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文尾注怎么写
.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脚注和尾注”。
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建议选“节的结尾”。 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
4.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5.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格式按杂志要求来慢慢输,好像没有什么办法简化)。
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 7.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
8.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页面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
9.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 10.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1.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2.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
这时,无论文章如何改动,参考文献都会自动地排好序了。如果删除了,后面的参考文献也会自动消失,绝不出错。
13.参考文献越多,这种方法的优势就体现的越大。
2. 用三峡的写作手法,写一篇150字的景点
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阳朔玩。
桂林阳朔的山水很美,夜晚的西街很热闹。
漓江的水很美。我轻轻地来到漓江边,用水洗了一下手,感觉真凉爽。我看见成群的鱼儿向我游来,我把脚一伸进江里,小鱼儿便迅速游走了,真可爱。我抬头看了一下远处的江面,平静时像一面镜子;有时却会掀起朵朵小浪花,非常美丽。漓江的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美丽的小石头和水中游来游去的小鱼。我拿起一块小石头,投向江面,打破了原有的平静,漾起一圈圈的波纹。
漓江两岸矗立着形态各异的群山。远远望去,有的山像拇指,人们便把它称作“拇指山”;有的像骆驼过江,后面似乎还跟着几只小骆驼;有的像睡美人;还有的像小鸡爬山……山的倒影映在江面,犹如一幅凌空展开的画卷,让坐在竹筏上的游客看得如痴如醉。
虽然这次桂林阳朔之旅要告一段落,但我却始终留恋着这里。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这句话果然是名不虚传的。
3. 初一学生写描写汉江借景抒情作文
我的家乡襄樊历史悠久,城市中间有一条文明中外的江,叫汉江。它哺育了我们襄樊人。它的左边是繁华的樊城,右边是我的家襄城。
春天,江边长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刚露出脑袋的小草、样子各异的野菜,他们都在江边聚会。一个个巨大的石头下面有许多调皮的螃蟹吐着小泡泡,小鱼、小虾正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小鱼左瞅瞅,右看看,没有找到小虾,只好游走了。
夏天,野花长得更艳丽了,小草长得更苍翠了,引来了蜜蜂和蝴蝶。大石头上滚烫滚烫的,螃蟹们可不怕热,都爬到石头上做阳光浴。江面波光粼粼,像金子一样。
秋天,小草、野花的周围有一点变黄。大风把远处树木的叶子吹到了江里,就成了一条免费的黄金小船,蚂蚁大军坐船,别提多舒服了!雨水把果子的香味都冲到了江里,这种香味常常钩住小朋友们的脚。
冬天,野花和小草盖上了厚厚的“被子”,汉江也披上了银装。一些冬泳爱好者不怕严寒,到汉江里去游泳,我真佩服他们不怕寒冷的意志。
汉江是襄樊伟大的母亲河,我爱汉江!
4. 如何写三峡导游词
三峡旅游概况导游词 尊敬的客人: 大家好! 欢迎大家乘船游览美丽的长江三峡。
我叫***,是***旅行社的职业导游,持证号码是******号,市旅游投诉电话号码是:*********。今天能为大家服务和导游,我十分高兴和荣幸。
希望三峡之旅和我的服务都能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下面,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长江三峡美丽的风光,去发现三峡古代文化的辉煌灿烂。
第一部分:长江与三峡(介绍长江概况) 三峡是长江上的一段河道,了解三峡首先得从了解长江开始。 大家都很熟悉《长江之歌》吧?“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慨。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这首歌已经成为中国音乐的经典旋律,它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表达了长江之水从雪山一路奔腾而来的磅礴大气。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西南侧,干流全长6300余公里,长度居世界第三位;流域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
占中国河川径流总量的36%左右,水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亚麻逊河和刚果河,相当于黄河水量的20倍。长江支流数以千计,主要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等49条。
嘉陵江、岷江、雅砻江4大支流的流域面积均在10万平方公里以上。长江中下游是中国淡水湖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主要有鄱阳湖、洞庭湖、大湖、巢湖等。
长江不同河道常用称谓有:青海省玉树县巴塘河口以上分别称沱沱河和通天河;巴塘河口至四川宜宾岷江口称金沙江;宜宾至湖北宜昌俗称川江;长江三峡一带称峡江;湖北枝城至湖南岳阳城陵矾,俗称荆江;江苏扬州镇江以下江段,因古有扬子津渡口,得名扬子江。现在所称杨子江泛指武汉以下长江下游。
长江纳百川容千流,穿山越谷,浩浩荡荡,气势磅礴,在重庆至湖北境内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造就了雄奇壮丽的三峡百里山水画廊。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大峡谷的总称,从自然上说三峡是美丽长江的标志性河段,从人文上说三峡是长江文明的华彩乐章。
