门南发现黄帛二丈如书卷,上有文字;一忽儿又说在泰山发现“天书”。
真宗于是将年号改为“大中祥符”,又让“天书”为自己找出一位姓赵的“圣祖”来,还按照“天书”的指示,亲率庞大的扈从队伍到泰山封禅,靡费八百余万贯。为了安放所谓“天书”,真宗下旨在京城汴梁建造玉清昭应宫(简称玉清宫),命三司使丁谓总管其事。
丁谓制定的计划规模宏大,需修建。
3.来篇关于雁荡山的写景篇
今天是八月十九日,早晨四点三十分我便起床.因为五点四十分我就要和姨妈、表哥一起从镇海出发去游温州的雁荡山.听别人说,雁荡山因“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而得名,雁荡山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美誉,史称“东南第一山”.
在汽车上坐了四、五个小时,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由于已是中午,所以我们先去“醉香楼”美餐了一顿.
下午,我们去的第一站是楠溪江竹筏漂流.我们的竹筏在水上飘荡,浪花有时像一匹匹骏马,像前不停地冲去;有时转起了“呼啦圈”,形成一个个漩涡;有时上下波动,像在玩过山车.真是让人觉得刺激好玩!
竹筏漂流后,我们便去雁荡山上玩.“哗啦啦”“哗啦啦”,远处传来水流下冲的声音,我急冲冲地向上跑,只见前方一条宽宽的水带从山顶奔腾而下,激起一片水雾,太美的一幅图画了!“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就是这般情景吧!导游告诉我们,这就是大龙湫瀑布,“龙湫”表示龙的口水.我看见从山上冲到湖中的水是碧蓝的,忍不住喝了一口,又凉又甜,味道真不错!下山的路上,我们看到了许多山峰,有抱儿峰、剪刀峰、玉兰峰.这些山峰的名称是因为形态逼真而来的.
晚饭过后,我们随着导游再次来到雁荡山看夜景.一路上,我们看到好多山峰,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要算“情侣峰”:一个披着长发的姑娘亲切地依偎在一位少年的身旁.向前走了一段路,再回头看看,发现姑娘的头已经转了过来,原来对面山上正有一个小牛童望着他们.
第二天,我们又出发去玩.
我们先去了非常有名的朝阳院.走进大门,我第一眼望到的就是一个大“福”字,福字上已经贴了许多“观音贴”.听导游说把“观音贴”贴在福字上方表示学业步步高升;贴在福字左边表示老人健康;贴在福字右边表示财源滚滚;贴在福字下方表示全家平安.我想,这些都是人们对未来的一些美好向往吧!朝阳院房顶上有日月图,又是非常特别!
接下去我们去了小龙湫,虽然小龙湫的水没有大龙湫这麽大,但风景也不错.向上走还能看到一块巨石,上面写着“断肠崖”,这里就是《神雕侠侣》其中一个拍摄点.
