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妹妹死了最伤心的祭文
《祭妹文》
清 袁枚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记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眣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犹尚殗殜,无所娱遣;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绵惙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祥,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其傍,葬汝女阿印;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睟耳。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呜呼!生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2.《我的妹妹死了》作文
作文一:我的妹妹 我有一个可爱的妹妹,家里人都十分宠爱她,特别是妈妈对她是百依百顺。
妹妹今年七岁了经常梳着一条马尾辫,走起路来辫子一摇一摆的,可爱极了妈妈个头很高,虽然我比她大了4岁,但是,大家总是以为我们只相差了一两岁。妹妹今年上二年级了,可是却像一个三四年级的学生。
妹妹很听我的话。有一次,妈妈让我去买早餐,我一声令下:“妹妹你去买早餐!”妹妹听了欣然同意:“是!保证完成任务!”说完便一溜烟的跑出家门,一会功夫便凯旋而归了。
然后说:“豆浆2元,包子3元……”“咦,怎么少了1元?”妈妈问道。妹妹理直气壮的说:“那可是我的‘跑路费’!”当然,她也有不情愿的时候,这时我就会说如果你去了,我就给你一支你最想要的笔,或者干脆威胁她说:你如果不去,我就收拾你!只要我这样一说,她便乖乖地去了。
瞧,我的妹妹多可爱啊啊! 以前放假了,我和妹妹有时会一起玩儿挖陷阱的游戏,每次妹妹都要“为科学献身”,自告奋勇的去当第一个“试验品”。但是,每次当她掉入陷阱时都会哇哇大哭,引来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问她怎么回事,她一定会说:“哥哥又捉拿我!”而我正准备为自己辩护爸爸妈妈就说:“你怎么又欺负你妹妹!”这时,我就只能硬着头皮说是。
只要看到我挨骂,她一定会破涕为笑。唉,真拿她没办法! 这就是我的妹妹,一个调皮可爱的妹妹。
作文二:我的妹妹 我的妹妹叫高玮琳,她三岁。她剪着一个〝蘑菇头”头发,长着苹果般的脸蛋,一双水汪汪大眼睛,非常惹人喜爱。
今天,爸爸妈妈出去了,把我和妹妹留在家里。我和她要去睡午觉,经过几番折腾,妹妹才心甘情愿的去谁睡。
我妹妹睡着睡着说要小便,我把她带去厕所,她就说:〝不去!不去!我不急尿!〞我于是又把她扔上了床让他睡觉。我睡得很熟,熟的比猪还像猪。
妹妹见了,就偷偷地逃跑了。因为她的“卡通片时间”到了,她自己就走去开电视,电视的声音把我吵醒了,我迷迷糊糊地说:“关了电视睡觉!”我又像猪似的睡了。
过了一会又把我吵醒了,我大怒起来马上把电视关了,然后她又开了,我又把电视关了。她用眼一直盯着我,说:“哼!”,话音刚落,就马上冲了去阳台,手拿着一个大衣架,大摇大摆的向我走来,装着妈妈的样子,神气地说:“谁不听话,把我电视关了?”说罢,就拿衣架打了我几下,我只好给她看,过了一会,又说:“哥哥陪我看。”
我一直不理她,她就拿衣架大力地打我,只好又起来陪她看。她正在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看了一会,她问:“这是什么羊?”我随口应了一句:“喜羊羊!”她反驳说:“是美羊羊,笨蛋!叫你读书你不读!我这么小都会了!你不丑吗?”我又说:“识少少就扮代表!那你知道还问?是不是嘴不舒服啊!要不要腊肠焖衣架啊?”她嘻嘻哈哈地回答道:“我喜欢问,怎样啊!打我啦!来啦,看你打完之后是吃排骨焖衣架还是降龙十八掌啊!” 这就是我讨人喜爱的妹妹!自从有了她,我的生活又多了一份乐趣! 作文三:我的妹妹 从妹妹呱呱坠地的那天起到现在,经常像个戏剧演员一样,不断地给我们枯燥的生活带来很多欢笑声。
