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轶闻趣事”怎么写
就是真实有趣的事,例如: 写欧阳修 虚心求教
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被贬滁州任太守。此后,他时常闲游山水,并与附近琅琊寺的智仙和尚结为好友。为便于他游览,智仙和尚带人在山腰盖了座亭子。亭子建成那天,欧阳修前去祝贺,为之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文章写成后,欧阳修张贴于城门,征求修改意见。开始大家只是赞扬,后来,有位樵夫说开头太啰嗦,便叫欧阳修到琅琊山南门上去看山。欧阳一看,便恍然大悟,于是提笔将开头“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山,林壑尤美”一串文字换上“环滁皆山也”五个字。如此一改,则文字精练,含义倍增。
2.我家的家史故事或家族轶闻趣事要怎么写
胸有成竹
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目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晃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yún dāng谷偃竹记》。“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3.作文:关于同学的轶闻趣事
最近认识一位非常风趣可爱的Z同学,在星空健身俱乐部。一开始是经常和我老同学及其女友相约去锻炼,因我这位老同学是“社会名流”(无锡地方说法),一来一去也就认识了俱乐部里很多他的朋友。
Z同学就是这些经典的小友中的一个。个子不高,瘦瘦但很健康,应该是夜猫子型,所以脸上难免有痘痘,还有就是歌唱得很棒。确实,他的风格类似去年MY SHOW里面亲切可爱的小帅哥,袁成杰。他本行厨师又也做得不错,反正,据他本人夸口,除上述“缺点”外,还很有女生缘,而且是那种偶像型的,不过他的座右铭居然是:做人要低调!
想通没有?有印象没?……
Z同学是个开朗、率真的男生,虽然知道其实他心里还是有一个小小的结,但是今天不想刨开它,因为尊重他的小忧伤比尊重他的小快乐更重要,更惬意,特别是在这个温暖、慵懒的冬日午后……
Z同学关键词一:贼骨头
据Z同学一直强烈控诉说,小时侯常常挨打,原因是太调皮兼有多动症。有一次,忘记是缘何而起,又一次遭到老爸棍棒相向,奶奶又给推至门外救不了命,此时惨绝人寰的哭叫声,棍棒声响成一片……。正当时,楼上有一家新搬来的小夫妇下楼,隔着走廊听到如此阵势,吓一跳,女的问:“什么声音,怎么这样惨?”男的不紧不慢,胸有成竹的回答:“肯定是抓到‘贼骨头’了,没事……”
Z同学关键词二:小老公大老婆
据Z同学本人回忆,曾经有这样一位女友:身高1.72,魔鬼的身材,天使的面孔,属于很不安分的品种。因为自知没有福气,所以也不是很积极。可地下情没多久就给同事知道了,于是鼓励他说,没事,现在小老公大老婆流行的很,努力!加油!这下Z同学决定来点小动作。Z同学找了个机会把该女生约了家去看恐怖片,不是没有想法的那种……,可什么也没有发生,恩——有点小可惜的窝!就像Z同学预想的那样,2人没过多久,最后还是分手了,女生去做了空姐。这样的一个女子,眼睛应该是长在头顶的吧……!,Z同学想,算了,不要耽误人家,应该是没有缘分的……不然不会刚开始就结束了,对吧!?
Z同学关键词三:抢篮板球
Z同学除了唱歌很优秀,曾经还是足球体育传统学校——无锡市第三中学校队的队员。正因为如此,没有读好书,Z同学不是不遗憾的。Z同学为了弥补自己心中的这个遗憾,当时发誓一定不可以低调,要在足球场上,文艺汇演中发发飙,出出风头,好好体现一下自己的价值和个人魅力,结果搞得自己心力憔悴,女生一个排,一个连的尾随而至,几乎成了万人迷DAVID BACKHAM!Z同学打趣说,也不要把我当个NBA GAME的篮板球这样抢嘛?有必要阀?哎……做人还是低调点好!!!
这就是我认识的Z同学……
希望你喜欢哈
4.名人轶闻趣事
大家所接触到的鲁迅先生一般是寸发竖立、面容消瘦、目光犀利、凝重而严峻的,给人的印象是严厉的、高大的、战斗的、横眉冷对的,让人既尊敬崇拜又望而生畏。 其实鲁迅同时也是聪明机智、风趣幽默的人呢。让我们来采撷其中的几朵浪花吧!