午饭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雁荡山,这次雁荡山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4.雁荡山风景区的作文
雁荡山游记十月,是金色的欢乐丰收,是蓝色的海阔天空,是红色的国旗飘扬,是翠色的挺立青松……我喜欢这个时节,尽管它很短暂。
我喜欢它,不知是因为这个季节宜人的气候,还是那一颗火热的爱国心?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时间使者又带领我们走进了十月的大门,迎来了祖国母亲第六十四个生日,也迎来了国庆七天小长假。
或许是爱国心驱使着我前进吧,我竟破天荒地在两天之内做完了作业,此时此刻,我的愿望,自然就是背上行李,走出家门,跟随旅游团,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啰!妈妈也想出去走一走,便带我来到了一个神奇的地方——雁荡山。雁荡山风景秀丽,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它位于浙江省温州乐清市境内,背依峰峦绵绵的括苍山,面对波涛滚滚的乐清湾,山体构成多以流纹岩为主的火成岩,岩体裸露,形成众多的深谷峰林,冬暖夏凉,气候宜人。
雁荡山因“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而得名。雁荡山东部的灵峰、灵岩、大龙湫三处景色秀丽,被称为“雁荡三绝”。
我们先来到的,是大龙湫景区。这里,最有趣的就是那移步换景之妙。
导游带着大家进入景区,沿着锦溪,从入口处沿石级前往大龙湫的途中,这座巨岩从不同方位、不同视角,随步移变幻。先是如鳄鱼般叫“朝天鳄鱼”。
然后巨石顶端一道裂隙从上贯下,有如巨斧劈开,形成两片,一片较粗,一片较细,如剪刀双刃,称为剪刀峰。再向前行抬头仰望,却又形如啄木鸟,正伸出巨嘴,啄咬树木。
再一会儿又变成熊的形状,正憨态可掬地昂首向上爬行。及至走过后回望,熊不见了,变成了一根擎天石柱,所以她又有“玉杵峰”、“天柱峰”的别名。
再过一会儿擎天一柱又变成了“海上风帆”……正所谓“直是山灵有意作游戏,教我亦复无处穷真铨”。 接着,我们看到的是灵峰景区。
景区内层峦叠嶂、奇峰环拱、千形万状、美不胜收。两大奇洞——观音洞、北斗洞为游人所必至。
合掌峰是雁荡山的代表景观之一。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合掌峰中的自然洞天——观音洞。
这雁荡山算不得高,但是它胜在独特的火山地质地貌,变幻多端的险峰奇嶂,更在于这独一无二的观音洞。正殿供奉观音菩萨坐像,旁立十八罗汉塑像,岩壁上新增了三百应真,更显出一派佛门气象。
洞顶有泉水三处,名洗心、漱玉、石釜。仰望洞顶,中开一小罅,阔尺余,长三四丈有一线天光泻下,名叫“一线天”。
灵岩景区位于雁荡中心,面积9平方公里,景点91处。峰峦雄壮浑庞,绝壁回环,古洞诡异,鬼工雕镌,形态万变。
灵岩在雁荡山诸景中以岩石峥峰、环境清幽而著称。一下旅游巴士首先映入我们眼中的是“钟鼓齐鸣”四个大字。
左边整座大的岩石犹如一口巨钟,右边山顶上便是一个圆鼓。天然的石钟与石鼓屹立在灵岩入口处的两侧。
进入景区不久就可以看到—摩崖石刻,上书:“一夜黄梅雨后时。峰青云白更多姿。
万条飞瀑千条涧,此是雁山第一奇。”雁荡山,美得洒脱,美得自然,美得让人流连忘返。
可是,时光的脚步总是那么轻快地走着,以至于使人没法发现它的流逝,直到太阳西斜,鸟儿即将归巢,指针偏向那个小小的“5”时,我们才意识到光阴的短暂。踏着夕阳,我们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绝对原创。
5.描写雁荡山的文章
雁荡山
位于浙江乐清市境内,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美誉,史称“东南第一山”。雁荡山因“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而得名。
