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户籍乡镇怎么填
填写籍贯时,具体到县(市)即可,不需要更细化省/自治区/直辖市 + 区/县。
参照公安部公通字[1995]91号文件,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的地方;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
扩展资料
籍贯填写:
1、一般区域:
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县/县级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
省级和县级、镇级行政区划中间不写地级区划(地级市)名称。把如今的行政划分地对照 祖辈的长久居住地。
2、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区:
自治区/省/直辖市+自治县/县/县级市+民族乡/乡/镇。
3、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旗/自治旗(县级)/县/市辖区/县级市/+民族乡/乡/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籍贯
2. 请问谁知道:怎么翻译乡镇的名称
镇就是town,蒲阳镇 就是 Puyang Town同样的,县就是county,比如,绥阳县就是 Suiyang County市就是City,比如,遵义市就是Zunyi City但是,翻译XX市XX县时,要先把县翻译放在前面,然后再翻译市,最后才是省,国家.如:中国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Suiyang County,Zunyi City,Guizhou Province,China一般来说,镇,县,市,省第一个字母都要大写.同时地名本身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这样别人才能看出是某个地方的固定形式.全部用大写也可以,那就是在什么标题栏上之类,整个标题的字母都是大写的,这样是可以的.。
3. 怎样写一份关于乡镇的简史
首先,记录历史,传承文明。
其次,惩恶扬善,教育后人。 第三,保存史料,流传后世。
那么,如何写好村史呢?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村史与县志大同小异,可以参考县志篇目来写,但是村子的地理位置有好有坏,规模有大有小,历史有厚有薄,经济有快有慢,人口有多有少,情况各有不同,可以应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和收集到的资料情况来构思,不能千篇一律。
但是有些主干的东西是必须写的: 一是概述和大事记:介绍一下本村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经济、社会等基本情况,让读者对本村有个基本的了解。大事记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记述本村的重大事项,比如何时建村,那年发生过什么大事,村里的大事记与县里不同,对于一个村子来说,哪年开始打井机,开始种植水稻,哪年修的那条路,哪年发生自然灾害,哪年上电,哪年有的电视,哪年安的电话,谁第一个买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谁第一个买的手机,谁第一个买的彩电,谁第一个买的汽车,谁第一个买的电脑、安的宽带,等等,这些对于县来说都是鸡毛蒜皮的事情,但是对于一个村子来说可以算是大事了。
二是建置沿革:何时建庄的,有什么来由,需要交代一下。比如抚宁县最大的村子卢王庄,据传是唐太宗东征时有位姓卢的大将过此,见此地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就将家属迁到此地定居,叫卢各庄。
明朝永乐年间,王各庄的大户人家将女儿许配给卢家,并迁到此地居住,因而改名卢王庄。据说,留守营镇原来叫孙庄和郭庄,明朝末年,辽东总兵吴三桂、冯守业屯兵留守于此,故改名留守营。
今留守营镇宋庄一带,唐太宗东征时筑城于此,因临近洋河南岸,取庄名阳河庄,分洋河宋庄、洋河马庄、洋河王庄、洋河赵庄、洋河丁庄、洋河郭庄等。清康熙初年因洋河发大水,冲毁堤坝,就将县城东察院门前的两座石狮子移镇于河岸。
民国以后,由于人口不断增加,这些村子独立成村,去掉“洋河”二字了。而且清朝末年还曾于此地置洋河堡,解放后改为宋庄乡,后来又并入留守营镇。
又如留守营镇樊各南、樊各北原是一个村子,原名叫樊葛庄,据说有姓樊的和姓葛的两个大姓,后来姓葛的人越来越少,就叫樊各庄了,后来人口越来越多,就分为南北两个村了。 三是地理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动植物、自然资源、自然灾害、道路交通、山脉河流等。
还要介绍本村所属的行政区划变动情况。比如我的老家榆关镇铁官营村,距离北戴河、深河、榆关都是八里左右。
清朝乾隆初年属于临榆县北戴河堡,解放后才划归榆关镇的。 四是经济发展情况:包括农业、工业、矿山、旅游、商业服务业等等。
有没有农场、工矿企业。包括土改、公私合营、农业合作化到生产队,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等等。
比如留守营镇潘官营屠宰场、宏都实业集团生猪屠宰加工情况,台营镇干涧岭的香椿,留守营镇七里涧的花盆等等都可以写写。 五是政治组织建设情况:党支部、村委会、村民代表会、团员、妇联、民兵等组织从建立到现在,主要活动情况、主要人员变动、工作业绩等等。
以及历届政治运动情况简述及评价。 六是军事建制、布防、主要战事等。
比如大新寨镇界岭口、驻操营镇九门口等都是军事重地,历代战事不断,历史记载也较多。驻操营镇董家口、板厂峪、城子峪长城,石门寨镇傍水崖古战场,还有台头路(今台营镇)、石门路(今石门寨镇)都是明代军事重镇,都应该大书特书。
但有的村子可能没有这些就可以省略。 七是文化艺术、文物古迹、体育卫生等情况。
比如石门寨镇浅水营中村的古银杏树,抚宁镇白果树村的白果树,驻操营镇板厂峪村的明代砖窑遗址,深河乡蚂蚁沟的古驿站遗址、临榆县政府旧址,杜庄镇温泉堡的汤泉寺等都是几百年的历史遗存,应该不吝笔墨。 八是古今人物。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因而村史也主要突出写人。古今知名人物,好坏善恶都应写。
既包括本村人,也应写从本村走出去的那些人。当今村干部、企业家、英模人物、能工巧匠、教师、科技人员等等。
特别是要写村里的大家族。如抚宁县东街明朝嘉靖年间出了兵部尚书、宣大总督翟鹏;下庄管理区下庄清朝初年出了惠应诏、惠占春、惠延祖、惠世溥四代总兵官;榆关镇榆关村马氏家族清朝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出了个武状元叫马鸿图、武解元、武进士马遇春,武举人马壮图、马雄图、马鹏图等,威名远扬。
清代乾隆年间抚宁南街的单氏家族,是如何发家的,又是如何败落的,现状如何等等。也可以写反面人物,如抗日战争时期,抚宁西街出了大汉奸赵子恒,欺压百姓,卖国求荣,罪大恶极,解放后被人民政府处决。
九是民间习俗。包括节日、方言、民间谚语,婚丧嫁娶,生活饮食习惯等。
虽然本村生活习惯差不多,但是也许几十年、几百年后生活习惯就会变化,只有当时记下,才能让后人了解。一个村的习惯与另一个村的习惯可能不大相同,当代民俗与古代民俗不同,此地民俗与彼地民俗不同。
要把它们之间的差异写出来。 十是文艺。
包括民间故事传说,诗词、散文,历史文献记载,重要事件、人物和地名考证,新闻媒体报道等。如据清雍正四年《林氏家谱》记载,我的老家原叫铁官营。
4. 家乡的乡字怎么写
拼 音 xiāng 部 首 乙笔 画 3五 行 水繁 体 乡五 笔 XTE乡,xiang,二人对食。
(1) 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
“‘乡’和‘飨’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飨”的古字。
(2) “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township]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啬夫别治封圻之内六乡六卿治之。
——《说文》五州为乡。——《周礼·大司徒》。
注:“万二千五百家。”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
——《广雅》汉语汉字,拼音:xiāng。泛指小市镇,或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
中国行政区划基层单位,属县或县以下的行政区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