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抗击疫情七句诗有哪些
1、江城子•诗援武汉抗疫情 惊闻怪兽阻通途。
涌潮呼,疫情殊。两岸悲鸣,日暮掩东湖。
为阻瘟神无处避,先固守,勿言孤。京城剑令不容驽。
弃庸夫,举悬壶。暖语声援,众志挽相扶。
笑待天清还鄂楚,龙起舞,唤鹁鸪。 2、庚子春节疫情严峻寄怀武汉诸亲友 神州腹心地,亘古大江流。
济济青云士,巍巍黄鹤楼。小虫复为虐,举国竟堪忧。
默祷皆珍重,临窗怀胜游。 3、七律·送冠魔 邪风疫祸舞丝绦,五六民族尽舜尧。
天使红心涤浊浪,神兵赤胆架虹桥。九州大地铜墙铸,一亿中原铁壁浇。
试问冠魔欲何往?春风二月送弥消。
2. 你的疫情日记最想写什么
我的疫情日记里最想写的就是我身边的普通人,尽自己bai最大的努力,用自己的方式支持抗疫情的事情。
这一次的疫情,让我们每个人都更深刻的意识到,做好个人的防护,不给国家添乱du,不麻烦医务人员,也是为国家做贡献。
漫长的抗“疫”岁月里zhi,最美的身影就是那些奋战在一线的“白衣逆行者”,随着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相继交dao接使用,救援工作仍在紧密的开展当中,我们每个人都感受的回到全国人民心在一处,共同克服困难的毅然决然,尽管远离前线,我们也应当怀着一份感恩之情,予智予力。
相信我答们的国家,黎明的曙光就在我们前方!
3. 抗疫标语有哪些
比如"今天到处串门,明天肺炎上门!" "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 "不聚餐是为了以后还能吃饭,不串门是为了以后还有亲人!" 有些地方,还引用上了老一辈人们熟悉的歌词,比如"今年过年不串门,来串门的是敌人,敌人来了不开门!" 除了聚会之后,还有的人因为在家自我隔离太久,总想着趁着天气好,在家附近溜达两圈,对于这些人,很多地方的标语也非常有趣。
像是"这时候你在路上遇到的所有人,都是向你索命的孤魂野鬼!" "今天到处乱跑,明年坟头长草!" 这其中有一条最强硬的标语,也是走红了网络:"出门打断腿,还嘴打掉牙!"。
4. 你的疫情日记最想写什么
我的疫情日记最想写生活中看到的东西、自己的想法。
上班2113空闲的时候,看新闻,好像疫情更严重了;“下午坐车人很多,还是买些口罩吧。”我心里想到!于是和同事5261唐买了一袋一次性口罩,下午坐车回家的时候,我只拿了两个。
假如我知道,在未来的几天后,口罩会成为“奢4102侈品”,那我怎么也得多买几袋。回家的车上,乘客一如既往的1653多。
大家的眼中都带着些许疲惫,还有回家的雀跃。但是很少有人戴口罩,没关注到新闻,亦或是觉得离自己甚远,所以不会感染?谁知道呢!专不过也对,痛苦从来不会感同身受。
何况在疫情初期,大家都持有比较乐观的态度,而属且年关将近,多少会冲淡人们内心的那一点忧虑。
5. 抗“疫”英雄
1.李文亮:疫情“吹哨人”
2月7日,李文亮医生去世。李文亮医生因最早向外界发出预警,而被称为疫情“吹哨人”。因在一线工作,李文亮医生不幸感染,治疗期间他还想着要尽快康复,因为“疫情还在扩散,不想当逃兵,恢复以后还是要上一线”。
2.夏思思:为病人而主动留守
29岁的夏思思是武汉一名医生,1月15日,科室一名老人病情加重,肺部CT发现异常。当天,夏思思刚下夜班,临时接到任务后,改变行程,折回医院参与救治。随后几天,夏思思担心老人病情,主动留在病房。尽管夏思思医生有防护,没想到还是感染了,后抢救无效离世。
3.刘智明:“如果万一,不要插管。”
2月18日,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感染新冠肺炎抢救无效离世。抢救期间,刘智明曾留下话,“如果万一,不要插管”。知情者透露是因为在气管插管打开的瞬间,喷血、喷气管内附着物具有传染性,刘智明害怕同事因此染病,所以才会如此叮嘱。
4.彭银华:推迟婚礼抗疫情
正月初八,彭银华原定在这一天与心爱的人举行婚礼。医院考虑这种情况,一开始并没有安排他春节期间值班。但他得知疫情状况后,主动推迟婚礼,奔赴抗疫一线。后因感染病毒不幸去世,年仅29岁。
5.黄文君:岂因祸福避趋之
疫情发生后,湖北孝感医生黄文军写下请战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申请去隔离病房,共赴国难,听从组织安排!”之后,他一直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一线,后不幸感染,英勇殉职!