演讲轶事
名流免不了常被邀请作演讲,鲁迅也不例外。他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常常被掌声和笑声包围。有一次他从上海回到北平,北师大请他去讲演,题目是《文学与武力》。有的同学已在报上看到不少攻击他的文章,很为他不平。他在讲演中说:“有人说我这次到北平,是来抢饭碗的,是‘卷土重来’;但是请放心,我马上要‘卷土重去’了。”一席话顿时引得会场上充满了笑声。
爱书情结
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节衣缩食,购置了多册书本。他平时很爱护图书,看书前总是先洗手,书脏了就小心翼翼地弄干净。他自己还准备了一套工具,订书、补书样样都会。一本破旧的书,经他整理后,往往面目一新。他平时不轻易把自己用过的书借给人,若有别人借书,他宁可另买一本新书借给人家。
标点的稿费
大家知道:标点符号虽然其貌不扬,但在文章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呢。可当年的出版界对标点符号不重视,在支付稿费时,往往把它从字数中扣除,不给稿费。一次,鲁迅应约为某出版社撰写书稿,由于事先探知该出版社不支付标点符号的稿费,因此他的书稿通篇没有一个标点符号.
编辑看了书稿后,以“难以断句”为由,回信要求鲁迅加上标点符号。鲁迅回复:“既要作者加标点符号分出段落、章节,可见标点还是必不可少的。既然如此,标点也得算字数。”那家出版社没办法,只好采纳鲁迅的意见,标点符号也折算字数支付稿费了。呵呵!
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烟罐驱猫
鲁迅晚年来到上海专事写作,50多岁仍然童心未泯。一次,夜静更深鲁迅在写作,外面的猫不停地叫,屡屡打断他写作的思路,鲁迅随即拿起手边的五十支装铁皮的香烟罐,对着可恶的猫一一发射。
戏弄特务
有一次,鲁迅在上海的街头蹓跶,身后总跟着一小特务盯梢。当然这对鲁迅来说是常有的事。鲁迅故意将他当成乞丐,坦然地转过身去递过一块银元:“买饭吃吧。”
理发趣事
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一点也不认真。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反在理完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他——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钱。理发师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 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去理发,理发师见状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满脸写着谦恭,“慢工细活”地做。不料理毕,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也没多给。理发师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点;这回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理发师听了大窘
5.范仲淹的轶闻趣事 简短
轶事典故
第一件
范仲淹担任邠州地方官时,有一天闲暇无事,带同僚属下登上高楼,设置酒宴,还没有举杯饮酒,就看到有几个披麻戴孝的人在营造下葬的器具,却没有十分气愤,而是急忙派人去询问他们。原来是一个客居在邠州的读书人死了,准备埋葬在近郊,但是棺材、墓穴和其他送葬器物都还没有着落。范仲淹听后露出哀悼的神情,立即撤去酒席,并给丧家一笔可观的钱,让他们办完丧事。参加宴会的客人中间有的为此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第二件
范仲淹曾给别人写墓志铭。当他写完封好,正准备寄走时,忽然想起说:『不能不让尹师鲁看一看。』第二天,便把墓志铭交给尹师鲁过目。师鲁看后说:『你的文章现在影响很大,后代人将会引用你的文章作根据,所以下笔不能不谨慎啊。现在你把转运史写成部刺史,把知州写成太守等汉代官名,的确是够清雅的了,但是现在已经没有这些官名了,后代必将因此产生疑惑,这正是引起庸俗的儒生们争论不休的原因啊。』范仲淹用手按着小桌子说:『幸亏请你过目,不然,我差一点就失误了。』(《宋人佚事汇编》)
第三件
断齑(jī)划粥:在范仲淹小时候生活十分清贫,父亲很早就过世,母亲因受不了生活的压力而改嫁。范仲淹只好到庙里去学习。他每天用两升小米煲粥,隔夜粥凝固后便划成四块,早晚就着腌菜各吃两块,苦读成才。后衍生成一成语为:断齑画粥。
6.苏轼有关古诗的轶闻趣事,请简要地写一个(梗概),并写出从中受
