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朝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朝”的繁体与简体相同。
朝 [zhāo] 早晨:朝阳。朝晖。
朝暮。朝霞。
朝气。朝思暮想。
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日,天:今朝。明朝。
朝拜 [cháo bài] 1、古代官吏朝见君王的跪仪;2、对神、佛像的合掌加额,长跪下拜。 朝臣 [cháo chén] 朝廷的大臣。
朝代 [cháo dài] 建立国号的帝王世代相传的整个统治时代。 朝服 [cháo fú] 君臣上朝时穿的礼服。
朝纲 [cháo gāng] 封建朝廷所制订的法度纲纪。朝贡 [cháo gòng] 古代外国或藩属国的使臣来朝见君主,并敬献礼物。
朝 cháo 向着,对着:朝向。朝前。
朝阳。坐北朝南。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朝见。朝拜。
朝圣。朝香。
朝仪。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朝廷。
上朝。退朝。
朝野。朝政。
朝臣。朝议。
朝房。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朝代。
唐朝。 〔朝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
姓。 朝不保夕 [zhāo bù bǎo xī] 早晨不能保证晚上命运如何。
形容形势非常严峻,很难维计。朝发夕至 [zhāo fā-xī zhì] 早晨动身,当晚即可到达。
形容路程近或交通便利。朝晖夕阴 [zhāo huī-xī yīn] 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
晖,日光。朝菌 [zhāo jūn] 菌类植物,朝生暮死。
朝令夕改 [zhāo lìng-xī gǎi] 指政令或办法时常更改,一会儿一个样。也说“朝令暮改”。
朝露 [zhāo lù] 清晨的露水,比喻存在时间极短促的事物,也比喻明澈纯净的事物。
2.朝繁体字怎么写
“朝”是传承字,没有繁体字的写法。
[ cháo ]1.向着,对着:~向。~前。
~阳。坐北~南。
2.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见。~拜。
~圣。~香。
~仪。3.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廷。
上~。退~。
~野。~政。
~臣。~议。
~房。4.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代。
唐~。5.〔~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
6.姓。[ zhāo ]1.早晨:~阳。
~晖。~暮。
~霞。~气。
~思暮想。~令夕改。
~秦暮楚(喻反复无常)。2.日,天:今~。
明~。参考资料百度汉语:/zici/s?wd=%E6%9C%9D&query=%E6%9C%9D&srcid=28232&from=kg0&from=kg0。
3.潮的繁体字怎么写
潮的繁体字 是 潮。
潮的QQ繁体字 是 謿。
潮
【读音】
cháo
【造字法】
形声;从氵;朝声
【基本字义】
1. 海水因为受了日月的引力而定时涨落的现象:~水。~汐。涨~。落~。~汛。~流。~涌。
2. 像潮水那样汹涌起伏的:思~。热~。新~。~红。~热。心~澎湃。
3. 湿:~气。返~。~湿。
4. 方言,技术不高:手艺~。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水,朝声。本义:海水的涨落)
2. 同本义 [tide]
潮,水朝宗于海。——《说文》
牛女为江潮。——《春秋·元命苞》
水朝夕而至曰潮。——《初学记卷六水》
有江盗百艘,张帜乘潮,阑入内地。——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3. 又如:大潮,小潮;低潮;退潮;落潮
4. 比喻大规模的社会变动或运动发展的起伏形势 [tidal current;social upsurge]。如:风潮;工潮;学潮;暗潮;思潮;怒潮
5. 气温变化或持续一段时间的炎热或寒冷的天气 [wave]。如:寒潮;热潮
6. 微湿,潮气 [damp]。如:防潮;回潮;潮润;火柴受潮了
〈动〉
1. 两颊透出 [be suffused with]。如:潮面([某种气色]涌上面部);潮红
〈形〉
1. 〈方〉∶成色不足、质量低劣 [low]。如:潮银(回过炉或成色不好的银子);潮金
2. 技术不高的 [inferior]。如:手艺潮
【常用词组】
1. 潮红 cháohóng
[red color on ones cheeks] 脸颊泛起红晕
2. 潮解 cháojiě
[deliquescence] 因空气中水分含量大而使固体物质溶解的一种现象
3. 潮流 cháoliú
(1) [tide]∶由潮汐引起的水的流动
