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健康档案的接诊记录表怎么写(正常人群)
我给一个参考的吧 接诊记录表 姓名: 编号□□-□□□□□ 就诊者的主观资料: 就诊者的客观资料: 评估: 处置计划: 医生签字: 接诊日期: 年 月 日 填表说明 1.本表供居民由于急性或短期健康问题接受咨询或医疗卫生服务时使用,应以能够如实反映居民接受服务的全过程为目的、根据居民接受服务的具体情况填写。
2.就诊者的主观资料:包括主诉、咨询问题和卫生服务要求等。 3.就诊者的客观资料:包括查体、实验室检查、影像检查等结果。
4.评估:根据就诊者的主、客观资料作出的初步印象、疾病诊断或健康问题评估。 5.处置计划:指在评估基础上制定的处置计划,包括诊断计划、治疗计划、病人指导计划等。
2.健康档案管理服务接诊记录如何填写
我给一个参考的吧接诊记录表姓名: 编号□□-□□□□□就诊者的主观资料: 就诊者的客观资料:评估: 处置计划:医生签字: 接诊日期: 年 月 日填表说明1.本表供居民由于急性或短期健康问题接受咨询或医疗卫生服务时使用,应以能够如实反映居民接受服务的全过程为目的、根据居民接受服务的具体情况填写。
2.就诊者的主观资料:包括主诉、咨询问题和卫生服务要求等。3.就诊者的客观资料:包括查体、实验室检查、影像检查等结果。
4.评估:根据就诊者的主、客观资料作出的初步印象、疾病诊断或健康问题评估。5.处置计划:指在评估基础上制定的处置计划,包括诊断计划、治疗计划、病人指导计划等。
3.健康档案怎样写
居民健康档案吧?就是一共四页,编号就问你卫生院了 ,看看怎么填 一般是 地方镇编号,村子编号,每一组的编号,每一户的每个人的编号 比如1108041002 ,11是镇08是村04是4组1002是第二户,1是这个户的户主!一般这样写!
封面的该这么写就写吧!里面的不能有空白项,联系人要有,联系人电话也要有,其他就按照人说的填!既往史里的疾病,没有的都写1,都是方框写数字啊!不要打对号,第二页开始有带那米字符号的 比如老年人认知功能 都是选填的,我这一般不填,化验也没有,如果一切正常的 在最后一页危险因素控制上就写个3,4。就是锻炼饮食!就完了,等审核了!审核过了就发1.25元一份,然后上电脑!回访,麻烦很!后来就都造假的了!回访这
4.怎样填写居民健康档案
一般填健康,真有问题,如实填写就是。
可以去附近的社区医院调阅健康档案的。 一、居民健康档案内容 按照国家《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居民健康档案包括四方面内容。
1.个人基本信息2.健康体检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二、居民健康档案表单填写要点1.个人基本信息表填写要点2.健康体检表填写要点3.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4.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5. 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6.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7. 1岁以内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8.第2~5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9.产后42天健康检查记录表 三、居民健康档案填写规范 1、一般居民按正常填写 2、B超报告单结果要赶写在居民健康档案上 3、心电图要粘贴在心电报告单上 4、高血压病人要填写的内容(随填写居民健康档案外,还要写以下内容); 1>《高血压患者随访记录表》每年四次随访 2> 血常规、肾功化验单 3> X光透视单 5、糖尿病病人除填写健康档案外,还要填写以下内容: 1>《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记录表》每年四次随访 2> 血常规、尿常规、空腹血糖化验单 3> X光透视单 6、65岁以上老人除填写健康档案外,还要填写以下内容: 1>《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 2>《65岁老年人健康体检表》 3>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化验单;并把相应的化验结果填写在居民健康档案上 4>X光透视单 5>B超报告单(张云已打完报告单) 6>心电报告单(房本菊已打完报告单) 所有的报告单要附在体检表上。另外,在录入档案的时,除录入基本资料外,还要把电子档案中的“居民病史”“主要问题”“就诊记录”“同期检查”“健康体检”等相应完善,否则,档案里体现不出高血压、糖尿病、65岁老人等信息。
四、建档过程中需注意事项1、档案填写一律用钢笔或圆珠笔,不得用铅笔或红色笔书写。字迹要清楚,书写要工整。
2、数字或代码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数字和编码不要填出格外,如果数字填错, 用双横线将整笔数码划去,并在原数码上方工整填写正确的数码,切勿在原数码上涂改。
3、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采用17位编码制,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以乡镇(街道)为范围,村(居)委会为单位。
目前我区使用的健康档案信息化软件会自动生成个人档案号,为了实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号码统一,建议先录入后编码。4、健康档案以人为单位建立,以户为单位存放管理。
档案完成后,按序号和颜色对建档家庭的重点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患者、0-6岁儿童及孕产妇)作相应的识别标记。检查无误后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5、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方案的要求,全区从2012年1月1日起将妇幼卫生信息用表中的“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登记本”和“ 7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登记本”(2本台账)分别更新为2011版《规范》中“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和“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用表。6、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对象: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重性精神疾病是指临床表现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且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7、健康体检表中带有*号的项目,在为一般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时不作为免费检查项目,不同重点人群的免费检查项目按照各专项服务规范的要求执行。如:体检表中肝功能*、肾功能*等辅助检查指标是老年人健康管理规范中要求必做的。
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要熟悉和掌握《规范》内容与各种健康档案表单的填表说明。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的随访服务记录表中危险性分级和随访分类必须要参照《规范》内容,方可填写。
5.怎样写一篇医院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健康档案管理问责制度
一、居民健康档案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卫生保健服务
与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资料,是社区全科医师工作的一项重要依据。
二、居民健康档案是在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为社区居民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全程服务的动态记录。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评价、科研、医学教育及司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认真如实填写。
三、对填写健康档案的医务人员应进行培训。按统一的规范来
描述记录,内容要真实可靠;符合逻辑,不得随意涂改。如有改动,责任者必须签字,以示负责。做到字迹清晰,格式规范统一。
四、居民健康档案应由社区全科医师负责填写,做到及时收集、
及时记录,统一编号,归档保管,以便查阅。并应逐步输入计算机、系统管理。
五、居民健康档案具有医疗保密性,未经准许不得随意查阅和外
借。
六、健康档案存放处要做到防火、防潮、防光、防虫蛀、防鼠咬,应妥善保存。
6.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服务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36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记录、会诊记录等。
5.农村地区在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可增加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和变更情况,及家庭成员主要健康问题,社会经济状况,农村家庭厨房、厕所使用,禽畜栏设置等信息。 1.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要填写相应记录。
3.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农村地区可以家庭为单位集中存放保管。有条件的地区录入计算机,建立电子化健康档案。 1.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2.入户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时,应事先查阅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记录、补充相应内容。
3.对于需要转诊、会诊的服务对象,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
4.所有的服务记录由责任医务人员或档案管理人员统一汇总、及时归档。
5.农村地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可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相结合。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健康档案接诊记录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