长江三峡犹如一幅神奇的自然画卷和文化艺术走廊,是集游览观光、科考怀古、艺术鉴赏、文化研究、民俗采风、建筑考察等为一体的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雄伟壮观的山水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名胜古迹使三峡成为我国著名的黄金旅游线和举世闻名的观光旅游胜地。
因为有了三峡,长江变得更加雄伟,风光变得格外秀丽。三峡风光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古往今来,三峡留下了历代骚人墨客畅游的千古绝唱,三峡旅游一直是万里长江不变的主题。
三峡因长江而存在,长江以三峡而骄傲。 美国人罗斯福曾说,每个美国人都一定要去看看科罗拉多大峡谷,因为峡谷是用时间缓慢雕刻出的惊心动魄。
和科罗拉多大峡谷纯粹沙石沟壑的粗犷相比,三峡更完美地将山、水、文化景观结合到了一起,而且三峡是全球排名前五位的大峡谷中唯一可以乘船在大江上游览大峡谷。世界上大江大河很多,大峡谷也不少,但是要么有江无峡,要么有峡无江,只有我国的长江三峡才同时拥有著名的大江和雄壮的峡谷两者兼备的风光。
如果长江是一首交响曲,那么进入三峡就开始了它最华彩的乐章。 第二部分:造化三峡(介绍三峡地理演变) 长江三峡是大自然的杰作。
关于三峡的形成有很多美丽的传说。 最典型、流传最广的是“大禹开江”的说法,是说长江的主流最早不是经现在的三峡流下,而是流经古之南江“涔水”。
由于当时天下洪水泛滥,大禹决巫山,令江水得东过,终于使长江“东流之注五湖(长江中下游的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之处,三峡之水从此畅通,长江的主流才改从现在的河道(即北江)流淌。大禹导江治三峡,是有史料记载的。
春秋孔子、汉代诸葛亮、晋代郭璞、北魏郦道元等历代名人都有论述。(另一传说见附一) 这些关于三峡形成的美好的神话传说只不过反映了古代人民在与洪水长期斗争中的强烈愿望。
从地质发育看,长江三峡显然不是人工开凿或鬼斧之功,而是强烈的造山运动所引起的海陆变迁和江河发育的结果。 三峡地貌变化之大,可以用沧海桑田来形容。
远古时代,三峡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距今1.8亿年前的印支造山运动,使华南地区形成陆地与华北陆地联成整体,中国地势东高西低,西南地区仍为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古长江从东向西流向古地中海。
距今7000万年前,燕山造山运动使巫山山脉自北而南隆起,切断古长江,于是,巫山以东的古长江即向东流,巫山以西的古长江仍向西流。距今4000万年前新生代之初,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气势非凡,使中国的西部地区迅速抬升,形成世界第三极高峰和整个青藏高原和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强迫浩淼的西部之水向东流去,去冲刷切割阻挡长江的巫山山脉。
长江左突右冲,终于波涛汹涌劈开巫山山脉,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长江三峡大峡谷。长江就永远的“大江东去”,从此“不尽长江滚滚来”!(三峡形成的阶段见附二) 三峡横空出世,鬼斧神工的地理奇观,雄、壮、险、奇的天。
5. 写挂林山的作文怎么写不少于四百字
小舟。
可如今别说泛小舟,就连江水也不能流通。我想,会不会是这巨象把水都吸光了呢?! 象鼻山脚有石阶小路通上山顶。
山顶上有很多的树,游人可以往树荫里一钻,别有兴致地观赏朝阳。远处,白云一点一点被染红了,都穿着五彩的衣裳。
从山顶上暸望漓江,你会发现漓江的水有多清,漓江的水有多静!像一块翠绿色的水晶被巨象骄傲地踩在脚底。在山顶的东端,还有明代的实心砖塔,因嵌有普贤菩萨而得名普贤塔。
这个宝塔好似圆形宝瓶,又像剑柄,所以又被人们称为瓶塔或剑塔。而我总觉得,一定是有人不放心这只生机勃勃的巨象,怕它肆虐,因此,搬座塔来镇住它,不是有雷锋塔镇白蛇的故事吗?! 拥有这般美景的象鼻山,当然引来了无数的文人骚客。
明代诗人孔镛写道: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小应波。青山自是饶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
象鼻山还有历代石刻文物50多件,大多刻在水月洞的外崖壁上。其中著名的有南宋张孝祥的《朝阳厅记》、范成大的《复水月洞铭》…… 来到漓江边,看到江水清澈见底。
我忍不住走下阶梯,去与漓江的水花嬉戏;去让清凉的江水流过脚趾间头,与江水亲密接触。漓江的水真清呀!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静呀,若不是脚在水里走动激起的波纹,我会以为那是一块天然的镜子;漓江的水真绿呀!绿得仿佛一块完整无缺的翡翠。
随手从江中捻起一粒石头,都会让人觉得十分精致。对着朝阳,这石头翡翠一般的颜色呈现在你眼前,碧绿碧绿的,这就是大自然送给我的礼物!水中有许多渔船,飘荡在水面,船上都站着一两只捕鱼的鸟儿。
一些渔夫悠闲地坐在船上垂钓。走在水里,凉爽舒服极了,正好给燥热的天气降降温。
水也不深,刚好漫过小腿。站在水中,想象自己就是一朵出水芙蓉,禁不住暗自得意。
美丽的象鼻山倒印在水中,仿佛两只大象在亲呢。如果晚上过来,月亮倒印在水中,两月两象,一江一船,那种景色,是多么雅致!难怪有诗写道: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
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 在漓江边有一个美丽的鸽园,勾起了我热爱鸟儿的心。
我不由自主地朝鸽群跑去。买了两包鸽食,便一头扎进可爱的鸽群里。
我把鸽食放在手上,灵巧的鸽子们立刻争先恐后地朝我跑来,有的甚至飞到我身上。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头挤头地啄食我手上的鸽食,弄得我痒痒的,实在是忍俊不禁。
顿时我的周围都是鸽子。当然,我也不会亏待他们。
有的吃不到,我就往空中洒上一把鸽食。接着,我又发现两只站在长椅上的美丽的孔雀。
我小心翼翼地走过去,轻轻抚摸着她们的羽毛。我想和这世上最美丽的鸟儿合影,可是,有一只却一点儿也不配合,怎么求它,都始终用屁股对着像机,骄傲得很呢!好象我是个灰姑娘!我只好自我解嘲:孔雀头、孔雀屁股,本小姐可都合影了哟。
呵呵! 在导游小姐的再三催促下,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象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