雁荡山景色优美,众多诡形殊状的峰嶂洞瀑,错落分布于450平方公里的景区内,以至于三顾雁荡的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掷笔而叹:“欲
穷雁荡之胜,非飞仙不能!”全山分为灵峰、三折瀑、灵岩、大龙湫、雁湖、显胜门、仙桥、羊角洞八个景区,其中东南部风景荟萃,“二灵一龙”(灵峰、灵岩、大龙湫)被称为“雁荡三绝”。
雁荡风景以峰、洞、岩石、泉、门、嶂称胜。奇峰怪石,悬崖叠嶂,耸峙嵯峨;古洞石室,茂林幽谷,曲折迂回;飞瀑流泉,碧潭清涧,如带若练;雁湖日出,百岗云海,一向为游客所赞赏,至于灵峰夜景,灵岩飞渡更为神奇幻绝。
雁荡三绝 (灵峰、灵岩、大龙湫),灵岩正当其中,人视为雁荡山的“明庭”。元代文学家李孝光云:“峭刻瑰丽,莫若灵峰;雄壮浑庞,莫若灵岩。”正道出了“二灵”审美风格上的区别。以灵岩古刹为中心,后有灿若云锦的屏霞嶂,左右天柱、展旗二崖对峙,壁立千仞。因“浑庞”而生肃穆,人处其中,顿觉万虑俱息。灵峰使人情思飞动,灵岩则使人心境沉静。但人又怕沉静太过,于是就有“灵岩飞渡”的准杂技表演。其实,灵岩也有许多奇巧的景点,如天洞、龙鼻水、龙湫、玉女峰、双珠瀑等,只是都被藏掖到隐蔽处去了。人皆知
藏拙,不知藏巧更须具一副手眼,灵岩知此中三昧,才成其为博大。
据说最早叩问雁荡之门的著名文人是曾任永嘉郡守的南朝大诗人谢灵运,但他显然在云遮雾罩、乱石荆蔓挡道的门前蹑足而止,未能一窥仙山的奥堂。 这样,使雁荡名彰于外的使命便落到了唐代的三位僧人头上:一位是因“花村鸟山”之偈率三百弟子飞锡龙湫而被后人奉为开山祖师的西域高僧诺巨那,一位是画《山川两戒图》留下“南戒尽于雁荡”之语的一行和尚,最后一位是写出脍炙人口的名句“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的晚唐诗僧贯休。
“始于唐,盛于宋”,雁荡山来晚了一步,未能在“五岳”中分得一席之地,所以它从来没有一位称为什么“大帝”的山神,只有秋雁曾年年飞临山顶栖息于苍苍蒹葭之中。没有金碧辉煌的涂饰,村野之山的雁荡倒因此多了份游洒风神。“雁荡自奇,不附五岳;龙湫所注,别为一川”,在前辈文人所有关于雁荡出的文字中,此联最令人神思。雁荡,自有它不同于别的名山的独特性 !
雁荡山还有一个特点,欲观山景,不必耗费级大的体力去攀登陡峭的山径,只消沿着一条平坦的石子路,缓缓行走,各种姿态的奇峰怪石就可以收于眼底,这是因为这些山峰多是平地拔起之故。可谓是游者之福。 你再修改一下,就OK了
6.雁荡山旅游景点介绍
雁荡山,中国十大名山之一。
这个集世界地质公园、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是滨海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境内,面积450平方公里,分为灵峰、灵岩、大龙湫、三折瀑、雁湖、显胜门、羊角洞、仙桥八大景区,有500多处景点。景区内峡深谷幽,峰奇崖险,秀中有险峻,奇中有幽奥。
素以独特的奇峰怪石、飞瀑流泉、古洞畸穴、雄嶂胜门和凝翠碧潭扬名海内外,被誉为“海上名山,寰中绝胜”,史称“东南第一山”。[3]开山凿胜,发轫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文化底蕴丰厚。
雁荡山形成于1.2亿年前,是一座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全山总面积450平方公里,景点550多处,辟有八大景区,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精华荟萃,被称为“雁荡三绝”。雁荡山有着独特的品格,“日景耐看、夜景消魂”。
“观山景、尝海鲜”,“一景多变,移步换形”。这是它区别于中国其他名山大川的三大特色。
景观美学(山水)价值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寰中绝胜”、“天下奇秀”的名山,雁荡山自有其自身的山水美学特色。雁荡山由于地形复杂、景象丰富、一景多象等景观特点,所以雁荡山最突出的形象美的特点还是奇。