虽然这一切都是在她无意识的状态下发生的,她十分的淘气,十分的可爱,刚开始我还会吃妹妹的醋,因为妈妈将原本都属于我的爱很大部分给了妹妹,而我呢,现在却是相当得心甘情愿,因为妹妹实在太惹人爱了! 我的妹妹到底可爱在哪里呢?先从妹妹的造型上给大家介绍一下.黑黝黝的皮肤,一双贼溜溜的眼睛特别有神,偶尔你可以感觉这对眼睛正在向你说着什么呢!呵呵,造型上最好玩的莫过于她头顶上的那两个羊角辫了,高高的竖在那里,特别的“神气”。 那么妹妹淘气在哪里呢?她特别爱撒娇,这大概是她的杀手锏,一旦她使出这一招,就无人能敌了,没有一个人拿她有办法。
这次啊,不幸的是我给碰上了。周末,我正抱着游戏机玩得起劲呢!在快过最后一关的时候,我的精神正处于极度紧张兴奋之中,这时,却被不速之客的到来全给搅局了。
那个人,就是我的宝贝妹妹!她竖着那羊角辫“咚咚”地跑来我身边,毫不犹豫地下了命令:“姐,给我玩。” “走开走开,姐姐快通关。”
“不行,给我玩。”她在原地看我很久没理会她,就跑开了,我心里这下乐坏了,哈哈,终于今天被我给征服了。
可是,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妈妈来了,而我那宝贝妹妹呢,自然也没缺席,正被妈妈抱在手里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诉苦”着呢。 我的妹妹大致已经介绍完毕,她呀,就这样一个人,淘气着却也可爱着呢! 作文四:我的妹妹 我的妹妹很多,但是有一位妹妹却让我感到害怕,更感到讨厌她。
她的个性好强,很倔,但她的心是善良的,她总是什么也不在乎,像一个淘气可爱的小男孩。有时,她真的很赖,也很让人厌烦她,讨厌她的缺点和坏毛病。
我的妹妹有很多的缺点和优点,他总是一个开心果,这让人很羡慕,她快乐的时间总比生气的时间长。 放假的时候,她每天都玩得高高兴兴的,每天回家都是一个“小浑球”全身脏兮兮的,让人很讨厌她,她回家为了让人和她玩,她总是上去抱住你亲你一口,让你陪她一起玩游。
3.妹字的笔顺怎么写
妹的笔顺:撇点,撇,横,横,横,竖,撇,捺妹[ mèi ]部首:女笔画:8释义:1. 称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而比自己年纪小的女子 :~~、兄~、弟~、~夫。
2. 对比自己年纪小的同辈女性的称呼 :表~、师~。组词 : 姐妹[ jiě mèi ]1.姐姐和妹妹 2.有相同父母的女人 3.因有共同联系或兴趣与另一个人有关的女子 4.尤指同国籍或同种族的女人阿妹[ ā mèi ]妹妹室妹[ shì mèi ]家妹。
《太平广记》卷一二八引《荥阳氏》:“某 荥阳 氏子,严君牧此州,未逾年,钟家祸。乃护丧归 洛 ,夜止此寺。
继母赐冶葛花汤,并室妹同夕而毙。”姊妹[ zǐ mèi ]1. 姐姐和妹妹;对年辈相当的女性的通称 2. 比喻结成像姊妹那样密切关系的姊妹船一妹[ yī mèi ]1.一个妹妹。
2.长妹。母妹[ mǔ mèi ]同母之妹。
别于庶妹。《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二年》:“﹝ 李惟诚 ﹞谦厚好书,得众心。
其母妹为 李正己 子妇。” 胡三省 注:“母妹者, 惟诚 同母之妹也。”
妹妹[ mèi mei ] 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而年纪比自己小的女子;对妻的一种称谓姨妹[ yí mèi ]姨表妹;妻子的妹妹妹子[ mèi zi ]中国南方对同辈年纪比自己小的女子的称呼太妹[ tài mèi ]是对街上浪荡的未成年少女的统称。外妹[ wài mèi ]1.同母异父之妺。
