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一谈对我国对外贸易形势的认识
对这方面的形势分晰,网站上面都有好多的,你可以查下的: 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扩展,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对外贸易领域所受到的影响更加严重,外贸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
在此情形下,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外贸形势,把握一切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我国外贸事业发展,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笔者仅就此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我国对外贸易的形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一直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进出口总额和外贸顺差的增长速度很快,外汇储备在2008年末已经达到了1.9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之一的外贸,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不断提高。海关总署2008年10月13日发布的我国前三个季度的进出口贸易情况表明:2008年1至9月,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9671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25.2%。
其中出口10740亿美元,增长22.3%;进口8931亿美元,增长29%。累计贸易顺差1809亿美元,比2008年同期下降2.6%,净减少49.2亿美元。
进入到2008年第四季度,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凸显出来,进出口贸易形势呈现恶化的趋势。由于前三个季度形势较好,因此,2008年全年的总体情况还可以。
海关总署2009年1月13日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全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25,616.32亿美元,同比增长17.8%。其中出口14,285.46亿美元,增长17.2%;进口11,330.86亿美元,增长18.5%。
累计贸易顺差2,954.59亿美元。进入到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加剧,外贸形势进一步恶化。
国家海关总署2009年3月1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2009年2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1249.48亿美元,连续四个月同比下降,比一月份下降25.7%。2月份外贸顺差为48.41亿元,比1月份下降100多亿美元。
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目前尚未到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继续扩大,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这种下滑趋势还将延续一段时期。具体什么时候能终止下滑趋势并转为上升趋势,目前还不能确定,笔者估计,2010年下半年的可能性最大。
二、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对外贸易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然而,在世界金融危机的打击下,对外贸易领域也受到了较大冲击,以前所固有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若干新问题也浮出水面,形成了诸多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局面。笔者认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趋缓,个别行业出现衰退趋势自2008年11月份起中国外贸形势急转直下,月度进出口总值出现了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此后逐月进出口总值持续负增长,且跌幅不断加深。
就行业来看,我国纺织与成衣产品所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衰退迹象。国家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前9个月,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累计出口增幅同比下降10.8个百分点,出口增幅连续8个月回落。
2008年1-9月纺织与成衣产品累计出口值约1,402.85亿美元,同期成长8.03%,创2003年以来新低。9月份单月出口值为184.04亿美元,较8月份有所下降。
由于出口锐减,许多外贸纺织企业受其影响,开工不足,乃至倒闭。据统计仅2008年上半年就有超过1万家纺织服装厂倒闭,2008年1-5月全国纺织业实际就业人数减少4.6万人,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1-2月仍然延续了这种情况。
进口方面,2008年1-9月进口141.94亿美元产品,同期增长1.13%,增长速度趋缓。其中纺织品进口为124.26亿美元,呈现-1.28%的负增长;成衣进口为17.67亿美元,同期增长22.07%。
(二)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我国产品遭遇的反倾销案件急剧增加随着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的不利影响的进一步加深,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经济,阻止外来的竞争,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纷纷举起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
印度于2009年1月23日正式宣布在未来6个月内禁止进口中国玩具,禁令在2月份开始生效。日本已经颁布了相关的规定,在2009年3月1日起对出口到日本的医疗保健器械实行新的标准,不仅要求出口商具备ISO13485的认证,还需要进口商也要具备相应的资质。
欧盟在2008年10月也出台了最新的玩具安全指令,该安全指令在玩具的设计、标识、生产、进口商责任、市场监管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这些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实施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随着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又面临着严峻考验,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国内市场,想方设法阻止中国低价产品的进入,无端指责中国产品的低成本与低价格是政府补贴的结果,要对这些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结果专门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迅速增加。这使我国外贸企业产品的出口更加困难。
(三)世界市场需求锐减,产品价格下跌,大大降低了我国出口企业的创汇能力 金融危机形势下的各国经济发展普遍放缓,有一些国家如英国、日本等还呈现出经济衰退的趋势。美国和欧盟的一些国家相当数量企业倒闭,还有大量企业经营萎。
2.中国的对外贸易情况如何
近期中国的出口逐渐回升,在今后一段时间里,有理由相信出口形势会逐渐转好。
美国经济开始触底反弹,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将得到带动。
印度和东盟的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恐怕今后一定时期内都不会有太好表现。
欧盟出口订单一直高于世界平均值,但订单数量和金额却在逐渐下滑,如无特殊变化,预测对欧盟出口形势不会很乐观。
中国机械行业的出口额远远高于总体均值,下一阶段机械行业依旧是出口的中坚力量。
广东出口额将进一步增加,未来会持续上涨。
浙江和江苏的出口额将会趋于平稳
3.中国对外贸易形势的论文