雁荡山奇在什么地方?奇在流纹岩特有的造型上;奇在自然景观非同寻常、出人意料、变幻莫测之美上;奇在摩天劈地、拔自绝壑的峰;奇在倚大高地、气势磅礴的嶂上;奇在夺人心魄的大大小小的瀑布上。雁荡景观,奇闻天下,但不只是在奇。
还有雁湖岗、龙湫背之雄伟;云洞栈道之险;仙溪、清江山水之秀。初月谷、鸣玉溪、灵岩及诸多洞穴景观之幽冥。
登上百岗尖,俯瞰百座山冈于脚下,领略“山登绝顶我为峰”的高旷,下至海滨、乐清湾,欣赏“海到尽头天作岸”的平旷景观。
7.雁荡山 四个风景区
北雁荡山位于乐清市境内东北部,万山重叠,群峰争雄,悬嶂蔽日,飞瀑凌空,是全国十大名山之一,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三个景区被称为“雁荡三绝”。特别是灵峰夜景,灵岩飞渡堪称中国一绝。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1982年被**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荣获"国家文明风景名胜区"称号,目前,正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北雁荡山,群峰峥嵘、怪石嶙峋、洞壁幽深、泉瀑雄奇、梵宇壮观、古木参天,自古就有“寰中绝胜”之誉。雁荡胜景可分为灵峰、灵岩、大龙湫、显圣门、雁湖5 个景区,景点多达380 余处,计有102 峰、64 岩、26 石、46 洞、14 嶂、18 瀑、28 潭、13 坑、13 岭、10 泉、2 水、8 门、4 阙、7 溪1 涧、8 桥2 湖、5 尖2 峡等,其中尤以峰、洞、瀑、石取胜。雁荡奇峰林立,较为著名的有卓笔峰、独秀峰、玉女峰、双鸾峰、金鸡峰、双笋峰、展旗峰、巨柱峰、剪刀峰等。这些奇峰或拟兽或拟物,形状栩栩如生。如果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去观赏,则有一峰多态之神妙。例如被称为“雁荡三绝”中的灵峰,从灵峰寺左侧看时,只见一山劈为两峰,两峰宛如双手合掌;当夜幕降临时观望,此峰酷似一对紧紧相偎,情话切切的伴侣,在朦胧月色的衬托下观望,却幻化为一对丰满的**;再变换一个角度仰视,又好似一只敛翅的雄鹰。所以灵峰又有合掌峰、夫妻峰、双**和雄鹰峰之称。
雁荡46 洞中,以观音洞最高、天窗洞最险、仙人洞最大、仙姑洞最奇。观音洞嵌于合掌峰中,最早为唐代高僧善牧的居所。洞高100 米,宽深各40 余米,洞内佛楼倚岩而建,高达9 层。入洞口处为天王殿,内塑四大金刚,殿后有377 级石磴,直达顶屋。顶屋为观音殿,其余为僧舍。从第8 层楼左壁往洞口看,可见一尊一丁点儿大的观音佛像端坐在莲台上,此谓“一指观音”。从洞顶往外望,天空仅留一线,人称“一线天”。洞内尚有洗心,漱玉诸泉,最顶层的大殿旁还有一处洗心池,水质清淳甘洌。
雁荡瀑布以大龙湫、散水岩、西大瀑、梅雨瀑、三折瀑等最负盛名。这布终年奔泻不息,随着季节、晴雨、风力的变化,形态各异。有的如匹练横空,银河倒挂;有的似珠帘成串,烟雨霏霏;有的凌空飘洒,因风作态,号称“天下第一瀑”的大龙湫瀑布位于马鞍岭西3 公里处,水从连云嶂下来,高约190 米。徐霞客曾在游记中写道,每当大雨刚过,“怒涛倾注,变幻极势,轰雷喷雪。”雨水少时,瀑布从半空中飘忽而下,不到几丈,犹如烟雾。微风吹来,随风飘转,落入潭中,忽成圆圈,忽成曲线,其状恰似游龙戏水。清代袁枚在《大龙湫》诗中曰:“龙湫之势高绝天,一线瀑走兜罗棉,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此诗写出了大龙湫瀑布高悬的气势。雁荡山屹立于东海之滨,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是游览胜地,也是休养佳处。雁荡山土产丰富,毛峰茶、石斛、香鱼、雪梨、观音竹是久负盛名的“雁荡五珍”,游人来此赏美景、品名茶、尝佳肴,可一饱眼福、口福,乐趣无穷。
风景区门票:灵峰景区:30元,灵岩景区:30元,大龙湫景区:30元,三折瀑景区:10元,雁湖景区: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