苏轼高中榜眼后,苏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难秦少游而闻名的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祝,苏轼之父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两个字,每人写两句诗,要求都会合当时的情景。为起带头,苏老泉缓步度到花池边,吟道:“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子由站起来摘了瓣馨香腊梅,弹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弹遍指头香。”小妹也去摘花,子由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却云:“叫日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说完摊开手掌,一只蝴蝶已被捏死。女儿特点毕露,大家都齐声叫好。苏轼却用一拂石凳,骑着马就走,苏老泉叫道:“我儿,答不出也不要走啊。”话音未落,苏轼已长声飘来两句:“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
佛印在帐中答道: “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 浮云拨开,明月出来,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莲萍拨开,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船板拨开,佛印出来,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 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著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 於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7.春节轶闻趣事作文
“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啦!家家户户就都挂起了火红的灯笼和金黄的对联,欢笑声接连不断,孩子们穿着过年的新衣服,手里攥着他们刚刚接过手的红包,目不转睛的看着他们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妈妈和奶奶提着菜篮,忙忙的准备着晚餐;爸爸整理好了仪表,一脸和气的拿着红包和礼物。……“各忙各的”,发短信、打电话新年的祝福似乎怎么也说不完。屋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炸开了锅;五彩的烟花更是绚丽多姿,怎么也让人移不开视线。
在一个清爽的早晨,“叮叮叮叮……”咦?这是什么声音?原来是闹钟,对啦!今天是大年初一,我要和爸爸一起去拜年啦!“嗯……”要准备什么呢!“算了,先换衣服吧!”我急忙跑去了衣柜,以闪电般的速度换好了衣服,毕竟,这样才能帮爸爸准备礼品呐!
今天的“任务”可真多,首先要去爷爷奶奶家,然后要去菜市场买菜,之后还要到奶奶家吃香喷喷的饭。不过,一想到人们的笑脸和又大又漂亮的红包,心中的不安便减少了一大半。再说了,我这套新衣服可漂亮了,我也很想炫耀一下!
在去爷爷奶奶家的路上,家家都挂上了灯笼和春联,孩子们拿着那种长条式的礼花点燃了它,那溅出的“花”只有今天这么美丽,更让人赞叹的是,那朵“花”在每一处都留下了它的痕迹,就像一个硕大的花园,让人目不暇接。这让我想起了年的故事,也让我回忆起了小时候(童年)的美好……正让我看呆的时候,爸爸点醒了我,兴奋的说:文婷,到你爷爷奶奶家了,快点下车,别发愣了!“哦,好,爸爸!”恩,深吸一口气,做一次深呼吸,好的!我“复活”了,整装待发,走起!我心想,就让我们过一次快快乐乐的新年!
到了爷爷奶奶家,爸爸让我叩响了门,“咚咚咚、咚咚咚……”这声音让我越发紧张了起来,奶奶一开门,“啊!原来是孙子啊,来来来,快请进。”奶奶对我们如同恭临大驾,爸爸说:“妈,您不用这么客气,大家都是自己人(家人),您儿子我带来了一些礼物,您收下吧!对了,这是文婷,您认得吧!”“认得,当然认得,没想到都长这么高了!”奶奶说,“好,好我这么大岁数了,这礼物我就不收了啊!”奶奶说完,就从口袋里掏出两个红包,“文婷,你都这么大了,这红包,你和你爸一起收着,家里人不讲礼节,就拿着吧!”我伸手去拿,心里兴奋极了,便笑着说:“奶奶,谢谢您!”
说完,奶奶领我们去叩拜的地方,爸爸之前对我说:“拜年拜年,是要拜的,你以前小,没让你拜,现在,我告诉你啊,要在长辈面前拜三次不要给我出乱子啊!”我心里记得明明白白,到了“那地方”,我和着爸爸的动作,完成了“拜年”恩,一次,两次,三次,也不知为什么,我的心甜甜的,觉得很开心,很幸福。
……
终于拜完了,我和爸爸又去了菜市场,鱼、虾、螃蟹………到处都是,五花八门,让人看都看不完,我们挑了质优价廉的好商品,既好吃,又便宜(那次我才再次领会到卖到好东西是多么困难,当时正是春节,东西好多都难买。
当我们接了妈妈后,到了爷爷奶奶家,奶奶说:“年夜饭快做好啦,大家快来品尝我的厨艺!”我们开心极了,正巧,春晚快开始了,我们一家人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望着外面绚丽多次的烟花,突然感觉,这就是一种幸福啊……
事后,妈妈让邻居给我们照了张相,让温馨(幸福)留在这张照片里,随时回味,这美好的时刻,这美好的新一年!过年,新年,一年只有一次,虽然每年都这样过,虽然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过法,但是,我们中国人让这种习俗传言了下去,它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温暖,让生活充满魅力,让我们有了对新一年、新一岁的动力!
