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互文怎么写
互文见义
互文见义是一种修辞手法,它的意思其实很简单,比如: A有B,C有D。如果是互文,就是说: A和B都有C和D。这应该就是同文见义。“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
[编辑本段]互文见义——形式A
A 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这样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
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其中的“用”和“以”处相应的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
“求全责备”这一成语,其中“求”与“责”处于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两词同义。
这类互文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编辑本段]互文见义——形式B
B 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既“迢迢”不仅指牵牛星,亦指河汉女,“皎皎”不仅指河汉女,亦指牵牛星。两词互文见义。
[编辑本段]互文见义常见句
1、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其中“见”与“闻”互补见义。即“(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歌而不见人。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
其上句省去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去了“开我西阁门”。两句要表述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达了木兰回到久别的家中的欢喜之情。
3、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同上文)
其中“当窗”与“对镜”为互文。当窗以取亮,对镜以整容。全句是说对着窗户照着镜子梳理云鬓并帖上黄花,并非“理云鬓”只当窗而不对镜,亦并非“贴花黄”只对镜而不当窗。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
其中“行”与“灿烂”互补见义。即“灿烂的日月星汉之运行均若出于沧海之中”。并非日月只运行而不灿烂,也并非星汉只灿烂而不运行。
2.互文修辞的句子有哪些
互文修辞的句子如下:
1、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辞》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
4、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6、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
7、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
8、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迢迢牵牛星》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0、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 《秋思》
1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
12、泉香而酒冽——欧阳修《醉翁亭记》
13、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14、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5、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辞》
16、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 《泊秦淮》
17、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8、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9、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互文是两个词(比方“秦汉”)本来要合在一起说的,如“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可是为了音节和字数的限制,要省去一个,于是前面省去个“汉”字,后面省去个“秦”字,解释时要把两个词合起来讲。
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是诗中的一种特殊结构,实际是说,月是古时的月,关是古时的关,用秦汉指古,即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是互文见义。
诗中有此用法。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说牵牛星遥远,织女星明亮,也是互文,即迢迢皎皎牵牛星,皎皎迢迢河汉女。再像《木兰辞》:“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状跳跃,迷离状眼睛眨动,也是互文,即雄兔脚扑朔眼迷离,雌兔眼迷离脚扑朔,所以两兔在地上跑时,很难分别谁雌谁雄。
不光诗里有互文,文中也有互文。像《文心雕龙·神思》:“子建援牍(拿起纸)如口诵,仲宣举笔似宿构。”曹植拿起纸来写像口里念熟似的,王粲拿起笔来写像早已做好似的。光拿纸或光拿笔都不能写作,所以这里实际是“子建援牍举笔”,“仲宣举笔援牍”,也是互文。
3.仿写句子 互文
冬日复临,迥异往昔。阴霾罩天,隐日月星辰;寒风而作,惊草木花叶。
旦起,窗雾朦胧,不知所向。常至湖畔,晴则时时大雾,素白一片,咫尺不见,漫于林中,恐怖益增,山雀惊鸣,若鬼幽泣,揪心断肠,坐立不安,悚然惧行,绝类“鬼林”。
虽然无雾,日起亦迟,阴云覆天,乾坤失色,空余死水一潭,波平无涟,荒无人迹,孤独无何。南国风光,终异北国!无冰霜之清雅,无素白之覆松。寒风起,触而似刀劈剑刺,凌利无情,见隙而入,浑然颤抖。故人行甚微,皆缩首缓行。未闻枝间雀舞莺鸣,惟天际孤鹤一痕,观之,戚然泪落矣。
至若雨作,乱珠打叶,哗然一阵,零星枝头益微,似冰雪之冻,甚凉,急行则溅泥,而无所顾,遂至具湿,则心有所失,茫然耳。
冬景甚恶!
