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字田字格里笔画顺序
第一个田字格写第一笔点
第二个田字格写前两笔,点和横。
第三个田字格写前三笔,点和横、横折钩。
第四个田字格写完了,即整个字。
1. 1陈chén)
2. 排列,摆设:~列。~兵。
3. 述说:~述。~情。详~。~诉。~说。
4. 旧的,时间久的:~旧。~腐。~醋。推~出新。~~相因。~迹。~皮。
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
6. 中国朝代名,南朝最末的王朝。
7. 姓。
2.袁笔顺笔画顺序怎么写
袁”笔顺笔画顺序怎么写:
“袁”的笔顺读写:横、竖、横、竖、横折、横 、撇、竖提、撇、捺
袁读yuán。释义:姓。隔壁袁叔生了一个大胖娃。
出自妫姓,即舜帝姚重华后裔。舜帝的33世嫡长孙妫满被周武王封为陈侯(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谥号胡公,胡公满的11世孙有个叫诸的,字伯爰,其孙涛涂,以祖父的字命氏,称爰氏,春秋时世袭陈国上卿。由于当时“爰”字和“袁、辕、榬、溒、援”等字音同,所以后来的子孙就分别以这6个字为姓。正如《袁枢年谱》所云“一姓有六字五族之异”。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所载,“袁”亦作“辕”“爰”。陈胡公之裔。十八世孙庄伯生诸,字伯爰。伯爰之孙涛涂,以王父字为氏,称“爰涛涂”。亦作袁涛涂。世代为陈上卿。其后有“袁”氏。史称袁氏正宗,衍生出汝南袁氏与陈郡袁氏。陈郡袁氏从周朝就已世居我国北方,从魏晋南北朝汝南袁氏已经南迁,出自陈郡、汝南两望族后裔早已散居江南许多地方,隋唐以前,袁姓的许多显赫名人已出现在江南地区。明、清之际,袁姓已遍及全国。
3.戈的笔顺笔画顺序
戈的笔顺即笔画顺序为 横、斜钩、撇、点 。
戈
【读音】
gē
【造字法】
象形,像长柄兵器形。
【基本字义】
1. 古代的一种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干(gān)戈,倒(dǎo )戈,枕戈待旦。
2. 姓。
【详细字义】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种长柄兵器形。本义:一种兵器。
2. 中国古代的主要兵器。
戈,平头戟也。从弋、一,横之象形。——《说文》。按,戈者,柲也,长六尺六寸,其刃横出,可勾可击,与矛专刺、殳专击者不同,亦与戟之兼刺与勾者异。
执戈上刃。——《书·顾命》
称尔戈。——《书·牧誓》
戈广二寸。——《考工记·冶氏》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屈原·国殇》
3. 青铜制,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其突出部分名援,援上下皆刃,用以横击和钩杀,勾割或啄刺敌人,因此,古代叫做勾兵或称啄兵。
如:戈殳(戈和殳。泛指兵器);戈甲(戈和铠甲。借指战争。又为兵器的统称);戈矢(戈和箭);戈矛(戈和矛)。
4. 泛指兵器。
左右军士,皆全装贯带,持戈执戟而立。——《三国演义》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檀弓下》
5. 又如:戈兵(兵器。也指战争);干戈(泛指武器;喻指战争)。
6. 战争;战乱。
偃武息戈,卑辞事汉。——《后汉书·公孙述传》
4.詹笔顺笔画顺序怎么写
詹
总笔画:13画
笔画顺序:撇、横撇/横钩、横、撇、撇、点、点、横、横、横、竖、横折、横
5.“六”在田字格中书写的笔画顺序
笔顺:点、横、撇、点
拼音:liù,lù
笔划:4
五笔:UYGY
部首:八
结构:上下结构
五行:火
释义
[ liù ]
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
2. 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
3. 六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
4. 六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
5. 六朝(cháo)(“吴”、“东晋”、“宋”、“齐”、“梁”、“陈”)。
6. 六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 lù ]
1. 〔~安〕地名,在中国安徽省。
2. 〔~合〕地名,在中国江苏省。
6.白在田字格式怎么写
白在田字格式写法如下:
田字格是一种用于规范汉字书写格式的模板,包括四边框和横中线、竖中线。是小学初学写字规范。习字时需在田字格中逐渐将汉字写规范,能给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白本义:日出与日落之间的天色。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2) 同本义 [white] 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汉语汉字,常作名词、形容词使用,意为白色,白色的。
扩展资料:
康熙字典
【午集中】【白字部】白 ·康熙笔画:5 ·部外笔画:0
《疏》秋之气和,则色白而收藏也。《周礼·冬官考工记》书绘之事,西方谓之白。《书·禹贡》冀州,厥土惟白壤。靑州,厥土白坟。
又《说卦》巽为白。《疏》风吹去尘,故洁白也。
又白屋,以茅覆屋也。《前汉·萧望之传》恐非周公相成王致白屋之意。
又白衣,给官府趋走者。《前汉·两龚传》闻之白衣,戒君勿言也。
又白丁。《北史·李敏传》周宣帝谓乐平公主曰:敏何官。对曰:一白丁耳。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白
7.田字格笔顺“竖弯”如何写
中国笔顺里没有“竖弯”,只有“竖弯勾”。
1. 笔画2113(bǐ huà)通常是指组成汉字且不5261间断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如横(4102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乛)等,它是构成汉字字1653形的最小连笔单位。笔画有时也指笔画数,如书前有汉字笔画索引。[1] 表示这两种意思时“笔画”亦可作“笔划”,但目下规范作“笔画”。此外,笔画还指用笔绘制的图画,此义项一般用在古籍中,现时人们不常用或不用。
2. 传统的汉字基本笔画有八种,即“点(丶)、横(一)、竖(丨)、撇(丿)、捺(乀)、提、折(乛)、钩(亅)”,又称“永字八法”。1965年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印刷内通用汉字字形表》和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5种基本笔画: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乛),又称为“札字法”。
3. 现行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两级:一是笔画,二是部件。部件也是由笔画构成的,所以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正确认识笔画及笔顺,对汉字的认识和学习具有重要意容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罗瀚麟笔画顺序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