8.随笔怎么写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
随笔 :
1.犹言随手下笔。 2.一种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 3.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
随笔是一种自由灵活、篇幅短小的散文文体。
随笔的突出特点是不拘一格,随意而谈,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即可纵横恣肆、挥洒自如。当然,放开笔头不等于乱跑野马。作者在写作随笔时,总是如实道来,避免矫揉造作与人为的拔高,它注意联系实际,促进人们心灵的交流,因此,优秀的随笔,总那么可亲可信,就像是与读者拉家常。
随笔虽然属于散文,但与叙事散文、抒情散文相比,写人、叙事并不那么细致、形象,多是粗线条的叙写和概括交代,同时也没有那么强烈的感情色彩,更不强求创造某种意境;在布局谋篇上也不像一般散文那么讲究。随笔不管写什么内容,总要谈作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发表个人的见解,因此随笔要用第一人称。惟其如此,读随笔时,总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
随笔由于是随意而谈,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所以它的题材比一般散文更加广泛。现实生活的见闻,以往事件的漫忆,所思所想的道理,作家作品的漫评,以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工作学习,旅游见闻,史话传说,掌故轶闻等,无不能作为随笔的材料,作者就是在这似乎是信手拈来的材料中谈自己的一得之悟。当然,这些材料也必须是有意义的、能给人以教育和启迪的东西。
随笔一般采用夹叙夹记的方法,语言朴实无华。
随笔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
阅读这类文章,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位妙语佳句,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9.诗人轶闻,要长点的```
苏轼和王安石都是北宋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大家,有很多轶闻趣事。
相传有一次,苏轼去拜访身为宰相的王安石,适逢王安石不在,却见他书桌上有首题为《残菊》的诗,刚写了开头两句:“黄昏风雨打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笑道:“荆公谬矣,菊花纵使枯死也不会落地,怎么可能‘吹落黄花满地金’呢?”于是提笔续了两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听。”王安石回府看到了苏轼的续句,暗暗笑道:“苏子瞻真浑,《离骚》上不是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句子吗?这是明摆着的事啊!”后来苏轼被贬官到黄州,亲眼见到西风阵阵落菊满地的景象,始愧自己观察不如王安石全面仔细。
原来菊花是种子植物中最大的一科,约有1000属,30000种,广布全球。我国约有200余属,2000余种,全国都有。品种不同,有的落花,有的不落花。故事中的苏轼,因观察不全面,不知道落花菊品种,便续错了诗。观察是写诗作文的根本。
诗文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要反映得准确、鲜明、生动,首先就须观察、体验、理解、认识。观察精细,体验真切,理解深刻,认识正确,才能写得好。
《王安石撕稿》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据说,在他做参政的时候,曾写过一篇论兵的文章,题为《兵论》。
有一天,一个叫刘颁的人去拜访他。王安石正在吃饭,看门人就把刘颁带到王安石的书房内用茶。书桌上放着一篇兵论的草稿,刘颁便拿起来仔细地读了一遍。他的记忆力很强,文章过目不忘,读完后,就把草稿放回原处。这时,王安石进来了,两人寒暄了几句之后,王安石问道:“近来您又写了什么文章”。
刘颁故意同王安石开玩笑,说道:“我写了一篇《兵论》准备抽时间修改呢!”
王安石心里一惊,急忙问道:“您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刘颁心里暗暗好笑,便把刚才看过的王安石的草稿的内容复述了一遍,并大声诵道:“兵者,凶器也……”
王安石不知道刘颁是在开玩笑,以为确实是刘颁的近作,他听后沉默不语,刘颁走后,他想:一个人的文章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最忌同别人雷同。于是,拿起书桌上那篇《兵论》的草稿撕掉了。
几天后,刘颁遇到王安石,问道:“您的论兵的文章写好了吗?”
“早撕了”。王安石答道。
刘颁这时心中暗暗叫苦不迭,后悔不该同王安石开玩笑,但又不得不佩服王安石追求新颖的而又严肃的写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