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激荡的拼音和意思
激荡的拼音:jī dàng。
声母是:j、d。韵母是:i、ang。
声调是:激是第一声,荡是第四声。 激荡,指事物受到激发而产生的震动状态;受到冲击而动荡。
出自: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她的心里激荡着可怕的矛盾。” 示例:时常运用头脑风暴,利用脑力激荡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扩展资料: 1、近义词: 荡漾,是汉语词汇,拼音是dàng yàng,意思是指飘荡;起伏不定;水面等起伏波动;形容起伏动荡。 出自: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二十:“一股喜孜孜的味道在心里荡漾。”
示例:回忆就像风吹过水面的涟漪一样,在脑海里不断的荡漾着。 2、反义词: 平静是一个汉语词语,注音是píng jìng,释义:安宁,没有外界的骚扰,没有动荡;心情平和安静。
出自:明 施耐庵《水浒》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若哥哥不肯落草时,待平静了,小弟与哥哥重整庄院,再作良民。 示例:巴金《灭亡》第三章:“从此以后,他在表面上似乎得平静,然而内心地激动却是十分厉害。”
2. 激荡的拼音和意思
激荡的拼音:jī dàng。声母是:j、d。韵母是:i、ang。声调是:激是第一声,荡是第四声。
激荡,指事物受到激发而产生的震动状态;受到冲击而动荡。
出自: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她的心里激荡着可怕的矛盾。”
示例:时常运用头脑风暴,利用脑力激荡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扩展资料:
1、近义词:
荡漾,是汉语词汇,拼音是dàng yàng,意思是指飘荡;起伏不定;水面等起伏波动;形容起伏动荡。
出自: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二十:“一股喜孜孜的味道在心里荡漾。”
示例:回忆就像风吹过水面的涟漪一样,在脑海里不断的荡漾着。
2、反义词:
平静是一个汉语词语,注音是píng jìng,释义:安宁,没有外界的骚扰,没有动荡;心情平和安静。
出自:明 施耐庵《水浒》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若哥哥不肯落草时,待平静了,小弟与哥哥重整庄院,再作良民。
示例:巴金《灭亡》第三章:“从此以后,他在表面上似乎得平静,然而内心地激动却是十分厉害。”
3. 激动的激的拼音怎么写
拼音:jī 基本信息: 部首:氵,四角码:38140,仓颉:ehsk 86五笔:iryt,98五笔:iryt,郑码:VNSM 统一码:6FC0,总笔画数:16 基本解释: 1、水受阻遏,震荡而涌或飞溅:冲激。
激荡。激浊扬清(冲击污水,copy让清水上来,喻打击坏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
2、冷水突然浇淋或冲、泡食物:激酸菜。 3、急剧的,强烈的:激烈。
激进。 4、过分直率:激厉。
激切。 5、〔知激光〕某些物质的原子中的粒子受光或电刺激,使低能级的原子变成高能级原子,而辐射出相位、频率、方向等完全相同的光,称“激光”。
亦称“莱塞”、“镭射”。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激昂[jī áng] (情绪、语调等)激动昂扬:激昂慷慨。
群情激昂。 2、激怒[jī nù] 刺激使发道怒:他这一说更把赵大叔激怒了。
3、激战[jī zhàn] 激烈战斗。两队激战一场,不分胜负。
4、激越[jī yuè] (声音、情绪等)强烈、高亢:雄浑激越的军号声。感情激越。
5、激将[jī jiàng] 用刺激性的话或反面的话鼓动人去做(原来不愿做或不敢做的事):激将法。请将不如激将。
4. 扰的拼音怎么写
rǎo
注 音: ㄖㄠˇ
繁体字: 扰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扌
简体部首: 扌
扰的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7
笔 顺:
横竖横横撇折捺
庸人自扰、
叨扰、
打扰、
骚扰、
扰民、
干扰、
困扰、
纷纷扰扰、
纷扰、
5. “颤动”的拼音怎么写
读音: 【chàn dòng】
释义:
1、急促而频繁地振动。
2、轻轻的抖动。
相关文献:
“郑尚子善为颤笔,见於衣服手足木叶川流者,皆势若颤动。”--《宣和画谱·郑法士》
“他的脚步很重,每走一步,他的脸上的肉就颤动一下。”--《四世同堂》
“我们的衣服上还有北京的尘土,我们的声音里颤动着祖国人民的感情。”--《随想录·中国人》
近义词:
抖动、颤抖、颤栗、战栗。
反义词:
平稳、平静、稳定、安稳、安定。
造句:
1、他气得说不出话来,只有嘴唇微微颤动着。
2、轰隆隆的雷声把玻璃都震得颤动了。
3、地震虽然过去,但楼房仿佛还在颤动,人们仍心有余悸。
4、树叶在凛冽的寒风里颤动着。
5、听到这可怕的消息,我的心不禁颤抖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