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硬壳经典的拼音字母怎么写
(硬壳经典)拼音如下:
【汉语拼音】硬(yìnɡ) 壳(ké) 经(jīnɡ) 典(diǎn)
【无声调版】yinɡ ke jinɡ diɑn (这一种供拼音输入)
壳,多音字。
[qiào] 义同(一):甲~。地~。金蝉脱~。
[ké] 坚硬的外皮:鸡蛋~儿。
Ps:在拼写拼音时,常常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可混淆。如in和ing,en和eng等。
2)平舌音和翘舌音不可混淆。如zi和chi,si和shi等。
3)声调符号切不可标错位置。如把会(hui)的第四声错标在字母u上,实则标在字母i上。
4)处理“一不七八”等变调的字标注按原调,读的时候要变调。比如,一定,“一”原本是一声,但是要读成第二声。
参考资料[变调]:/link?url=fV0NQvU_q7t8M-rd3brZ1JqpqdPWFQBOmnnoDviTQs35Yfr3uaTosRyPY0JVn_fX3CpsX4Wg99HBgSI3Z9iSLK
2. 除号怎么写
除号:÷
书写顺序为: 点→横→点(下面对称着点一点,两点尽量在横线的中间)
除号表示甲数除以乙数的符号,有时用横线、斜线或来代替,如甲数a除以乙数b,写做ab或ab、a/b。
除号,是个数学符号,是一个由一根短横线和横线两侧的两点构成的符号,其主要用来表示数学中的除法运算。除号可运用到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多领域。
拓展资料:
1544年,德国数学家施蒂费尔于其出版的《整数算术》(Arithmetica Integra) 中以一个或一对括号作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5656565除号(Sign for division),如以 8)24或8)24(表示24÷8;奥特雷德则以a)b(c来表示b÷a=c;J.马洪(1701年)则以D)A+B-C表示(A+B-C)÷D。
至1545年, 施蒂费尔又改以大写德文字母D表示除(Division),其后,斯蒂文亦采用了这符号,而戈里马德(1751年)则以反写字母表示除,如12 4=3及a2b2a2。另外,昆尼亚于1790年出版的《数学原理》中,以平放的 小写字母表示除。
现今之除号“÷”称为雷恩记号(Rahn's notation),是瑞士人J.H.雷恩于1659年出版的一本代数书中引用为除号。
至 1668年,他这本书之英译版面世,这记号亦得以流行 ,沿用至今。 此外,莱布尼兹于他的一篇论文《组合的艺术》(Dissertatio de Arte Combinatoria)内首以冒号“ :”表示除,后亦渐通用, 至今仍采用。
参考资料:除号 (符号)_百度百科
3. 用字母表示数的写法
原发布者:豆豆爸
千克,可以表示为 千克。
2.平均亩产b千克,a亩水稻总产量是
千克,可以表示为 千克。
3.“天宫一号”每小时绕地球飞行2.844万千米,3小时飞行了 万千米,t小时飞行了 万千米,即 万千米。
学一学: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填空
1.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如果出现乘号,通常将乘号写成 或
2.数字与字母相乘时,数字写在字母的 ;字母与字母相除时,如s÷v,可记作
3.数字与数字相乘时可用 ,用“(
4. 用字母表示数的写法
数字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路程.大约4000年前,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发明了字母表.它在传播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发生了种种变化,例如,古老的希腊字母和希伯来字母就不太一样.但是,古代希腊人和希伯来人都曾用字母表中的字母依次代表数字.后来,人们也曾用英语字母代表过数字,例如依次用A、B、C、D代表l、2、3、4,I、J、K、L代表9、l0、20、30等等. 大约2000年前,古罗马人统治着整个地中海周围跨越欧亚非三洲、直达大不列颠岛的辽阔地域.他们创立了一套书写数字的独特方法:用I、Ⅱ、Ⅲ、Ⅴ、Ⅹ分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363356634别表示l、2、3、5、l0,Ⅳ和Ⅵ分别表示4和6,其中的奥妙是:“若较小的数字紧靠在较大数字的左侧,则表示两者相减;若紧靠在较大数字的右侧,则表示两者相加”,所以Ⅳ表示Ⅴ(即“5”)减去I(即“l”),Ⅵ则是Ⅴ加上I;同理,Ⅶ和Ⅷ分别表示“Ⅴ加Ⅱ”和“Ⅴ加Ⅲ”,即表示7和8;Ⅸ和Ⅺ则分别表示“X(即'10')减I”和“X加I”,即9和11.