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望远镜的放大倍数是怎么规定的
关于倍数,举个例子,常用的8倍,就是看80米处的景物,感觉好像是在10米一样。 我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望远镜上写着8X26意思是8倍,口径26毫米。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种判读数字的方法,并不是总是好用的!现在望远镜假的比较多,还有各种虚假宣传,比如“夜视”“红外”“日本樱花”“俄罗斯”等等,上面很多都是乱标一些比如30X60啦,或者50X9999啦,诸如此类的。这些都是胡乱标的,不但不能作为正常解读的依据,反而是判别假冒产品的破绽。你可以看一下基本知识: 特别关注其中关于倍数、军用、夜视等方面的问题,也就是关于一些常见的虚假宣传的介绍。要注意鉴别。 另外顺便提一下,几百元的普通低档望远镜,如果专门看所谓的"参数""指标",恐怕和上千元的军用级别望远镜也看不出什么差别= =
很多东西,指标上是看不出来的,或者说厂家是不会在指标里说的,比如用的是几级光学玻璃,这个玻璃是哪里产的,镜片是哪家做的,等等等等。这个东西只是个大概的规格,就好象家具的基本尺寸。不代表性能。
2.如何判断放大镜的倍数
1、方法一:将放大镜放在有格子的纸上,数出放大镜范围内的格数(A);再将放大镜提高,直至格子放大到最大、最清晰,数出放大镜范围内的格数(B);A除以B就是放大镜放大的倍数。
2、方法二:用直尺量出方格的边长(A),再将放大镜提高,直至格子放大到最大、最清晰时,将直尺搁在放大镜上量出被放大的格子的边长(B),B除以A就是放大镜放大的倍数。
扩展资料:
1、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1)、让放大镜靠近观察的物体,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然后移动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放大镜尽量靠近眼睛。放大镜不动,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放大镜的用途:
(1)、一枚无色差的消色差镜片,能非常清晰地观测图片和宝石的鉴定,带有包装盒,轻便易带。
(2)、也可用于珠宝认证检测、基板表面的品质、颜色的校正等检査。
3、放大镜的构造:
分为两部分:透镜、镜柄。
3、放大镜的用处:
(1)、放大物体的影像——放大镜最主要的功能。
把放大镜放于物体前适当距离即可从透镜内观看被放大的影像,留意物体实际上并没有被放大。
(2)、聚焦取火——次要功能。
在强光照射下,透镜的焦点部位会特别光猛,焦点部分便会变焦或着火。
要注意放大镜并不能放大角度。
两个放大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放大倍数增大。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放大镜
3.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表达
放大倍数为眼睛看到像的大小与对应标本大小的比值。它指的为长度的比值而不是面积的比值。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40X10为正确的表达方式。
根据放大倍数的不同可分为低倍物镜(10倍以下)、中倍物镜(20倍左右)高倍物镜(40—65倍)。
物镜有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其放大倍数一般刻在物镜的镜筒上,例如4*、8*、10*、100*,分别表示4倍、8倍、10倍、100倍。其中40-65倍为高倍物镜,90或100倍的为油浸物镜。
目镜内也可安装测微尺,用以测量所观察物体的大小。一般显微镜备有几个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其放大倍数刻在目镜边框上,如5*、10*、15*等。
扩展资料
1、显微镜是精密仪器,使用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做到细心和耐心,切勿操之过急、动作过猛,以防操作失误而损坏构件。
2、不要用手触摸光学玻璃部分,同时防止剧烈碰撞而损坏构件。
3、观察时一定要加盖玻片,不能让玻片上的水流到移动台上,更不能让酸、碱及其他化学药品接触显微镜,不能让显微镜在阳光下曝晒。
4、使用细准焦旋钮时,如遇到不能继续向同一方向转动而到达极限时,不能蛮拧,应向相反方向退转,并转动粗准焦旋钮,然后再用细准焦旋钮进行细调。
5、目镜或物镜如有不洁时,要用专门的镜纸作直线方向揩拭,切勿用手指或手帕及棉布涂擦。目镜或物镜如沾有油污,可先用专门的镜纸沾少许二甲苯(或无水乙醇和乙醚1∶1)擦拭干净,再用干净擦镜纸揩拭一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物显微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显微镜工作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