6.肖俊:坚守一线不后退
今年50岁的肖俊,大学一毕业,便到武汉医院工作,至今已有29年。疫情发生后,肖俊一直坚守抗疫一线。一月底,还值了个24小时连班,白天工作一天,晚上还值夜班。后不幸感染,经抢救无效去世。
7.张军浩:连续奋战不松懈
张军浩,57岁,黄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生,疫情发生后,曾连续十六天奋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一线,因过度劳累,2020年2月9日突发心梗去世。
8.朱峥嵘:藏起住院通知书,坚守岗位
年前,江苏启东医生朱峥嵘已经被查出大动脉炎,需要住院治疗。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朱峥嵘藏起了住院通知书,坚守一线,连续工作。从除夕开始,整整二十多天,他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直到最后倒下,年仅48岁。
9.柳帆:抗议一线的社区英雄
2016年,柳帆达到55岁退休年龄后,被武昌医院门诊注射室返聘。后来,医院门诊注射室取消,柳帆因此被派到该院下属的梨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任注射室护士。本次抗疫中,因在一线工作而不幸被感染,于2月14日去世。
6. 疫情期间学生应该怎么做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为全体中小学在疫情期间居家生活学习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1: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做好个人清洁卫生。
在疫情期间遵照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的原则,主动隔离,保持个人和居家的清洁卫生。要保持作息规律,保证睡眠时间,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增强自己的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
建议2:坦然面对情绪变化,理解和接纳负面情绪。在疫情压力下,同学们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慌、愤怒和烦躁等各种不良情绪,这是人面对应激事件的正常心理反应,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体现,越是压抑和否认,就越是容易被情绪支配。
面对负面情绪,同学们不必过于敏感和紧张,也无需否定自己的感受,积极理解和接纳负面情绪的存在,才能更好地调节。 建议3:科学看待疫情防控,学习情绪调整方法。
通过官方渠道了解防疫信息、有关科学知识以及疫情防控措施,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学会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等来维护情绪稳定,也可以通过运动、音乐、倾诉来转移注意力,增加积极体验。
建议4:开展室内锻炼活动,保持良好身体状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生活条件自主选择活动方式,每天开展1小时左右的室内运动,如进行垫上俯卧撑、仰卧起坐、平板支撑,还可以跳健身操、转呼啦圈、踢毽子等。
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消除疲劳,提高大脑中的血氧含量,并且能够促进大脑活动,既健身又悦心。 建议5:密切亲友互动交流,做到隔离不隔心。
在家里可以利用电话、短信、微信等线上沟通平台与同学交流、与亲友保持联系。相互鼓励与支持不仅能够减轻孤独感,也能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并增进彼此的情谊。
建议6:培养新兴趣新爱好,让生活变得丰富。同学们可以列出平日里一直想做但没时间做的事情,比如烹饪、学乐器、绘画、阅读、养植物等,制成“愿望清单”,按照优先级勾选出在家就可以实现的愿望,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可以按照家长和老师的推荐,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视频资源、电视节目等,利用网络平台在知识海洋中畅游,让宅在家中的假期成为储藏知识的好时光。 建议7: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做到合理有度。
在家长的指导下,同学们可以适当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但不可时间过长,也不能影响正常作息。可以与家长确定好双方每天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段、时长等,共同遵守你们制定的规则,从每一天做起。
建议8:积极与父母沟通交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同学们可借助居家防疫这一时机,多与父母沟通交流,在充分表达自身的感受和需要的同时,也积极理解支持父母,通过恰当的方式增进与父母的感情。
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洗衣做饭等,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帮助家长减轻负担。 建议9:听从学校和老师安排,适应居家学习环境。
延迟开学期间,同学们可以根据学校安排,通过网络课程、空中课堂等方式居家学习,并借此机会提高自我学习管理的能力。 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学习时间管理方法,也可以通过自己设定“上课铃”和“下课铃”等方式找到课堂上课的感觉,还可以和同学约定时间共同学习,互相督促,一起进步。
建议10:学习典型人物和事迹,增强心理正能量。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无数各行业的工作者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的守护着大家的安全。
同学们要学习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疫情的伟大精神,不断增强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真情实感,更加懂得生命的意义,更加珍惜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