摘要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问题为世界瞩目,2007年,我国出口额121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7%;进口额95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8%。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下,出口增速有所回落,进口增速则比上年提高,进口与出口增速的差距较上年缩小。但因出口增长依然快于进口。加之以往进出口基数差距较大,2007年外贸顺差依然创下2622.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巨额的贸易顺差一方面扩大了外汇储备规模,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巨额贸易顺差也加剧了贸易磨擦,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时还预示着中国经济运行中内需不足的隐患等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通过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基本情况,结合近年来国内的进口贸易统计数据,采用定性、定量,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对外贸易进行分析及研究,着重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分析导致外贸问题存在的因素,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我国贸易政策调整的方向,合理调整进出口结构,努力平衡国际贸易收支,改善我国对外贸易条件等相关措施和建议。
关键字:对外贸易;进出口;顺差;经济发展
论文字数较多,以下为论文大纲!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结合近年数据分析)
(一)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
(二)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性特点
第3章 中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顺差的原因)
(一)贸易顺差的理论分析
(二)对外贸易产生巨额顺差的外因
(三)对外贸易产生巨额顺差的内因
第4章 巨额对外贸易顺差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贸易顺差必要性
(二)巨额的贸易顺差带来的弊端
第5章 应对巨额贸易顺差的对策研究
(一)优化进出口结构,促进贸易结构调整
(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三)适时调整外向型发展模式,发展内需主导型经济
(四)适时合理调整人民币汇率
(五)合理引导外汇储备的使用
(六)整顿和规范外贸秩序,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与服务
(七)妥善处理贸易摩擦,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1]中国经济贸易编辑委员会. 2007年中国经济贸易年鉴[M]. 北京:年鉴社,2008.
[2]李薇辉.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浅析[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3]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2008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张鲁青.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专业,2006.
[5] 张生玲,林永生.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再认识[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4:10-15.
[6]李捷.1950—2005我国进口贸易发展的整体态势[J].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探索,2007,23(1):19-23.
[7]翁曼莉.我国贸易不平衡问题的分析与应对[J].发展研究-对外开放2008,2:33-35.
[8]刘丽.进口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23(108):86-87.
[9]陈文玲,王检贵.关于我国进出口不平衡的问题认识及政策建议[J].财贸经济2006,7: 23-25.
[10]刘燕.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6.
4.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
12月27日,2009中国开放经济高层论坛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行。
该次论坛以“稳外需,促进开放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共有100余名代表出席。商务部副部长定钟山出席论坛并发表了主旨演讲: 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对外经贸大学举办2009中国开放经济高层论坛,邀请诸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稳定外需,促进开放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很有意义。我代表商务部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借此机会,围绕论坛的主题,我向大家简要地介绍2009年我国外贸的情况,2010年我国外贸发展主要目标和任务。同时,也和大家共同探讨我国外贸中长期发展需要重点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一、关于2009年我国外贸情况 2009年是我国外贸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对外贸易取得积极成效的一年。 为什么说今年是最为困难的一年呢?主要是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最大、冲击最大的是开放型经济,是对外贸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际需求严重不足。
今年1月份我国对外贸易下降了29%,一季度下降了25%,到6月份下降23%,7月份之后下降幅度逐步收窄,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国外贸出口会下降16%左右。二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今年我们遭受“两反”、“一保”的涉案金额翻了一番,达到120亿美元左右,案件数也翻了一番,而且这个势头还在蔓延当中。 为什么说我们又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呢?首先,我们完成了保市场、保份额的任务。
今年**确定我国对外贸易的目标任务是“稳外需、保市场、保份额”。我认为**的决策是实事求是的,也是十分正确的。
今天可以说,我们已完成了这一目标任务。去年,我们国家占世界国际贸易的8.86%,今年预计在9 %以上,我国有可能超过德国成为第一出口大国。
第二,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第三,应对贸易摩擦取得积极成效。
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今年化解了许多贸易摩擦问题,包括特保和其他的贸易救济措施。 总的来说,今年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是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级商务主管部门、企业和各有关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关于2010年我国外贸的主要目标任务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对外贸易目标任务是保份额、调结构、促平衡。我们判断明年外贸形势会更复杂,任务会更艰巨,要完成全年任务很不容易。
形势更复杂表现在:一、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决定了经济复苏将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过程;二、国际需求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三、我国外贸政策的连续性尤显重要;四、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面对的压力加大。 任务更艰巨就是既要实现保份额的目标,又要做好调结构、促平衡的工作任务。
调结构、促平衡,不仅是明年的重要工作任务,也是我们一项长期的工作目标。中国现在是一个贸易大国,这没有疑问,即便今年不是第一位,作为第二位,也是贸易大国。
但现在我们是大而不强。为什么不强呢?因为我们的发展不平衡,外贸结构需要调整。
因此,我们必须下大力气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我认为,只要国内外的形势不发生重大变化,明年中国的对外贸易实现恢复性的增长是完全可能的,保市场的目标任务也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三、关于中国外贸中长期发展需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我国外贸发展如何适应新变化、迎接新挑战,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重大课题。
