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写文字壹到拾怎么写
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计数的数目字用大写,从古代到现在一直使用。虽然解放后一些账目逐渐变为阿拉伯数字,但重要账户、支票和汇款、股票和国库券仍然使用大写的中文数字。
侯嘉亮先生2004年在《咬文嚼字》第12期上发表的《大写数字的来历》中说:“为了打击腐败,建立廉洁,朱元璋还制定了惩治经济犯罪的严格法令 并在财务管理上进行技术防范,实施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将记录货币和粮食数量的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大写,用‘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也就是说,它起源于明朝太祖朱元璋。
扩展资料:
大写数字的应用:
1、银行支票
在银行支票中,就有许多大写数字。比如:伍拾陆万元整(560,000元),壹佰贰拾伍元贰角柒分(125.27元)。
2、发票
发票中也有大写数字(一般在总计上)。
3、礼薄
在中华传统中,写礼簿是极传统的一种中华文化。礼簿中的礼金要用大写的形式。例如:伍仟元整。
4、其它
另外,在日历上,廿表示二十,卅表示三十(卌表示四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写数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大写数字
2. 大写一字怎么写
大写一字写法是:壹[ yī ]
<;数词>
1.同"一"(多用于壹生、壹圆等)
节以壹惠。--《礼记·表记》
君答壹拜。--《仪礼·士相见礼》
2.古书及汉人用字
一之与壹,二之与贰,三之与叁,其义皆同。--《容斋五笔》
3.表示数量、次数
如:壹再(一再。一次再次,再三);壹倡三叹(谓一人歌唱,三人应和);壹尊(一尊。谓共尊立一帝);壹适(一度贡举或推荐)
拓展资料:
1,不壹而足[ bù yī ér zú ]
足:充足。 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同“不一而足”。
2,戮力壹心[ lù lì yī xīn ]
戮力:并力,合力。 指齐心协力。同“戮力同心”。
3,壹败涂地[ yī bài tú dì ]
指彻底失败,不可收拾。
4,清壹[ qīng yī ]
清平一统。
5,抟心壹志[ tuán xīn yī zhì ]
指专心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