《左传·成公十一年》:“ 声伯 以其外弟为大夫,而嫁其外妹於 施孝叔 。” 2.指舅或姨之女。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五:“女弱,独行,岂当有伴耶?是吾外妹,幸为便安之。”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推 魏公 感外家之情,用 何氏 奉诸姨之敬,念深外妹,亦爱愚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晚霞》:“惟 解姥 日往来 吴江府 , 端 托 晚霞 为外妹,求携去,冀一见之。”坐妹[ zuò mèi ]是侗族和苗族青年男女交际和恋爱活动方式。
行歌坐夜,侗族“坐妹”在不同的侗族地区又分别称为又称玩山或走寨。从妹[ cóng mèi ]堂妹。
《左传·庄公八年》:“ 连称 有从妹在公宫。” 杨伯峻 注:“从妹今言伯叔妹或堂妹。”
晋 王羲之 《十七帖》:“ 胡毋氏 从妹平安,故在 永兴 居,去此七十也。” 清 姜秉初 《书后》:“越数年而有 心兰 女史。
心兰 , 瘦梅先生 女, 畹兰 从妹也。”贤妹[ xián mèi ]1.妹的美称。
2.对人妹的敬称。弟妹[ dì mèi ]1.弟弟和妹妹 2.弟弟的妻子小妹[ xiǎo mèi ]1.姊妹中之最年轻者。
亦泛指妹妹。 南朝 梁 何逊 《轻薄篇》:“大姊掩扇歌,小妹开帘织。”
《魏书·李安世传》:“ 李波 小妹字 雍容 ,褰裙逐马如卷篷。”《红楼梦》第五一回回目:“ 薛小妹 新编怀古诗; 胡 庸医乱用虎狼药。”
此指 薛宝琴 。《红楼梦》第六六回回目:“情小妹耻情归地府;冷二郎一冷入空门。”
此指 尤三姐 , 尤氏 三姐妹中年纪最轻者。 2.女性在无亲族和亲戚关系的平辈中谦称自己。
《野叟曝言》第十五回:“依小妹看来,舍妹未必便死。” 3.称青年恋人间的女方,亦为女方自称,多见于情歌。
青海 民歌《送大哥》:“我送我的大哥 黄草坡 , 黄草坡 前黄羊多,一对儿黄羊两对儿角,哎哟我的小妹送哥哥。” 云南 民歌《小妹头上管人多》:“高山砍柴刺蓬多,小妹头上管人多;心想留哥吃顿饭,筛子关门眼睛多。”
姑妹[ gū mèi ]父之妹。《左传·襄公十二年》“姑姊妹” 唐 孔颖达 疏:“父之妹为姑妹。”
《旧唐书·珍王諴传》:“ 德宗 仁孝,动循法度,虽子弟姑妹之亲,无所假借。”妹婿[ mèi xù ]亦作“ 妹壻 ”。
妹夫。
4.祭妹文的大意内容是
本文(除开头、结尾外)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组织材料,以兄妹间的亲密关系作为贯串全部内容的线索,写出死者一生的经历,显示死者的品德,抒写了对死者的深情悼念。
开头总说亡妹葬于异地,交代祭奠时间、祭者身份,并用“呜呼”一语转第一人称为第二人称,直呼亡妹,奠定全文凄切哀惋的基调。
主体部分先概述亡妹不幸的一生,把她的“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归咎于诗书。以下便按时间的顺序叙事。
先记幼年琐事,表现兄妹间的亲密关系。接着叙妹归母家后兄妹相依之情,从而表现死者的才德。这以前,亡妹在夫家一段情节,已于上文概述她不幸的一生时提及,所以只用“义绝高氏”四字带过。再往下便叙亡妹的病危和死,写她忍死待兄,而临终未得一面,对自己的远游无限懊悔,一字一泪,是全文的顶峰。然后写亡妹身后之事的筹措,安慰与伤痛交错。
结尾直抒悲痛之情。“哭汝”二字总括全文,“奠汝”二字与前面交代语中“奠以文”相应。末了连说“呜呼哀哉”,呼应开头一段的悲叹,一往情深。
从选材的角度看,作者奠祭亡妹边哭边诉,笔随忆至,儿时的回忆,往日的手足情,对亡妹身后诸事的安排,一齐倾叙出来,似乎写得很“散”;但是这一切往事,又始终围绕着亲密的兄妹关系和哀悼亡妹这一中心,这就使文章在结构上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从组织材料的角度看,把当年事和眼前景相结合:通过忆旧来悼念逝者,写这些往事时都紧扣眼前。比如写“今予殓汝葬汝”的事实,就自然联想到儿时共同葬虫吊虫的情景由此更加深了内心的悲痛。这就使“形散而神聚”的特点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