噫!斯是无异,何谓之迥异欤?心乱耳!春风之时,风雨悦耳,雷鸣电华;失意之时,锦簇似讥,莺歌嘈哳。夫范公登岳阳楼,春和景明,则心旷神怡;阴风怒号,而忧谗畏讥。公明之,云:“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余非范公之士,悲则恶景,宜乎常也。
身于低壑,志在凌霄。太史公辱而书史;岳鄂王贫而报国。故云:岁寒,知松柏后凋;境逆,晓寒门奋学。心志不定,风雪载途途亦倾;精神不灭,千钧压志志俱扬。冬日风光亦有妙哉。残山剩水,就绝世佳画;心境阔然,成千古文章。
4.关于《三峡》这片文言文中互文的句子
互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修辞格之一,它是在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几个并列词组或语句中,相应位置上的词语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相隐含的修辞手法。运用互文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使文章表达得更加深刻。中学语文教材中运用互文的例句有很多,要准确地理解这些句子先要了解有关互文的基本知识。
互文的常见形式有以下几种,现结合教材中的例句分别加以说明:
1、本句互文:指同一个句子中有些词语相互映衬呼应,合而见义。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琵琶行》)”前一句中,“主人”与“客”互补,意为主人和客人一起下马一起上船。
2、对句互文:指上下句互相隐含词语,两相映衬,文义呼应。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句中“将军”与“壮士”互补,意为将军和壮士征战十年身经百战后归来;“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孔雀东南飞》)”中“左手”与“右手”互补,意为两手中一手拿刀尺一手拿绫 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孔雀东南飞》)”中“朝”与“晚”成互文,意为一天之中就做成了绣夹裙和单罗衫;“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中“东西”与“左右”互相补充,意为四面八方都种植了松柏梧桐;“朝避猛虎,夕避长蛇。(《蜀道难》)”中“朝”与“夕”互补,意为一天到晚时时刻刻都要躲避猛虎和长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的前句中“秦”与“汉”互补,意为秦汉时期的明月照耀着秦汉时期的关隘。
3、排比互文:指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中的词语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中“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四个词语互相补充,意为到东南西北等市场上去买了骏马、鞍鞯、辔头和长鞭。
4、重章互文:指把完整的意思拆开,分别放到各章中去。理解时要把各章内容互相参照,相互补充。这种用法在《诗经》中较为多见,如:“坎坎伐檀兮——;坎坎伐辐兮——;坎坎伐轮兮——。(《诗经·魏风·伐檀》)”中“伐檀”“伐辐”“伐轮”互补,意为砍伐用来造车的木料。
互文修辞手法并不属于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但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使用的地方较多。因此,了解互文修辞手法的形式和作用,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5.互文怎么写
互文见义 互文见义是一种修辞手法,它的意思其实很简单,比如: A有B,C有D。
如果是互文,就是说: A和B都有C和D。这应该就是同文见义。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 [编辑本段]互文见义——形式A A 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这样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
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其中的“用”和“以”处相应的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 “求全责备”这一成语,其中“求”与“责”处于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两词同义。
这类互文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编辑本段]互文见义——形式B B 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
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既“迢迢”不仅指牵牛星,亦指河汉女,“皎皎”不仅指河汉女,亦指牵牛星。
两词互文见义。 [编辑本段]互文见义常见句 1、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江南逢李龟年》) 其中“见”与“闻”互补见义。即“(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歌而不见人。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 其上句省去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去了“开我西阁门”。
两句要表述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达了木兰回到久别的家中的欢喜之情。
3、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同上文) 其中“当窗”与“对镜”为互文。
当窗以取亮,对镜以整容。全句是说对着窗户照着镜子梳理云鬓并帖上黄花,并非“理云鬓”只当窗而不对镜,亦并非“贴花黄”只对镜而不当窗。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 其中“行”与“灿烂”互补见义。
即“灿烂的日月星汉之运行均若出于沧海之中”。并非日月只运行而不灿烂,也并非星汉只灿烂而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