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字相关的字,草书怎么写
“每”字相关的字有:海、梅、悔、晦、霉、诲等。
一、海的草书二、梅的草书三、悔的草书四、晦的草书五、霉的草书六、诲的草书扩展资料一、海(hǎi)的释义及组词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洋。~域。
~拔。~疆。
~内。~岸。
~誓山盟。五湖四~。
2. 用于湖泊名称:青~。中南~。
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碗。~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
夸下~口。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
火~。5. 漫无目标地:~骂。
~找。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
7. 特指中国上海:~派。8. 姓。
二、梅(méi)的释义及组词1. 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分五瓣,香味很浓,果实球形,味酸:~花。~子。
2. 姓。 三、悔(huǐ)的释义及组词懊恼过去做得不对:后~。
懊~。~改。
~恨。~悟。
追~莫及。 四、晦(huì )的释义及组词1. 农历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朔。
2. 夜晚:~明。风雨如~。
3. 昏暗不明:~暝。~暗。
~涩(意义隐晦,文字僻拗)。隐~(意义不明)。
4. 不顺利,倒霉:~气。 五、霉(méi)的释义及组词1. 低等植物,真菌的一类,常寄生在食物和衣服的表面,呈细丝状,有分枝,没有叶绿素:~菌。
白~。青~。
2. 〔倒(dǎo)~〕遇事不利,遭遇不好。亦作“倒楣”。
3. 食品、衣物等受了潮热长霉菌:发~。~烂。
~变。~气。
~豆腐。六、诲(huì )的释义及组词教导,明示:教~。
~人不倦。
2. 草书落怎么写
书法的落款形式比较多,常见的如下:1.壬辰年冬月XX书;2.壬辰年冬月XX书于X地;3.书写内容+壬辰年冬月XX书;4.书写内容+壬辰年冬月XX书于X地。
(如:李白诗静夜思壬辰年冬月张三书于北京)至于农历年份,是按“干支纪法”排列的。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如去年是辛卯年,今年就是壬辰年,明年就是癸巳年。
3. 有的写法
从古至今也就两种写法:“从”(简体)和“?尽保ǚ碧澹O昵榍氩慰迹? 从1 (?模? cóng(ㄘㄨㄥˊ) [1]依顺:顺~。
盲~。~善如流。
[2]采取,按照:~优。 [3]跟随:愿~其后。
[4]跟随的人:侍~。仆~。
[5]参与:~业。 ~政。
投笔~戎。 [6]由,自:~古至今。
~我做起。 [7]次要的:主~。
~犯。 [8]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父(伯父、叔父的通称)。
[9]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 [10]姓。
从2 (?模? zòng(ㄗㄨㄥˋ) [1]古同“纵”,竖,直。 [2]古同“纵”,放任。
------〖词性与应用〗------- 从 (?荆? cóng 【动】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
本义:随行,跟随) [1]同本义 ?荆嫘幸病)ぉぁ端滴摹? 客从拜辱于朝。 ──《周礼·司仪》 或从王事。
──《易·坤》 啬人不从。──《易·夏小正》 从以孙子。
──《诗·邶风·击鼓》 禽兽可羁而从之。──《淮南子·泛论》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从龙(随从帝王创业开国);从学(跟随受学);从骑(骑马随从的人);从嫁(陪嫁的侍婢);从井救人(跟着跳下井去营救落井者) [2]顺从;依从 不昭不从。 ──《左传·昭公十一年》 妇人从人者也。
──《礼记·郊特牲》 从祀先公。──《左传·定公八年》 》 又如:从权(依从权宜之计);从时(顺合时宜);从允(答应,允许);从服(归附,顺从) [3]参与其事 故从事于道者。
──《老子》。 注:“为也。”
又如:从戎(参军);从事(官名。汉以后三公和州郡长官都自设僚属,大多数为“从事”) [4]听从,取法。
如:从法(遵守法令);从听(听从);从谏(听从谏言);从教(听从教导) [5]采取某一种办法或原则。如:从严,一切从简 从 (?荆? cóng 【介】 [6]自,由──用作虚词,表示起点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 又如:从生(所由产生);从自(自从);从马上猛跌下来 [7]【副】素来,一向。如:从初(当初;先前);从复(重新,再次) 从 (?荆? cóng 【名】 [8]因由 欲贵其小女,道无从。
──《汉书·外戚传》 [9]次要的、追随的人或物。 如:从车(次于主车的副车);主从;分别首从 [10]堂房亲属 从祖从父从母。
──《尔雅·释亲》 又如:从母(姨母,母亲的姊妹);从女(侄女);从子(侄子);从兄(同祖伯叔的儿子而年长于自己的人) 从 (?荆? cóng 【形】 [11]言词顺畅的 贵在于意达言从,理归乎正。 ──《后汉书》 [12]次要。
如:从犯 ★部首: 人 笔画: 2 外笔画: 2 ☆笔顺码:3434 。
4. 草书落怎么写
书法的落款形式比较多,常见的如下:1.壬辰年冬月XX书;2.壬辰年冬月XX书于X地;3.书写内容+壬辰年冬月XX书;4.书写内容+壬辰年冬月XX书于X地。
(如:李白诗静夜思壬辰年冬月张三书于北京)至于农历年份,是按“干支纪法”排列的。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如去年是辛卯年,今年就是壬辰年,明年就是癸巳年。
5. 丁酉年行书写法
“丁酉年”的行书写法如上图。
丁酉(yǒu)年就是农历一甲子中的一个,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在干支纪年中排名第34个,例如1897, 1957, 2017···都是 丁酉年。六十丁酉是最古老纪年方法,丁酉年出生的人也称为“独立之鸡”。
丁酉年前一年是丙申年,后一年是戊戌年。所谓农历的干支纪年,也就是: 干支就字面意义来说,就相当于树干和枝叶。
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叫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天干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它们按照甲子、乙丑、丙寅。
(也就是天干转六圈而地支转五圈,正好一个循环)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对,叫做一甲子。
我国古人用这六十对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就是干支纪年法。
6. 行书的 再字怎么写
再的行书写法如下: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再:[ zài ] 基本解释1. 表示又一次,有时专指第二次,有时又指多次 :再次。
2. 表示重复或继续,多指未然 :再说。3. 表示更,更加 :再勇敢一点。
4. 表示承接前一个动作 :想好了再写。扩展资料:相关词汇解释1、再次[zài cì] 解释:第二次;又一次。
例句:爸爸再次当选会长。2、再三[zài sān] 解释:一次又一次。
例句:姐姐经过再三考虑,决定报考师范大学,将来做一名教师。3、再来[zài lái] 解释:再一次来。
例句:凭借手中的权力,梅斯认定,整个试验必须从头再来一遍。 4、再现[zài xiàn] 解释:(过去的事情)再次出现。
例句:这部电影再现了红军长征艰难跋涉的历程。5、再见[zài jiàn] 解释:客套话,用于分手时,表示希望以后再见面。
例句:再见,也许永远不见,我内心固执地追求,只有我自己看得见,但我希望我没错。