(2) [flow of the tide; current;trend]∶比喻社会变动发展的趋势
改革的潮流,不可逆转
4. 潮气 cháoqì
[moisture; dampness; humidity] 指空气中水分的含量
北京七、八月的空气中,潮气较大
5. 潮润 cháorùn
(1) [damp]∶潮湿;湿润
海风轻轻吹来,使人觉得潮润而有凉意
(2) [full of tears]∶ [眼睛] 含有泪水
说到这儿,她两眼潮润了,转脸向窗外望去
6. 潮湿 cháoshī
[damp; clammy; moist] 含水分比正常状态下多;湿度大
潮湿的衣服
潮湿的气候
7. 潮水 cháoshuǐ
[tidal water; tidewater] 受潮汐影响而定期涨落的水
8. 潮位 cháowèi
[tide height] 潮水达到的高度
9. 潮汐 cháoxī
[tidal wave; morning and evening tides] 海水的定时的涨落,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所造成。早潮叫潮,晚潮叫汐
10. 潮汛 cháoxùn
[spring tide] 每年固定出现的涨潮期
11. 潮涨潮落 cháozhǎng-cháoluò
[flood tide and low tide] 用潮水的涨落比喻事情的起伏变化
你别着急!办事很难一帆风顺,潮涨潮落,总是难免的
4.供的繁体字怎么写
“供”的繁体字就是“供”。
供 【gōng】
(1) (形声。从人,共声。本义:供给,供应)
(2) 同本义
供,供给。——《说文》
凡与之所以大用者,外供甲兵而内给淫奢也。——《韩非子·解老》
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供亿(供应所需,也指供应的东西);供膳(供给膳食);供饷(供给差粮);供祀(供给祭祀)
(4) 提供某种条件[给对方利用]。如:仅供参考;专供研究生用的阅览室;供顿(设宴待客);供断(供尽。极言提供之多)
供【 gōng 】形容词
(1) 通“恭”。恭敬。有礼貌
行而供冀。——《荀子·脩身》
(2) 又如:供翼(恭敬小心。供:通恭)
(3) 另见【 gòng 】
常用词组
供不应求【 gōngbùyìngqiú】
需要者太多,供给不足以适应需求。
书报很受欢迎,常常供不应求。——巴金《忆觉醒与活动》
供电 【gōngdiàn】
对一个电路输送电。尤指通过电路输送。
供过于求 【gōngguòyúqiú】
供应超过了需要。
目前,有些企业盲目投产,造成产品积压,供过于求,但又有些企业的产品却又是供不应求,这种局面,必须迅速改变。
供给【 gōngjǐ】
(1) 满足社会购买力的需要。
供给生活用品。
(2) 按一定规格供应或作为伴随物而配给。
原料由国家供给。
供 【gòng 】动词
(1) (形声。从人,共声。本义:摆设;陈设)
(2) 同本义
供,设也。——《说文》
供帐。——《后汉书·班彪传》
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明史·海瑞传》
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明史·海瑞传》
(3) 又如:供帐(陈设帷帐等用具。作为宴会、旅行之用);供顿(备酒宴客;供应);供馔(陈设祭祀食品);供享(摆供品以祭祀);供佛
(4) 供奉,供献
张羽旗,设供具,以礼神君。——《史记·封禅书》
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唐· 刘禹锡《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
(5) 又如:供具(供奉鬼神的器具。后也指供佛的器具);供奉曲(宫廷内演奏的曲子);供进(进献宫廷);供御(进奉于帝王)
(6) 祭祀,奉祀。把香烛等放在神佛或祖先的像(或牌位)前面表示敬奉 [offer in worship]。如:上供;供礼(祭品,供品);供床(神像前放置祭品的几案)
(7) 伺奉;伺候。如:供过(侍奉,伺候;当差);供应(伺候);供侍(侍奉);供直(侍奉帝王);供承(侍奉,执役);供命(听从差遣);供享(使享用)
(8) 从事,担任 。如:供事;供役(服役,执役)
(9) 受审者陈述案情
吏辈责供,多不足凭。——宋· 陈襄《州县提纲·面审所供》
(10) 又如:招供(供出犯罪事实);吐供(招供);供招(招供。供出犯罪事实);供攀(攀供。在供词中牵连他人)
供【 gòng 】名词
(1) 供词,口供,受审者所说的案情
张文定公在真宗时,戚里有争分财不均者,更相诉讼,……即命各供状结实。—— 宋· 赵自镣《狱讼》
(2) 又如:翻供;供款(供词)
(3) 供品,祭品,祭祀时奉献的物品。如:供养(供品);供尖(供品的顶端部分)
(4) 另见 【gōng 】
常用词组
供案 【gòngàn】
供桌
供案上摆满了贡品。
供菜 【gòngcài】
供奉祖先神佛的菜
供称 【gòngchēng】
受审者陈述;交代
据俘虏供称,敌军开小差的很多。
供词【 gòngcí】
受审者口头或书面交待的内容
供词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