代表数字的符号,在书写时顺序非常重要. 在罗马记数法中,还用L代表“50”,C代表“l00”,D代表“500”,M代表“l000”.所以,1994用罗马数字书写,就是MCMXCIV,其中从左到右依次为:M(即“l000”),CM(“1000”减“100”,即“900”),XC(“100” 减“10”,即“90”),以及Ⅳ(即“4”).要是把这些数字符号重新排列一下,变成MMCXCVI,那么它就不是表示1994,而是代表2196了. 创造出这些记数方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然而,它们毕竟还不够方便.比如说,今天在全世界广泛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就要比使用罗马数字简便很多. 有趣的是,发明“阿拉伯数字”的并不是阿拉伯人,而是印度人.两千多年前,印度人首先使用了l、2、3……9这九个数字;他们书写时,用最右边的数字代表有多少个“一”,其左边的数字代表有多少个“十”,再左边的数字代表有多少个“百”,如此等等.例如,1994就表示一共有4个“一”、9个“十”、9个“百”、1个“千”.这在今天,就连小学生也是非常熟悉的了. 这种写法有一个缺陷:比如说,它很难将“3500”和“35000”区分开来.公元8世纪前后,印度人又发明了一个代表“根本没有”的符号:“0”.于是,就可以很清楚地用3005来表示3个“千”、没有“百”、没有“十”和5个“一”了. 用这种印度数字进行数学运算,不知要比用罗马数字或用字母符号方便多少.因此,它渐渐地传遍了全世界.阿拉伯人首先将印度数字传到了西亚、北非和西班牙,这就是欧洲人称它为“阿拉伯数字”的原因. 我国广泛使用“阿拉伯数字”迄今尚不足一个世纪.然而,数字在我国却有着独特而悠久的发展史.在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半坡文化遗址中,一些彩陶上刻画的简单符号很可能就是最原始的文字和数字.在距今3000年前的殷墟甲骨上,已有代表“一、十、百、千、万”的专门数字.距今约3000年的西周钟鼎文中还用到了隔位字“又”,例如“六百又五十又九”,即659.后来,我们中国人又创造了表示空位的符号“O”,它与“阿拉伯数字”中的0相比,可谓大同小异. 数字之妙远远不局限于数学王国本身.它的概括力使人易于记忆,便利交谈.“二十四史”“三十六计”“九大行星”“三好学生”“世界七大奇迹”“四项基本原则”“七十七国集团”……诸如此类的例子,委实不胜枚举.更何况它在文化生活中还给人以无穷的乐趣.例如,在灯谜中,“十(打日本一政治家),谜底:田中”,“99(打一字),谜底:白”,皆系雅俗共赏的上乘之作.在对联中,古往今来令人拍案叫绝的“数字对”亦不乏其例:上下联中均嵌入诸多数字,一一相对,浑然天成.如以五行和五方与十个数字相对、巧妙地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旧联: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封,水面偏能用火攻.” 然而,数字却也有自己的苦恼,本来和它毫不相干的数字事情,偏偏总有人硬往它身上安.过去人们用字母代表数字时,有的数字写出来就像是一些单词,例如,人们曾用英语字母E代表5,用O代表60,用W代表500,于是,565写出来就是WOE,正好和英语单词“悲哀”的拼法完全一样.因此,人们认为565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古希腊人和希伯来人甚至创造了一套方法,故意让用字母表示的数字带有一定的含义,这就是所谓的“占数术”.其实,它和“占星术”一样,纯系无稽之谈.。
5. 3:请问英语有多少个字母
1:为蓝色的笔能写出红字吗?
答:能用蓝色的笔写一个汉字“红”就OK了
2: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
答:胸膛。因为“胸中有丘壑”嘛,又因为“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膛”嘛。
3:请问英语有多少个字母?
答:没有,“英语”两个字是中文。
4:老王从九岁开始有虫牙,为什么90岁时他的牙都还在?
答:虫子早已换掉
5:为什么胖的人比瘦的人怕晒?
答:因为面积大。
6:刚起飞的飞机突然冒烟掉在地上,为什么没人受伤?
答:全死了~
7:什么时候有人敲门,你绝不会说请进?
答:上厕所时
8:梁山伯和祝英台变成了一对比翼双飞的蝴蝶之后怎样了?
答:下了一堆毛毛虫
9:有甲、乙、丙三人跳伞,甲乙有带伞,丙则无,但后来反而丙没事,甲乙都有事,为什么?
答:甲乙为丙办丧事,丙都死了还有什么事情干啊 ?
10:世界上什么东西以近2000公里/小时的速度载着人奔驰,而不必加油或其它燃料?
答:地球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