首先,外贸发展的战略定位值得认真研究,要研究外贸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对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作用,对提升国际地位的作用,等等。 其次,外贸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式也需要深入研究。
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发展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式。我们的前辈花了三十年的时间,使我国对外贸易实现了由小到大的跨越,相当不容易,应当高度评价、高度赞扬、充分肯定。
那么,未来我们外贸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那就是,继续巩固贸易大国地位,推动贸易强国进程。 第三,如要实现外贸由大到强的战略目标,就必须调整贸易结构,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
要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外贸发展的协调性,要增强我国参与制定国际贸易规则的能力。与此相关还要研究外贸发展战略支撑、战略举措,等等。
总之,中国外贸要实现由大到强的战略目标,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改革创新,加强科学规划,继续努力工作。我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5.2018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形势如何
据海关统计,2018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0.51万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增长9.7%。其中,出口16.42万亿元,增长7.1%;进口14.09万亿元,增长12.9%;
贸易顺差2.33万亿元,收窄18.3%。按美元计价,2018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4.62万亿美元,增长12.6%;其中,出口2.48万亿美元,增长9.9%;进口2.14万亿美元,增长15.8%;贸易顺差3517.6亿美元,收窄16.2%。
年度进出口总值再上新台阶。2005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2010年,超过20万亿元;2018年,再创新高,超过30万亿元,比2017年的历史高位多2.7万亿元。
扩展资料
特点
一是一般贸易进出口快速增长,比重上升。2018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7.64万亿元,增长12.5%,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7.8%,比2017年提升1.4个百分点,贸易方式结构有所优化。
二是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全面增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势良好。2018年,我国对前三大贸易伙伴欧盟、美国和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7.9%、5.7%和11.2%,三者合计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41.2%。
同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8.37万亿元,增长13.3%,高出全国整体增速3.6个百分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潜力正在持续释放,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动力。其中,对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和希腊进出口分别增长24%、23.2%和33%。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18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0.51万亿元 同比增
6.就当今中国的国际贸易形势做出论述
告回顾了2011年及2012年一季度中国外贸运行情况。2011年中国外贸总体保持稳定平衡发展,全年进出口规模再创新高,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贸易平衡状况进一步改善。2012年一季度,受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内成本上升等因素制约,中国外贸增速明显放缓。
报告认为,2012年中国外贸保持平稳发展具备一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但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加大,制约因素错综复杂,形势不容乐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二季度中国对外贸易增速将低位趋稳,2012年全年将总体保持平稳发展,但增速比2011年有所回落,贸易平衡状况进一步改善。
报告指出,针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外贸将立足稳中求进,着力于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一方面,立足当前,保持外贸政策基本稳定,落实各项政策,努力克服订单不足、成本升高、摩擦增多等困难,保持出口稳定增长。另一方面,着眼长远,加大外贸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度,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增强外贸可持续发展能力。
7.如今的外贸形势如何
2009年外贸出口形势展望
2009年国际 金融 危机尚未见底,对于外贸依存度高达60%的中国而言,中国2009年外贸出口形势异常严峻。
外贸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2009年在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形势中,中国能否打赢这场外贸出口形势“突围战”?
从外部来看,年世界经济形势将更加严峻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可能继续增多。
2009年外贸出口形势展望一是世界经济下行已成定局,外部需求可能进一步减弱。目前美国次贷危机已演变为“百年一遇”的全球性 金融 危机。尽管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推出了稳定 金融 秩序,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但全球市场信心的恢复、体制和结构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美国房地产市场还没有止跌回稳迹象,次贷问题仍有可能恶化,使更多金融机构的不良信贷浮出水面,金融市场动荡局面仍将持续一段时间。许多机构预计,年可能成为近年来世界经济贸易最为低迷的一年,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也会继续增加。月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进一步下调至,发达国家整体下降,将是二战以来首次出现下降,其中美国下降,欧元区下降,日本下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不可避免地拖累国际贸易增长。
8.2010年外贸形势分析
外贸发展好于预期贸易平衡压力大 今年外贸运营当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特点,进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出口,所以今年贸易平衡的压力非常大。
总体来看,进口的增长速度是前高后低的态势,1月份增长速度高达64%,逐步下降到现在的42、43%,当月已经降低到37%。出口基本平稳,除了2月份增长28%以外,其他月份都在30%以上。
从贸易方式来看,今年一般贸易出口增长速度超过加工贸易,这也是近年来没有的。特别是三资企业的一般贸易发展非常迅速。
从地区市场看,出口主要是远洋,进口主要是周边,这也是一个新的情况。我们的出口主要的增长动力或者是主要的市场还是美国、日本和欧盟三个地区大市场。
另外一方面,我们从东南亚及周边地区的进口很猛,对俄罗斯去年我们出口35.2亿,但是进80多亿,逆差50亿。对台湾我们基本上每年的逆差就是400亿。
韩国也是我们进的多,出的少,大量从三星这样的企业进口。像三星手机的主要零部件、北京索娜塔的基本大件都是进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